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噪聲的定義及其來源
(1)廣義上講,凡是影響我們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以及對人們活動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叫噪聲。例如:優(yōu)美的舞曲悠揚動聽,只要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了也是噪音。
(2)從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fā)出的聲音。
2、聲音的等級和噪聲的危害
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聽覺下限0dB;為保護聽力應控制噪聲不超過90dB;為保證工作學習,應控制噪聲不超過70dB;為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噪聲不超過50dB。
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聲環(huán)境中,聽力會受到嚴重影響并產生神經衰弱、頭疼、高血壓等疾?。蝗绻蝗槐┞对诟哌_150db的噪聲環(huán)境中,鼓膜會破裂出血,雙耳完全失去聽力
3、防治噪聲的途徑
(1)從噪聲的產生處減弱噪聲--消聲;(聲源處控制噪音產生)
(2)在傳播過程中,用真空玻璃等辦法來隔斷聲波的傳播--隔聲;(傳播過程中阻隔噪音傳播)
(3)在人耳處減弱噪聲,用戴上耳塞--隔聲;(噪聲的接收處控制或減弱噪聲)
【考點1 噪聲及其來源】
【典例1-1】(2023?平遙縣一模)如圖,為中國河南省賈湖出土的賈湖骨笛,距今有7800~9000年,是我國最早的樂器實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吹奏樂器。用它吹奏樂曲時( )
A.笛聲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B.笛聲一定不屬于噪聲
C.笛聲是發(fā)聲體振動產生的
D.按住不同的笛孔可改變笛聲的響度
【答案】C
【分析】(1)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從環(huán)境保護角度看,凡是影響人們正常的生活、休息、和學習的聲音都是噪聲;
(3)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4)笛孔用來調節(jié)音調,分別開閉這些笛孔,就能發(fā)出高低不同的音。
【解答】解:A、該笛發(fā)出的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A錯誤;
B、笛聲可能屬于噪聲,比如笛聲影響人們休息和工作時,就屬于噪聲,故B錯誤;
C、笛聲是由空氣柱振動發(fā)出的,故C正確;
D、按住不同的笛孔,發(fā)出聲音的音調會改變,故D錯誤。
故選:C。
【典例1-2】(2023?邵陽縣模擬)春晚一首《早安中國》歌曲:“你是那夜空中最美的星星,照亮我一路前行,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舞臺上,演員唱歌是聲帶 振動 產生的。自習課時小明同學小聲唱著這首歌,對其他同學來講,屬于 噪聲 (選填“樂音”或“噪聲”)。
【答案】振動;噪聲。
【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
(2)物理學上,噪聲指物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從環(huán)保角度來講,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工作、生活、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
【解答】解:(1)演員唱歌發(fā)出的聲音是由于聲帶振動產生的;
(2)他在自習課上唱歌,干擾了其他同學的學習,因此屬于噪聲。
故答案為:振動;噪聲。
【變式1-1】(2023?韓城市二模)如圖所示是某校“五四”青年節(jié)舉辦歌詠比賽時的場景,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同學們的歌聲是由聲帶的振動產生的
B.現(xiàn)場觀眾聽到的歌聲是靠空氣傳到人耳的
C.同學們的歡呼聲、掌聲對周邊居民屬于噪聲
D.調節(jié)擴音器按鈕實質就是改變了聲音的音調
【答案】D
【分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凡是影響人們正常的工作、學習、生活的聲音都屬于噪聲;響度、音調和音色是聲音的三大特性,據此回答。
【解答】解: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歌聲是由聲帶的振動產生的,故A正確;
B、歌聲是通過空氣傳到人耳的,故B正確;
C、同學們的歡呼聲、掌聲影響人們的正常休息,屬于噪聲。故C正確;
D、調借擴音器的按鈕改變了聲音的響度,故D錯誤。
故選:D。
【變式1-2】(2022秋?岳陽樓區(qū)期末)當你接聽電話時,一般能夠知道對方是熟人還是陌生人,這是根據聲音的 音色 進行判斷的。在教室自習時,如果你用手機跟別人講話,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來看,你的聲音屬于 噪 聲,所以,我們要盡量避免這時使用手機。
【答案】音色;噪。
【分析】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和特色,我們通過音色區(qū)分發(fā)聲體;
從環(huán)保角度,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工作、學習與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作用的聲音都是噪聲。
【解答】解: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和特色,我們通過音色區(qū)分發(fā)聲體;一般能夠知道對方是熟人還是陌生人,這是根據聲音的音色進行判斷的;
