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 學習目標】 1.掌握相關文言詞,翻譯并背誦課文。 2.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盡快形成背誦思路,提高誦讀能力。 3.了解古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理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    本特征。   【學習重點】1、掌握相關文言詞,翻譯并背誦課文。2、了解古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理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    本特征。   【學習難點】   1.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2.在反復的朗讀中,讀出韻味,讀出文意,最好當堂成誦。【知識鏈接】1、題目解讀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學習古人敢于沖破現(xiàn)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2、相關資料《禮記》,儒家經(jīng)典之一,亦稱《小戴禮》或《小戴禮記》,相傳為西漢戴圣編纂。為別于戴德的《大戴禮》,故稱《小戴禮》。全書包括《曲禮》《檀弓》《王制》《月令》《禮運》《學記》《樂記》《中庸》《大學》等四十九篇,除有關我國古代社會情況和各種禮節(jié)制度的記述外,還包括了孔子及其門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義,如流傳很廣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禮記·檀弓》篇?!抖Y記》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儒家學說和當時文物制度的參考書?!抖Y記》的語言也簡潔生動,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自主學習】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選賢能(   ) 寡孤獨(    ) 男有     2.通假字。   選賢與能:,推舉。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老而無妻的人。   3、詞類活用不獨親其親:親:以……為親,意動用法;親:親人。    不獨子其子:子:以……為子,意動用法;子:孩子,兒女;4、理解重點句子: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5、出自本文的成語【合作探究】   6、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請找出相關語句,并作講解。    7、那么文章中從那幾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呢?     8、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現(xiàn)實土壤的,文中有無當時現(xiàn)實社會的影子?    9、如何理解孔子關于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10、文中的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 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精練精讀】1、解釋下列加點字      選賢          故人不獨其親                 男有            是故謀閉而不興                是故謀閉而不        力惡其不出身也     2、翻譯下列句子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3請談談你是怎樣理解天下為公的。   4、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5、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請舉例說明。    主題閱讀】(一)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泰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  (選自《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章》     注:語(yù):告訴。     王(wàng):統(tǒng)一天下。    與:語氣助詞,無義。   1、翻譯下列句子。    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  2、請摘出與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一語意思相同的一句。   3、孟子擅長以事作喻,來說明深刻的道理。文中運用什么事例,說明了什么道理?   4、與課文相比,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一主張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二)故圣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義,明于其利,達于其患,然后能為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禮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于學。其此之謂乎。——(《學記》)是故圣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于禽獸。大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不可不學也。——(《曲禮》)1.給下列字注音。弗(     琢(     兌(     尚(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1)弗學而能 弗:(2)其次務施報     施:(3)玉不琢,不成器   琢:(4)人有禮則安     安:3.《禮運》中然后能為之中的是指文中的                  (原句)。4.平常所說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是指                                                  。4.翻譯下列句子。(1)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譯文:(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譯文:(3)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不可不學也。譯文:5.熟讀《曲禮》中的選文,結合實際淺談你對禮的見解。  【拓展提升】 請說一段話描繪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要求人人發(fā)言。然后選小組長為本組代言人,闡述本組看法,全班交流。
【教(學)后記】  第二十四課1、jǔ  guā   è  5、成語:鰥寡孤獨、夜不閉戶 6、  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天下為公是說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屬于任何個人;選賢與能是說選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擔任社會職務;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間應當建立良好的關系,講求誠信,遠離欺詐,崇尚和睦,防止爭斗。7、  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有分有歸。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8、 文章第三層選擇了一種特殊的總括方式,拿現(xiàn)實社會跟理想的大同社會作對比,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現(xiàn)實社會中諸多現(xiàn)象如搞陰謀、盜竊財物、作亂等在大同社會中將不復存在,代之而興的將是一個外戶而不閉的和平、安定的局面。這其中已經(jīng)折射出現(xiàn)實社會的真實情形:社會變亂紛乘,動蕩不安;爾虞我詐,人人自危;盜賊橫行,混亂不堪。9、   大同社會是夏以前的社會形態(tài),過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為大同的說法。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五帝(黃帝、顓臾、帝齒、堯、舜)之世的傳說為依據(jù),經(jīng)過加工提煉而后構想出來的一個理想社會的模式,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xiàn)實社會中的黑暗現(xiàn)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10、啟發(fā)學生透過桃源中的生活現(xiàn)象來認識這個社會,例如從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小孩生活極其幸福、快樂,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由此推知鰥寡孤獨者這五種人同樣受到全社會的關愛。 精讀精練: 1、 ,推舉    ……為親    職份,指職業(yè)、職守  因此   發(fā)生    2、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   所以,(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3、就是說,政權(或者包括社會財富)都屬于社會的全體成員,而不屬于任何個人。  4、有三條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5、有?!短一ㄔ从洝菲鋵嵕褪?/span>大同社會生活的藝術再現(xiàn)。如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就體現(xiàn)出文中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主題閱讀:(一)1、(用胳膊)挾著泰山去跳過北海,告訴別人說:我做不到。這確實是做不到。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廣到禽獸身上,老百姓卻得不到您的好處,這是什么原因呢?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用了兩個事例,一是挾泰山以超北海,一是為長者折枝,說明一個人是否想有所作為,關鍵要看他有沒有真正付諸行動。  4、盡管孟子提出的這一主張有其進步的傾向,但從天下可運于掌來看,其主要目的還是為統(tǒng)治階級稱霸天下服務的,有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二)1.fú  zhuó  duì  shànɡ2.(1)不  (2)實行、引申為給予恩惠  (3)琢磨、雕琢  (4)安定3.喜、怒、哀、懼、愛、惡、欲4.(1)什么是人情呢?人情就是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心理因素,不必學習就能做到。(2)玉的質(zhì)地雖好,但不加琢磨,就不會成為美好的器物。人雖貴為萬物之長,但不通過學習,也不會明白道理。(3)人有了禮,才能得到安定;失去了禮,就要發(fā)生傾覆。因此說禮是不可不學習的。5.(僅作參考)人際關系,處理上應該重禮尚往來,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注重社會道德以禮為度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這樣社會才安定,人們才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相關學案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雖有嘉肴學案設計: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雖有嘉肴學案設計,共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自研課導學,展示課導學,訓練課導學,自主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2 《禮記》二則雖有嘉肴學案設計: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2 《禮記》二則雖有嘉肴學案設計,共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知識鏈接,自主學習,學習筆記欄,合作探究,班級展示,達標測試,收獲與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雖有嘉肴導學案: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雖有嘉肴導學案,共4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學習方法,課時安排,知識鏈接,題目解析,自主學習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學案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大道之行也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八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