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按空間部位對工藝品進行描寫的寫法。
2.熟讀、背誦、翻譯課文。
3.培養(yǎng)觀察能力、想象能力。
4.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工藝美術(shù)方面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成就,加深對具有高度文明的祖國的熱愛。
【學習重難點】
1.深入理解本文的寫景特點。
2.熟讀背誦課文。
3.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寫景與敘事、抒情的關(guān)系。
【學習過程】
一、基礎(chǔ)闖關(guān)
1.注意以下加粗字的讀音:
罔( ) 膝( ) 褶( ) 髻( ) 倚( )
戌( ) 篆( ) 八分有( )奇( ) 詘( )右臂支船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確讀法(用“/”劃分朗讀的節(jié)奏):
①明 有 奇 巧 人 曰 王 叔 遠。
②中 峨 冠 而 多 髯 者 為 東 坡 。
③虞 山 王 毅 叔 遠 甫 刻。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說出本字并解釋其含義。
(1)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通 解釋:
(2)詘右臂支船。 通 解釋:
(3)左手倚一衡木。 通 解釋:
(4)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通 解釋:
4.結(jié)合語境解釋加點字的含義,整理文中一字多義的例句。
(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2)為:為宮室、器皿、人物 中軒敞者為艙
(3)可:高可二黍許 珠可歷歷數(shù)也
(4)端: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 其人視端容寂
5.翻譯下列句子
(1)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2)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3)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
(4)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5)蘇、黃共閱一手卷。
(6)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7)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8)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
(9)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10)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二、與文本內(nèi)容對話
1.仔細研讀課文,繪制核舟示意圖,同桌互相復(fù)述課文。
2.理清文章的整體思路,弄清作者的說明順序。
(1)理清文章整體思路。
(2)辨明說明順序。在課文的主體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介紹核舟的?
三、與作者主題對話
一只“曾不盈寸”的桃核上竟然有如此豐富的內(nèi)容。你能說說讀罷本文的感受嗎?
四、與現(xiàn)實生活對話
讀了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獲呢?(知識、技能、人生啟示等談一點即可)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核舟記導學案,共9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內(nèi)容理解,當堂檢測,課后練習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核舟記導學案,共5頁。學案主要包含了【自主預(yù)習案】,用“/”給下列句子劃出朗讀節(jié)奏,寫出下列字的意思,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比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義,詞類活用,按要求填空,翻譯下列句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核舟記學案設(shè)計,共8頁。學案主要包含了目標導學,自主預(yù)學,互動探究,課堂練習,拓展閱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