在教室自習時,如果用手機跟別人講話,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來看,影響了同學們的學習,屬于噪聲。
故答案為:音色;噪。
【考點2 聲音的等級和噪聲的危害】
【典例2-1】(2022秋?常州期末)關于“0dB”的理解,正確的是( )
A.0dB意味著物體不發(fā)生振動
B.0dB是人耳能聽到的最弱聲音
C.低于0dB也能引起人耳對聲音的感覺
D.0dB就是沒有聲音
【答案】B
【分析】人們用分貝來表示聲音的強弱,0分貝是人耳能聽到的最弱的聲音。
【解答】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強弱通常用分貝來表示。人們剛剛能聽到的弱聲是0分貝,因此0dB不是沒有聲音,此時物體有振動,能引起人耳對聲音的感覺。
故選:B。
【典例2-2】(2023?蚌埠二模)現(xiàn)在智能手機為人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如圖是手機聲音傳感器的圖片,該數據反映的是聲音的 響度 (選填聲音的三要素)。
【答案】響度。
【分析】聲音的三個特性: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音色指聲音的品質與特色,與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
【解答】解:由圖可知,圖中數值的單位是dB,說明手機聲音傳感器顯示的聲音的大小,即聲音的響度。
故答案為:響度。
【變式2-1】(2022春?陽新縣月考)如圖所示,在城市的繁華路段旁常豎有噪聲監(jiān)測裝置,從裝置上顯示的分貝數大小可知( )
A.此時的噪聲會使人失去聽力
B.此時的噪聲會妨礙人們的工作和學習
C.此時的噪聲不會妨礙人們的休息和睡眠
D.此時的噪聲是較理想的安靜環(huán)境
【答案】B
【分析】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
0分貝是人們剛剛能 聽到的最弱聲——聽覺下限。
10分貝相當于微風吹落樹葉的沙沙聲。
30~40分貝是較理想的安靜環(huán)境。
超過50分貝就會影響睡眠和休息。
70分貝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
長期生活在90分貝以上的噪聲環(huán)境,會嚴重影響聽力和引起神經衰弱、頭疼、血壓升高等疾病。
【解答】解:圖中噪聲監(jiān)測裝置顯示的分貝數大小為76.5分貝,此等級的噪聲不會使人失去聽力,但會妨礙人們的工作和學習、妨礙人們的休息和睡眠,不是較理想的安靜環(huán)境。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變式2-2】(2023?安徽一模)如圖所示的是常用的噪聲監(jiān)測儀,顯示周圍環(huán)境的噪聲為83.6dB,說明此時環(huán)境的噪聲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工作和學習,噪聲強說明聲音的 響度 大。
【答案】響度
【分析】聲音的強弱等級用分貝來表示。0dB是人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30﹣40dB是較為理想的安靜環(huán)境;70dB會干擾生活、影響工作;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聲環(huán)境中,聽力會受到嚴重的影響;超過150dB的噪聲環(huán)境,會使雙耳完全失去聽力。
【解答】解:70dB會干擾生活、影響工作;而圖中噪聲監(jiān)測上顯示的是83.6dB,說明此時環(huán)境的噪聲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工作和學習,
該裝置是用來監(jiān)測噪聲強弱的儀器,噪聲強說明聲音的響度大。
故答案為:響度。
【考點3 防治噪聲的途徑】
【典例3-1】(2023?常德模擬)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道路旁植樹”,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B.“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響度大
C.“隔墻有耳”,說明固體能傳聲
D.“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指的是聲音音調太高,太刺耳
【答案】D
【分析】(1)減弱噪聲的方法有三種:①在聲源處減弱噪聲;②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③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2)聲音的三個特征是音調、響度和音色,聲調指聲音的高低、響度指聲音的大小、音色指聲音的品質與特色。
(3)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
【解答】解:A、道路旁植樹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A正確;
B、“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響度大,故B正確;
C、“隔墻有耳”,聲音是通過墻傳播的,說明固體能傳聲,故C正確;
D、“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指的是聲音響度大,故D錯誤。
故選:D。
【典例3-2】(2023?棗陽市模擬)如圖是某住宅小區(qū)內的場景。
(1)圖中A是禁鳴標志,禁鳴是在 聲源 控制噪聲。
(2)按規(guī)定,汽車在小區(qū)內行駛100m至少需要 72 s。
【答案】(1)聲源;(2)72。
【分析】(1)減弱噪聲的方法:①在聲源處減弱噪聲;②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③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2)圖B所示指汽車最大速度不能超過5km/h,根據v=的推導公式t=進行計算以這樣的速度行駛100m需要的時間。
【解答】解:(1)圖中A是禁鳴標志,禁鳴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
