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我市綠化部門需要聘用植樹專家對植樹活動進行指導,請你結(jié)合《種樹郭橐駝傳》一文,為郭橐駝寫一封推薦信,要求條理清晰,論據(jù)充分,字數(shù)200字以上。
任務一:識其人
郭橐駝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們可以從他身上獲得哪些啟示?
閱讀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思考1:郭橐駝是個什么樣的人?
①外形古怪;
②豁達、身殘而自信。
思考2:從郭橐駝身上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①正視他人譏諷和嘲笑,堅持走自己的路。
②要懂得自我解嘲,不為外界所煩擾。
任務二:觀其技
郭橐駝種樹效果如何?通過哪些手法寫他的種樹本領?
研讀第二段,思考討論:
1.郭橐駝種樹效果如何?
人氣旺:“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yǎng)”
品質(zhì)優(yōu):“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
專利權:“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2.本段通過哪些手法寫出了郭橐駝的種樹本領?
明確:本段通過正面描寫、側(cè)面描寫及反襯表現(xiàn)了郭橐駝高超的種樹技藝。
①正面描寫:通過介紹郭橐駝所種的樹的特點,一是成活率高,二是長得碩茂,結(jié)果又早又多,具體說明他種樹技術的高超。
②側(cè)面描寫:通過“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yǎng)”,暗示出郭橐駝種樹技術的高超。
③反襯:通過其他植樹人暗中觀察、效仿羨慕但比不上他來反襯郭橐駝種樹技術的高超。
任務三:學其技
思考1:郭橐駝種樹有哪些妙招?
了解樹的天性:“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養(yǎng)樹的具體做法:“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 其置也若棄?!?br>養(yǎng)樹的結(jié)果:“不害其長,不抑耗其實?!?br>思考2:為什么 “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討論并在原文中勾畫、批注)
思考3:“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苯Y(jié)合生活實際,你對這句話有何理解?
參考:愛雖然是一種美好的感情,但如果使用不當,也會變成一種傷害。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潘关悹査?br>任務四:賞論證
第四段使用了何種論證方法?句式有何特點?
思考1:作者說,他問“養(yǎng)樹術 ”得 “養(yǎng)人術” ,種樹與官理有何相似之處?這是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討論并在原文中勾畫、批注)
思考2:在寫官吏的行為“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鳴鼓而聚,擊木而召”時,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確:鋪陳手法。寫“吏治不善”的種種表現(xiàn),如寫官吏們大聲吆喝,驅(qū)使百姓 勞作,一連用了多個動詞,把官吏們來鄉(xiāng),鬧得雞犬不寧的畫面描繪得淋漓盡致。一連串短促的排比句,把官吏們神氣活現(xiàn)的情景寫得可見可聞。
任務五: 悟其道
柳宗元寫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請運用知人論世方法加以分析。
《種樹郭橐駝傳》,作者僅僅是為郭橐駝立傳嗎?文中哪句話揭示了本文的寫作目的?
明確:傳其事以為官戒
知人:
柳宗元在參加“永貞革新”前兩年,曾任監(jiān)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見習官,可以和御史一樣“分察百僚,巡按郡縣,糾視刑獄,肅整朝儀”。柳宗元作為政壇新銳,本著“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精神借此文向當政者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
論世:
中唐時期,經(jīng)過安史之亂后,國力衰落。豪強地主,兼并掠奪土地日益嚴重,“富者兼地數(shù)萬畝,貧者無容足之居”(陸贄《均節(jié)賦稅恤百姓》)僅有一點土地的農(nóng)民,除了交納正常的絹粟外,還要承受地方軍政長官攤派下來的各種雜稅,各地官僚為鞏固自己的地位,競相向朝廷進奉,加緊對下層盤剝,民不聊生。唐王朝急需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來重振國力,老百姓也需要寬松的政治統(tǒng)治以求安居樂業(yè)。
曲盡種植之妙,非特為種植作也,與《捕蛇說》同一機栝。
——樓肪《崇古文訣(卷十二)》
真正意圖:揭露并諷刺了統(tǒng)治者苛政繁令對百姓的騷擾侵害,提出寬簡為政,讓百姓安居樂業(yè)的主張。
任務六:辨文體
本文是什么文體?你做出這個判斷的依據(jù)是什么?
