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能寬容的是( )。
A.把點燃的鞭炮放進別人的口袋里
B.在山上燒火
C.把別人的文具盒碰到地上
D.偷別人的錢
2.殘疾人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之一,生理的缺陷使他們承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面對弱勢群體我們應該( )。
①平等對待他們
②尊重他人人格
③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④歧視、嘲笑他們
⑤憑借自己的某些優(yōu)勢,在他們面前顯示出“高人一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⑤
3.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為他知道要想贏得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下面做法不對的是( )。
①在大街上,你騎自行車撞了人,當你看到周圍沒有人的時候,便迅速離開
②在教室里,你的同桌沖你皺頭,因為你經常不刷牙,嘴里有異味
③在圖書室里,你大喊大叫
④走在擁擠的人群中,你沒用紙巾捂住嘴就打噴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面哪些行為屬于尊重自己?( )
A.程剛聽不得批評,每次別人提意見,他都要找很多理由為自己辯護
B.王凱給趙明起了一個很難聽的外號,趙明一聽就火了,要求王凱向他道歉
C.吳達特別喜歡下棋,每次贏棋就興高采烈,輸棋就生氣發(fā)火,班上誰都不愿意和他下棋
5.以下哪一句是關于反思的名言警句?( )
A.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B.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C.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6.生活中場景不同,我們承擔角色是不一樣的,你認為與角色不相匹配的是( )。
A.在家里我是王子或公主
B.在商場里我是顧客
C.在學校里我是學生
二.填空題(共6題,共36分)
1.尊重他人不單表現(xiàn)在( )上,更應該落實在( )上。與人交往時,( ),( ),( )他人意見,( )他人需要……都是尊重他人的體現(xiàn)。
2.反思,一開始也許有難度,一旦形成( ),做起來就非常自然了。
3.通過反思,我們可以總結( ),促進自身能力的發(fā)展;也可以看到自己的( ),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還能明確自己( ),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有助于目標的實現(xiàn)。
4.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忙于工作和生活,彼此之間難免產生( )、( )能讓我們心胸開闊。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 )一律( )。
6.在我們做了錯事以后,可以反思事情的經過,( ),( );在看到別人的成功與失敗以后,我們也可以( )對自身健康成長有益的經驗或教訓……掌握反思的時機,能達到( )的效果。
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
1.遇到沖突時,我們可以毫不留情的指責對方。( )
2.同桌建議我參加演講比賽,我害怕失敗,不敢參加。( )
3.反思的內容僅僅是失敗和錯誤。( )
4.反思不能改變已經發(fā)生的事情。( )
5.每日堅持反思,必有收獲。( )
6.反思是一件非常耽誤實踐的事情,有這個時間不如多做點兒實事。( )
四.簡答題(共6題,共35分)
1.掌握反思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更好地進行反思。請列舉兩種反思的方法。
2.我們應該怎樣適度維護自己?
3.怎樣才能做到適度維護自己呢?
4.除了曾子,你還知道哪些善于反思的名人或身邊的人?請你簡單介紹一下他自我反思的事例。
5.啄木鳥醫(yī)生指出的長在人們心中的三條“蟲子”是什么?
6.反思的作用。
五.材料題(共2題,共16分)
1.材料一:某班干在自習課上因為王明違紀而登記了他的名字,王明下課后到班干處求情,于是班干原諒了他,把他的名字從違紀本上擦掉了。于是王明到處為班干說好話,說他是一個大度寬容的人.
材料二: 某班干一向公正嚴明,對于違紀的同學嚴管不誤,最終有部分同學認為他(她)多管閑事,太不寬容了,最終在投票選舉中部分同學沒有投該班干的票,因為他(她)登記過自己的名字.
結合你所學的知識,點評兩位班干部或者同學們的做法。
2.從前,有個年輕人要去張村辦事,可他不認識去張村的路,更不知道去張村的路有多遠。他遇見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便迎面喊道:“喂,老頭兒,從這里去張村該怎么走,有多遠?”老人看他輕狂而無禮貌,便脫口而出:“小娃兒(轉彎兒),無禮(五里)!”說完就憤憤地快步離去。年輕人轉過山坡彎兒,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一直沒有見到叫張村的地方。年輕人停下腳步來,獨自坐在路邊,左思右想,考慮了半天,似乎才悟出了……
讀完這個故事,回答以下問題:
(1)請你補出故事中“……”的內容,給故事一個合情合理的結尾。
(2)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年輕人,請說出你的問路方式。
(3)請談談你從這個故事中得到的啟示。
六.綜合題(共1題,共12分)
1.根據(jù)下列情景,在橫線上寫出恰當?shù)哪鼙硎咀鹬氐恼Z言。
(1)走在路上,有人發(fā)宣傳單推銷產品,并說“耽誤您一分……?!蹦阆刖芙^,可以說:( )
(2)電梯里進來一個坐在輪椅上的殘疾人,你很想幫他按下電梯鍵,可以這樣說( )
(3)小強和小麗是同桌,班里多次舉行手抄報比賽,小麗的手抄報總是第一。小強對王曉麗說:“我怎么總是沒有你設計得好呢?”我不服氣!小麗可以這樣說( )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
2.C
3.D
4.B
5.B
6.A
二.填空題
1.話語;行動;謙虛;有禮;重視;關注
2.習慣
3.經驗;缺點和不足;努力的方向
4.摩擦、沖突;寬容
5.法律面前;平等
6.吃一塹;長一智;借鑒;事半功倍
三.判斷題
1.×
2.×
3.×
4.√
5.√
6.×
四.簡答題
1.只要學生所答符合題意,說法正確,寫出兩種即可。例答:①選擇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件事情,回憶事情的經過:②在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對?有哪些成功的經驗?
2.(1)不過分敏感,保持情緒平穩(wěn)。(2)客觀評價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認識到別人可能比自己更優(yōu)秀。(3)理性對待他人意見,分析問題時對事不對人。
3.(1)不過分敏感,保持情緒平穩(wěn)。
(2)客觀評價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認識到別人可能比自己更優(yōu)秀。
(3)理性對待他人意見,分析問題時對事不對人。
4.我國近代文學家魯迅先生就善于反思自己,有一次上學遲到了,他就反思了自己的過錯,并在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字,來提醒自己要早早地來到學校學習,從此以后就沒有遲到過。
5.第一條蟲子:心中有怒氣;第二條蟲子:想要報復對方;第三條蟲子:不愿意原諒對方。
6.①通過反思,可以總結經驗,促進自身發(fā)展;
②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③還能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有助于目標的實現(xiàn)。
五.材料題
1.學生圍繞“寬容不是縱容,有限度有原則”來談即可
2.(1)答案一:我之所以這么慘,是因為我對那位老人不禮貌,不尊重,老人很生氣,所以沒有告訴我去張村的路的遠近。答案二: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夠減少摩擦、消除隔閡,增進信任,形成互敬互愛的融洽關系。
(2)答:“請問老爺爺,去張村該怎么走?離這兒還有多遠?”老人回答后要說:“謝謝!”
(3)答:①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yǎng)的外在表現(xiàn);②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③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
六.綜合題
1.謝謝,我暫時不需要。請問您到幾樓,我順便按下電梯鍵。你只要認真細致地做,一定比我設計地更好。
這是一份小學政治 (道德與法治)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四年級下冊1 學會尊重課后復習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哪項反思能促進自我完善?,尊重自己不是,關于反思,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學年1 學會尊重同步訓練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飯店服務員為你端茶倒水時,你會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四年級下冊1 學會尊重同步測試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關于寬容,說法錯誤的一項是?,“過度維護自己”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