(2)圖中B是汽車限速標志,它表示的含義是汽車的最大速度不能超過5km/h,
由v=可得,按規(guī)定,汽車在小區(qū)內行駛100m時間t===0.02h=72s;
故答案為:(1)聲源;(2)72。
【典例3-3】(2022秋?商丘期中)行人過比較寬的馬路(如圖)時不能光憑“勇敢”,一定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汽車看見有老人過馬路時,一定不要突然按喇叭,有些司機為了專治不躲路的人,居然把設置好的狗叫聲當作喇叭聲。小明每天上學都要經過紅綠燈,若該馬路的寬度為15m,綠燈倒計時的總時間為20s,求:
(1)按喇叭能提醒行人躲路,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信息 ,行人聽到“狗叫聲”以為是真的狗叫,喇叭聲模仿的主要是狗發(fā)聲的 音色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市區(qū)內汽車禁止鳴笛,是為了在 聲源 處減少噪聲。
(2)小明的速度至少多大才能安全通過馬路。
(3)若老年人的步行速度約為0.5m/s,則綠燈倒計時的總時間至少要設置為多少才能使老人安全通過馬路?
【答案】(1)信息;音色;聲源;(2)小明的速度至少0.75m/s才能安全通過馬路;(3)若老年人的步行速度約為0.5m/s,則綠燈倒計時的總時間至少要設置為30s才能使老人安全通過馬路。
【分析】(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聲音的三個特性是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的高低與發(fā)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響度與發(fā)聲體的振幅有關;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減弱噪聲有三種途徑:①在聲源處減弱;②在傳播過程中減弱;③在人耳處減弱;
(2)已知路程與運動時間,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速度;
(3)根據步行速度車與道路的寬度利用速度公式求時間。
【解答】解:(1)按喇叭能提醒行人躲路,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與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行人聽到“狗叫聲”以為是真的狗叫,喇叭聲模仿的主要是狗發(fā)聲的音色;市區(qū)內汽車禁止鳴笛,是為了在聲源處減少噪聲;
(2)速度至少為v===0.75m/s;
(3)由v=得到
t1===30s。
故答案為:(1)信息;音色;聲源;(2)小明的速度至少0.75m/s才能安全通過馬路;(3)若老年人的步行速度約為0.5m/s,則綠燈倒計時的總時間至少要設置為30s才能使老人安全通過馬路。
【變式3-1】(2023?歷城區(qū)三模)在下列四幅圖中,屬于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是( )
A.甲圖中:居民區(qū)街道設置禁鳴喇叭標志牌
B.乙圖中:飛機場的工作人員佩戴有耳罩的頭盔
C.丙圖中:學校周邊設置環(huán)境噪聲監(jiān)測儀
D.丁圖中:高架路某些路段兩側設有透明板墻
【答案】A
【分析】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種: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阻斷噪聲的傳播;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解答】解:A、居民區(qū)街道設置禁鳴喇叭標志,屬于在聲源處控制噪聲,故A正確;
B、飛機場的工作人員戴有耳罩的頭盔,屬于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B錯誤;
C、街頭設置的噪聲監(jiān)測儀,可以監(jiān)測噪聲的等級,不能減弱噪聲,故C錯誤;
D、高架路路某些路段兩側安裝透明板墻,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D錯誤。
故選:A。
【變式3-2】(2022秋?衡南縣校級期末)(多選)下列四幅圖中,關于聲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圖甲中,人說話時聲帶在振動,表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圖乙中,用相同的力從左向右依次敲擊玻璃瓶,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逐漸變低
C.圖丙中,倒車雷達利用了超聲波傳遞能量
D.圖丁中,“隔音蛟龍”是從“阻斷噪聲傳播”的方面著手控制噪音
【答案】AD
【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
(2)音調與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3)聲音可以傳遞信息,也可以傳遞能量;
(4)防治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解答】解: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人是靠聲帶的振動說話的,故A正確;
B.用同樣的力從左向右敲擊這8個瓶子時,瓶子水越來越少,越來越容易振動,所以頻率越來越大,音調越來越高,故B錯誤;
C.倒車雷達上的超聲定位系統(tǒng)主要利用了超聲波來傳遞信息,故C錯誤;
D.“隔音蛟龍”是從“阻斷噪聲傳播”的方面著手控制噪音,故D正確。
故選:AD。
【變式3-3】(2023?萊蕪區(qū)二模)《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禁止在法定休息日、節(jié)假日全天、工作日12到14點、18點到次日8點進行裝修,這是通過 在聲源處 來控制噪聲的;在醫(yī)院、圖書館等許多公共場所,常有如圖所示的標志,這主要是通過減小聲音的 響度 來減弱噪聲污染的。
【答案】在聲源處;響度。
