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通過閱讀,獲取主要信息,把握作者的基本觀點。
2. 利用數學推理的方式理清文章的邏輯關系,學習事理說明文層層推進,注重邏輯的特點。
3. 幫助學生體會科學的思考方法,并結合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激發(fā)科學探究的興趣。
學習重難點
1. 學習事理說明文層層推進,注重邏輯的特點。
2. 體會科學的思考方法,激發(fā)科學探究的興趣。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精講點撥
教學流程:
環(huán)節(jié)一:了解一個原則
首先回顧第一課時《恐龍無處不有》學習的內容,提問:《恐龍無處不在》作者是圍繞哪個觀點來層層推理說明的?并結合文章內容解讀這句話的意思。(板書:不同科學領域 緊密相連)
《恐龍無處不有》——通過恐龍無處不有,證實板塊構造學說,考古學、生物學方面的發(fā)現,對地質學產生了影響。
接下來 默讀《被壓扁的沙子》,請你結合文章內容,再次解讀這句話。
“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fā)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被壓扁的沙子》——通過被壓扁的沙子存在條件分析,證明恐龍滅絕更可能是受到撞擊。化學、地理學、天文學的發(fā)現,對生物學產生了影響。
過渡語: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聯(lián)系的,不同學科之間是否這樣呢?讓我們嘗試用數學的思維學語文。
環(huán)節(jié)二:學習一種思路
第一步:利用數學推理的方式,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邏輯關系。
請?zhí)x課文,勾畫相關詞句,完成下面的推理題。
已知: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
求證:恐龍滅絕的原因應該是“撞擊”。
學生討論,反饋。
預設:
證明:∵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
假設:恐龍滅絕的原因是“火山說”或“撞擊說”。
∵斯石英只出現在沙子被強烈擠壓的地方。
∴有斯石英的地方發(fā)生過撞擊。
∵斯石英遇高溫會變?yōu)槠胀ㄉ匙印?br> 又∵火山活動地區(qū)至今沒有發(fā)現斯石英。
∴有斯石英出現的地方肯定有巨大撞擊,卻沒有發(fā)生過火山活動。
∴“火山說”不成立,“撞擊說”可行。
又∵科學發(fā)現,在恐龍滅絕的同齡巖層中確定檢測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種原子排列。。
∴恐龍滅絕不是因為火山而應該是撞擊。
師生一起梳理本課的推理過程,得出,本文的說明順序是邏輯順序,并且層層深入,推理嚴密。圖片
第二步,從數學思維回歸語文文本,探究作者是如何通過語言文字做到層層推進,邏輯清楚的?
從現有事實出發(fā),提出假設,科學驗證,得出結論”,這是一種嚴密推理的方式。請你結合課文具體分析。
(采用品讀的方式進行,從文章中節(jié)選一些有代表性的語言,讓學生體會關鍵詞句的作用,理解作者由提出猜想,科學驗證到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體認科學的思考方法,并且從體會作者的表述中,感受作者嚴謹的思維、準確的表達。)
首先,從文中找到“現有事實”的句子。
預設: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
毫無疑問,6500萬年前地球上曾經有過一次“大滅絕”,發(fā)生過一次“大劫難”。
過渡:作者根據已有事實,提出了哪些假設,請從文中找到“提出假設”的相關語段,并分析這些內容為什么是假設的內容,其語言特點的什么?(學生思考,反饋)
預設:文中的“可能”“也許” “如果”“也能”等詞語,都含有不確定的意思,這體現事理說明文的語言嚴謹準確的特點。
過渡語:針對提出的假設,作者進行了嚴謹的“科學驗證”,請同學們觀察以下句子,看看這些句子在語言上和提出假設的內容有什么不同?(學生思考,反饋)圖片
預設:所用的詞語都能讀出肯定的語氣。
師追問:這么嚴謹的科學驗證,除了能體現說明語言的嚴謹準確,還能體現出什么呢?
