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課時 合并同類項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明確多項式中同類項的概念,體驗如何尋求同類項的根據,并會合并同類項。
能力目標:經歷概念的形成過程和法則的探究過程,培養(yǎng)觀察、歸納、概括能力,發(fā)展應用意識。
情感目標: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從交流中獲益。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同類項的概念和合并同類項法則。
教學難點:識別同類項,合并同類項。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什么叫做多項式?
說出多項式 3x2y-3xy2+y3-x3 的各項以及各項的系數。
二、引入新課:
(一)、觀察思考
下列各組中的兩個項有什么共同特點?
(1)3a2b3與-2 a2b3; (2)-x2yz3與7 x2yz3;(3)abc與2abc
(二)、抽象概括
如果把這樣的幾個項叫做同類項,那么同類項的意義應該怎樣規(guī)定?(板書同類項的概念)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結合實例想一想下列問題
(1)“次數相同的項叫同類項”,對不對?
(2)“所含字母相同的項叫同類項”,對不對?
(3)判定同類項需要幾個條件?是什么條件?
(4)“同類項的次數相同”,對不對?要不要加入定義中?
(5)“同類項就是完全相同的項”,對不對?能否用這句話給同類項下定義?
(6)“完全相同的項是同類項”,對不對?
(7)abc與-2cab不是同類項,對不對?
學生:學生分組討論并發(fā)言。
最后教師強調:
(1)、同類項有兩個同,一是所含字母相同;二是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
(2)、我們規(guī)定幾個常數項也是同類項。如-3與0.7是同類項。
(3)、同類項與系數的大小沒有關系。
做一做:
指出下列各多項式中的同類項
(1)
(2)
(3)
若與是同類項,寫出這兩項。
說明:通過這兩道練習,可以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同類項的概念,其中第1題中的第(3)題要適當引導。
(三)、合并同類項
試一試:
把下各式中的同類項合并成一項,并說說你的理由:
7a-3b=____________________;
4x2+2x2=____________________;
通過上面兩道題可以看出,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把兩個同類項合并成一項,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講的第二個內容,合并同類項(板書概念)。提醒同學們要注意合并同類項時,哪些地方發(fā)生了變化,哪些地方沒有發(fā)生變化,最后師生一起總結得出合并同類項的法則(板書)。
觀察與思考:
1、下列各式的計算是否正確?為什么?
3a+2b=5ab
5y2-2y2=3
7a+a=7a2
4x2y-2xy2=2xy
通過本道題的練習,對學生今后常見的一些錯誤進行了總結,有利于學生少犯類似的錯誤
2、-6a2b3c有幾個同類項?(小組討論)
(四)、應用舉例
合并同類項:
-3x+2y-5x-7y
a2-3ab+5-a2-3ab-7
叫學生找出同類項后提問:怎樣把分散的同類項結合在一起,以便合并呢?根據什么?
解:(1)-3x+2y-5x-7y
=(-3x)+(-5x)+(+2x)+(-7x) 加法交換律
=[(-3)+(-5)]x+[(+2)+(-7)]y 合并同類項法則
=(-8x)+(-5y) 有理數加法法則
=-8x-5y
(2) a2-3ab+5-a2-3ab-7
=a2+(-a2)+(-3ab)+(-3ab)+(+5)+(-7)
=(1-1)a2+(-3-3)ab+(-2)
=-6ab-2
(要求學生說出每一步的根據)
練一練:課本P97,第1題
說明:每個組(按座位分為四個大組)做一小題,然后每個組派個代表上黑板板書,其他三個小組的同學來幫另一個組的同學分析解題過程,以此來激起學生們的參與性,達到活躍課堂的效果。
(五)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同類項的意義和合并同類項的方法,同學們一定要注意不是同類項是不能合并的,就比如:2頭牛加3只羊,是5頭牛呢還是5只羊?其實都不是,因為它們不是同類,所以不能簡單的相加,同類項的合并也是一樣,只有同類項才能合并,否則是不能合并的。同類項一要滿足字母必須相同,二要滿足相同字母的指數也必須分別相同,兩條缺一不可。在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依據各自的學習經驗,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發(fā)表了各自的意見,為我們研究今天所學的知識貢獻了力量,同時也體驗了學習的樂趣,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xù)發(fā)揚光大。
教學反思:
教學方式的轉變,是這次課程改革的核心話題之一。本設計方案首先對學習任務進行分析,力圖在研究學生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教學目標,使教學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引導、合作、組織的作用。把“探索同類項的意義和合并同類項的法則”作為教學的重、難點,重視學生自主探究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體現了課改的精神。在設計中,教師講解的時間少,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時間多,教師經常聆聽學生回答,這無疑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掌握的一種與學生溝通的藝術。
本節(jié)課采取了開門見山的切入方法,旨在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在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上,讓學生經歷了“觀察、思考、探究、實踐”的過程。在總結出同類項定義后,沒有按通常的做法,即直接分析定義中的兩個條件,強調兩個條件缺一不可,而是通過一組練習,讓學生在具體問題中體會定義中的兩個條件缺一不可,使他們先有較強烈的感性認識,而后,分析定義中的兩個條件,這樣會給學生留下更深刻、更牢固的印象.這樣的設計既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也符合“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guī)律。數學不應只強調抽象、嚴謹,這樣不但會更顯數學教學的枯燥,而且會使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畏難情緒,甚至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認為還存在一些不足,一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培養(yǎng)。如:學習同類項的概念時,當把字母順序進行改變后,部分學生就認為不是同類項;另外還有:分組討論時,如何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時間,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避免有的學生出工不出力的情況的出現(主要是一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這都是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的。
這是一份初中數學蘇科版七年級上冊3.4 合并同類項教案及反思,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思考探究,獲取新知,典例精析,掌握新知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數學3.4 合并同類項優(yōu)質課第1課時教案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課后作業(y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蘇科版3.4 合并同類項公開課第2課時教案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課后作業(y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