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冊課堂同步精選練習 第2章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達標檢測(原卷版) 一、選擇題 1.關(guān)于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伽利略認為在同一地點,重的物體和輕的物體下落快慢不同 B.伽利略猜想運動速度與下落時間成正比,并直接用實驗進行了驗證 C.伽利略通過數(shù)學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運動驗證了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 D.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運動驗證了運動速度與位移成正比 2.“自由落體”演示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當牛頓管被抽成真空后,將其迅速倒置,管內(nèi)輕重不同的物體從頂部下落到底端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時間相同,加速度相同 B.時間相同,加速度不同 C.時間不同,加速度相同 D.時間不同,加速度不同 3.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第1 s內(nèi)的位移為2 m。關(guān)于該物體的運動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第1 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 m/s B.第1 s末的瞬時速度為2 m/s C.第2 s內(nèi)的位移為4 m D.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為2 m/s2 4.(多選)物體甲的v-t圖象和物體乙的x-t圖象分別如圖所示,則這兩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是( ) A.甲在0~4 s內(nèi)有來回運動,它通過的總路程為6 m B.甲在0~4 s內(nèi)運動方向一直不變,通過的總位移大小為6 m C.乙在0~4 s內(nèi)運動方向一直不變,通過的總位移大小為6 m D.乙在0~4 s內(nèi)有來回運動,它通過的總路程為12 m 5.一個小石子從離地面某一高度處由靜止自由落下,某攝影愛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軌跡AB。該愛好者用直尺量出軌跡的長度,如圖所示。已知g取10 m/s2,曝光時間為11 000 s,則小石子出發(fā)點離A點的距離約為( ) A.6.5 m B.10 m C.20 m D.45 m 6.一遙控玩具小車在平直路上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 ) A.15 s內(nèi)汽車的位移為300 m B.前10 s內(nèi)汽車的加速度為3 m/s2 C.20 s末汽車的速度為-1 m/s D.前25 s內(nèi)汽車做單方向直線運動 7.已知心電圖記錄儀的出紙速度(紙帶移動的速度)是2.5 cm/s,如圖所示是儀器記錄下來的某人的心電圖,圖中每個小方格的邊長為0.5 cm,由此可知( ) A.此人的心率約為75次/分 B.此人的心率約為125次/分 C.此人心臟每跳動一次所需時間約為0.40 s D.此人心臟每跳動一次所需時間約為0.60 s 8.甲、乙兩小球先后從空中同一位置自由下落,乙比甲遲0.5 s釋放,當甲、乙均在下落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空氣阻力不計,g=10 m/s2)( ) A.甲相對乙做自由落體運動 B.乙相對甲向上做v=5 m/s的勻速運動 C.甲、乙兩小球的速度之差越來越大 D.甲、乙兩小球之間的距離保持不變 9.如圖所示,某“闖關(guān)游戲”的筆直通道上每隔8 m設(shè)有一個關(guān)卡,各關(guān)卡同步放行和關(guān)閉,放行和關(guān)閉的時間分別為5 s和2 s,關(guān)卡剛放行時,一同學立即在關(guān)卡1處以加速度2 m/s2由靜止加速到2 m/s,然后勻速向前,則最先擋住他前進的關(guān)卡是 ( ) A.關(guān)卡2 B.關(guān)卡3 C.關(guān)卡4 D.關(guān)卡5 (多選)物體以速度v勻速通過直線上的A、B兩點,所用時間為t;現(xiàn)在物體從A點由靜止出發(fā),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2)至B點速度恰好減為0,所用時間仍為t。則物體的( ) A.vm只能為2v,與a1、a2的大小無關(guān) B.vm可為許多值,與a1、a2的大小有關(guān) C.a1、a2須是一定的 D.a1、a2必須滿足a1·a2a1+a2=2vt (多選)如圖所示是物體在某段運動過程中的v-t圖象,在t1和t2時刻的瞬時速度分別為v1和v2,則由t1到t2的過程中( ) A.加速度不斷減小 B.加速度不斷增大 C.平均速度v>(v1+v2)/2 D.平均速度v=(v1+v2)/2 非選擇題 打點計時器所用的電源是50 Hz的交流電,打下兩個相鄰點的時間間隔為T,若紙帶上共有n個點,紙帶上記錄的時間為t,則( ) A.T=0.1 s;t=nT B.T=0.05 s;t=(n-1)T C.T=0.02 s;t=(n-1)T D.T=0.02 s;t=nT 13.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 小車拖著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做勻變速運動,下圖是經(jīng)打點計時器打出紙帶的一段,打點順序是A、B、C、D、E,已知交流電頻率為50 Hz,紙帶上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F(xiàn)把一刻度尺放在紙帶上,其零刻度線和計數(shù)點A對齊。請回答以下問題: (1)下列操作正確的有 。(填選項代號)? A.在釋放小車前,小車要靠近打點計時器 B.打點計時器應(yīng)放在長木板的有滑輪一端 C.釋放小車的同時,馬上接通電源 D.電火花計時器應(yīng)使用低壓交流電源 (2)根據(jù)該同學打出的紙帶我們可以判斷小車與紙帶的 (填“左”或“右”)端相連。 ?(3)用該刻度尺測量出計數(shù)點A、B之間的距離為 cm。? (4)打B這個計數(shù)點時紙帶的瞬時速度vB= m/s。? (5)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 14. 一摩托車由靜止開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其運動過程的v-t圖象如圖所示。求: (1)摩托車在0~20 s這段時間的加速度大小a; (2)摩托車在0~75 s這段時間的平均速度大小v。 15. 為了測定氣墊導軌上滑塊的加速度,滑塊上安裝了寬度為3.0 cm的遮光板,如圖所示,滑塊在牽引力作用下先后勻加速通過兩個光電門,配套的數(shù)字毫秒計記錄了遮光板通過第一個光電門的時間為Δt1=0.30 s,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為Δt2=0.10 s,遮光板從開始遮住第一個光電門到開始遮住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為Δt=2.00 s。試估算: (1)滑塊的加速度多大? (2)兩個光電門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16.航空母艦上裝有幫助飛機起飛的彈射系統(tǒng)。已知飛機在跑道上加速時能產(chǎn)生的最大加速度為5.0 m/s2,當飛機的速度達到50 m/s時才能離開航空母艦起飛。設(shè)航空母艦處于靜止狀態(tài)。問: (1)若要求該飛機滑行160 m后起飛,彈射系統(tǒng)必須使飛機具有的初速度至少多大? (2)若航空母艦上不裝彈射系統(tǒng),要求該飛機仍能從此艦上正常起飛,問該艦甲板至少應(yīng)多長? (3)若航空母艦上不裝彈射系統(tǒng),設(shè)航空母艦甲板長為160 m,為使飛機仍能從此艦上正常起飛,這時可以先讓航空母艦沿飛機起飛方向以某一速度勻速航行,則這個速度至少多大? 17. 如圖所示,直桿長L1=0.5 m,圓筒高為L2=3.7 m。直桿位于圓筒正上方H=0.8 m處。直桿從靜止開始做自由落體運動,并能豎直穿越圓筒。(取g=10 m/s2),試求: (1)直桿下端剛到圓筒上端的時間; (2)直桿穿越圓筒所用的時間。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