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中國的孩子“高分低能”“會讀書不會研究”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問題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會給我們極大的啟發(fā)。
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東日照,美籍華裔物理學家。獲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74年,他和他的實驗小組發(fā)現(xiàn)了一個質(zhì)量約為質(zhì)子質(zhì)量3倍的長壽命中性粒子,丁肇中將新粒子以物理文獻中習慣用來表示電磁流的拉丁字母“J”命名為“J粒子”。
丁肇中教授故居(山東日照)
1990年5月,《瞭望》周刊等單位組織“情系中華”征文活動,歷時一年四個月,收到來稿近千篇。征文評委會評出兩篇特別榮譽獎,著名物理學家丁肇中的《懷念》是其中一篇。1991年10月18日,征文活動頒獎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丁肇中在會上發(fā)表了這篇演講。
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源于《禮記·大學》中的“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大學》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致知”兩個詞語而可供參考含義,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
1.給加下劃線的字注音,根據(jù)拼音寫漢字。(1)瞭望( )(2)緬懷( ) (3)探討( ) (4)袖手旁觀( ) (5)不知所措( ) (6)格物致知( )(7)jī( )變 (8)jiǎn( )討(9)探chá( ) (10)pánɡ huánɡ( )
2.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1)瞭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緬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修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清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正心:__________(6)齊家:_____________________(7)袖手旁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一帆風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高遠望;特指從高處或遠處監(jiān)視敵情。
懷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
本指魏晉間一些士大夫不務實際,空談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實際地談論。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xié)助別人。
形容非常順利,毫無波折或挫折。
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fā)急。
都有“猶疑不決”的意思。
“彷徨”一般指不知怎么做。
“徘徊”一般指在幾個(目標)之間難以抉擇,還比喻事物在某個范圍內(nèi)來回波動、起伏。
聽名家朗讀,體會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語言風格。
怎樣理解標題中的“格物致知精神”?
答案 “格”,推究,探察;“致”,獲得。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案裎镏轮瘛本褪恰皩嶒灳瘛?。
請在梳理全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補全下面結構導圖中的空缺部分。
舉例說明在古代并未重視
1.下列句中加紅的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不管別人怎樣嘲弄他,他都神情淡然,袖手旁觀。B.老師的嚴厲斥責,讓他不知所措。C.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充滿荊棘才充滿挑戰(zhàn)。D.這孩子喜歡格物致知,打破砂鍋問到底。
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xié)助別人。不合語境。
2.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為了防止酒駕事件不再發(fā)生,該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B.學校開展地震安全常識教育活動,可以增強同學們的安全自我保護。C.完善食品安全法規(guī),規(guī)范食品安全監(jiān)管機制,提高人們的食品安全意識,已經(jīng)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D.學生能夠熟練而規(guī)范地書寫正楷字,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語文課程標準》對漢字書寫的要求。
A項,否定不當,去掉“不”;B項,成分殘缺,在句末加“的意識”;D項,一面對兩面,去掉“是否”。
全文先提出論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而后指出傳統(tǒng)教育的弊病,接著作者從科學發(fā)展歷史的角度分析科學上的實驗精神的重要性,然后作者指出中國學生偏重于理論而輕視實驗的事實,以個人的經(jīng)驗為證揭露了傳統(tǒng)教育的弊病,最后作者呼吁年輕學生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1.完成晚練1。2.搜集“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跡。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14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示范課課件ppt,共1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學習目標,講授新課,推究事物的原理,獲得知識,現(xiàn)實意義,課堂小結,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分析問題,傳統(tǒng)教育弊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14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備課課件ppt,文件包含14《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課件pptx、14《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思維導圖九圖導覽docx、第14課《應有格物致知精神》mp3、丁肇中mp4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5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14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評課課件ppt,文件包含統(tǒng)編八語下14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課時pptx、丁肇中mp4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1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