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材分析
《其多列》是哈尼族民歌,通過“揀樹葉”、“砍竹筒”、“衣服上的花紋多美麗”等詞語,表現了哈尼族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活潑性格。其多列是哈尼語“快來”的意思。歌曲短小、精煉,音樂形象鮮明。
歌曲為五聲羽調式,全曲有兩個樂句構成,兩個樂句的結構是成對比的,猶如一問一答,旋律以dl、 mi、 sl三個音為主,第一樂句最后一個音和第二樂句的第二小節(jié)最后一個音結束在商音上,暫時偏離主音,使人產生一種強烈的尋求結束的愿望,直到最后一個音才結束到主音上,全曲一氣呵成,歡快、流暢。
二、教學目標
1.通過音樂學習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初步了解哈尼族的簡單常識
2.初步感受哈尼族音樂特征,聽辨音樂情緒(即歡快、抒情),并用形體表現歡快情緒
3.利用打擊樂器準確表現歌曲情緒
三、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學唱歌曲,感受哈尼族民歌的創(chuàng)作特征
2.利用形體表現歡快的情緒
(二)教學難點
1.分辨歌曲歡快和抒情情緒
2.自學二、三段歌詞
3.為歌曲配器,把握哈尼族音樂的節(jié)奏特征(xx x)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過渡語:我們這個單元的題目叫《五十六朵花》,大家都知道這五十六朵花象征著我們國家的五十六個民族,在傣家的竹樓前、在天山的牧場上、在秀麗的桂林山水之間、在一望無際的內蒙大草原上,各族小朋友歡歌起舞,歌唱幸福的生活,歌唱美好的明天。
介紹哈尼族
過渡語: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哈尼族小朋友的寨子,看看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
教師活動:介紹哈尼族的服飾、房屋、樂器等
2. 舞蹈表現
過渡語:讓我們一同參與到哈尼族的舞蹈中吧!通過看剛才的舞蹈視頻,你能學會了哈尼族舞蹈的基本舞步了嗎?
教師活動:示范
學生活動:隨音樂學習并練習、掌握)
(二)學習歌曲
過渡語:“今天哈尼族的小朋友也帶來了他們的民歌,你們聽,哈尼族的小朋友迎著春風,披著陽光向我們走來?!?br>了解歌曲內容
過渡語:“思考歌曲表現了什么內容?(寫作意圖)”
學生活動:利用flash讓學生看歌詞,聽音樂,理解歌曲含義
2. 猜含義
過渡語:“這首歌曲中你們還有什么不明白或不理解的詞語嗎?”
學生活動:聽范唱,思考“其多列”的含義
教師活動:啟發(fā)學生注意觀察歌詞,提示學生注意具有特殊含義的歌詞
教師總結:“其多列——快來”
3. 體會情緒
過渡語:“誰能告訴我們,演唱者演唱這首歌曲的心情是怎樣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情緒是怎樣的?”“你通過什么聽出來的?”
教師活動:啟發(fā)學生“如何聽辨歌曲情緒”,利用所聽歌曲的力度,速度,節(jié)奏,旋律聽辨
4. 學習第一段歌詞
(1)跟讀 跟教師按節(jié)奏念讀歌詞
(2)待熟悉后,學生念讀歌詞 教師彈單旋律
(3)慢速演唱 及時糾正
(4)回原速演唱
(5)教師彈伴奏,學生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詞
5. 自學第二段歌詞,并完整演唱
過渡語:你能自己學唱第二段歌詞嗎?
教師活動:教師彈琴(或伴奏),速度可慢些,讓學生自己加上歌詞,待完整后,可回原速并完整演唱
6. 按節(jié)奏念讀第三段歌詞,完整演唱
可能出現的問題:
(1)解決節(jié)奏難點:花紋
策略:找到歌詞位置不同的地方
對比 對比“小樹葉”“揀竹葉”的念讀
(2)“平時我們如何念讀小樹葉的,那么花紋應該如何念讀”
策略:難點突破 學生念讀“衣服上的花紋”教師彈旋律
慢速演唱歌曲第三段歌詞
回原速演唱
完整演唱全曲
(三)歌曲處理
1. 再次體會歌曲情緒
過渡語: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
2. 配器
過渡語:剛剛你們說歌曲《其多列》是歡快的,那么為了這首歌曲的情緒更加歡快,請同學們用為歌曲伴奏,我這里只有兩種樂器,他們就在你的身邊,一個是筷子,一個是我們上課坐的小凳子,我們根據三段歌曲,分成三個組:筷子、小凳子、舞蹈,分別為歌曲伴奏和伴舞,你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來選擇
分段落敲擊樂器,樂器選擇:筷子、椅子
第一段歌詞:筷子xx x ︱ xx x
只配第一段歌詞中的“其多列”
第二段歌詞:敲擊椅子 xx x ︱ xx x
只配第二段歌詞中的“其多列”
第三段歌詞:舞蹈 哈尼族舞蹈的基本舞步
學生自主選擇想要表現的小組,在其他除自己有任務的段落,其他段落要求學生演唱。注意給學生展示演奏姿態(tài)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的收獲是什么?
這是一份小學音樂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唱歌 “對不起”“沒關系”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音樂欣賞 大象教學設計及反思,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唱歌 誰唱歌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