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9 陳情表A級 必備知識基礎練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臣微志         聽:聽說B.門衰薄,晚有兒息 祚:家門,家庭C.而劉夙疾病  嬰:纏繞D.名節(jié)  矜:矜持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C.郡縣逼迫,催臣上道D.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非臣隕首所能A.郎署B.則劉病C.臣具以表D.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4.下列有關(guān)古代文化常識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是一種文書,用于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因為的閱讀對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態(tài)度誠懇,措辭謙恭。B.古代喪禮,凡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服喪一年,叫功服C.刺史是古代的官名,不同朝代刺史的職權(quán)不同。在晉朝時,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長官。D.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調(diào)動等,長官為吏部尚書。5.下列句子中的字,與例句中的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例:生孩六月,慈父A.轉(zhuǎn)頭向戶里,漸愁煎迫B.吾長笑于大方之家C.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明知D.君既若錄,不久望君來6.指出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  )A.B.C.D.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在《陳情表》中描寫自己孤苦無依的句子是            ,            ,            ,             (2)李密在《陳情表》中申訴自己未敢違逆君命,但又不能離開祖母的兩難境地的句子是            ,            ;            ,            。 (3)李密在《陳情表》中抒寫祖孫二人相依為命、情深意重、感人至深的句子是            ,            ;            ,             (4)李密在《陳情表》開頭用臣以險釁,夙遭閔兇來概括自己命運的坎坷;用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            表明家門冷落,人丁稀少。 (5)《陳情表》中,李密以烏鴉反哺作比表達孝道的句子是            ,             (6)《陳情表》的結(jié)尾,李密用            ,            表明自己的忠貞之情。 B級 能力素養(yǎng)提升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題。瀧岡阡表歐陽修嗚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瀧岡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緩也,蓋有待也。修不幸,生四歲而孤。太夫人守節(jié)自誓,居窮,自力于衣食,以長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為吏廉,而好施與,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為我累’。故其亡也,無一瓦之覆、一壟之植,以庇而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為汝家婦,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養(yǎng)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將有后也。吾之始歸也,汝父免于母喪方逾年。歲時祭祀,則必涕泣曰:‘祭而豐,不如養(yǎng)之薄也。’間御酒食,則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始吾一二見之,以為新免于喪適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終身未嘗不然。吾雖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養(yǎng)也。