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尊奉漢朝,靈關不憚遙。高岷長有雪,陰棧屢經(jīng)燒。 輪摧九折路,騎阻七星橋。蜀道難如此,功名詎可要。 ——南北朝·陰鏗《蜀道難》
奇之又奇,自騷人以還,鮮有此體調(diào)也。 ——唐·殷番
教學目標1.品味李白飄逸豪放、浪漫奇崛的語言,體會其詩作的藝術風格。2.結合詩文以及背景,探究詩歌的主旨。3.把握詩歌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認識這首詩歌的當代價值。
品讀探究一 問題引導: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jīng)找出三節(jié)詩中點題的句子,請思考它們在句式上有何特點。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危:高。李白《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比嗽趨兩? 在高而懼噫吁嚱三個擬聲嘆詞連用,將人們那種因恐懼而渾身寒戰(zhàn)的驚悚樣子,表現(xiàn)得生動形象。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朱顏:紅顏、容顏。凋:使……凋零,使……憔悴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br/>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筆陣縱橫,如虬飛蠖動,起雷霆于指顧之間?!? ——清·沈德潛
重章復沓形式(又稱重章疊句)開頭領起全文,嘆蜀道之高,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調(diào)。中間嘆蜀道之險,強調(diào)主旋律,把詩歌推向高峰。結尾嘆蜀中戰(zhàn)禍之烈,照應題目開頭,給人強烈的感嘆。以主旨句貫穿始終、內(nèi)容層層深入的格局,使人產(chǎn)生一嘆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嘆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太白之精下人間,李白高歌蜀道難。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李白落筆生云煙。 ——歐陽修《太白戲圣俞》
品讀探究二 問題引導:李白與眾不同的詩作風格是通過哪些不同技巧來營造的?請同學們抓住你認為最精彩的句子加以賞析,注意句子所用的表現(xiàn)手法。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勾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五丁開山”的神話傳說相傳秦惠王想征服蜀國,答應送蜀王五個美女。蜀王派五個力士迎接。返回時看見一條大蛇鉆入穴中,五個力士用力往外拽。結果山崩地裂,山分為五嶺,入蜀之路遂通?!傲埢厝铡钡纳裨拏髡f傳說中太陽神的車由六條龍拉著,羲和是其御者。高標:高聳的山峰。突出蜀道的高峻,闊大雄奇。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烘托,以虛襯實通過黃鶴和猿猱都飛不過去或者攀不過去來側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押韻,朗朗上口,音韻美蜀道山勢迂回,地勢極為復雜,突出了蜀道的迂回盤旋曲折的特點。?奇特的想象,大膽夸張參、井:星宿名,二者鄰近,分別是蜀和秦的分野。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渲染、烘托、借景抒情 作者借景抒情,極言蜀道使人聞聲失色,渲染了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huán)境氛圍,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極度夸張,渲染連峰絕壁,砯崖轉石,令人望而生畏,聞而心驚。作者極度夸飾山峰之高,絕壁之險,渲染驚險的氣氛。?
