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晉無文章,幸獨有《歸去來辭》一篇耳。 歐陽修
陶淵明生前和身后90年間,其作品默默無聞,幾乎亡佚。之后,僅鐘嶸在《詩品》中列為中品。陶淵明逝世百年后,蕭統(tǒng)(南朝梁昭明太子,主持編選有中國現(xiàn)存編選最早的漢族詩文總集《昭明文選》)收錄陶淵明詩文并編纂成《陶淵明集》,是為我國第一部文人專集。蕭統(tǒng)親為陶集作序,《陶淵明集序》高度贊揚陶淵明人格與作品。自此,一個偉大的詩人和一集偉大的作品才得以面世。
鐘嶸《詩品》:”文體省凈,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世嘆其質直。至如歡言酌春酒,日暮天無云,風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耶!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
?。簊hěng,簡,少
一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jié)先生(私謚)。前期(41歲以前),他渴望進取,“大志濟于蒼生”,做過江州祭酒,鎮(zhèn)軍參軍、彭澤令,起主導作用的是儒家精神。后期(41歲以后),陶淵明因時局動蕩,仕途險惡,以及官場政治腐敗,門閥制度森嚴而對現(xiàn)實極端不滿,毅然辭官歸隱,與官場徹底決裂。這個時期起主導作用的顯然是道家思想。他的作品有兩類題材:一類是描繪田園美景,寄托他潔身自好的高潔志趣;另一類寄寓抱負,多悲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記》最有名,辭賦《歸去來兮辭》著稱文史。后世稱譽?:“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
陶淵明四十一歲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約八十天的彭澤令。陶潛歸隱是出于對腐朽現(xiàn)實的不滿。當時郡里一位督府來彭澤巡視,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氣憤地說:“我怎么能為五斗米而向這鄉(xiāng)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兮辭》。
歸去:回去 。來:助詞,無義兮:語氣助詞,用在古代詩辭賦中,表感嘆或者停頓, 相當于現(xiàn)代的“啊”“呀“辭:是戰(zhàn)國后期詩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新詩體,也稱楚辭。介于詩歌和散文之間,也叫賦,特點:四句一節(jié),每節(jié)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讀后稍作停頓。六字句為主,都按三拍讀。例如: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押韻和句式都較詩自由,比散文整齊,且篇幅、字句較長 。句中多以“兮”字來幫助和諧語氣,表情達意。辭:還可以指詩歌體裁,《木蘭辭》
自讀序言,憑借注釋翻譯。序言又稱序,通常用來說明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寫作經過。序言中交代了哪些信息?試給序言劃分層次,小序中講到了陶淵明辭官的原因有哪幾點?
1.說出下列句子中加線詞的古義和今義
風浪,常用來比喻糾紛或亂子
關于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yǎng)等
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脫然:脫,灑脫,放任。脫然:輕松愉快、無拘無束的樣子譯:親戚朋友經常勸我出去做個小官,我也放下顧慮悄然動心,(但)求官又沒有門路。2. 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荩喝蕫?,寬厚。譯:剛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州郡長官都把愛惜人才作為美德,我的叔父因為我貧困艱苦(就加以推薦),于是我就被小城任用。
3. 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矯厲:也作“矯勵”。勉強克制自己的情感欲望。交:皆,都,一齊譯:那么為什么呢?(因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勉強克制所能夠改變的;饑凍之事雖然是急迫,但違背自己本心(更會)使我身心都生病。4. 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稔:本義:莊稼成熟,引申為“年,年度”;熟悉:熟稔譯:曾經從事做官,都是因為溫飽問題役使自己,于是惆悵感慨,非常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還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裝連夜離去。
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2.序言中交代了哪些信息?