汝父為吏,嘗夜燭治官書,屢廢而嘆。吾問之,則曰:‘此死獄也,我求其生不得爾。’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則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猶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仡櫲檎邉?/span>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嘆曰:‘術(shù)者謂我歲行在戌將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見兒之立也,后當以我語告之?!?/span>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語吾耳熟焉故能詳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無所矜飾,而所為如此,是真發(fā)于中者邪!嗚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將有后也。汝其勉之!夫養(yǎng)不必豐,要于孝;利雖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先公少孤力學,咸平三年進士及第。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瀧岡。太夫人姓鄭氏,考諱德儀,世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儉仁愛而有禮。自其家少微時,治其家以儉約,其后常不使過之,曰:吾兒不能茍合于世,儉薄所以居患難也。其后修貶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貧賤也,吾處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有刪節(jié))瀧(shuāng)岡:地名。在今江西省永豐縣沙溪鎮(zhèn)南鳳凰山上。阡(qiān)表:墓表,記敘死者事跡、褒揚其功德的文體。阡,墓道。矧(shěn):況且。劍:挾、抱。8.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在相應位置的答案上畫上?其平居A教他子弟B常用C此語D吾耳熟E焉故能詳也F其施G于外事9.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B.皇考:對已死的父親的敬稱,意同先考,只是更顯莊重。并無皇家皇室之意,與《離騷》中的朕皇考曰伯庸皇考相同。C.卜吉:安葬。喪俗中,葬地和葬日皆由卜筮來決定,若吉,方能行事,故稱安葬為卜吉。D.進士及第: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婆e殿試時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探花,第三名稱榜眼。10.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歐陽修父親在公堂審理刑事案件時屢廢而嘆,表現(xiàn)了他在執(zhí)法中既懷仁德之心,又嚴格依法辦事。B.歐陽修父親為人樂善好施,不留余財;奉養(yǎng)父母很孝順,在父母去世后還常涕泣感念;對孩子寄予厚望,叮囑夫人將來把自己留下的話告訴孩子。C.歐陽修母親在年輕時就失去了丈夫,她在貧困中撫養(yǎng)教育歐陽修,常把丈夫生前事講給他聽;在他為官后仍不忘教育他為官處世的正確態(tài)度。D.歐陽修能夠成為宋朝名臣、文學家,與他經(jīng)受艱難困苦的生活磨煉、父母尤其是母親的身傳言教是分不開的。1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太夫人守節(jié)自誓,居窮,自力于衣食,以長以教,俾至于成人。   (2)吾兒不能茍合于世,儉薄所以居患難也。   12.文章通過母親的敘述來表現(xiàn)先父的德行,這樣寫與作者的直接敘述相比,有什么好處?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題。為兄軾下獄上書蘇 轍臣聞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臣雖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懇,惟天地父母哀而憐之。臣早失怙恃,惟兄軾一人,須為命。今者竊聞其得罪逮捕赴獄,舉家驚號,憂在不測。臣竊思念軾居家在官無大過惡惟是賦性愚直好談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論事,其言不一。陛下圣德廣大,不加譴責。軾狂狷寡慮,竊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頃年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興,作為歌詩,語或輕發(fā)。向者,曾經(jīng)臣寮繳進,陛下置而不問。