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最苦 【知識與技能】 1.在掌握議論文知識的基礎上理解文章內(nèi)容。 2.學習作者凝重輕靈、簡潔流暢的語言風格。 3.明確作者觀點,理清文章脈絡。 4.使學生把握作者展開論點的論證過程,學習本文嚴密的論證方式。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利用本文的教育價值,引導學生樹立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 1.引導學生對人生觀的思考,對責任的思考。 2.訓練嚴密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一課時 一、導入 小時候,大人們告訴我:黃連最苦。現(xiàn)在,我告訴你們:出去旅游最樂。同學們,你們也來說說,什么最苦,什么最樂。(學生暢所欲言)剛才,我們談了對“最苦”和“最樂”的看法,那么,還有一個人沒有發(fā)言,他就是飲冰室主人——梁啟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文章——《最苦與最樂》,聽聽他認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樂”。 二、資料助讀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chǎn)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戊戌維新運動領袖之一。著有《中外紀聞》。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三、初步感知 1.生字注音。 恩惠(huì)    如釋重負(shì)   契約(qì)  攬(lǎn) 悲天憫人(mǐn)   卸卻(xiè)   監(jiān)督(dū) 2.生詞注解。 如釋重負: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形容心情緊張后的輕松愉快。 無入而不自得:君子無論處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悲天憫人:哀嘆時世的艱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來表示對社會的混亂腐敗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憤和不平。 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 3.初步感知。 (1)“最苦”與“最樂”是意義相反的兩個詞,將它們放在一起,相互對比,相互反襯,加之又分別以“最”來修飾,這樣既能使論題鮮明、突出,又能深深吸引讀者。 (2)全文共六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3)論述“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4~5)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第三部分:(6)論述“人生當勇于負責任,而不能逃避責任”。 四、合作探究 (一)探究文本 1.為什么說“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最苦呢? 先引導學生找出論說的句子:正:凡人在世間一天,便有一天應該做的事;反: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壓在肩頭。從而推論出最苦的原因:受那良心責備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 2.責任有多種,你能從課文中找出有哪幾種責任嗎? 對人的責任:“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得罪了人沒有賠禮”,對于他人便有了責任。對事的責任:“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對自己的責任:“凡屬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 3.領會“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是真樂。人生須知道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huán),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這句話的含義和在整段中的作用。 這句話是對上文中“最苦”與“最樂”的深層分析,點明了二者的關系:苦中有樂,苦樂循環(huán)。同時又是下文中“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這一論斷的前提和基礎。 4.參考書下注釋,請同學們在文中找一找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語、俗語、名言。這些引用說明了什么? 古語——如釋重負。俗語——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名言:孔子——無入而不自得。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曾子——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說明了“人生當勇于負責”。 5.最后一段說明了什么內(nèi)容呢?為什么這樣說?找出文中句子加以說明。 說明了“人生不應當逃避責任”。 句子:“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必熑尾荒芴佣悖挥写笮〉姆謩e。想躲責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遠不能解除。 6.到底什么叫責任?它的范圍有多大?作者是怎樣層層深入闡述的? 顯而易見,欠錢沒還,受恩沒報,得罪人沒賠禮,這都是沒盡責任的表現(xiàn)。由此推之,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乃至于對自己,都是有責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兩個“凡屬”,概括了所有的責任。 7.作者是怎樣論述苦樂與責任之間的關系的?結論是什么? 作者認為人因有責任而苦,盡大責得大快樂,盡小責得小快樂。你想解脫痛苦,就要盡責,想卸卻責任將永遠痛苦,快樂之權操之在己,苦中有樂,苦樂循環(huán),人間趣味。結論:要在盡責中尋找快樂。 (二)寫作特色 1.論證嚴謹,思路清晰。 縱觀全文,作者始終圍繞著“責任”來談,從“負責任”(未盡責任)和“盡責任”這兩個對立面寫起,闡明人生最苦與最樂之事,這兩個方面互相支持,使文章論證有力,結構嚴謹。 2.凝重的語言風格。 首先,本文所談論的話題是關于人生的問題,談論起來自然多了一份審慎,多了一份深思熟慮,于是就形成了本文所特有的凝重風格。其次,作為近代頗有影響的大學者、大思想家,梁啟超深厚的思想文化修養(yǎng)和遠見卓識以及他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熱烈情懷也對本文凝重風格的形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3.巧妙地運用排比。 本文多次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增強了文章的氣勢,使文章自然流暢。本文中作者對于排比的運用,不僅多,而且用得巧妙靈活:不強求句式的表面整齊,而是從表達思想的需要出發(fā),靈活地調(diào)整句式。 (三)走進主旨 痛苦與快樂,是人類永恒的話題。這篇文章從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樂來談人生的責任,論證了負(未盡的)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五、課堂小結 本文通過各種論證方式論述了人在面對責任時是逃避還是承擔的問題,告訴我們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在人生的旅途上,盡管人人盼望快樂,無人喜歡憂傷,但“痛苦與快樂”本是一對孿生姐妹,永遠伴隨在生活的舞臺上。我們學習知識也是如此。這些表面上看來確實辛苦,然而在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們的將是一串歡樂的音符。相信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對責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切實感受到了自身的責任(遵守紀律、孝敬父母、尊重老師等等)。當責任向我們走來時,我們應該勇于盡責,就讓我們在盡責任的同時感受人生的最樂吧! 六、板書設計 eq \a\vs4\al(\x(最苦與最樂)\b\lc\{\rc\}(\a\vs4\al\co1(\a\vs4\al(\a\vs4\al\co1(人生最苦的事,?。?~3)))\b\lc\{\rc\}(\a\vs4\al\co1(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對自己))\a\vs4\al(背負未,來的責任),\a\vs4\al(人生最樂的事,?。?~5))\b\lc\{\rc\}(\a\vs4\al\co1(處處盡責任,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時時快樂))責任盡完了,\a\vs4\al(人應勇于負責,(6))\b\lc\{\rc\}(\a\vs4\al\co1(盡大責得大快樂,盡小責得小快樂))不應逃避責任))\a\vs4\al(負責任是最大的痛苦) \a\vs4\al(盡責任是最大的快樂))

英語朗讀寶
相關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16* 最苦與最樂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七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