【分析】減弱噪聲有三種途徑:①在聲源處減弱;②在傳播過程中減弱;③在人耳處減弱。
【解答】解:禁止在法定休息日、節(jié)假日全天、工作日12到14點、18點到次日8點進行裝修,這是通過在聲源處來控制噪聲的;在醫(yī)院、圖書館等許多公共場所,常有如圖所示的標志,這主要是通過減小聲音的響度來減弱噪聲污染的。
故答案為:在聲源處;響度。
【變式3-4】中國的高鐵速度代表了目前世界的高鐵速度。以武漢為中心的四小時高鐵圈覆蓋我國24個省市。下面是武漢到北京的G558次高鐵列車的運行時刻表的一部分。
(1)小明進入車廂內,坐在靠窗的位置,發(fā)現(xiàn)車廂內很安靜,幾乎聽不到車外的聲音,了解得知,車窗使用的是雙層真空玻璃,此處控制噪聲的措施是 阻斷噪聲傳播 (選填“防止噪聲產生”、“阻斷噪聲傳播”或“防止噪聲進入人耳”)。
(2)在列車高速行駛時,小明將硬幣豎起放在窗邊,硬幣居然穩(wěn)穩(wěn)立住,如圖所示,此時硬幣相對于列車的車頭是 靜止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3)夜晚,車內開著燈,小明右手拿著水杯,看向窗玻璃,發(fā)現(xiàn)窗玻璃里的“自己” 左 (選填“左”或“右”)手拿著水杯。
(4)G558次列車由信陽東站駛往石家莊站的運行時間是 189 min。
(5)小明乘坐的G558次列車從石家莊站開車的時間比時刻表上的開車時間晚了6min,列車到達北京西站的時間仍然是23:34,求該列車此次從石家莊站到北京西站的平均速度為多少千米每小時?(計算結果保留整數)
【答案】(1)阻斷噪聲傳播;(2)靜止;(3)左;(4)189;(5)平均速度為255km/h
【分析】(1)減弱噪聲主要從三種途徑入手,一是在聲源處減弱,二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三是在接收處減弱;
(2)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沒有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3)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分析;
(4)從列車時刻表可以找G558次列車由信陽東站駛往石家莊站的發(fā)車時間和到站時間,由此可以計算出運行時間;
(5)從列車時刻表可以找G558次列車從石家莊站到北京西站的路程和運行時間,利用速度公式可以計算出平均速度。
【解答】解:(1)雙層玻璃中間是真空,不能傳播聲音,這是通過阻斷噪聲傳播來減弱噪聲的;
(2)硬幣相對于列車的車頭沒有發(fā)生位置的變化,則硬幣是靜止的;
(3)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關于鏡面是對稱的,小明右手拿著水杯,看向窗玻璃,發(fā)現(xiàn)窗玻璃里的“自己”左手拿著水杯;
(4)G558次列車由信陽東站駛往石家莊站的運行時間是:22:15﹣19:06=3h9min=189min;
(5)從石家莊站到北京西站的路程為s=1229km﹣948km=281km;
時間;
平均速度為:v==≈255km/h。
故答案為:(1)阻斷噪聲傳播;(2)靜止;(3)左;(4)189;(5)平均速度為255km/h。
一、選擇題。
1.(2023?白銀三模)如圖所示,這是古箏愛好者在街頭演奏古箏的情景。關于古箏發(fā)出的聲音,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用不同的力撥動同一根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響度不同
B.彈古箏時,同一根弦的松緊程度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調不同
C.古箏發(fā)出的聲音很優(yōu)美,一定不是噪聲
D.人們可以根據聲音的音色分辨古箏發(fā)出的聲音
【答案】C
【分析】(1)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與振幅和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
(2)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音調與頻率有關;
(3)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學習、工作、休息、生活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4)音色是發(fā)聲體的聲音品質,由發(fā)聲體本身的特征決定。
【解答】解:A、演員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琴弦,琴弦振動的幅度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響度不同,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彈古箏時,同一根弦的松緊程度不同,聲音的振動頻率就會不同,發(fā)出的音調就會不同,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彈奏古箏時發(fā)出的聲音影響人們學習、工作、休息時就是噪聲,故C錯誤,符合題意;
D、人們可以通過音色區(qū)分不同的樂器,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2023?長安區(qū)二模)陜西球迷的熱情享譽全國,如圖是在比賽過程中他們擊鼓的情景。關于其中涉及的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不同的力擊鼓,能改變鼓聲的音調
B.擊鼓產生的聲音,一定不會成為噪音
C.現(xiàn)場觀眾聽到的鼓聲是由空氣傳播的
D.鼓聲的傳播速度比次聲波快
【答案】C
【分析】(1)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與發(fā)聲體的振幅和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
(2)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看,鼓聲影響周圍人們的學習、工作、休息和生活,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時就是噪聲。
