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人為文,講究章法,重視文章的結(jié)構(gòu)和內(nèi)部聯(lián)系,看似信筆寫就的作品,也大都有章法可循。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分析兩篇文章的結(jié)構(gòu),并比較二者在結(jié)構(gòu)上的異同,完成表格。
明確:《蘭亭集序》:敘宴集盛況(樂)——發(fā)人生感慨(痛)——明作序目的(悲)《歸去來兮辭并序》:歸途——歸園——歸田——歸盡
同:兩篇文章結(jié)構(gòu)都很嚴謹,脈絡清晰。都從自然生活場景聯(lián)系到生命存在的形式,從而進入到對生命的感悟和思考。異:《蘭》以情感流動為線索,組織串聯(lián)全文,完成由景觀到情思的過渡;《歸》緊扣一個“歸”字,鋪展內(nèi)容,描寫歸隱田園的生活的內(nèi)容融合無際,自成一體,情感在敘事當中自然流露,思考在敘事當中自然展開。
1、統(tǒng)觀《蘭亭集序》文章的第三、四段,作者從哪四個方面感受到了人生之“痛”?“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生死觀?
明確:(1)俯仰一世(生命短暫);(2)不知老之將至(人生無常);(3)情隨事遷(美好消逝);(4)俯仰之間,已為陳跡(光陰易逝)。作者認為不管人以怎樣的方式活著,生命都在不知不覺中逝去,而壽命的短長只能聽憑造化,最終歸于結(jié)束。所以生就是生,活著能享受樂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無?;钪退廊ナ侨松笫?,二者不可等量齊觀。暗含有生之年應當做些實事,不宜空談玄理之意。
2、《歸去來兮辭并序》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表現(xiàn)了一種樂盡哀來之悲,你如何理解的?“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處世態(tài)度?
明確:面對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象,陶淵明羨慕萬物,感嘆自身。由物及人,自然生出人生短暫之傷感。由春來萬物復蘇,感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同時想到人生的短暫與倉促。這兩句雖有點沉郁,但細品味之,基調(diào)還是靜謐而愉悅的。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這兩句抒發(fā)了陶淵明樂天安命的思想感情。既表現(xiàn)了詩人遺世獨立、心胸曠達的樂觀精神,也流露出無可奈何、聽天由命的消極情緒。隱逸的道路基本上都是逃避現(xiàn)實的,有消極的成分。但結(jié)合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陶淵明不與黑暗的官場同流合污,其不慕富貴、安貧樂道的思想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它啟示人們要蔑視那丑惡污穢的現(xiàn)實,從生活上遠離它,從道德上鞭撻它。陶淵明這種順乎天命,委心任化的態(tài)度是充滿詩意的,也是由痛苦和折磨中得來的。它總結(jié)了陶淵明對此前人生的反思、對個人本性的澄明、對未來人生的向往。
3、比較兩篇文章在思想情感上的異同點。
相同點:《蘭亭集序》和《歸去來兮辭并序》都體現(xiàn)了在“人的覺醒”和“山水的發(fā)現(xiàn)”的魏晉時代文士對生命和自然的思考。王羲之和陶淵明都在人生苦短,終必有盡的現(xiàn)實面前有著心靈的悸動和思想的波瀾,都在自然中感受到生命的氣息和衷心的歡愉。
不同點:(1)就對生死的思考而言:王羲之感嘆歡樂的易逝、人生的短暫,對此感到痛苦。想要超脫生死而又認識到把生死、壽夭等同起來是一種虛妄。他希望以詩文與后人心靈相通。陶淵明則不然,對他來說,盡管“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但重要的是怎樣選擇和利用好這短暫的人生。至于死亡,只是“乘化以歸盡”,他把生命和自然融為一體,因此也就沒了要汲汲于突破生死的焦慮,減少了對死亡的沉痛之感。他平靜隨化,因而也就樂天安命。
(2)就對自然的態(tài)度而言:王羲之對自然持一種審美的態(tài)度。自然是人的審美對象,雖然能帶來歡樂,但歡樂很快也會逝去;陶淵明對自然持一種生命的態(tài)度。將自然作為自己精神的家園,把自己的生命與自然融為一體。對他來說,自然令他愉悅,但這種愉悅已經(jīng)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審美愉悅,而是一種在自然中反觀自我,蕩滌心胸,感受到生命的微笑。
魏晉時期,文壇上已開始流行雕飾堆砌之風,這兩篇文章卻堪稱其中的清流。試比較二者在語言風格和句式上的異同點。完成下列表格。
明確:相同點:1、語言風格 “淡雅生動” “素樸自然”“淡雅生動”雖錘煉語言,卻不追求藻飾,不濫用典故?!八貥阕匀弧贝蠖嗳缈谡Z不經(jīng)意流出,自然真切,是作者心胸的真實展示。在《蘭亭集序》中,作者對蘭亭優(yōu)美景象的描繪,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的“信可樂也”;在《歸去來兮辭并序》中,作者寫出了回到田園后的園中之樂、田中之樂和身心自由之樂。2、兩篇文章多處使用了對偶句。如“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相同點:1、語言風格 “淡雅生動” “素樸自然”“淡雅生動”雖錘煉語言,卻不追求藻飾,不濫用典故?!八貥阕匀弧贝蠖嗳缈谡Z不經(jīng)意流出,自然真切,是作者心胸的真實展示。在《蘭亭集序》中,作者對蘭亭優(yōu)美景象的描繪,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的“信可樂也”;在《歸去來兮辭并序》中,作者寫出了回到田園后的園中之樂、田中之樂和身心自由之樂。
魏晉時期,文壇上已開始流行雕飾堆砌之風,這兩篇文章卻堪稱其中的清流。試比較二者在語言風格和句式上的異同點。
2、兩篇文章多處使用了對偶句。如“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不同點:《歸去來兮辭并序》駢偶押韻,簡潔清新,富有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如“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薄短m亭集序》對偶句連續(xù)使用的情況很少,往往是稍加對偶即接以散句。特別是最后一段,除“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外,基本是散句,便于表達起伏抑揚的情思。
這是一份高中人教統(tǒng)編版10.2 歸去來兮辭并序評優(yōu)課課件ppt,共3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析疑慮粗理文章思路,千古同悲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9.1 陳情表優(yōu)秀ppt課件,共2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內(nèi)容提示,文體之比較,作者的比較,歸有光,林覺民,情感的比較,年年知為誰生情真,料得年年腸斷處情切,落紅不是無情物情美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9.2 *項脊軒志優(yōu)秀課件ppt,共4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賞析文章的語言特色,任務提示,任務設計,拓展延伸,參考譯文,賞析文章的手法和結(jié)構(gòu),品讀文章的感情,拓展延伸答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