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能夠理解變奏曲式的概念及特點,了解基本的變奏手法;
3、能夠分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及鋼琴的不同音色,并能掌握它們各自的音色特點;
4、感受鋼琴五重奏的魅力。
2學情分析
1、能力基礎:八年級學生在認知方面,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分析、
歸納能力,接受新知識的速度較快,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也較強。
2、知識基礎:學生有過一些簡單的欣賞經驗,也初步掌握了一
些基本的音樂要素,但是對這類音樂作品接觸很少理解起來也有
不小的困難。
3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賞析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這個作品
2、教學難點:變奏曲式的概念、特點、變奏手法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
學生隨著歌曲《搖籃曲》進入教室,回顧曲子的名字和作者。這首歌曲就是舒伯特的《搖籃曲》。
活動2【講授】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
1、師帶著學生簡單了解作曲家舒伯特
舒伯特是奧地利的作曲家,是浪漫主義音樂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包括交響曲、鋼琴曲、室內樂等。其中他最有成就的就是他的藝術歌曲,因此他被譽為“歌曲之王”。他的代表作有《搖籃曲》《魔王》《菩提樹》《美麗的磨坊姑娘》《鱒魚》等。
師:今天我們要來欣賞他創(chuàng)作的另一首作品,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下這個作品,在欣賞的同時,感受下它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完整欣賞《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7分38秒)
師:你們聽了后有沒有想象出來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生講述他們感受到的故事
師:有的同學說它講述了一條魚的故事,有些同學肯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分段賞析音樂,看看哪些同學感受對了。
3、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下第一段,在欣賞的同時,注意區(qū)分樂器的音色,對比分析它們的音色有什么特點。
欣賞主題(1分2秒)
師:出現了哪些樂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它們的音色有什么特點呢?
小提琴是樂器皇后,音色如女高音,優(yōu)美,富于歌唱性,適于演奏緩慢、寬廣、抒情或快速的旋律。
大提琴:音色渾厚、豐滿,富于人聲美,能很好和其他樂器融合,適于演奏寬廣、抒情旋律,表達深沉而復雜的感情。
中提琴:音色優(yōu)美,柔和,比小提琴更厚實,豐滿,缺少小提琴的輝煌性和大提琴的渾厚有力性,適于演奏抒情性旋律。
低音提琴:也稱倍大提琴。音色極其低沉、厚重,適于充當伴奏角色。
我們再來品味下這段音樂,感受這些樂器不同的音色效果,同時從樂器演奏形式、速度、力度、旋律、調式、表現的形象這幾個方面來賞析。
再次欣賞主題段
師:小提琴奏主題,弦樂和諧伴奏;速度慢;力度中弱;旋律舒緩;調式大調;表了自由自在的形象。
師出示主題旋律
師:這是它的主題旋律,我們用lu帶著感情地來哼唱下。
帶領生唱主題旋律,針對出現的問題糾正
活動3【練習】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
師:下面我們同樣從剛才的幾個方面來賞析下面的幾段音樂:
欣賞變奏一(1分2秒-1分56秒)
師:主題在這段音樂中是什么樂器演奏的?
師:鋼琴在這段音樂中出現了,并且是演奏的主題,它的音色有什么特點呢?
