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我以為吃藥最苦,放假最快樂。同學(xué)們,你們認為什么最苦,什么最樂?(學(xué)生暢所欲言)剛才,我們談了對“最苦”和“最樂”的看法,其實,還有一個人沒有發(fā)言,它就是飲冰室主人——梁啟超。今天,我們就來學(xué)習他的文章——《最苦與最樂》,聽聽他認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樂”。
梁啟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中國近代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者、學(xué)者,戊戌變法領(lǐng)袖之一。著有《飲冰室合集》等。
苦與樂,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哲人志士有不少這方面的精彩論述,平常百姓也有許多深刻的思考。梁啟超在“戊戌變法”失敗以后,痛定思痛,站在儒家的進取精神和佛家超凡智慧的高度,寫下本文,道出了自己對痛苦和快樂的理解——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議論文是以理服人。
論點:作者所持的見解(需要證明什么)論據(jù):用于證明論點的材料(用什么證明)論證:運用論據(jù)證明論點的過程(怎樣證明)
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jié)論)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攬( ) 契約( ) 監(jiān)督( ) 悲天憫人( )
如釋重負: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形容心情緊張后的輕松愉快。
無入而不自得:君子無論處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悲天憫人:哀嘆時世的艱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來表示對社會的混亂腐敗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憤和不平。
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
任重道遠:任務(wù)繁重,道路遙遠。比喻責任重大而艱巨。
仁人志士:有仁愛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負的人。
1.小組合作,通讀全文,思考下列幾個問題。
(1)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
(2)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快樂是什么?
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
(3)作者認為應(yīng)當如何對待“最苦與最樂”?
人生應(yīng)當勇于負責任,而不應(yīng)當逃避責任。
(4)理清課文結(jié)構(gòu),劃分層次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段):論述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4段):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第三部分(5-6段):論述人生應(yīng)勇于負責,而不能逃避責任。
2.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責任未了的?
作者通過與貧窮、失意、意志、死亡進行對比,說明這些痛苦都有辦法排除,而獨有責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擔壓在肩頭,無處可逃,從而說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責任未了。
3.到底什么叫責任?它的范圍有多大?作者是怎樣層層深入闡述的?
顯而易見,欠錢沒還,受恩沒報,得罪人沒賠禮,這都是沒責任的表現(xiàn)。由此推之,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乃至于對自己,都是有責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個“凡屬”,概括了所有的責任。
4.作者認為那些仁人志士的憂國憂民的思想是苦還是樂?
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樂,所以他到底是樂,不是苦呀!
5.作者是怎樣論述苦樂與責任之間的關(guān)系的?結(jié)論是什么?
作者認為:人因有責任而苦,盡大責則大快樂,盡小責得小快樂。你想解脫痛苦,就要盡責,想卸下責任將永遠痛苦,快樂之權(quán)操在你手,苦中有樂,苦樂循環(huán),人間趣味。結(jié)論:要在盡責中尋找快樂。
6.請歸納出本文的論點。
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今天,讀了這篇課文后,我想大家都應(yīng)該好好想一想:“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這是本文的中心論點,也是學(xué)習本文后我們最大的收獲。
抄寫課上生字生詞,完成對應(yīng)課時導(dǎo)練。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16* 最苦與最樂課堂教學(xué)ppt課件,共1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托物言志,考查形式,解題技巧,參考答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16*最苦與最樂教課內(nèi)容ppt課件,共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參考答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七年級下冊16* 最苦與最樂集體備課課件ppt,共3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新課導(dǎo)入,學(xué)習目標,走近作者,文體知識,字詞梳理,整體感知,精讀細研,擔責任,疑難探究,板書設(shè)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