品讀探究二 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兩角,去天一握,山水險阻,黃金子午,蛇盤鳥櫳,勢與天通。 ——三秦民謠三秦:關中一帶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秦國發(fā)源地。秦朝滅亡后,項羽將陜西關中和陜北一分為三,分封給三位降將;劉邦統(tǒng)一中國建漢后,關中被分為三個郡:京兆、左馮翊、右扶風?,F(xiàn)將中國陜西的陜南、陜北、關中并稱三秦。
品讀探究二 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兩角,去天一握,山水險阻,黃金子午,蛇盤鳥櫳,勢與天通。 ——三秦民謠比較閱讀:請同學們比較這首民謠和李白的《蜀道難》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三秦民歌:夸張《蜀道難》:神話傳說、襯托、虛實結合、大膽想象等
品讀探究二 任何的手法和技巧,只有和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才能發(fā)揮超越技術的更高層面的藝術效果。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竦乐y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調(diào)朱顏?!潆U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戰(zhàn)!……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大白話似的直抒胸臆靈活多變的句式字數(shù)不定、音韻自由,七言為主,雜以四言、五言、六言、八言,加入“之、乎、也、哉”,長短錯落,或陳述,或感嘆,或設問;或當面交談,或自言自語……毫不刻板,滿腹真情,不遮不攔,沖口而出,奔放恣肆,情深意切。
盛唐藝術在(李白)這里奏出最強音。痛快淋漓,天才極致,似乎沒有任何約束,似乎毫無規(guī)范可循,一切都是沖口而出,隨意創(chuàng)造,卻都是這樣的美妙奇異、層出不窮和不可思議。 ——李澤厚
品讀探究二:語言之奇一、大膽的夸張(雄偉奇險、強烈深刻) 寫蜀道難、寫山高峻 、寫激流瀑布、寫蜀地歷史、寫人的驚恐 二、奇特的想象(心游萬仞、思接千載) 寫歷史傳說、寫人驚魂未定、寫山高阻日(神話故事—六龍回日)、寫黃鶴之飛、寫連綿高峰三、強烈的感情(贊嘆驚異、震撼人心) 反復出現(xiàn)的驚嘆、磅礴的氣勢、深刻的感受、強烈充沛起伏動蕩變化多端的情緒。四、變幻的句式(靈活多變、縱橫奇崛) 全詩句子有三字、四字、五字、七字、九字,前半部分多用長句,氣勢暢達夸張表現(xiàn)蜀道的高山險川;后半部分寫劍閣險惡,多用四字句,跳蕩有力,表現(xiàn)驚恐情緒。
杜甫:“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br/>余光中: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韓愈:“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br/> 品讀探究三 問題引導:李白為什么要寫蜀道之難呢?這首詩是為送別友人而作,卻沒有一點送別的哀婉之情,而是極寫蜀道艱難,文中哪些句子體現(xiàn)了他的意圖?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chán)巖不可攀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李白二十六歲時只身出蜀,四十二歲才被召入長安,供奉翰林,但并無實職。唐玄宗沉迷于聲色,任用奸臣。李白氣質(zhì)傲岸,桀驁不馴,蔑視權貴,不久,得罪權貴,而被讒言毀謗,排擠出京。天寶初年, 地方節(jié)度使勢力膨脹藩鎮(zhèn)割據(jù),懷覬覦之心者,非徒安史。?
1.融入身世之感,感嘆人生之難,仕途之難,不如放浪形骸,回歸精神家園。 2.警告當時的統(tǒng)治者,謹防軍閥割據(jù),表現(xiàn)對時局的隱憂。
一番奇語,傾吐一腔憂憤之情,一副狂態(tài),難掩一顆赤子之心。
總結:“奇之又奇” 奇之又奇,自騷人以還,鮮有此體調(diào)也。 ——唐·殷番
問題引導:李白是盛唐時代精神的杰出代表,人稱其精神為“太白精神”。傳統(tǒng)文化中少有的自由外放的創(chuàng)造精神被李白極大張揚,他慷慨自負,傲視凡夫,任心使氣,追求自由,幻想浪漫;他積極進取,有泱泱大氣,有勇于開拓的大無畏精神。請聯(lián)系實際談談《蜀道難》及“太白精神”的當代意義。
《梁園吟》:“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應未晚?!?《古風·齊有倜儻生》:“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結襪子》:“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 《夢游天姥吟留別》: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蜀道雖難,但路就在腳下。
拓展延伸:《蜀道難》之美 美有平易的美和艱難的美兩種。 ——英·鮑??赖谋举|(zhì)是同一的,但美的形態(tài)卻千差萬別?!妒竦离y》其實就是人生的苦味,是人生的灰色調(diào)。
1.本文作者大量運用反襯手法極言蜀道之高險,通過學習,同學們可以模仿李白的手段寫幾句詩。 要求:(1)對象是蜀道;(2)不得出現(xiàn)“高險”二字,但必須體現(xiàn)“高險”主題;(3)綜合運用夸張、對偶等手法;(4)至少寫兩句。2.某學校墨痕文學社舉將辦賞讀李白詩作,以“千古奇詩共賞讀,一種精神奮前行”為主題的讀寫活動。你剛學完《蜀道難》,對其“太白精神”深有感觸,請結合《蜀道難》以及李白其他詩作內(nèi)容寫一篇主題作品投稿。要求:文體形式不限,字數(shù)200—600字。
他逸興遄飛,豪氣縱橫,像天上的云氣;他神飛八極,自由馳騁,像原野的奔馬。 在他的詩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世的塵土,完全恢復了他仙人的姿態(tài):上窮碧落下黃泉,他的神思在世界的每一度時空毫無拘束地游行
廣州外國語學校 洪美萍
高二—統(tǒng)編版—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一單元
1.什么是詩歌重章復沓形式?其使用具有何效果?