(3)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4)聲音、超聲波、次聲波在溫度一定的同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同。
【解答】解:A、用不同的力擊鼓,鼓面振動的幅度不同,能改變鼓聲的響度,故A錯誤;
B、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看,鼓聲影響周圍人們的學習、工作、休息和生活,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時就是噪聲,故B錯誤;
C、現(xiàn)場觀眾聽到的鼓聲是由空氣傳播的,故C正確;
D、聲音、超聲波、次聲波在溫度一定的同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同,故D錯誤。
故選:C。
3.(2023?蓮湖區(qū)校級三模)下列圖片都是我們物理書上的,其中說法錯誤的是( )
A.用牙齒可以聽到聲音
B.聲音的音調取決于物體振動的頻率
C.聲音可以發(fā)生反射
D.這是一個有效減弱噪聲的裝置
【答案】D
【分析】(1)聲音的傳播需要靠介質,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傳播;
(2)音調指聲音的高低,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
(3)聲音傳播時遇到障礙物可以發(fā)生反射;
(4)防治噪聲的途徑,從三方面考慮:①在聲源處;②在傳播過程中;③在人耳處。
【解答】解:A、聲音可以通過固體進行傳播,通過牙齒的傳遞可以聽到聲音,故A正確;
B、聲音的音調取決于物體振動的頻率,頻率越大,音調越高,故B正確;
C、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物體表面可以發(fā)生反射,由此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故C正確;
D、設置噪聲監(jiān)測儀,能夠知道噪聲的響度大小,但不是減弱噪聲的措施,故D錯誤。
故選:D。
4.(2023?鼎城區(qū)一模)下列是聲音等級的單位的是( )
A.mB.sC.HzD.dB
【答案】D
【分析】人們以分貝為單位來表示聲音的等級。
【解答】解:日常生活,人們用分貝為單位來表示聲音的等級。
故選:D。
5.(2023?日照二模)下列有關聲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A.如圖甲,逐漸抽出真空罩內的空氣,聽到的鈴聲逐漸變大
B.如圖乙,由聲波圖可知,兩發(fā)聲體的響度和音色都相同
C.如圖丙,倒車雷達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
D.如圖丁,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答案】C
【分析】(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2)根據聲音的三個基本特征:響度、音調、音色即可判斷。
(3)倒車雷達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
(4)減弱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解答】解: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逐漸抽出真空罩內的空氣,空氣越稀薄,聽到的鈴聲越小,故A錯誤;
B、由圖可知兩列波的振幅相同,響度相同,波形不同,音色不同,故B錯誤;
C、倒車雷達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故C正確。
D、禁鳴喇叭,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D錯誤。
故選:C。
6.(2023?大理州模擬)我們都應保護動物,實現(xiàn)人和自然和諧相處。假日,博洋同學和愛鳥協(xié)會團隊成員一起到南澗縣鳳凰山鳥類環(huán)志站參觀;清晨,窗外有許多鳥兒在歡快地鳴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鳴叫聲是由振動產生的
B.鳴叫聲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關閉門窗是在聲源處減弱鳴叫聲的干擾
D.我們根據鳴叫聲的音調分辨出是哪種鳥兒在鳴叫
【答案】A
【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3)減弱噪聲的三種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4)不同的鳥兒發(fā)聲的音色不同,音色是由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的。
【解答】解:A、鳴叫聲是由振動產生的,故A正確;
B、鳴叫聲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B錯誤;
C、關閉門窗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鳴叫聲的干擾,故C錯誤;
D、我們根據鳴叫聲的音色分辨出是哪種鳥兒在鳴叫,故D錯誤。
故選:A。
7.(2023?榆陽區(qū)二模)如圖所示,打腰鼓展示了陜北人樸素而豪放的性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腰鼓的高度約為1m
B.觀眾通過音色來辨別鼓聲
C.鼓聲震耳欲聾,說明鼓聲的音調高
D.部分觀眾用手捂住耳朵,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答案】B
【分析】(1)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判斷腰鼓的高度;
(2)音色是由發(fā)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
(3)響度與振幅有關;