師:鋼琴是樂器之王,音色通透亮麗,松弛而有彈性,強時洪亮清脆,弱時柔和寬廣,強弱對比明顯,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它讓音樂有怎樣的變化?(變得歡快、明亮)
其他樂器在做什么事?(和諧地伴奏)
它的速度、力度等有什么變化?(速度中速;力度中強;調式不變)這些因素表現了怎樣的形象?(表現了歡快、悠然自得的形象)
下面我們接著欣賞。欣賞變奏二(1分56-2分53秒)
師:什么樂器吸引住我們的耳朵?(小提琴)
它是如何演奏的?(它連綿不斷地上下跑動)
那么主題又是什么樂器演奏的呢?(大提琴)
速度等有變化嗎?(沒有)
表現了怎樣的形象?(表現歡快的形象)
我們接著欣賞,注意聆聽主題旋律。欣賞變奏三(2分53秒-3分45秒)
師:什么樂器很明顯?(鋼琴)
鋼琴是怎么演奏的?(鋼琴急速變奏)
這時音樂還是歡快的嗎?(不是,變得緊張)
它的主題旋律是什么樂器演奏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音樂還有怎樣的變化?(速度稍快;力度強;旋律激烈)
它表現了怎樣的形象?(表現出緊張的形象)
來聽聽下面這段音樂,它是如何變化的。欣賞變奏四(3分45秒-4分46秒)
師:這段音樂帶給我們感受與前面是完全不同的,那它與之前有什么明顯的區(qū)別呢?
師:并沒有出現主題旋律,它一開始由弦樂和鋼琴用很強的力度演奏,速度變快,調式從大調變?yōu)樾≌{,旋律變得陰暗,與前面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最后速度才逐漸慢下來,力度弱下來。
它表現了怎樣的形象?(表現了激烈抗爭的形象)
此時,我們已經來到音樂的尾聲
欣賞變奏五(4分46秒-6分23秒)
師:這段音樂給我們的感受是怎樣的?(給人一種憂傷的感覺)
它的主題旋律是什么演奏的?(大提琴悲傷、緩慢地奏出主題)
其他的變化?(鋼琴在其中點綴,烘托氣氛;速度緩慢;力度弱;旋律憂傷;調式大小調間游走)
它表現了怎樣的形象呢?(表現了悲傷的形象)
我們欣賞到這里,舒伯特就已經把整個故事講完了,那么它講述的是不是一條魚的故事啊?
它講述了原本在清澈的小河里暢游的一條魚遇到一個狡猾的漁夫,漁夫為了把魚釣上鉤,于是把河水弄渾了,以至于魚迷失了方向,最后被漁夫釣上了岸的故事。
舒伯特曾經寫過一首藝術歌曲《鱒魚》,我們所欣賞的這個作品是根據這個藝術歌曲所創(chuàng)作的《鱒魚》鋼琴五重奏中的第四樂章,所以這條魚是條鱒魚。
雖然故事已經講完了,但是音樂并沒有就此結束,舒伯特還別有用心的寫了結束段,下面我們來欣賞下結束段,想想舒伯特借用結束段是想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
欣賞結束段(6分23秒-7分38秒)
師:結束段給我們的感受是怎樣的?
調式轉為大調,樂曲恢復到原來的輕快活潑,小提琴和大提琴輪流演奏主題,鋼琴輕快地彈奏,仿佛又看見鱒魚像箭一般穿梭游動。音樂到這里已經結束了,它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呢?
師:告訴我們自由歡快是永恒的主題,苦難終將會過去,歡樂必將會到來。所以我們在以后的生活當中,遇到了困難不要難過,不要放棄,要對未來充滿希望。
師:我們來分析下這個作品的曲式結構
曲式結構:主題+5個變奏+結束段
這個作品是典型的變奏曲式,那么什么是變奏曲式呢?
師生一起總結變奏曲式:變奏曲式是由音樂主題和若干個變奏所組成的曲式,主題是全曲的核心,變奏是在主題的基礎上變化發(fā)展的。
它的結構圖為A(主題)+A1+A2+A3+A4++An;通常通過改變音色、節(jié)奏、旋律、調式調性等音樂要素來達到變奏的目的。
活動4【作業(yè)】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
師:通過學習,我想同學們已經掌握了這節(jié)課的知識,下課后試著用我們分析這個作品的方法來分析下變奏曲《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
這是一份人音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樂海泛舟欣賞鱒魚教學設計,共3頁。
這是一份人音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樂海泛舟欣賞鱒魚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變奏曲式,欣賞《鱒魚》鋼琴五重奏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音樂人音版八年級下冊鱒魚教學設計,共5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