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命運我們可以大膽地說: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 我們應該值得慶幸,我們生在了一個可以自由施展才華的大好時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德美才秀”的人.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我們一樣幸運。 縱觀歷史,千百年來,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無望,“英雄無用武之地”?!榜T唐易老,李廣難封”,“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 個人的命運與所處的時代息息相關. 歷史上很多文人都感嘆生不逢時,世事艱難。魏晉南北朝時期鮑照就是其中的一位,我們今天一起來欣賞他的詩歌《擬行路難 》
鮑照(約414—466)字明遠,祖籍上黨,后遷于東海(今江蘇漣水附近)。 鮑照出身寒微,自稱“家世貧賤” 。二十多歲時,在臨川王劉義慶門下,因獻詩被賞識,擢為侍郎。以后擔任過太學博士及縣令等低級官職。最后任臨海王參軍,在臨海王舉兵叛亂失敗時,死于亂軍中。世人因此稱他為鮑參軍。 “才秀人微,取湮當代”才華埋沒,壯志難酬。自然心懷不平。
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門閥制度,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門閥制度阻塞了寒士的進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懷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學作品中,就成為這個時期文學的一個特色。
?門閥制度封建等級制中的一種特殊形式。形成于東漢,魏晉南北朝時盛行。 中國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門外有兩根柱子,左邊的稱“閥”,右邊的叫“閱”,用來張貼功狀。后人就把世代為官的人家稱為閥閱、門閥世族、士族。 西漢武帝以后,崇尚儒學,官僚多以經術起家。他們授徒講學,門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種社會力量,其子孫承家學,繼續(xù)為官。久而久之,到東漢中葉出現了世代為官的大姓豪族。
? “才秀人微,取湮當代 ”的鮑照一生沉淪下僚,很不得志。但鮑照的文學成就是多方面的,最有名的是《擬行路難》18首。 這組詩主要表現其建功立業(yè)的愿望,抒發(fā)寒門志士備遭壓抑的痛苦,傳達出寒士們慷慨不平的呼聲,充滿了對門閥社會的不滿情緒和抗爭精神。 作品風格俊逸,對唐代詩人李白等很有影響。杜甫《春日憶李白》詩中的“俊逸鮑參軍”,就是贊美李白的詩有鮑照的俊逸風格。其作品留芳后世,被稱為“元嘉三大家” (謝靈運、顏延之、鮑照)之一。
? 兩晉政治恐怖,統(tǒng)治集團內部互相傾軋,殘殺現象時有發(fā)生。士大夫不滿,普遍崇尚老莊,追求清靜無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學盛行,大都崇尚清談,對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學創(chuàng)作都產生了很復雜的影響。文學創(chuàng)作內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現實的情調很濃。東晉時期,清談老莊玄理的風氣很盛,是玄言文學泛濫之時。但王羲之一反“清虛寡欲,尤善玄言”的風氣和追求駢體的形式主義之氣,抒寫了一篇情真語篤,樸素自然的優(yōu)美散文《蘭亭集序》,不但在東晉文壇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
往平地上倒水,水會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也是有命的(貴賤窮達是不一致的),怎么能行時嘆息坐時愁? 喝點酒來寬慰自己,因要飲酒而中斷了《行路難》的歌唱。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會沒有感情,欲說還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說什么。
明確:全詩突出一個“愁”字。 這首詩的開頭以常見的自然現象作為起興,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門第不同,命運也不同。這兩句中,隱含詩人的不平之氣。但是這種現象,像大自然一樣,很難改變。詩的第三、四句,詩人以“命”來自我安慰,聲稱不要“行嘆復坐愁”。不過實際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詩的第五、六句,詩人就借酒澆愁,用唱歌斷絕憂愁。然而,“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詩的第七句:“心非木石豈無感?”用反問句式,直說“人心有感”,發(fā)出了抗爭。詩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澆愁、用歌斷愁,第七句是一個大轉折,把全詩的感情推向高潮。緊接著第八句,又是一個急轉,“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卻如此無可奈何,在對比中表現出詩人精神上極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負重。
誦讀此詩,結合注釋,理解本詩的思想內容。并把握本詩的感情基調。  明確:本詩抒發(fā)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作者是如何表現這種愁思與憤懣的? ①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說明了什么道理?  明確:運用了比興的表現手法。說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勢流向各方一樣,人的遭際也是被家庭門第的 高低貴賤決定的。 ②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結合全詩看,作者對此有怎樣的看法? 明確:“命”指門第決定人生,有什么樣的門第就有什么樣的遭遇。作者認為非常不公平,但沒法改變,只能發(fā)出憤怒的控訴。
③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明確:以非常精練的筆法,生動形象地刻畫出詩人悲愴難抑的情態(tài)。(提示:酌酒原為排遣愁緒,然而滿懷郁結的悲愁豈是區(qū)區(qū)杯酒能驅散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平添的幾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瀾,詩人趁著酒意擊節(jié)高歌,唱起了悲愴的《行路難》,將一腔悲憤傾瀉出來。長歌當哭,這是何等悲烈景況。讀者從這舉杯驅愁卻大放悲聲的情節(jié)中,亦可想見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第七、八句寫出了什么感情? 見得?最好用原文回答。
明確:第七句是對前面幾句的總結,詩人對那驅不散的愁苦,實系于對世事的感慨,心并非無知無覺的木石,理的勸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問的句式,沖決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詩的情感達到了高潮。表達了詩人的抗爭。第八句表達的是作者心中的無奈,“豈無敢”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兩句構成了一種鮮明的對照,將詩人忍辱負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狀況表現得淋漓盡致。
