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掌握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知人論世,以意逆志。注:以意逆志,是以己之意迎受詩人之志而加以鉤考。即從作品的整體出發(fā),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理解詩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去推測作者的本意。(以,用;意,自己的切身體會;逆,推測;志,作者寫作詩歌的本意) 2、分析本詩的表現(xiàn)手法,掌握“煉字”這種題型的答題方法。分析本詩情感。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京兆杜陵人,唐代大詩人。他創(chuàng)作的許多詩歌,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而稱為“詩史”。其主要作品有“三吏”“三別”等。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因其卓越的成就,被人尊稱為“詩圣”,與“詩仙”李白齊名。著有《杜工部集》。
杜甫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1、讀書漫游時期(35歲之前):(涉世不深 浪漫主義)《望岳》
2、困守長安時期(35~44歲):(憂國憂民)《麗人行》《兵車行》《出塞》《赴奉先詠懷》
3、陷賊與為官時期(45~48歲)(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達到高峰)《月夜》《春望》“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4、漂泊西南時期(48~58歲):(思想更深邃、詩風更沉郁)《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江村》《登岳陽樓》
個人處境:《蜀相》作于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的春天。759年底,杜甫結束了在甘肅天水一帶顛沛流離的生活,暫時落腳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政治上很不得志,生活上艱難困苦(思想上有很大變化:不再“自比稷與契”,而是向往諸葛亮,并公然說“凄其望呂葛,不復夢周孔”)社會現(xiàn)實:安史之亂仍未平息,唐王朝仍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唐肅宗昏庸,信任宦官,猜忌功臣(包括如杜甫這樣真正憂國憂民的文人)。人民大量死亡,生產遭到大破壞?! ∧慷脟鴦萜D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詩人對開創(chuàng)基業(yè)、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備加敬重。 這段時間,他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贊揚諸葛亮的詩篇,《蜀相》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教師范讀環(huán)節(jié)(1分鐘)
學生自讀環(huán)節(jié)(3分鐘)
學生范讀環(huán)節(jié)(4分鐘)
去哪里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臺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
三顧茅廬頻繁的商論天下大計,輔佐兩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常使歷代英雄感慨淚濕衣襟!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詩歌字面翻譯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自問自答 點明地點
描述景象 凄涼冷落
稱贊業(yè)績 表達仰慕
壯志未酬 痛苦傷感
思考:這首詩標題為“蜀相”,為什么詩歌卻從祠堂入手寫起?詩人寫這首詩,是為了追思、仰慕、欽敬諸葛亮。歌頌諸葛亮的才智和功業(yè),同時惋惜他的壯志未酬。寫武侯祠,是因為“蓋千古人物,莫可親承;廟貌數(shù)楹,臨風結想”,可以由祠寫到諸葛亮。寫祠是為了寫人,因此題為《蜀相》。
不只是歷史記錄,更是一種崇敬
本詩主旨句是什么?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本詩主旨句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詩人借歌頌諸葛亮的過人才智和豐功偉績,惋惜自我的壯志未酬,抒發(fā)了其功業(yè)未就的深沉感慨。
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世上瘡痍,詩中圣哲;
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思考:詩人為什么會與諸葛亮這樣一個悲劇英雄產生共鳴?他的情感為什么是深沉和悲傷的?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br/>設問。首聯(lián)兩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處尋”是問,后一句“錦官城外柏森森”是答?!板\官城外柏森森”是詩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寫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點明祠堂的所在地,用來呼應前一句。柏森森:1.不只是祠堂標志,更是歷代人民愛戴諸葛亮的見證。2.借“柏森森”寫出武侯祠的歷史悠久,烘托一種寂靜、肅穆的氛圍,借以表達在這種氛圍中詩人所產生的憑吊古人的特定心境。3. 襯托諸葛亮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
織錦業(yè)發(fā)達,漢代派錦官管理
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 ——杜甫《古柏行》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詩經》
尋——有目的的專程來訪,不是漫不經心地信步由之——對諸葛亮的強烈景仰和緬懷、顯訪廟吊古心思的急切。