(4)減弱噪聲的方式有三種,即在聲源處減弱,在人耳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
【解答】解:A、如圖所示,腰鼓的高度約30cm,故A錯誤;
B、不同樂器的音色是不同的,選手能從現(xiàn)場各種聲音中聽出鼓聲,主要是通過鼓聲的音色來辨別的,故B正確;
C、鼓聲震耳欲聾,說明鼓聲的響度大,故C錯誤;
D、觀眾用手捂住耳朵,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D錯誤。
故選:B。
8.(2023?碑林區(qū)校級模擬)電影《滿江紅》配樂中將搖滾與豫劇結合,全片貫穿使用了笙、笛、琴、篳篥、嗩吶等傳統(tǒng)樂器進行演奏,配合故事的推進,烘托出人物的情感傳遞,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影院里立體環(huán)繞音響發(fā)出的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觀眾能辨別笙、笛、琴、篳篥、嗩吶等樂器是因為其音調不同
C.觀眾將手機設置成靜音,這是在傳播途中減弱噪聲
D.隨著劇情發(fā)展,配樂能營造出緊張感和氛圍感反映了聲音能夠傳遞能量
【答案】A
【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與特色,不同物體發(fā)聲的音色是不同的;
(3)減弱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在傳播過程中,在入耳處。
(4)聲音能夠傳遞信息,也能夠傳遞能量。
【解答】解:A、影院里立體環(huán)繞音響發(fā)出的聲音,說明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A正確。
B、由于不同樂器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觀眾可以通過音色來分辨出是哪種樂器,故B錯誤。
C、觀眾將手機設置成靜音,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C錯誤。
D、隨著劇情發(fā)展,配樂能營造出緊張感和氛圍感反映了聲音能夠傳遞信息,故D錯誤。
故選:A。
9.(2023?海淀區(qū)校級模擬)(多選)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B.公路旁安裝隔音墻是為了在傳播路徑上減弱噪聲
C.“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音色來判斷的
D.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
【答案】ABC
【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防治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3)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音色指聲音的品質與特色,與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
(4)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解答】解: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故A正確;
B、公路旁安裝隔音墻是為了在傳播路徑上減弱噪聲,故B正確;
C、“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音色來判斷的,故C正確;
D、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D錯誤。
故選:ABC。
二、填空題。
10.(2023?順慶區(qū)二模)如圖,小明利用同一示波器將兩種不同發(fā)聲體的振動的情況顯示在屏幕上,根據圖像可知甲和乙具有不同的 音色 (選填“音調”、“響度”、“音色”),從物理學角度看,乙聲音屬于 樂音 (選填“樂音”、“噪音”)。
【答案】音色;樂音。
【分析】(1)樂音是發(fā)聲體有規(guī)則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噪音是發(fā)聲體無規(guī)則振動發(fā)出的聲音;
(2)音調跟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振動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響度跟物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相同時間內,振動的次數越多,頻率越大;偏離原位置越遠,振幅越大。
【解答】解:(1)甲和乙振動的振幅相同,振動的頻率相同,振幅相同,音調相同,響度相同,但波形不同,故甲、乙具有不同的音色;
(2)根據圖示可知:聲波都是有規(guī)則振動的波形,是樂音波形;
故答案為:音色;樂音。
11.(2022秋?南通期末)如圖所示,繼2022年元宵晚會上航天員王亞平在空間站用古箏彈奏了江蘇名曲《茉莉花》后,葉光富又在太空中用葫蘆絲吹奏《月光下的鳳尾竹》,音樂聲的響起是因為發(fā)聲體在 振動 ,人耳能區(qū)分這兩種樂器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 音色 不同,用兩種樂器演奏高音時的發(fā)聲頻率要比演奏低音時的發(fā)聲頻率 高 (選填“高”或“低”)。鄰居正在觀看電視轉播,此時傳出的音樂聲對正在認真做物理作業(yè)的小明來說是 噪聲 (選填“噪聲”或“樂音”)。
【答案】振動;音色;高;噪聲。
【分析】(1)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
(2)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影響因素是頻率;
(3)聲音的特點和品質叫音色,影響因素是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
