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選自統(tǒng)編教材七上第六單元。這個單元包含了童話、神話、詩歌、寓言等不同體裁的課文,都是通過虛構的人物、情節(jié)、形象來反映現(xiàn)實,或鞭撻丑惡,或弘揚美好,旨在引導學生借著想象的翅膀,體驗更廣大的世界。因此本單元語文要素學習目標其中一點就是發(fā)揮聯(lián)想與想象。
寓言語言精辟簡練,結構簡單卻極富表現(xiàn)力?!洞┚靡蝗恕纷鳛橐粍t寓言,通過丁氏挖掘一口井引發(fā)的一場謠言,揭示了凡事都要調查研究,仔細辨別,才能弄清真相的道理。圍繞“得一人”的歧義設計情節(jié),十分精巧;故事里表達者的不慎、傳播者的不察、止謠者的不信,更是發(fā)人深省。這個材料有趣、巧妙、言簡義豐,是作者想象智慧的結晶。讀者也需要發(fā)揮想象,才能深入理解故事內涵,體會寓言的現(xiàn)實意義。
【學情分析】
這個故事內容淺顯,充滿趣味,能夠激發(fā)學生文言學習的熱情。學生閱讀時,基于已有的文言積累,能夠基本把握故事內容,但是對于“得一人之使”“聞之于宋君”等關鍵詞句的理解不一定準確;學生能夠從某一角度獲得啟發(fā),但發(fā)散思維,多角度理解寓意的能力欠缺;學生也不會主動關注故事的出處、創(chuàng)作背景,深入理解故事內涵。
因此,通過學習《穿井得一人》,學生能進一步積累文言詞語、培養(yǎng)文言語感;掌握多角度理解寓意的策略,理解審辨精神對于社會生活的重要意義,提升文化涵養(yǎng)。
【教學目標】
1.聽寫猜讀,落實“溉汲”“聞”“國人”“使”等重點詞,理清謠言的傳播過程,理解“穿井得一人”的真正含義。
2.創(chuàng)造性復述故事、編寫故事,鞏固文言字詞,多角度理解寓意。
3.聯(lián)系材料、比較閱讀,探究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學習古人的審辨精神,汲取優(yōu)秀文化。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文意,鞏固文言重點詞,多角度把握寓意教學重點。
難點:聯(lián)系材料,比較閱讀,探究作者意圖。
【教學內容】
【方法策略】
聽寫猜讀、復述故事、編寫故事、比較閱讀
【資源與工具】
工具:演示文稿工具
資源:拓展閱讀資料(《夔一足》、《三豕涉河》、《呂氏春秋》創(chuàng)作背景)
【預設過程】
課前準備:學生不預習,不打開課本。
意圖: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同時保障課堂中聽寫猜讀的教學效果。
導入:讀標題,猜標題,明確“穿”的意思,引發(fā)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的猜測、想象,為下面的聽寫猜讀做鋪墊。
活動一:聽寫猜讀
1.聽朗讀,猜測故事大意,寫下原文。
教師朗讀課文中故事的部分,請學生聽寫在課堂本子上,同時邀請兩位同學上黑板聽寫,或者直接投屏。然后比較兩位同學的不同之處,請學生結合對內容的理解,通過分析明確重點詞。
預設: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易錯點),常一人居外。及(易錯點)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庇新劧鴤髦撸骸岸∈洗┚靡蝗?。”國人道(易錯點)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易錯點),非得一人于井中也?!?br>重難點的字詞,學生寫對,請學生解說自己的推理過程;有爭議,學生討論辨析;無法得出正確答案的,教師呈現(xiàn),請學生猜測意義。
2.出示原文,請學全班齊讀,并嘗試背誦。
【設計意圖】學生寫出故事原文,一定要聯(lián)系前后語境,這個過程就培養(yǎng)了學生文言學習的良好習慣。學生答案的不同處、空缺處,就是需要教師啟發(fā)和點撥的,這也是尊重學生學情。整個過程實現(xiàn)由“言”及“文”,“言”“意”共生的教學追求,發(fā)展比較、分析、推理的抽象思維。
活動二:創(chuàng)造性復述故事
假如你是丁氏/聞而傳者/國人之一/宋君,從你的口吻重新講述這個故事。
要求:
1.合理想象,添加心理活動。
2.深入思考,添加感悟啟示。
示例:那天……
當時我(心理活動)……
這件事讓我明白了……
學生圍繞標準,進行生生互評。
評價標準:1.文本理解是否正確。
2.想象是否合理,符合人物形象。
3.添加的感悟啟示是否恰當。
預設:
丁氏:我們家一直沒有井水澆田,家里總要派一個人出去打水,太不方便。那天,我們家終于挖穿了一口井。(我高興壞了,終于可以省下家里那個勞力了),急忙向旁邊的老王說:“我挖井得到了一個人呀!”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宋君竟然派人來問:“聽說你們家挖井的時候挖出了一個人,這是怎么回事?”我心里先是一驚,反應過來之后趕緊解釋:“誤會了!是我挖完井后多出了一個勞動力,不是挖井挖到了一個人?!?br>這件事讓我明白了說話要說清楚,不然就會讓人產(chǎn)生誤會。
聞而傳者:那天,丁氏家里的井終于挖好了,他突然跑過來和我說,他們挖井得到了一個人。(我嚇了一大跳,這也太奇怪了,井里竟然會挖出人來),我馬上和家里那口子說。沒想到這件事很快傳得沸沸揚揚,最后傳到了國君那里。最后國君派人來問丁氏,我們才知道他的意思是挖完井后多出了一個勞動力。