軾感荷恩貸,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復有所為,但其舊詩已自傳播。臣誠哀軾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輕易,跡涉不遜,雖改過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軾之將就逮也,使謂臣曰:軾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獄,死固分也。然所恨者,少抱有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雖齟齬于當年,終欲效尺寸于晚節(jié)。今遇此禍,雖欲改過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無由。況立朝最孤,左右親近必無為言者。惟兄弟之親,試求哀于陛下而已。臣竊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故為冒死一言。昔漢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緹縈請沒為官婢,以贖其父。漢文因之遂罷肉刑。今臣螻蟻之誠,雖萬萬不及緹縈,而陛下聰明仁圣,過于漢文遠甚。臣欲乞納在身官以贖兄軾,非敢望末減其罪,但得免下獄死為幸。兄軾所犯,若顯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若蒙陛下哀憐,赦其萬死,使得出于牢獄,則死而復生,宜何以報?臣愿與兄軾洗心改過,粉骨報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臣不勝孤危迫切,無所告訴,歸誠陛下。惟寬其狂妄,特許所乞。臣無任祈天請命激切隕越之至。宋神宗趙頊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文字獄被人構(gòu)陷下獄。蘇轍聞悉,冒株連的風險,連夜上書為其兄蘇軾求情。13.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在相應位置的答案上畫上?。臣竊思ABC居家D在官E無大F過惡GH是賦I性愚直JK談古L今得失14.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惟兄軾一人,相須為命會不相從許(《孔雀東南飛并序》)兩句中的含義不同。B.通判,官制始于宋朝時期,由皇帝親自任命,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對州府的長官有監(jiān)察的責任。在清朝通判也稱為分府,品等為正六品。C.肉刑,司法機關(guān)對犯人處以斷肢體、刻肌膚、終身不息的刑罰,它不僅使人遭受肉體上痛苦,而且因受刑后特征明顯又有恥辱性質(zhì),西漢文景之時被廢除。D.“無所告訴則告訴不許(《陳情表》)兩句中的告訴含義不同。15.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開頭以呼天搶地的語氣陳述人命關(guān)天的危迫,繼而動之以手足之情,曉之以如焚之憂,感人至深。B.第3段中蘇軾的一段話,一謂蘇軾少有大志,又遇杰出明主,深欲報效朝廷;二謂平素在朝勢力孤危,一旦身陷囹圄,除兄弟外無人搭救。C.蘇軾在被捕前讓人對蘇轍說,自己在朝中很是孤單,身邊親近的人因為怕受到牽連不會為自己講情,希望蘇轍能念及手足之情向皇帝為自己求情。D.蘇轍舉緹縈沒身贖父的典故,想捐出自己的官職為蘇軾贖罪,不敢存非分之想,只希望能救兄長出獄,使兄長不至于死在獄中。16.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軾感荷恩貸,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復有所為。    (2)臣竊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故為冒死一言。    17.蘇軾《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一》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jié)來生未了因,文中蘇轍也因不勝手足之情而冒死為兄長求情,可見其兄弟情深。試分析本文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手足深情。          