(4)從環(huán)保角度來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的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到的聲音造成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解答】解:音樂聲的響起是因為發(fā)聲體在振動,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人耳能區(qū)分這兩種樂器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音色不同,頻率越高,音調越高,用兩種樂器演奏高音時的發(fā)聲頻率要比演奏低音時的發(fā)聲頻率高。鄰居正在觀看電視轉播,此時傳出的音樂聲妨礙到了小明的學習,對正在認真做物理作業(yè)的小明來說是噪聲。
故答案為:振動;音色;高;噪聲。
12.(2022?杭州模擬)現(xiàn)代城市的主要街道上常設置噪聲監(jiān)測設備時刻顯示數字“59.1”,這個數字表示聲音的強弱為59.1 分貝 ,當附近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時,顯示屏上的數字將 增大 (填“增大”“減少”或“不變”)。
【答案】分貝;增大。
【分析】噪聲監(jiān)測器是用來監(jiān)測噪聲大小的儀器,外界的噪聲越大,也就是聲音越強,即響度越大,其所顯示的數字就越大。
【解答】解:噪聲的強弱用分貝來表示,這個數字表示聲音的強弱為59.1分貝。
當附近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時,噪聲變大,數值增大。
故答案為:分貝;增大。
13.(2022秋?東昌府區(qū)校級期中)小明家臨街而住,于是在家裝了一個噪聲監(jiān)測儀,如圖所示,在監(jiān)測儀上看到顯示的數字54.4dB,該裝置顯示了噪聲的 響度 (填“響度”“音調”或“音色”),利用噪聲監(jiān)測儀 不能 (填“能”或“不能”)減弱噪聲。
【答案】響度;不能。
【分析】噪聲監(jiān)測儀是用來監(jiān)測噪聲大小的儀器,測量的是聲音的響度。噪聲的單位是分貝。噪聲監(jiān)測儀只能監(jiān)測噪聲,不能減弱噪聲。
【解答】解:噪聲監(jiān)測儀是用來監(jiān)測噪聲強弱的儀器,故其測的是當時環(huán)境聲音的響度,但噪聲監(jiān)測儀不能減弱噪聲。
故答案為:響度;不能。
14.(2023?東方校級二模)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在我國空間站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天宮課堂”第三課。同學們通過聲音的 音色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就可以分辨三位航天員的講課聲。日常生活中觀看電視節(jié)目時,減小電視機的音量是在 聲源處 (選填“聲源處”“傳播過程中”或“人耳處”)減弱噪聲。
【答案】音色;聲源處。
【分析】音色是聲音的特色,與發(fā)聲體的材質和結構有關,一般不同的發(fā)聲體音色不同;
減弱噪聲有三條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解答】解:音色是聲音的特色,一般不同人的音色不同,因此同學們依據聲音的音色分辨出三位航天員的講課聲;
觀看電視節(jié)目時,減小電視機的音量,這是減小聲音的響度,這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故答案為:音色;聲源處。
15.(2023?召陵區(qū)一模)2022年6月5日,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正式實施。“新噪聲法”中禁止室內裝修和鄰里噪聲擾民,這是從 聲源處 減弱噪聲;小明能辨別出噪聲是鄰居小華發(fā)出的,是根據發(fā)出聲音的 音色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不同。
【答案】聲源處;音色。
【分析】(1)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種: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2)音色是聲音的特色,受到發(fā)聲體材料和結構的影響,不同的發(fā)聲體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色不同。
【解答】解:禁止室內裝修和鄰里噪聲擾民,是控制噪聲的產生,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不同人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小明同學是根據音色來判斷鄰居小華發(fā)出的聲音。
故答案為:聲源處;音色。
16.(2023春?桃城區(qū)校級期中)如圖所示,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研發(fā)的新型深遠海綜合科學考察船“東方紅3號”是全球最大的靜音科考船。該船配有靜音螺旋槳,其低噪聲控制指標達全球最高級別,當船行駛時,水下20m以外的魚群都感覺不到。該船的靜音螺旋槳是在 聲源處 控制噪聲的:“魚群感覺不到”說明聲音的 響度 (填樂音的三要素)很小。船上的聲吶探測是向海底發(fā)射 超聲波 工作的。
【答案】聲源處;響度;超聲波。
【分析】減弱噪聲的途徑:從聲源處減弱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人耳處減弱噪聲。響度表示聲音的大小;聲吶探測是向海底發(fā)射超聲波來工作的。
【解答】解:靜音螺旋槳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魚群感覺不到”指的是魚群聽不到聲音,說明聲音的響度??;聲吶探測是向海底發(fā)射超聲波來工作的。
故答案為:聲源處;響度;超聲波。
三、解答題。
17.(2022秋?洛川縣期末)2021年東京奧運會上,蘇炳添以9秒83破亞洲百米賽跑紀錄。
(1)看電視轉播的百米賽跑時,我們感覺運動員跑得很快,但實際上他們始終處在屏幕內。我們感覺運動員跑得很快選取的參照物是 比賽場地 (選填“比賽場地”“運動員自己”或“電視觀眾”),運動員相對于電視是 靜止 (選填“靜止”或“運動”)的。
