
一、正弦定理1.思考
(2)在正弦定理中,三角形的各邊與其所對角的正弦的比都相等,那么這個比值等于多少?與該三角形外接圓的直徑有什么關(guān)系?
答案:(1)4 (2)45°
二、正弦定理的變形1.思考正弦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邊與角的數(shù)量關(guān)系,那么根據(jù)正弦定理,怎樣由邊轉(zhuǎn)化為角?怎樣由角轉(zhuǎn)化為邊?2.填空正弦定理的變形(R為△ABC外接圓的半徑)(1)a=2Rsin A,b=2Rsin B,c=2Rsin C;?(3)a∶b∶c=sin A∶sin B∶sin C.?
3.做一做(1)在△ABC中,若asin A+bsin B=csin C,則角C= ;?(2)在△ABC中,若2asin C= c,則角A= .?答案:(1)90° (2)45°或135°
三、三角形的面積公式1.思考(1)常用的三角形面積公式是什么?(2)在三角形中如何用三角形的邊和角表示某一條邊上的高?提示ha=bsin C=csin B,hb=asin C=csin A,hc=bsin A=asin B.(3)能否用三角形的邊和角表示三角形的面積?
3.做一做(1)在△ABC中,若AB=3,BC=4,B=120°,則△ABC的面積等于 ;?(2)在△ABC中,若a=2,b=8,S△ABC=4,則C= .?
已知兩角和一邊解三角形例1在△ABC中,已知B=30°,C=105°,b=4,解三角形.分析由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可求A的度數(shù).根據(jù)正弦定理可求a,c.解:因為B=30°,C=105°,所以A=180°-(B+C)=180°-(30°+105°)=45°.
反思感悟 已知兩角及一邊解三角形的解題方法1.若所給邊是已知角的對邊,可先由正弦定理求另一邊,再由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求出第三個角,最后由正弦定理求第三邊.2.若所給邊不是已知角的對邊,則先由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求第三個角,再由正弦定理求另外兩邊.
已知兩邊和其中一邊的對角解三角形例2在△ABC中,已知下列條件,解三角形:分析先利用正弦定理求角B,再根據(jù)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求角C,最后利用正弦定理求邊c.
反思感悟 已知三角形的兩邊和其中一邊的對角時解三角形的方法(1)首先由正弦定理求出另一邊對角的正弦值.(2)當(dāng)已知的角為大邊所對的角時,由三角形中大邊對大角,大角對大邊的法則能判斷另一邊所對的角為銳角,由正弦值可求銳角唯一.(3)當(dāng)已知的角為小邊所對的角時,不能判斷另一邊所對的角為銳角,這時由正弦值可求得兩個角,要分類討論.
延伸探究 本例中,將條件改為“a=5,b=2,B=120°”,解三角形.
判斷三角形的形狀例3在△ABC中,若(a-ccs B)sin B=(b-ccs A)sin A,判斷△ABC的形狀.
反思感悟 判斷三角形的形狀,就是根據(jù)題目條件,分析其是不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利用正弦定理判斷三角形形狀的方法如下:
延伸探究本例中,將條件改為“在△ABC中,若(a-acs B)·sin B=(b-ccs C)sin A”,判斷△ABC的形狀.解:因為(a-acs B)sin B=(b-ccs C)sin A,所以asin B-acs Bsin B=bsin A-ccs Csin A,而由正弦定理可知asin B=bsin A,所以acs Bsin B=ccs Csin A,即sin Acs Bsin B=sin Ccs Csin A,所以cs Bsin B=sin Ccs C,即sin 2B=sin 2C,所以2B=2C或2B+2C=180°,即B=C或B+C=90°,故△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應(yīng)用例4計算下列各三角形的面積.(1)在△ABC中,a=5,c=3,B=150°;(2)在△ABC中,a=8,b=8 ,A=30°;(3)在△ABC中,a=2,b=3,c=4.分析(1)可直接套用面積公式求解;(2)先利用正弦定理求出角C,再利用S= absin C計算面積;(3)先利用余弦定理求出任意一角的余弦值,再求得該角的正弦值,最后套用面積公式計算.
反思感悟 三角形面積的求解思路1.求三角形面積時,由于三角形面積公式有不同形式,因此實際使用時要結(jié)合題目的條件靈活運用,必須在兩邊及其夾角都已知或能求出的前提下才能使用.2.計算三角形面積時,若選擇公式后有未知的邊或角,應(yīng)先利用正、余弦定理求出需要的邊或角,再套用公式計算.
對三角形解的個數(shù)的探究已知三角形的兩角和任意一邊,求其他的邊和角,此時有唯一解,即當(dāng)三角形的兩角和任意一邊確定時,三角形被唯一確定.已知三角形的兩邊和其中一邊的對角,求其他的邊和角,此時可能出現(xiàn)一解、兩解或無解的情況,三角形不能被唯一確定.因此“已知兩邊和其中一邊的對角,求另一邊的對角”時,需要分析三角形解的情況,下面以已知a,b和角A解三角形為例進(jìn)行說明.由正弦定理、正弦函數(shù)的有界性及三角形的性質(zhì)可得在△ABC中,已知a,b和角A時,解的情況如下:
發(fā)散探討三角形解的個數(shù)也可由三角形中“大邊對大角”來判定.設(shè)A為銳角,若a≥b,則A≥B,從而B為銳角,有一解.若a
這是一份高中數(shù)學(xué)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冊6.4 平面向量的應(yīng)用教學(xué)ppt課件,共1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假設(shè)C為最大角則,C90°,C30°,C105°,所以C無解,證明方法,正弦定理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數(shù)學(xué)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冊6.4 平面向量的應(yīng)用多媒體教學(xué)ppt課件,文件包含643第2課時pptx、643第2課時doc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PPT共4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數(shù)學(xué)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應(yīng)用6.4 平面向量的應(yīng)用評課課件ppt,共1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正弦定理的描述,正弦定理的應(yīng)用,考什么,怎么考,正弦定理的證明,三角形中的隱含條件,三角形的高,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