這件事讓我明白了聽話要仔細,不能曲解意思,胡亂傳播。
國人之一:那天,我在街上逛著,突然聽到旁邊有人聚在一起討論什么。我趕緊湊上去聽,沒想到聽到一個驚人的消息。有個丁氏家里挖井挖出一個人,不知道是死是活。(我心想,這個事情太有意思了),趕緊大聲呼喊,讓大家來聽。沒想到這個事情后來傳到了國君的耳朵里,派人去問了丁氏。原來丁氏挖完井后多出了一個勞動力。
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不要輕易傳播未經(jīng)證實的傳聞。
國君:那天,我的大臣告訴我,最近國都里有個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有個丁氏家里挖井挖出個人。我聽了,也嚇了一跳,但是馬上覺得疑惑,井里挖出人這并不符合常理呀!我需要派人去問問,了解真相到底是什么。最后問話的人回來告訴我,原來丁氏說得是挖完井后多出了一個勞動力呀!
這件事讓我明白了對于傳聞,要以審慎的態(tài)度思考求證。
教師小結:這樣能帶給我們收獲啟示的簡短的故事就是寓言,這些道理就是寓意。一個寓言故事的寓意,可以從多個角度去解讀。
【設計意圖】復述故事,檢測字詞理解。但是用不同人物的口吻,還需要對故事進行改造加工,這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要求學生添加心理活動和感悟啟示,既是落實“想象”的單元目標,也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寓意。點評標準,緊扣這個活動目標的達成。學生圍繞標準去點評他人,同時反應了他自身的理解,可以檢測出點評者的學習效果。生生評價的方式,提高學生課堂專注度,體現(xiàn)了多元評價理念。
活動三:編寫故事
選擇其中一個寓意,替換故事。
任務一:請用親身經(jīng)驗/閱讀積累/社會現(xiàn)象說一說。
學生說的故事只要能正確反映某個寓意,即達成了要求。再和《穿井得一人》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不足,引導學生完成任務二。
示例:我和我的一個好朋友相處很融洽,有一天,我忍不住和她說,真是投緣啊!她很生氣地回應我:你的頭才圓呢!看來,以后說話可一定要說清楚呀!
任務二:學習伊索寓言的特點,用動物的形象和性格寫假托的故事。
示例:鱷魚和熊貓是好朋友,相處很融洽。一天,鱷魚對兔子說:“我和熊貓可投緣了!”兔子轉頭告訴熊貓:“鱷魚說你頭圓!”熊貓很生氣地和鱷魚絕交了??磥?,兔子的耳朵可是白長了!
【設計意圖】選寓意說故事,檢測學生對寓意的理解,引導學生聯(lián)系當下與自身,關注寓言的現(xiàn)實意義。借鑒伊索寓言特點,修改故事,以讀促寫;在寫作的初步嘗試中加深對寓言的理解,以寫促讀?;顒铀模罕容^故事
活動四:探究作者寫作意圖
我們讀到了那么多寓意,那作者本人的創(chuàng)作意圖是什么?
1.教師呈現(xiàn)探究作者意圖的策略。
已經(jīng)運用: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關鍵語句
還可以使用的:1.關注作者議論性句子。
2.關注作品出處,整本書寫作意圖。
3.聯(lián)系作者/編者身份。
2.出示材料,小組合作,結合材料探究,派代表發(fā)言。
預設:
三個故事歸納共同點所得:語言的歧義有時候在所難免。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主要是啟發(fā)“聽”的人。因為消息在傳播的過程中,本來就容易造成誤會。聽的人理性判斷,謹慎求證更為重要。
依據(jù)1:原文的結尾句“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說的是像這樣的聽消息,不如沒有聽到。說明重點在于如何聽。
依據(jù)2:出自《察傳》,意思是審察傳言。
依據(jù)3:這是一本帝王之書,是用來治國的。對于皇帝來說,要面對很多復雜的信息,保持對傳聞理性的態(tài)度,求證的態(tài)度特別重要。
課堂最后,請同學們談談這堂課學到了什么?(語文知識、閱讀策略、思考感悟……)
小結:聯(lián)系語境理解文言字詞
多角度解讀寓意
聯(lián)系創(chuàng)作背景、原文內容探究作者意圖
生活中我們要有審辨精神
……
【板書設計】
丁氏 將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 多
聞而傳者 聽話要仔細,不能曲解意思,胡亂傳播。 角
文言重點詞
國人 不要輕易傳播未經(jīng)證實的傳聞。 度
宋君 對于傳聞,要以審慎的態(tài)度思考求證。
【作業(yè)設計】
以下作業(yè)選擇1~3個完成。
1.梳理文言重點詞。
2.遷移學習《杞人憂天》
(1)理解文意
利用工具書(課下注釋)掌握的字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遷移已學掌握的字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lián)系語境推測的字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讀故事,我認為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①_______ 的角度進行解讀,還解讀到的寓意有:
②_______
③_______
(3)拓展閱讀
查閱《列子》相關資料、出處原文,繼續(xù)深入探究寓意。
3.編寫一個全新的寓言故事。文言文
寓言
1.重點詞語積累
2.聯(lián)系語境推測文言詞語意思,理解文言內容。
1.寓言特點
2.寓言閱讀策略
3.寓言寫作
課堂探究單
材料1:
本文選自《呂氏春秋》,是秦國宰相呂不韋組織編纂的著作。他希望此書能作為秦皇統(tǒng)一后的治國著作。故事結尾還有一句話: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同時原文還有兩個故事,分別是《夔一足》《三豕渡河》。
材料2:
魯哀公問于孔子曰:“樂正夔(kuí)(樂正,古代在宮廷中負責管理音樂的官名。夔,人名)一足,信乎?”孔子曰:“舜曰:‘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jié)(關鍵)也。故唯圣人為能和樂之本也(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諧,而和諧是音樂的根本。)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像)夔者一而足(足夠)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br>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庇新劧鴤髦?,曰:“丁氏穿井得一人?!眹说乐勚谒尉K尉钊藛栔诙∈稀6∈蠈υ唬骸暗靡蝗酥梗堑靡蝗擞诰幸病!鼻舐勚舸?不若無聞也。
子夏之(到,往)晉,過衛(wèi),有讀史記者曰:“晉師(軍隊)三豕(shǐ,豬)涉河?!弊酉脑唬骸胺且玻羌汉ィㄒ粋€年份)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于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
我們比較三個故事,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共同點是……
我們對作者寫作意圖的推測是……
我們的依據(jù)是……

相關教案

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24*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及反思: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24*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及反思,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自主學習,新知授課,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24* 寓言四則教案: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24* 寓言四則教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導入,活動一,活動二,活動三,課堂小結,課后作業(y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24* 寓言四則教案設計: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24* 寓言四則教案設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明確題材,導入新課,預習檢測,朗讀技巧,通讀全文,梳理脈絡,挖掘課文,探究延伸,明確寓意,發(fā)散思維,課堂檢測,鞏固所學,再讀課文,布置作業(y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24* 寓言四則教案

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24* 寓言四則教案

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六單元24* 寓言四則教案設計

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六單元24* 寓言四則教案設計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六單元24*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六單元24*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24*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24* 寓言四則教學設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電子課本 新教材

24* 寓言四則

版本: 人教部編版(2024)

年級: 七年級上冊(2024)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