參考答案第三單元9 陳情表1.C 解析 A項,應為應許。B項,應為福分。D項,應為看重、推崇。2.C 解析 A項,不行古義指不會走路;今義表否定。B項,成立古義指成人自立;今義指(機構(gòu)、組織等)籌備成功,開始存在。D項,告訴古義指申訴(苦衷);今義指說給人,使人知道。3.B 解析 B項和例句均為名詞作狀語。A項,名詞活用作動詞,任職。C項,動詞的使動用法,使上聞、報告。D項,形容詞活用作動詞,遠離。4.B 解析 B項,服喪一年應為期服5.D 解析 D項與例句都是稱代性副詞,A、B兩項意思是,C項意思是看見。6.B 解析 A項,整、全,盡,引申為度過。B項,茍且,暫且。C項,坎坷,險要。D項,看重、推崇,得意、驕傲。7.(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僮 煢煢孑立 形影相吊 (2)臣欲奉詔奔馳 則劉病日篤 欲茍順私情 則告訴不許 (3)臣無祖母 無以至今日 祖母無臣 無以終余年 (4)門衰祚薄 晚有兒息 (5)烏鳥私情 愿乞終養(yǎng) (6)生當隕首 死當結(jié)草8.BDF9.D 解析 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10.A 解析 在公堂審理錯誤,原文為嘗夜燭治官書11.(1)母親立志守節(jié),家境貧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還要撫養(yǎng)我、教育我,使我長大成人。(2)我的兒子在世上不能無原則地附和他人,節(jié)約儉樸才能度過將來患難的日子。12.以此為依據(jù),追念父親的仁心惠政;在表現(xiàn)父親德行的同時,頌揚母親的賢惠和節(jié)操;彌補了自己對父親沒有直接了解的不足。參考譯文 唉!我的父親崇國公在瀧岡占卜吉地安葬六十年之后,他的兒子歐陽修才能夠在墓道上立碑。這并不是敢有意遲緩,是因為有所等待。我不幸,四歲時父親去世了。母親立志守節(jié),家境貧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還要撫養(yǎng)我、教育我,使我長大成人。母親告訴我說:你父親為官清廉,樂于助人,又愛結(jié)交朋友。他的薪俸雖微薄,卻常常所剩無幾,說‘不要讓錢財使我受累’。所以他去世后,沒有留下一處房屋、一塊田地可以賴以為生。我靠什么守節(jié)呢?我對你父親有所了解,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從我成為你家媳婦的時候,沒趕上侍奉婆婆,但我知道你父親很孝敬父母。你自幼失去父親,我不能斷定你將來一定有成就,但我知道你父親一定后繼有人。我剛嫁過來時,你父親為他母親守完孝剛一年。年末祭祀祖先,他總是流淚說:‘祭祀再豐富,也不如生前的微薄奉養(yǎng)啊?!紶栠M供酒菜,他也會流淚說:‘從前娘在時,常常不夠,如今富足有余,但哪里來得及呢!’剛開始我遇到這種情形,還以為是剛服完喪不久偶爾這樣。后來卻經(jīng)常如此,直到去世,沒有不如此的。我雖然沒來得及侍奉婆婆,但從這一點能看出你父親很孝敬父母。你父親做官,曾經(jīng)在夜里點著蠟燭看案卷,他多次停下來嘆氣。我問他,就說:‘這是一個判了死罪的案子,我想為他求得一條生路卻辦不到?!覇?‘可以為死囚找生路嗎?’他說:‘想為他尋求生路卻無能為力,那么死者和我就都沒有遺憾了,何況經(jīng)過努力還確實有免于一死的呢?正因為有得到赦免的,才明白不為他尋求生路那么被處死的人可能有遺恨啊。經(jīng)常為死囚求生路還不免錯殺;偏偏世上總有人想置犯人于死地呢?!仡^看見奶娘抱著你站在旁邊,于是指著你嘆氣說:‘算命的說我遇上戌年就會死,假使他的話應驗了,我就來不及見兒子長大成人了,將來你要把我的話告訴他?!渤3S眠@些話教育其他晚輩,我聽熟了所以記得很清楚。他在外面怎么樣,我不知道;但他在家里從不裝腔作勢,他所做的事情都是這樣,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唉!他內(nèi)心是很重視仁的啊,我因此知道你父親一定后繼有人。你一定要努力啊!奉養(yǎng)父母不一定要豐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雖然不能遍施于所有的人,重在仁愛之心。我沒什么可教你的,這些都是你父親的愿望。我流著淚記下了這些教誨,不敢忘記。先父年幼喪父,努力讀書,咸平三年考中進士。享年五十九歲,葬在沙溪的瀧岡。我母親姓鄭,她的父親名諱是德儀,世代都是江南有名望的家族。母親恭敬、儉約、仁愛又有禮儀教養(yǎng)。從我們家道中落以后,她就用儉約的原則持家,后來家境富裕了,也不許花費過多,她說:我的兒子在世上不能無原則地附和他人,節(jié)約儉樸才能度過將來患難的日子。后來,我被貶到夷陵,母親言笑如常,說:你家本來就貧賤,我已經(jīng)習慣這種日子了。你能從容對待,我也能安心。13.解析 句意:臣私下揣度,蘇軾無論是在家還是做官,總體上說沒有大罪過。只是為人秉性過于率直,喜歡談論古往今來的是非得失。臣竊思念是主謂結(jié)構(gòu),意思是臣私下揣度,中間不能斷開,應在思念后斷開,因此選B;軾居家在官無大過惡為主謂賓結(jié)構(gòu),中間不斷開,應在后斷開,故選G;賦性愚直是主謂結(jié)構(gòu),意思是秉性過于率直,應在愚直后斷開,故選J。答案 BGJ14.D 解析 A項,正確。相,互相/你。B項,正確。C項,正確。D項,兩句中的‘告訴’含義不同錯誤。告訴,都是申訴的意思。15.C 解析 C項,身邊親近的人因為怕受到牽連不會為自己講情錯誤。由原文況立朝最孤,左右親近必無為言者可知,原文說的是況且我在朝中沒有朋黨,身邊親近的人,肯定沒有替我說話的,而不是因為怕受到牽連不會為自己講情16.解析 (1),受;,寬宥;,追悔;,過失。(2),為……而哀,憐憫;,承受;,說。參考答案 (1)蘇軾感謝受到圣上的恩澤與寬宥,從此常常追悔自己的過失,不敢再有(輕慢的)行為了。(2)我私下憐憫他的志向,沒法拒絕(承受)手足之情,所以只好冒死說一句求情的話。17.