詩歌開頭兩句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怎樣的哲理?
【明確】這個比喻是說,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勢流向各方一樣,人的遭際是被家庭門第的高低貴賤決定的。這是古代的血統(tǒng)論。 (分析:作者運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興手法,那流向“東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會生活中高低貴賤不同處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勢造成的;人的處境,是門第決定的。因此說,這起首兩句,通過瀉水的尋?,F象的描寫,形象地揭示出了現實社會里門閥制度的不合理性。詩人借水“瀉”和“流”的動態(tài)描繪,造成了一種令人驚疑的氣勢。正如沈德潛所說:“起手萬端下,如黃河落天走東海也。”這正曲折地表達了詩人由于激憤不平而一瀉無余的心情。)
“安能行嘆復坐愁”和“心非木石豈無感”兩個反問句,在表現詩人情感變化過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確】“安能行嘆復坐愁”這個反問句,從字面上看,是說人生苦樂自有命,怎么能行時嘆息坐時愁呢?應該學會自我寬慰。實際上,語言中蘊含著不平之氣。這個反問句,詩人含著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還比較平穩(wěn)。 “心非木石豈無感”一句,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大轉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來寬慰,以不言愁來消愁,感情還能克制。到借酒澆愁,其結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開始奔涌。到“心非木石豈無感”,感情沸騰,在這句達到了高潮。
“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答案】以非常精練的筆法,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一個悲愴難抑、愁腸百結、縱情悲歌、志不得伸的詩人形象?!窘馕觥孔镁圃瓰榕徘渤罹w,然而滿懷郁結的悲愁豈是區(qū)區(qū)杯酒能驅散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平添的幾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瀾,詩人趁著酒意擊節(jié)高歌,唱起了悲愴的《行路難》,將一腔悲憤傾瀉出來。長歌當哭,這是何等悲烈景況。讀者從這舉杯驅愁卻大放悲聲的情節(jié)中,亦可想見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寫出了什么感情?
【答案】①“心非木石豈無感”是對前面幾句的總結,詩人對那驅不散的愁苦,實系于對世事的感慨,心并非無知無覺的木石,理的勸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問的句式,沖決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詩的情感達到了高潮。表達了詩人的抗爭。②“吞聲躑躅不敢言”表達的是作者心中的無奈,“豈無敢”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兩句構成了一種鮮明的對照,將詩人忍辱負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狀況表現得淋漓盡致。
  詩人的人生之路難嗎?鐘嶸《詩品》說鮑照“才秀人微,取湮當代”。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答案】①難,處處充滿艱辛。從社會背景來看,門閥制度阻塞了寒士的進仕之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懷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學作品中,就成為這個時期文學的一個特色。從出身來看,鮑照出身寒微,自稱“家世貧賤”,仕途幾經坎坷,最終死于亂軍。②“才秀人微,取湮當代”的鮑照一生沉淪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文學作品的價值,卻越來越受后人重視,有人甚至認為他是劉宋時代成就最高的作者。這組詩主要表現其建功立業(yè)的愿望,抒發(fā)寒門志士備遭壓抑的痛苦,傳達出寒士們慷慨不平的呼聲,充滿了對門閥社會的不滿情緒和抗爭精神。
弄清本文抒情為什么先樂后悲?
這種先樂后悲的寫法有其歷史的和現實的兩方面的原因。就其歷史原因來說,這種描述聚會后轉悲的作品并非始自《蘭亭集序》。當年漢武帝行幸河東,途中與群臣歡飲,自作《秋風辭》:“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奈老何!”東漢《古詩十九首》之四云:“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魏文帝《與朝歌令吳質書》寫宴游之歡后:“樂往哀來,愴然傷懷。余顧而言:‘斯樂難常?!阆轮?,咸以為然?!笨梢姎v史上因歡聚由樂生悲的感慨是屢見不鮮的,那么《蘭亭集序》如此用筆就不足為奇了。就其現實原因說,這種寫法符合人們的心理變化規(guī)律:大家難得一聚,是快事、樂事,但有聚就有散,“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這種聚散兩依依的情景本來已使人感慨萬端,再由此想到人生無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從中來。
閱讀鮑照的《擬行路難(其六)》,完成后面的題目。 擬行路難(其六) 鮑 照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不能食”、“拔劍擊柱”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是什么使他長嘆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無限激憤之情??释兴鳛?,卻無用武之地。
乍讀之下,似乎詩人心平氣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現實。其實,他是用反嘲的筆法來抨擊不合理的門閥制度:地,豈是平的?瀉水于地,難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勢而流向各方嗎?一個人的遭際如何,猶如瀉水置地,不是也被出身的貴賤、家庭社會地位的高低所決定了嗎! “瀉水”四句言不當愁;接下去寫借酒澆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睗M懷的悲愁豈是區(qū)區(qū)杯酒能驅散的?詩人擊節(jié)高歌唱起了凄愴的《行路難》。面對著如此不合理的現實,詩人“心非木石豈無感”?理的勸慰、酒的麻醉,難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嗎?當然不能。全詩的感情在這句達到高潮。緊接著卻是一個急轉直下:“吞聲躑躅不敢言?!痹娗榈牡矗瑢⒃娙巳倘柝撝?、矛盾痛苦的精神狀態(tài)表現得淋漓盡致!

