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巖石是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形成和變化的,是一種大自然的語言,留下了時間的印記。巖石仿佛是原始的“鐘表”,留下了歷史的痕跡,無聲地講述著自然的傳奇故事,讓我們了解到地貌的變化,地質的變遷,以及古代生物繁衍、滅絕的大量信息。這樣的“石頭記”,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寶書,可以引導我們尋找“地下的寶庫”,為人類造福。
1.理解文章的說明層次及方法。
2.品味說明語言的特點。
3.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喚起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
一、新課導入
時間是一個神秘的概念,是古往今來人們談論的一個熱門話題。在不同人的眼里,它有不同的含義。那么,在地質科普作家的眼里,時間又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國著名科普作家陶世龍的《時間的腳印》,和陶老先生一起探索大自然。(板書文題、作者)
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
1.給加點字注音。
粗糙(cā) 龜裂(jūn) 消逝(shì)
溝壑(hè) 腐蝕(shí) 沙礫(lì)
山麓(lù) 孔隙(xì) 傾斜(qīng)
覆蓋(fù) 包裹(guǒ) 琥珀(pò)
犀牛(xī) 帷幕(wéi)
2.解釋下面詞語。
龜裂:裂開許多縫子。
帷幕:掛在較大的屋子里或舞臺上的遮擋用的幕。
蹤跡:行動所留的痕跡。
山麓:山腳下。
??菔癄€:海水干涸,石頭粉碎。形容經歷久遠的時間。多指意志堅定,永不改變。
懸崖絕壁:形容山勢險峻。
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
(一)整體感知。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
【交流點撥】巖石記錄時間的方法和內容。
2.本文主要介紹了哪些內容?
【交流點撥】巖石是大自然記錄時間的工具;巖石記錄時間的方法;巖石記錄的內容;研究巖石記錄的大自然的文字的意義。
3.本文采用了哪種說明順序?
【交流點撥】邏輯順序。
4.通讀全文,梳理文章的說明層次。
【交流點撥】第一部分(1—4):概括說明巖石可以記錄時間。
第二部分(5—29):具體說明巖石是怎樣記錄時間的。
第三部分(30—31):讀懂巖石的記錄不容易,但意義重大。
(二)探究說明方法。
5.作者在說明各種因素對巖石的破壞作用時,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交流點撥】分類別。
6.下面語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1)空氣和水中的酸類,腐蝕了巖石中的一部分物質。水流和風還不斷地沖刷、吹拂著它。特別是刮風沙的時候,就像砂輪在有力地轉動,巖石被磨損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
【交流點撥】打比方,把刮風沙的狀態(tài)比作砂輪的轉動,生動形象地說明風沙對巖石的破壞作用。
(2)當然我們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蘭新鐵路的時候,一個山頭在幾分鐘內就被炸掉了,這相對地質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交流點撥】舉例子,列舉蘭新鐵路建筑時幾分鐘就炸掉一個山頭的事例,具體有力地說明人對巖石的破壞作用。
(三)品味說明語言。
7.下面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不要認為巖石是堅固不壞的。它無時無刻不經受著從各方面來的“攻擊”:炎熱的陽光烘烤著它,嚴寒的霜雪冷凍著它,風吹著它,雨打著它……
【交流點撥】運用了擬人和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巖石確實有“??菔癄€”的時候,從而為巖石能夠記錄時間這一現象提供了可能性的依據。
8.“不要認為巖石是堅固不壞的。它無時無刻不經受著從各方面來的‘攻擊’”中的“攻擊”一詞有什么作用?
【交流點撥】“攻擊”一詞在這里強調了各種因素對巖石的破壞程度之深。
(四)寫法探究。
9.課文主要介紹巖石記錄時間的“奇異功能”,為什么不直接進入正題,而要先引用高士其的話?
【交流點撥】高士其的話中把時間擬人化,與主題照應;由生活時間引入地質時間,更切合讀者的實際生活,可以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10.說明文語段一般比較規(guī)范,一般都有總起句、展開句和總結句。請你以課文為例,加以說明。
【交流點撥】文章第27段是第28段的總起句,是啟下。第24段是第23段的總結句,是承上。在第26段中第一句話是總起句,以下為展開句。抓住了這些關鍵語句,就能把握這些語句所在段落的主要內容。
11.通讀全文,說說標題“時間的腳印”的含義。
【交流點撥】從巖石上,可以看到時間的長短。
(五)課堂小結。
時間把它的腳印留在了許許多多我們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隱藏著的不僅僅是時間的腳印,而且還有無數的寶藏。文章中作者運用了很多值得學習的方法,將死寂的巖石寫得生動有趣。我們要將這些寫作方法學以致用。
四、板書設計
五、拓展延伸
這篇科普文以記錄時間的方式為切入點,向我們介紹了有關巖石的豐富而有趣的科學知識,由此你對科普類文章有了怎樣的認識呢?請大家踴躍交流討論。
【交流點撥】1.科普文是傳播科學知識、啟迪青少年智慧的優(yōu)秀讀物,理趣、情趣兼?zhèn)洹?.科普文章既有豐富的知識又是探索知識的鑰匙。3.多讀科普作品,了解神奇的世界,也了解人類偉大的創(chuàng)造和成就。4.讀科普作品,增強求知欲,激發(fā)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時間的腳印教學設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導入,把握內容,理清說明順序,賞析語言,品味寫法,總結歸納,延伸拓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人教部編版8*時間的腳印教學設計及反思,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教學新課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8*時間的腳印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析題,?分析體會文章語言,?小結,?布置課下思考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