預設:還能體現科學家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過渡語:作者從現有事實出發(fā),繼而提出假設,然后進行科學驗證,最后得出結論,那就是:
出示句子:那么,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總結全文思路:《被壓扁的沙子》——通過被壓扁的沙子存在條件分析,層層推理,證明恐龍滅絕更可能是受到撞擊?;瘜W、地理學、天文學的發(fā)現,對生物學產生了影響。
再次驗證: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fā)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環(huán)節(jié)三:嘗試一次探究
過渡語: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不同的學科之間也是緊密聯(lián)系的。 在學習過程中,你是否有過像作者一樣運用推理思維解決問題的經歷呢?
請你選擇一次印象最深的探究學習經歷,依據“現有事實——提出假設——科學驗證——得出結論”的思路,與大家分享。
預設:甲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經歷(如:數學定義的驗證、物理實驗的發(fā)現等),然后請乙同學對甲同學的表述進行評價。
老師總結:同學們分享的學習經歷非常吸引人,而且讓老師也有一種想去探究學習的沖動,看來,這個問題是難不到同學們,老師再來考一考大家。
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不同的學科之間也是緊密聯(lián)系的,不同的行業(yè)也是如此。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一些行業(yè)從業(yè)人員的收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裝飾行業(yè)的收入降到近幾年的最低點,而電子設備銷售人員的收入卻大幅提升。請你結合下表分析原因。1、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路寫一段話。
2、老師展示學生作品,學生進行點評。
3、老師對學生寫作中語言不準確的地方進行指導并及時修改。
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事理說明文的嚴密的邏輯推理方式,并且運用這種思路進行了寫作練習,大家表現都非常好。我們的作者阿西莫夫曾經說過:“只有經過嚴酷的考驗,人類才能不斷前進,走向發(fā)展的高峰。危險的環(huán)境和危機感,才是驅使人類不斷進步、不斷征服新事物的根本動力。”這正是科學家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偉大的科學精神,希望同學們能學習這種精神,并且不斷的去進行科學探究,為建設我們的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是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第二課時《被壓扁的沙子》,首先是了解一個原則的環(huán)節(jié),課堂開始就用上節(jié)課所學引出作者的觀點: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fā)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并且用兩篇文章的內容對這句話進行解讀。
繼而導入學習一種思路,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所以就采用數學的方式學語文,一方面幫助學生學習事理說明文層層推進,注重邏輯的特點。另一方面,滲透本文作者的思想,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聯(lián)系的,不同的學科之間也是緊密聯(lián)系的。
完成推理之后,引導學生從數學推理過渡到語文文本,探究作者是如何通過語言文字做到層層推進,邏輯清楚的。采用品讀的方式進行,從文章中節(jié)選一些有代表性的語言,讓學生體會關鍵詞句的作用,理解作者由提出猜想,科學驗證到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體認科學的思考方法,并且從體會作者的表述中,感受作者嚴謹的思維、準確地表達。
這樣層層推進,落實重點、突破難點這個環(huán)節(jié)本來設想的是很完美的,但是實際操作的時候,留給學生品讀的時間并不多,所以,那種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并不是學生從句子當中品讀出來的,這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敗筆。
然后是嘗試一次探究的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分兩步走的,第一步:說話練習。選擇一次印象最深的探究學習經歷,依據“現有事實——提出假設——科學驗證——得出結論”的思路,與大家分享。第二步:寫作練習。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不同的學科之間也是緊密聯(lián)系的,不同的行業(yè)也是如此。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一些行業(yè)從業(yè)人員的收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分析其中的原因。依據“現有事實——提出假設——科學驗證——得出結論”的思路,寫一段話,與大家分享。語言力求準確嚴謹。這樣就完成了從說到寫的過程,課堂練習還是比較扎實的,也完成了教學目標。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被壓扁的沙子教學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復習導入,閱讀課文,明確對象,總結拓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被壓扁的沙子教學設計,共3頁。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被壓扁的沙子教案,共2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