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來,離別便是一把打開詩國大門的鑰匙。江淹曾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中國古典詩詞中,既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無奈,又有“相見時難別亦難”的苦澀,更有“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傷感,“離別”成為經(jīng)久不衰的主題,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離情,感受離別,來共同欣賞現(xiàn)代詩人徐志摩筆下的《再別康橋》。
浙江海寧人,筆名云中鶴、南湖等。新月派代表詩人,與聞一多一起奠定了中國新詩的基礎。著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赴英國,就讀于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兩人共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留學時光。
徐志摩(1896—1931)
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由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 ——徐志摩
康橋的靈性全在一條河上;康河,我敢說是全世界最秀麗的一條水。 ——徐志摩
《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xiàn)了徐志摩詩歌的風格。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的情感體驗,表現(xiàn)了一種含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
康橋,即劍橋,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康橋的一切,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別了,千縷柔情、萬種感觸涌上心頭??岛拥乃?開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請找出詩中意象并討論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一般離別詩離別的是人,這首詩離別的卻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
告別對象由人向自然景物轉(zhuǎn)移,跳出了寒暄叮嚀的俗套,給人清新飄逸之感。
“柳”諧音“留”,有惜別的含義,表達了詩人的無限歡喜和眷戀之情。
詩人在告別康橋時,避開送行的人,而選取自然景物(如:云彩、金柳、青荇、清潭、笙簫、夏蟲等)這就避開了人間煙火,造出一種清新感。同時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發(fā)了對康橋的無限欣喜和眷戀之情。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6.2 *再別康橋優(yōu)秀課件ppt,共1頁。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6.2 *再別康橋教學課件ppt,共4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走進作者,新月派與“三美”,走進康橋,徐志摩和康橋,難舍難分,歡喜和眷戀,無悔的依賴,物我兩忘,悄悄作別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6.2 *再別康橋說課課件ppt,共2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徐志摩和康橋,知人論世,創(chuàng)作背景,讀準字音,招手作別云彩圖,河畔金柳倒影圖,青荇水底招搖圖,榆陰浮藻清潭圖,撐篙漫溯尋夢圖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