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行路難 學習目標1.理清詩歌的層次,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過程。2.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認識懷才不遇者的不幸。3.學習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詩歌鑒賞方法,提高詩歌鑒賞的能力。學習重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引導學生認識懷才不遇者的不幸。學習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詩歌鑒賞方法,提高詩歌鑒賞的能力。天天預習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照(     酒(     躑躅   )(     不死(   2.解釋下列詞語。(1)瀉:     (2)斷絕:   (3)吞聲:      (4)躑躅:3.與原文相比,下列各句均有錯誤,請一一改正。(1)風吹仙訣飄飄舉,猶似霓裳雨衣舞。(2)在天愿作比冀鳥,在地愿為聯(lián)理枝。(3)芷茸兮荷屋,撩之兮杜衡。(4)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答案:1.bào  zhuó  zhízhú  nàn2.(1)傾、倒。(2)停止。(3)聲將發(fā)又止。(4)徘徊不前。[:]3.(1)應為,應為;(2)應為,“”應為;(3)應為,應為;(4)應為。4.作家與作品      鮑照(約415-470),南朝宋文學家。字明遠。鮑照出身寒微,自稱家世貧賤,是負鍤下農(nóng)(《謝秣陵令表》)。二十多歲時,在臨川王劉義慶門下,因獻詩被賞識,擢為國侍郎。以后擔任過太學博士及縣令等低級官職。最后任臨海王劉子頊參軍,在劉子頊舉兵叛亂失敗時,死于亂軍中。世人因此稱他為鮑參軍。有《鮑參軍集》傳世。  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門閥制度,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門閥制度阻塞了寒士的進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懷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學作品中,就成為這個時期文學的一個特色。才秀人微,取湮當代的鮑照一生沉淪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文學作品的價值,卻越來越受后人重視,有人甚至認為他是劉宋時代成就最高的作者。文本研讀1.全詩突出了一個什么字?試結(jié)合詩的內(nèi)容加以分析。 答案:全詩突出一個字。這首詩的開頭以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作為起興,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門第不同,命運也不同。這兩句中,隱含詩人的不平之氣。但是這種現(xiàn)象,像大自然一樣,很難改變。詩的第三、四句,詩人以來自我安慰,聲稱不要行嘆復坐愁。不過實際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詩的第五、六句,詩人就借酒澆愁,用唱歌斷絕憂愁。然而,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詩的第七句:心非木石豈無感?用反問句式,直說人心有感,發(fā)出了抗爭。詩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澆愁、用歌斷愁,第七句是一個大轉(zhuǎn)折,把全詩的感情推向高潮。緊接著第八句,又是一個急轉(zhuǎn),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卻如此無可奈何,在對比中表現(xiàn)出詩人精神上極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負重。 全詩突出一個字,所嘆者愁,酌酒為消愁,悲歌為斷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潛所說,此詩妙在不曾說破,讀之自然生愁(《古詩源》)2.第三句中的是指什么?結(jié)合全詩看,作者對此有怎樣的看法? 答案:從詩歌本身看,作者所說的指門第決定人生,有什么樣的門第就有什么樣的遭遇。作者認為非常不公平,但沒法改變,只能發(fā)出憤怒的控訴。3.這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是什么? 答案:本詩即是詩人的不平之鳴,抒發(fā)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問題探究1.安能行嘆復坐愁心非木石豈無感兩個反問句,在表現(xiàn)詩人情感變化過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安能行嘆復坐愁這個反問句,從字面上看,是說人生苦樂自有命,怎么能行時嘆息坐時愁呢?應該學會自我寬慰。實際上,語言中蘊含著不平之氣。這個反問句,詩人含著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還比較平穩(wěn)。 心非木石豈無感一句,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大轉(zhuǎn)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來寬慰,以不言愁來消愁,感情還能克制。到借酒澆愁,其結(jié)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開始奔涌。到心非木石豈無感,感情沸騰,在這句達到了高潮。學習小結(jié)詩歌層次,注意作者情感變化,結(jié)合對詩句的理解,把握詩歌主旨。 課時測評1.選出說法有誤的一項(   A. 鮑照,字明遠,唐代著名詩人。鮑詩氣骨勁健,語言精練,詞采華麗,常常表現(xiàn)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B. 《行路難》,是樂府雜曲,本為漢代歌謠,晉人袁山松改變其音調(diào),制造新詞,流行一時。C. 這首瀉水置平地是鮑照《擬行路難》中的第四篇,抒寫詩人在門閥制度重壓下,深感世路艱難激發(fā)起的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內(nèi)容與原題妙合無垠。D. 起首兩句作者運用的是以喻人的比興手法,那流向東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恰好比喻了社會生活中高低貴賤不同處境的人。 2.課文精句積累:在下列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脑~語。瀉水     平地,各自東西南北     。人生     有命,安能行嘆復     愁。 酌酒     自寬,舉杯斷絕     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     不敢言。3.默寫。(1)             ,在晝猶昏;             ,有時見日。(吳均《與朱元思書》)(2)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             。(蘇洵《六國論》)(3)             ,何求美人折?(張九齡《感遇》)(4)             ,千載有余情。(陶淵明《詠荊軻》)(5)何時倚虛幌,             。(杜甫《月夜》)(6)潭中魚可百許頭,             。(柳宗元《小石潭記》)(7)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中庸》)4. 閱讀《行路難》(李白),然后完成下列問題。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1)這首詩中詩人以行路難比喻                         。(2)詩中哪些動作反映了作者當時怎樣的內(nèi)心情感?     (3)詩中欲渡黃河、將登太行是寫實嗎?談談你的看法。    (4)聯(lián)系全詩,解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并說說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答案:1.A (南朝詩人) 2.置            躑躅3.(1)橫柯上蔽 疏條交映。(2)如棄草芥。(3)草木有本心。(4)其人雖已沒。(5)雙照淚痕干。(6)皆若空游無所依。(7)知恥近乎勇。4.(1)世道險阻(2)停、投、拔、顧四個前后連續(xù)的動作,反映了李白內(nèi)心的極度抑郁苦悶和感情的激蕩起伏。(3)不是寫實此處冰塞川、雪滿山用其象征意義,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象征前途渺茫。(4)有一天一定能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渡過滄海。意思是:總會有一天,能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抱負。         

相關(guān)學案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登快閣學案設(shè)計: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登快閣學案設(shè)計,共3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習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語文登快閣導學案: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登快閣導學案,共3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習過程,達標檢測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語文選擇性必修 下冊客至學案:

這是一份語文選擇性必修 下冊客至學案,共3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習過程,達標檢測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學案 更多

高中念奴嬌·過洞庭學案

高中念奴嬌·過洞庭學案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下冊登岳陽樓導學案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下冊登岳陽樓導學案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臨安春雨初霽學案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臨安春雨初霽學案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擬行路難(其四)學案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擬行路難(其四)學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電子課本

擬行路難(其四)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選擇性必修 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