文體知識:
傳記: 一種記述人物生平事跡的文體。我國古代的傳記可分為兩類: 一是歷史傳記。作者一般是以歷史事實和文獻資料撰寫,實錄成分多,虛構成分 少,被稱為“史傳文學”。 二是文學傳記。它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出來的典型人物傳記,有的不一定實 有其人,即使有原型,加工虛構的成分也很多。
寓言: 具有雙重內(nèi)容結(jié)構的特點:結(jié)構的表層是一個故事,我們把它叫作寓言的“寓體”;結(jié)構的里層是作者所寄托的另外意旨或給人的啟示,我們把它叫作寓言的“寓意” 。 “寓體”和“寓意”緊密結(jié)合,既有故事性,又有寄托性,這就是寓言區(qū)別于其他文體的根本特征。也就是說,寓言的特點是運用一個故事寄托另外的意旨,即“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雙重內(nèi)容結(jié)構。這就是寓言的本質(zhì)特征。如果作者自己不點明寓意,那就必須采用擬人、夸張、變形等手法,跟真實生活拉開距離,這樣才能引導讀者自己去體會、發(fā)掘故事的寓意。(陳蒲清《寓言傳》)
拓展演練:
清代學者儲欣認為:“順木之天”,其義類甚廣,為學養(yǎng)生,無不可通。清代另一學者何焯認為后兩段應刪去,他認為刪掉之后會使意蘊更加豐富。你認為郭橐駝種樹還有何寓意?請你以“以郭橐駝之道,移之……亦可!”開頭寫一個片段。
【示例】以郭橐駝之道,移之育人亦可!樹木與樹人的道理是相通的。教育孩子的根本方法是不害其長不抑耗其實,應按照自然規(guī)律教育孩子,不能太過或不及,更不能束縛或戕害孩子身心的發(fā)展。教育者只能按照孩子身心發(fā)展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即“順木之天以致其性”,不能揠苗助長,也不能恨鐵不成鋼,動輒體罰。
任務七:學寫作
我們可以從《種樹郭橐駝傳》中學到哪些寫作技巧呢?
1.側(cè)面烘托
2.對比手法
3.類比論證
4.人物描寫
課后作業(yè):
完成關于郭橐駝的推薦信寫作,200字左右。
推薦信完成要點:
(1)符合書信的格式;
(2)要突出郭橐駝的技能;
(3)可以介紹郭橐駝的個性,揚長避短;
(4)講清郭橐駝與植樹專家崗位的匹配度。課題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第三單元《種樹郭橐駝傳》
課 型
新授課
課 時
3課時
教材分析
《種樹郭橐駝傳》是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教材第三單元“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研習”學習任務群中的一篇課文。課文借郭橐駝“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種樹之理”來類比“為官之理”,指出“長人者”政令頻出的危害,批評了當時的弊政,提倡應制定順乎民性的政策,給予百姓休養(yǎng)生息的空間,讓百姓真正能夠“蕃吾生而安吾性”。
教學目標
語言建構與運用:學習重點文言字詞,理解全文內(nèi)容。
思維發(fā)展與提升: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及寫作手法,賞析郭橐駝的人物形象。
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體會本文委婉含蓄的諷諫特點。
文化傳承與理解:分析本文寫作目的,理解柳宗元的悲憫情懷與為官治民之道。
教學重點
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及寫作手法,賞析郭橐駝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分析本文寫作目的,理解柳宗元的悲憫情懷與為官治民之道。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9.2 *項脊軒志獲獎教案及反思,共6頁。
這是一份語文選擇性必修 下冊8 茶館(節(jié)選)精品教學設計及反思,共6頁。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5.2 *邊城(節(jié)選)優(yōu)秀教案及反思,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六節(jié)中,你讀出了怎樣的翠翠?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