家貧子多、養(yǎng)家無術、親故勸告、諸侯惠愛、彭澤不遠、公田有利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以:讓,使,令;修飾;拿既然自己的心靈被軀殼所役使追:補救、挽回:追受其牒、追補諫:①規(guī)勸,勸諫;《諫逐客書》②挽回,糾正飏:船緩緩前進
開篇連用兩個反問句,有何作用?開門見山,直抒胸臆,既有對自己久滯官場導致田園荒蕪的自責,表達了自己歸田之志的堅決。抒發(fā)了自己當初為了謀生而出仕的痛苦。抒發(fā)了哪些情感?悲傷自責:田園將蕪、心為形役醒悟慶幸:今是昨非、迷途未遠歡快急切:步履生風、歸心似箭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瞻:本義:向遠處或向高處看:高瞻遠矚。衡宇:簡陋的房子?!昂狻蓖皺M”載 … 載:又…又:載笑載言就:接近引:舉起眄miǎn:斜視,本文指隨意看,窮睇眄于中天怡:使愉快:怡情養(yǎng)性審:明白,知道策:拄著;岫:峰巒景:本義,日光
到家后詩人享受了有哪些田園樂趣?親情之樂:僮仆歡迎,稚子候門飲酒之樂:有酒盈樽 引壺觴以自酌賞菊之樂:松菊猶存游園之樂: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詩人為什么兩次提到松菊,有何意義?“松菊”在中國古代文人筆下常常是高潔、脫俗、正直的象征。詩人將松樹的傲岸不群、挺拔向上,菊花的素雅淡泊,與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自然聯(lián)系起來,象征自己堅貞、不同流合污的逸士之操。
3、“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這兩句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用典、夸張?!皩徣菹ブ装病庇玫?。晉·皇甫謐《高士傳.陳仲子》:“陳仲子者,齊人也,……楚王聞其賢,欲以為相,妻曰:‘夫子左琴右書,樂在其中矣!結駟連騎,所安不過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過一肉?!谑浅鲋x使者。遂相與逃去,為人灌園?!焙笠浴叭菹ァ毖跃邮抑M小。對比。即“寄傲”精神上的富足、孤高與“審容膝之易安”物質生活的清貧之間的對比。鮮明的對比突出傲世的情懷。
結駟列騎:高車駿馬連接成隊,形容高貴顯赫
4. 如何理解“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兩句?托物言志、擬人、借景抒情,把云和鳥人格化,說明出仕是無心的,并不是有意追求,表現(xiàn)了作者的反省和自責;“倦飛”,是因為已厭倦了官場的污濁和黑暗。作者觸景生情,形象地表現(xiàn)了“脫離官場”“回歸田園”的心情。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蛎碥嚕蜩轮?。既窈窕以尋壑 ,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言:助詞,無義:靜言思之焉求:求焉,賓語前置悅:以……為快樂?喜歡:親戚:古指家人,今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的成員情話:知心話,今指男女間談情說愛的話。琴書:名詞作動詞,彈琴讀書 疇:本義:已耕作的田地;命:指派,發(fā)令:遂命酒棹:劃著;窈窕:幽深向榮:向,近,臨。榮,草木茂盛。行:不久、將要。行將就木
豈不夙夜,謂行多露躡足行伍之間陳勝、吳廣皆次當行漢天子,我丈人行也。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與子偕行。士貳其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五行相生相克琵琶行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晉帝遣侍中黃門,勞師于行在道行深
háng 道路,本義。畏懼路上露水很多軍隊編制,二十五人為一行。躡足:置身、參加,此指出身隊伍,軍隊。次,編次;當行,當在征伐之列。輩分xíng 行走前往行為,名詞施行五種物質詩歌體裁流行,流通皇帝所在的地方héng 僧道修煉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領
回去吧,請讓我與世俗斷絕交游。(既然)世俗的一切都和我相違背,再出游又能追求什么呢?喜歡親人的知心話,樂于彈琴讀書來消愁解憂。農人把春天到來的消息告訴我,我將要去西邊的田地耕作。有時候駕著小蓬車,有時劃著孤舟。既要循著曲折幽深的溝壑,又要經過高低不平的山丘。樹木欣欣向榮,泉水涓涓流淌。我真羨慕自然萬物得到好時節(jié),感嘆自己的一生將要結束。
1. “歸去來兮”“息交以絕游”,作者表現(xiàn)了怎樣的思想情懷? 再一次表明自己厭惡官場,固窮守節(jié)的堅定決心。 2. 陶潛隱居鄉(xiāng)村的生活樂趣,有哪些?人情之樂:親戚情話、鄰里和睦農閑之樂:琴書消憂、尋壑經丘(探幽攬勝)
3.最后四句抒發(fā)怎樣的思想感情?