解析 原文臣聞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臣雖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懇,惟天地父母哀而憐之,據(jù)此看出,聽聞消息后蘇轍深感危迫,擔心兄長安危;原文臣早失怙恃,惟兄軾一人,相須為命。今者竊聞其得罪逮捕赴獄,舉家驚號,憂在不測。臣竊思念軾居家在官無大過惡惟是賦性愚直好談古今得失,據(jù)此看出,回憶與兄長相依為命的日子,以及對兄長為人處世的理解,情真意切;原文臣竊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故為冒死一言”“臣欲乞納在身官以贖兄軾,非敢望末減其罪,但得免下獄死為幸,據(jù)此看出,冒死為兄長求情,為了兄長甘愿棄官贖罪。參考答案 聽聞消息后蘇轍深感危迫,擔心兄長安危;回憶與兄長相依為命的日子,以及對兄長為人處世的理解,情真意切;冒死為兄長求情,為了兄長甘愿棄官贖罪。參考譯文 臣聽說人所處的環(huán)境如果很困窘急迫就會呼叫蒼天,遇到難忍的痛苦就會呼叫父母,這些都是人感情最強烈的表現(xiàn)。臣雖然如小草一般卑微,但有受危難壓迫時的所求,恐怕只有天地和父母能哀憐悲憫我了吧。臣很小的時候就沒了父母,只有哥哥蘇軾和我相依為命。現(xiàn)在我聽說他犯罪,被捕入獄,我們?nèi)叶挤浅s@恐害怕,擔心的是他會有什么不測。臣私下揣度,蘇軾無論是在家還是做官,總體上說沒有大罪過。只是為人秉性過于率直,喜歡談論古往今來的是非得失。他前后幾次呈上奏折討論國事,其中觀點與陛下不一致。陛下您有很深廣的圣明賢德,沒有責難他什么。但蘇軾性格過于狂妄,做事缺乏考慮,私下里倚仗天地寬容的恩德,不知道收斂敬畏。近來他在擔任杭州通判和密州知府期間,常常看到事物時就有感而發(fā),于是寫成詩,有些話說得太輕率。在這之前,曾經(jīng)有一些同僚就把他的詩文呈給陛下過,(但是)陛下放在一旁沒追問。蘇軾感謝受到圣上的恩澤與寬宥,從此常常追悔自己的過失,不敢再有(輕慢的)行為了,但是他以前寫的詩卻傳開了。臣真心哀嘆蘇軾過于自信的愚昧,不懂得文字寫得隨便,則近似出言不遜。雖然他現(xiàn)在已改過自新,但卻違反了刑律沒有辦法挽回。蘇軾在被捕之前,讓人捎話給我說:我身體早就衰老多病,肯定會死在牢獄里,死也是我應該的。可是我還有遺憾,年少時我懷著有一番有所作為的志向,又恰好遇到世上難得的賢明君主,雖然當年曾和當政者意見不合,但始終想在晚年為國家報效一點力量?,F(xiàn)在卻遭到這樣的禍患,即使想改過自新,洗心革面來報答賢明的君主,卻沒有辦法了。況且我在朝中沒有朋黨,身邊親近的人,肯定沒有替我說話的。只能指望兄弟親情,向陛下為我請求。我私下憐憫他的志向,沒法拒絕(承受)手足之情,所以只好冒死說一句求情的話。從前漢朝的淳于公犯了罪,他的女兒緹縈請求朝廷將自己收為官婢,求得贖回父親。漢文帝因她而免除了淳于公的肉刑。我現(xiàn)在如螞蟻一般渺小的誠意,雖遠遠比不上緹縈,但是陛下比漢文帝更為聰明仁圣。臣想用我的官職贖回兄長蘇軾,不敢奢望到最后能夠減輕他的罪過,只求能不讓他死在牢獄里。(臣的)兄長蘇軾所犯的罪,如果有明顯的文字根據(jù),(他)一定不敢拒不承認,從而重新犯罪。如果陛下能夠給予同情憐憫,赦免他的死罪,使他能從牢獄中放出來,那他就等于死而復生了,這樣的恩德應該如何報答呢?臣愿意和兄長蘇軾改過自新,粉身碎骨報答陛下,只要陛下差遣去做,就是肝腦涂地也要去做。臣經(jīng)不起孤危迫切、無處申訴的痛苦,只得把全部誠意交給陛下。希望陛下寬恕我的狂妄,特許我的乞求。臣祈禱蒼天,請求饒命,情緒激切,神魂顛倒之極,到了無法自制的地步。 

相關(guān)試卷

高中12 *石鐘山記習題:

這是一份高中12 *石鐘山記習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10.1 蘭亭集序練習題: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10.1 蘭亭集序練習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統(tǒng)編版1.1 氓達標測試: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1.1 氓達標測試,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電子課本

9.1 陳情表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選擇性必修 下冊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27份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 0

    資料籃

  • 在線客服

    官方
    微信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 官方微信

    官方
    微信

    關(guān)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 免費福利

    免費福利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