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教學目錄
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有詠絮之才的謝道韞,今天我們再來認識另一位機敏的小才子——陳元方。
通假字尊君在不 (“不”同“否”)古今異義太丘舍去 [古義:離開。今義: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跟 “來”相對)]相委而去 (古義:丟下。今義:把事交給別人去辦;委任)
一詞多義 去后乃至(副詞,才) 家祭無忘告乃翁(人稱代詞,你的,你們的)
認真閱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疏通文意。記錄疑難問題,將自主學習沒有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用于探究研讀時解決。
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詞。2.標記出有疑問的地方,在旁邊批注問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眨∨c人期行,相委而去?!?
語氣詞。表示感嘆,相當于“啊”
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謙詞,對人謙稱自己的父親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譯文: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是正午時分。過了正午(朋友)仍沒有到,太丘丟下(他)而離開,離開后朋友才到。(陳太丘的長子)元方當時七歲,在門外嬉戲。
譯文:客人問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說:“(我父親)等您很久(您)都不到,已經(jīng)離開了。”友人(聽了)便生氣地說:“真不是人?。『臀蚁嗉s同行,卻丟下我走了。”
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元方說:“您和我父親約定的時間是正午。到了正午還沒到,就是不守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節(jié)?!庇讶烁械叫呃ⅲ萝噥砝?。元方(徑直)走進家門,連頭也不回。
1.友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友人與陳太丘“期日中”,結果“不至”,可看出他言而無信,不守信用。
當?shù)弥愄鹨严刃须x去,有人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太丘,粗野蠻橫,十分無禮,可看出他是一個缺乏修養(yǎng)、沒有禮貌的人。
在元方一番義正詞嚴的批評后,他“慚”“下車引之”又表現(xiàn)得較為誠懇,有知錯勇改的精神。
2.元方從哪些方面去反駁友人?
元方從信用和禮貌兩個方面反駁他父親的友人。從信用方面,是父親的友人失約在先;從禮貌方面,是父親的友人當著元方的面罵元方的父親。所以在兩個方面他都站不住腳,根本沒有資格指責、謾罵元方的父親。所以友人啞口無言,感到慚愧。
3.元方的性格特點如何?
①從元方批評友人的話,我們可以看出元方有著良好的家庭教養(yǎng),表現(xiàn)了他懂禮講禮的品質(zhì)。②元方對粗俗的友人“入門不顧”流露出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惡情感易外露的特點,體現(xiàn)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結尾寫到“元方入門不顧”,你覺得元方這樣做是否失禮?請說明你的理由。
我認為這樣做失禮。元方批評友人無禮,自己更應做到有禮。友人是父親的朋友,是長輩,已經(jīng)認識到錯誤,感到羞愧,作為晚輩,元方應以禮待之。
我認為這樣做不失禮。友人失信又失禮,態(tài)度惡劣;元方以“入門不顧”的態(tài)度維護了父親和自己的尊嚴,這是一種堅持原則的體現(xiàn),同時也給了友人一個難忘的教訓。
5.這則故事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從陳太丘和友人的行為,我們知道做人要言而有信。
從元方的言行舉止中,我們知道了做人要堅持原則。
從友人的“慚”中,我們知道做人要知錯能改。
從友人的無理行為和元方的辯駁中,我們知道了做人要有禮。
本文記述了陳元方與來客的對話,表現(xiàn)了陳元方的聰慧明理、落落大方,告誡人們辦事要講誠信,為人要方正。
1.語言精練,形象鮮明開頭以“期行”“不至”“舍去”“乃至”等關鍵詞句,既交代了事件的起因,又塑造了“守信”與“不守信”的兩個人物形象。結尾“慚”“引”把友人知錯就改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入門不顧”把元方鄙棄“無信”“無禮”的倔強勁兒,描繪得恰到好處。
2.剪裁合理,詳略得當文章有意省略了陳太丘等待友人的經(jīng)過,重點記敘了元方與友人的對話,刻畫了人物鮮明的性格特征,有力地表現(xiàn)了文章的主旨和人物形象的特點。
對話結果——友人慚,元方入門不顧
關于誠信的名句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民無信不立。 ——孔子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小信成則大信立。 ——韓非子禍莫大于無信。 ——傅玄
一、朗讀課文,體會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在用詞上的不同,并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兩個故事。
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的不同:(1)古漢多是單音節(jié)詞,一個字就是一個詞,現(xiàn)漢多是雙音節(jié)詞或多音節(jié)詞,兩個字或兩個字以上是一個詞。(2)古漢中省略現(xiàn)象比較多,承前省略很常見。(3)古漢中有些詞的意義與現(xiàn)漢不同。講述故事時可參考“初讀課文”部分的譯文。
二、把大雪紛飛的情景比作“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謝安認為哪個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嗎?
從課文中謝安“大笑樂”的反應來看,他認為“柳絮因風起”的比喻更好。
我們可以認為“撒鹽空中”更好。因為文中說到“雪驟”,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時,只見雪片直落,看不見雪花飄舞的樣子?!叭鳆}空中”的比喻更為真切地描摹了當時的場景。也可以認為“柳絮因風起”更好。因為它寫出了雪花飄搖的輕盈姿態(tài),“柳絮”是輕盈的,“鹽”卻是沉重的顆粒,缺乏美感。
三、《陳太丘與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這里指品行剛正,不怕因堅持做正確的事而得罪人。文中哪些地方能夠體現(xiàn)出陳元方的“方正”?
①他懂得“信”的重要;②他懂得“禮”的重要;③他的辯駁有理有據(jù),落落大方;④他以“入門不顧”的行為,維護了父親和自己的尊嚴。
四、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五、古人稱謂有尊稱和謙稱?!蛾愄鹋c友期行》中的“尊君”與“家君”,前者尊稱對方的父親,后者謙稱自己的父親。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古代常見的敬辭與謙辭,其中包含尊稱和謙稱,說說它們分別用于稱呼什么人。

相關課件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8 《世說新語》二則教學課件ppt: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8 《世說新語》二則教學課件ppt,共4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古今異義,與兒女講論文義,◆文言句式,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文章的義理,不久一會兒,高興的樣子,像什么,哥哥的兒子即侄子,不如不及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6 散步/莫懷威教學ppt課件: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6 散步/莫懷威教學ppt課件,共2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情回顧,精讀課文,課堂小結,總領全文1,尊老愛幼互敬互愛,敘寫過程2-8,教材課后習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5 秋天的懷念/史鐵生教學課件ppt: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5 秋天的懷念/史鐵生教學課件ppt,共3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情回顧,精讀課文,三次“看花”的經(jīng)歷,寫“看花”的原因,課堂小結,第二部分3-6,第一部分1-2,秋天的懷念,第三部分7,深切的懷念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2 濟南的冬天/老舍教學課件ppt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2 濟南的冬天/老舍教學課件ppt

語文七年級上冊(2024)8 《世說新語》二則教學課件ppt

語文七年級上冊(2024)8 《世說新語》二則教學課件ppt

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詠雪備課ppt課件

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詠雪備課ppt課件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2 濟南的冬天教學課件ppt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2 濟南的冬天教學課件ppt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電子課本 新教材

8 《世說新語》二則

版本: 人教部編版(2024)

年級: 七年級上冊(2024)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