相關課件

高中人教統(tǒng)編版古詩詞誦讀擬行路難(其四)圖文課件ppt:

這是一份高中人教統(tǒng)編版古詩詞誦讀擬行路難(其四)圖文課件ppt,共2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愁”,本詩的關鍵詞,“命”,本詩的感情基調,因懷才不遇而憤懣,全詩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語文擬行路難(其四)背景圖課件ppt: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擬行路難(其四)背景圖課件ppt,共22頁。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古詩詞誦讀臨安春雨初霽精品ppt課件: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古詩詞誦讀臨安春雨初霽精品ppt課件,文件包含1古詩誦讀四《臨安春雨初霽》課件pptx、1古詩誦讀四《臨安春雨初霽》教學設計docx、1古詩誦讀四《臨安春雨初霽》練習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4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語文選擇性必修 下冊登快閣背景圖課件ppt

語文選擇性必修 下冊登快閣背景圖課件ppt

選擇性必修 下冊客至優(yōu)質課件ppt

選擇性必修 下冊客至優(yōu)質課件ppt

擬行路難(其四)PPT課件免費下載

擬行路難(其四)PPT課件免費下載

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選修擬行路難授課課件ppt

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選修擬行路難授課課件ppt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電子課本

擬行路難(其四)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選擇性必修 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