(2)現(xiàn)場觀眾們的歡呼聲對運動員來說 是 (選填“是”或“不是”)噪聲。
(3)在這次比賽中,蘇炳添的平均速度約為多少?(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4)百米比賽中,站在終點的計時員看到發(fā)令槍冒煙開始計時。如果計時員在聽到發(fā)令員的槍聲后才按表計時,則記錄的蘇炳添的成績是多少秒?(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已知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
【答案】(1)比賽場地;靜止;
(2)是;
(3)10.17m/s;
(4)9.54s。
【分析】(1)判斷一個物體是靜止還是運動的,需要先選定一個假定不動的標準,如果物體的位置相對于這個標準發(fā)生了變化,我們就說這個物體發(fā)生了運動,如果物體的位置相對于這個標準沒有發(fā)生變化,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沒有發(fā)生運動。
(2)從環(huán)保角度來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的休息、工作和學習的聲音,或者對人們要聽到的聲音造成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3)利用速度公式v=計算出在這次比賽中蘇炳添的平均速度。
(4)利用速度公式v=求出聲音傳播百米所用時間,蘇炳添的實際成績和聲音傳播百米所用時間之差,即為計時員在聽到發(fā)令員的槍聲后才按表計時的蘇炳添的成績。
【解答】解:(1)看電視轉播的百米賽跑時,我們感覺運動員跑得很快,但實際上他們始終處在屏幕內。運動員的位置相對于比賽場地發(fā)生了變化,因此我們感覺運動員跑得很快選取的參照物是比賽場地,運動員的位置相對于電視沒有發(fā)生變化,因此運動員相對于電視是靜止的。
(2)現(xiàn)場觀眾們的歡呼聲有可能對運動員造成干擾,影響到運動員的正確發(fā)揮,因此對運動員來說是噪聲。
(3)在這次比賽中,蘇炳添的平均速度約為:
v==≈10.17m/s。
(4)聲音傳播百米所用時間為:
t聲==≈0.29s;
如果計時員在聽到發(fā)令員的槍聲后才按表計時,則記錄的蘇炳添的成績是:
t′=t﹣t聲=9.83s﹣0.29s=9.54s。
故答案為:(1)比賽場地;靜止;
(2)是;
(3)10.17m/s;
(4)9.54s。站次
站名
到達時間
開車時間
運行時間
里程/km
1
武漢站
始發(fā)站
18:16
0分
0
2
信陽東站
18:59
19:06
43分
199
……
……
……
……
……
……
7
石家莊站
22:15
22:22
3小時59分
948
8
北京西站
23:34
終點站
5小時18分
1229

相關學案

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2節(jié) 密度優(yōu)質學案: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2節(jié) 密度優(yōu)質學案,文件包含62密度考點解讀解析版docx、62密度考點解讀學生版docx等2份學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學案共40頁, 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1節(jié) 透鏡精品學案: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1節(jié) 透鏡精品學案,文件包含51透鏡考點解讀解析版docx、51透鏡考點解讀學生版docx等2份學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學案共39頁, 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5節(jié) 光的色散優(yōu)秀導學案: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5節(jié) 光的色散優(yōu)秀導學案,文件包含45光的色散考點解讀解析版docx、45光的色散考點解讀學生版docx等2份學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學案共37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學案 更多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2節(jié) 光的反射優(yōu)秀學案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2節(jié) 光的反射優(yōu)秀學案

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1節(jié) 溫度優(yōu)秀學案

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1節(jié) 溫度優(yōu)秀學案

初中第4節(jié)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學案

初中第4節(jié)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學案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4節(jié)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學案設計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4節(jié)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學案設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第4節(jié)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版本: 人教版(2024)

年級: 八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