重章復沓即復沓疊句的章法,即各章詞句基本相同,只是更換中間幾個字反復吟唱。 這種詩歌創(chuàng)作章法,容易產(chǎn)生以下幾個方面的效果:(1)章句的復沓美:音律的回環(huán)效應得以通過這種審美形式得到充分表現(xiàn)。(2)旋律的主建美:這種形勢對整個詩篇有重要的組織規(guī)范作用。(3)情感的遞增美:自然質(zhì)樸、真切感人。反復出現(xiàn),一唱三嘆,像一首樂曲的主旋律一樣激蕩讀者的心弦。
黍離(王風)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這首詩歌全詩共三章,每章十句。三章間結構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時間的表現(xiàn)形式完成時間流逝、情景轉換、心緒壓抑三個方面的發(fā)展,在迂回往復之間表現(xiàn)出主人公不勝憂郁之狀,“三章只換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無限”。
2.詩中多次出現(xiàn)“西”字,如“西當太白有鳥道”“問君西游何時還”“側身西望長咨嗟”,這表明詩人的立足點在秦。這與“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是否沖突? 答:不沖突。西當太白有鳥道”“問君西游何時還”“側身西望長咨嗟”,都是從詩人的角度觀察和感嘆蜀道之難。而“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這是詩人借用蜀人的口氣,對歷險而來的游者深表嘆息?!昂鸀楹鮼碓铡辈皇呛唵蔚脑儐?,而是慨嘆,它暗含“何苦而來”之意,勸友人趕緊回家。詩人采用不同的角度,從主客觀兩個面突出蜀道之難,體現(xiàn)其自由靈活之創(chuàng)作風格。
答:(1)《行路難》中的“路”是關于建功立業(yè)、功成名就的人生、政治的理想之路。而《蜀道難》中的“蜀道”首先指崇高險峻的山川自然之路,再喻指仕途與人生之路。 (2)《行路難》抒發(fā)的是理想抱負不能實現(xiàn)的苦悶,但對未來人生仍抱有自信和信心。也即是說,在苦悶哀嘆中,仍不失雄心壯志。而《蜀道難》表現(xiàn)的是在崇高崢嶸的自然面前,只有哀嘆、悲愁與敬畏,同時融入身世之感,感嘆人生之難,仕途之難,追求放浪形骸,回歸精神家園。 (3)啟發(fā):《行路難》啟發(fā)我們面對社會、人生的困惑、苦悶,不失堅強、自信是一種美;而《蜀道難》則啟發(fā)我們面對崇高、艱險的山川、自然,保持敬畏、謙卑、柔和也是一種美;同時也要認識到“蜀道”雖難,但路就在腳下,我們當在這樣的處境中以“太白精神”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3.我們在九年級上學習過李白的《行路難(其一)》,請問《行路難》(其一)中的“路”與《蜀道難》中的“蜀道”相同嗎?兩首詩抒發(fā)的情感有何不同,對我們具有的審美啟發(fā)相同嗎?
這是一份語文3.2 *蜀相完美版課件ppt,文件包含32選必下第一單元_蜀相-課件pptx、32選必下第一單元_蜀相-教案pdf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1.2 離騷(節(jié)選)優(yōu)秀ppt課件,文件包含12選必下第一單元_離騷三-教案pptx、12選必下第一單元_離騷二-課件pptx、12選必下第一單元_離騷一-課件pptx、12選必下第一單元_離騷二-教案pdf、12選必下第一單元_離騷一-教案pdf等5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10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1.1 氓一等獎ppt課件,文件包含11選必下第一單元_氓一-課件pptx、11選必下第一單元_氓二-課件pptx、11選必下第一單元_氓二-教案pdf、11選必下第一單元_氓一-教案pdf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64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