通過描寫草木生機勃勃、泉水奔流不息來抒發(fā)對田園生活的無限熱愛;觸景生情,以萬物能夠順應天時,自在生長,反襯自己的“不得時”抒發(fā)了自己生不逢時的傷感;以自然的永恒反襯自己生命的短暫,抒發(fā)人生苦短的惆悵;結構上為下文的抒情做鋪墊,實現(xiàn)過渡。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委: 隨從,順從為什么心神不定還想去什么地方?懷:懷念,留戀,愛惜:去國懷鄉(xiāng)植:安放,放置:植其杖而蕓者,植,倚立也?!病谩阉恼炔逶诘厣暇腿ヤz草耘耔:耘:除草;耔,培苗,耘耔,泛指耕種以天命為樂,還有什么可猶疑彷徨的呢
在這一段中,詩人表明了自己的志向,他所向往的生活是怎樣的?良辰美景,獨自出游,除草培土,躬事農桑,登山長嘯,臨水賦詩,一生志愿,于此足矣。2.詩人為什么向往這樣的生活?在這一段提到哪些原因?人生短暫、不慕富貴、仙境難求
3.作者對歸隱田園完全心甘情愿了嗎?結合文中句子分析。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樂夫天命復奚疑?反問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解勸,體現(xiàn)出他雖然順應了自己的本性回歸了田園,但心中還有彷徨、猶疑、不甘、無奈,表面上是遺世獨立、超脫生死的曠達樂觀,實際上是無可奈何、聽天由命。反映了詩人歸隱田園的復雜心情。
第四段:反思感悟(樂天知命)
主旨:是陶淵明辭官歸隱之際與上流社會公開決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絕大篇幅寫了他脫離官場的無限喜悅,想家歸隱田園的無限樂趣,表現(xiàn)了作者對大自然和隱居生活的向往和熱愛。特點:語言清新流暢,駢散相間,音節(jié)和諧。感情真摯,文氣平和,詩意濃郁。
隱居是古代正直文人因失意仕途或不滿濁世等而采取的避世的一種人生態(tài)度,是古代知識分子“獨善其身”的高潔人格體現(xiàn)。陶淵明是中國士大夫(白居易、蘇軾、陸游、辛棄疾等)精神上的一個歸宿,不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國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壘。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們心目中高尚的藝術境地。 《歸去來兮辭》,是了解陶潛的隱士情懷,了解中國古代的隱士文化的一個窗口。
厭惡官場,蔑視權貴娛情詩酒、躬耕田園固守窮節(jié),知天樂命淡泊明志,閑適自在
陶淵明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脊梁。是一個不阿諛奉承、不諂媚求榮、始終保持著獨立思考精神和獨立人格的鮮活的生命,是一顆不慕榮利、不受世俗羈絆,敢于追求本真與自我的率真的靈魂。他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那就是永遠保持獨立思考的精神,不被眾說紛紜所困擾;永遠保持自己獨立的人格,不被世俗世相所牽引;忠于自己、把握自我,真實的面對自己的靈魂,以務本求實的品質,沖破世俗的勇氣,追求自己真正傾心的事物。
穿過東籬的欄柵,他認清斗米中的污濁;背負荷月的草鋤,他看透人世間的浮華;黑暗現(xiàn)實的無奈苦悶,凸顯了他鄙棄官場,向往田園的高尚節(jié)操;理想抱負的難以實施,堅定了他淡泊明志,縱情山水的無悔追求;山水自然的明凈安逸,給予了他忘懷得失,樂天安命的人生真悟。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10.2 歸去來兮辭并序課文配套課件ppt,共4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歸隱田園,作者介紹,背景探究,回去吧,歸去來兮辭,語氣助詞,知識鏈接辭,疏通大意,謙詞敬詞,文章梳理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10.2 歸去來兮辭并序優(yōu)質作業(yè)ppt課件,文件包含102《歸去來兮辭并序》教學課件-上好課2022-2023學年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同步備課系列統(tǒng)編版pptx、人教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102《歸去來兮辭并序》教學設計docx、102《歸去來兮辭并序》分層作業(yè)原卷版docx、102《歸去來兮辭并序》分層作業(yè)解析版docx、人教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102《歸去來兮辭并序》同步學案docx、《歸去來兮辭》朗讀mp4等6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10.2 歸去來兮辭并序教課ppt課件,共4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簡介,陶淵明,靖節(jié)先生,五柳先生,歸園田居其三,歸去來兮辭,關于“辭”,學習序和第一段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