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實物激趣,導入新課(5分鐘)
1. 猜謎互動:
出示謎語:“四四方方一間房,鉛筆橡皮里面藏,小朋友的好伙伴,學習用品都安家?!保ㄖi底:文具盒)
2. 情境揭題:
展示文具散落桌面的圖片,提問:“這些文具找不到家了,該怎么辦?”揭示課題《文具的家》。
學生活動預設:
學生用“鉛筆的家是______”“橡皮的家是______”填空,齊讀課題并做“打開文具盒”動作。
(設計意圖:通過謎語與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建立課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
環(huán)節(jié)二:初讀課文,趣味識字(12分鐘)
1. 動畫范讀:
播放課文動畫(文具們對話場景),學生聽讀并圈出生字。
2. 合作朗讀:
同桌分段朗讀課文,用“△”標出貝貝說的話(如“你怎么天天丟東西呢?”)。
3. 識字游戲:
“文具回家”:生字卡片(具、丟、哪、新)貼在文具模型背面,學生將文具“送回家”(文具盒)時讀字組詞(如“丟—丟手絹”)。
“找朋友”:教師說“文具的家是什么?”,學生舉“文具盒”詞卡并模擬關盒蓋動作。
學生活動預設:
動作造句:做“翻書包”動作并說句子(如“我每天整理書包”)。
(設計意圖:通過具身化游戲強化生字記憶,初步感知課文主題。)
環(huán)節(jié)三:品讀課文,感悟道理(15分鐘)
1. 關鍵句品析:
“鉛筆,只用了一次,不知丟到哪里去了?!?
情景表演:學生扮演“鉛筆”蜷縮在角落,用可憐的語氣說:“我的家在哪里?”
“貝貝一回到家,就向媽媽要新的鉛筆、新的橡皮?!?
對比討論:展示新舊鉛筆圖片,討論“隨意丟棄文具的后果”。
2. 角色體驗:
分組扮演“媽媽”和“貝貝”,用不同語氣朗讀對話:
媽媽:雙手叉腰,皺眉讀出責備又關心的語氣。
貝貝:低頭搓衣角,讀出不好意思的語氣。
學生活動預設:
創(chuàng)編動作:學生用雙手做“整理文具”動作,邊做邊讀“每天放學回家,都要仔細檢查”。
(設計意圖:通過角色代入與生活對比,強化愛護文具的行為意識。)
環(huán)節(jié)四:指導寫字,夯實基礎(8分鐘)
1. 字形探秘:
“文”:動畫演示“一點一橫長,撇捺撐開像翅膀”。
“次”:對比“欠”與“次”,口訣:“兩點水,欠字旁,左窄右寬要謙讓”。
2. 書寫實踐:
學生在田字格書寫,教師用“☆”標記規(guī)范字(如“次”字兩點水位置正確)。
同桌互評:用綠色筆圈出“寫得最好的筆畫”(如“文”字的撇捺對稱)。
學生活動預設:
空中書空:用手指在課桌上書寫,同步說出筆畫名稱。
(設計意圖:通過口訣與動態(tài)觀察,突破結構難點,培養(yǎng)書寫習慣。)
環(huán)節(jié)五:拓展實踐,知行合一(5分鐘)
1. 整理比賽:
每組發(fā)一個裝有散落文具的盒子,限時1分鐘整理,評選“最快收納組”。
2. 制定公約:
共同擬定《文具守護宣言》:“每天放學后,我會______”(如“把鉛筆放回文具盒”)。
學生活動預設:
情景承諾:學生手撫文具盒,齊讀宣言并做“拉鉤”手勢。
(設計意圖:通過實踐操作將文本道理轉(zhuǎn)化為具體行動,培養(yǎng)責任意識。)
板書設計
14. 文具的家
問題:鉛筆、橡皮找不到家 → 解決:文具盒是它們的家
道理:每天檢查、平平安安
生字:
文(一點一橫長)
次(兩點水 + 欠)
行為卡:整理 愛護 不丟失
(配簡筆畫:文具盒、笑臉鉛筆、打鉤的檢查清單)
教學反思(樣板)
成功之處:
1. 整理比賽活動激發(fā)參與熱情,100%學生能說出至少兩種收納方法。
2. 角色扮演有效促進情感共鳴,90%學生朗讀時能體現(xiàn)角色語氣差異。
改進方向:
1. 部分學生書寫“次”字時兩點水位置偏高,需加強定位指導。
2. 小組討論時個別學生偏離主題,需明確討論規(guī)則。
調(diào)整策略:
1. 下節(jié)課增設“兩點水雨滴”游戲,用雨滴貼紙標注正確位置。
2. 為每組提供“討論任務卡”,列出三個具體問題引導發(fā)言。
課題
文具的家
統(tǒng)編版(2024)
一年級下冊
第七單元
第1課時
學校
授課班級
授課教師
學習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疑問句“你的家在哪兒?”的語氣。
2. 認識“具、丟、哪、新”等8個生字,會寫“文、次”2個生字。
3. 結合生活經(jīng)驗理解“文具的家”含義,初步養(yǎng)成整理文具的習慣意識。
學習重點
1. 識字寫字,正確朗讀課文。
2. 理解“文具的家”指的是文具盒,體會愛護文具的重要性。
學習難點
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出自己整理文具的方法。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普遍有文具使用經(jīng)驗,但隨意亂放現(xiàn)象常見。需通過角色代入、實物操作和趣味互動,將抽象道理轉(zhuǎn)化為可操作的行為指導。
單元教學要求
本單元圍繞“好習慣養(yǎng)成”主題,引導學生在生活化情境中學習語言表達,培養(yǎng)自理能力與責任意識。
課標要求
1. 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朗讀課文,注意疑問句的語調(diào)變化。
2. 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詞句意思,積累與生活相關的詞語。
教學準備
1. 多媒體課件(文具盒動畫、生字動態(tài)書寫、文具整理視頻)。
2. 實物道具:
文具盒、鉛筆、橡皮等文具實物
生字卡片(帶拼音)、詞句貼條(“平平安安”“每天”)
3. 卡通文具貼紙(用于獎勵)。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小猴子下山精品第一課時教案,共4頁。
這是一份統(tǒng)編版(2024)一年級下冊(2024)動物王國開大會精品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共4頁。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統(tǒng)編版(2024)一年級下冊(2024)一分鐘優(yōu)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共4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