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獨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這里兩個字是互文對舉。也成為互訓(自可以解釋為空,空也可以解釋為自)。臺階旁的綠草獨自蔥翠,昭示著春光的明媚,躲在葉下的黃鸝盡管叫聲悅耳,卻無人傾聽;盡管春意盎然,卻令詩人感到冷寂、凄涼。大好春光,人無不愛,為何這里卻寫“自”“空”呢?因為“傷心人別有懷抱”——一心想念祠堂主人(由景到人,寫景更抒情)作者以樂景襯哀情,表現(xiàn)了心中的感傷,為下文感嘆諸葛亮的壯志未酬作鋪墊。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內容:寫景特點:煉字 反襯
“寫祠廟荒涼”(清仇兆鰲《杜詩詳注》)有待商榷
情景相融而莫分也?! ? ——宋 范晞文《對床夜語》 情景名為二,而實 不可分。神于詩者,妙 合無限。巧者則有情中 景,景中情?! ? ——清 王夫之《姜齋詩話》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天下計——鼎足三分,聯(lián)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 開濟——幫助劉備開創(chuàng)基業(yè)/輔佐劉禪匡濟艱危 。 天下計:雄才大略 老臣心:忠心報國
東聯(lián)孫權,北拒曹操,西取劉璋,南撫夷越
大處著眼,言簡意賅,高度概括和評價諸葛亮一生的功績和才德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情感一:對諸葛亮的死,詩人表示了無限的哀思,對于他未能實現(xiàn)回復漢室、統(tǒng)一全國的天下大計,深表痛惜。
情感二:淚滿襟——當然是詩人杜甫自己。但“長使”——大大擴充了感染的范圍,不僅普天之下的,而且把千百年后所有的有志未遂的英雄都包含其內。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歷史上一切事業(yè)未竟的英雄人物壯志未酬的深深遺憾和共鳴。
諸葛亮一生中最感動人的是他的死
??碱}目討論:這里的“英雄”有沒有包括杜甫自己呢?請做具體分析。有。這里的“英雄”也包括杜甫自己,他從小立志干一番事業(y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卻郁郁不得志,一生坎坷(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杜甫是一位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有遠大抱負的詩人。懷著“致君堯舜上”的政治抱負,卻始終沒有機會。但即便如此,他卻依然憂念國事,掛懷天下,所以他的內心是非??嗤吹?。這苦痛是杜甫心頭永遠的傷口。為此,我們可以說,“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寄托了詩人自己“致君堯舜上”的理想難以實現(xiàn)的悲哀,是杜甫用自己壯志難酬的苦痛和對諸葛亮的仰慕、嘆惋之情熔鑄成的千古名句。
專程尋訪祠堂渲染冷落荒涼
概述蓋世勛業(yè)慨嘆壯志難酬
1、對下面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兩朝開濟老臣心(名詞,朝代) 相如每朝時,常稱病(動詞,朝見,朝拜)B.朝辭白帝彩云間(讀zhā,名詞,早晨) 耆老皆朝于庠(動詞,聚集)C.朝濟而夕設版焉(名詞,濟水) 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動詞,成就)D.先生豈有志于濟物哉(動詞,救助,救濟) 人才濟濟(眾多的樣子)答案: C 解析: C項,“朝濟而夕設版焉”中的“濟”,動詞,渡過。
2、對這首詩中詞句的解釋,不恰當?shù)囊豁検? )A.“蜀相”是蜀漢丞相諸葛亮?!板\官城”是成都的別稱?!鞍厣奔窗貥涿⒌臉幼印.“映階”二句是說祠堂內碧草空有春色,黃鸝徒有好音,卻沒有多少人去欣賞。C.“頻煩”即頻繁,連續(xù)?!疤煜掠嫛敝附y(tǒng)一中國、興復漢室的計策?!皟沙敝笘|漢和蜀漢?!伴_”指開創(chuàng)基業(yè),“濟”是渡過難關。D.“出師”指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諸葛亮和千古以來為國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詩人自己。答案:C 解析:C.“兩朝”,指蜀先主劉備和后主劉禪兩代。
3、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篬 ]A.首聯(lián)以設問引起,開門見山。一個“尋”字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B.頷聯(lián)由遠及近,以草綠鶯啼的美景襯托諸葛亮人格的清高。C.頸聯(lián)高度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行事?!疤煜掠嫛币娍飼r雄略,“老臣心”、“身先死”顯報國忠誠。D.詩的前四句寫祠堂之景,后四句寫丞相之事。全詩通過對歷史人物的緬懷和贊頌,寄托了詩人憂心憂國、痛感濟世無人的哀傷。答案:B 解析:B.首先是由近及遠描繪景象,用武侯祠內春意盎然的景象反襯出了祠堂的荒涼冷落,并含有詩人感物思人、追懷先哲的情味。詩人將自己的主觀情感滲進客觀景物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內心的憂傷從景物中傳達出來,反映出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太原早秋①李 白歲落眾芳歇,時當大火②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注)①此詩作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秋天。這年夏季,詩人應友人元演之邀,同來太原,意欲攀桂以求聞達,然而輾轉三晉,時歷數(shù)月,終未能得到實現(xiàn)抱負之機會,到了秋季便寫下了這首詩。②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季節(jié)。從律詩的結構來看,這一聯(lián)是起,以寫景起頭,是詩歌創(chuàng)作常見模式。B.頷聯(lián)中“威”就是威力、威風,在此處指秋霜很濃?!叭敝高吶?,“河”指黃河。此聯(lián)直接描寫了太原的自然氣候。C.頸聯(lián)形式上相對,意義上遞進,轉入詩人對邊關國事的掛念,寫的是詩人夢境,含蓄地寫出詩人正處在異域他鄉(xiāng)。D.詩人雖心緒不高,而此詩格調自高,且?guī)н吶娭劢?。后半寫懷歸之意,意重而不覺其重,語直而不覺其直。
4、C【解析】本題考查對原詩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題中C項,“轉入詩人對邊關國事的掛念,寫的是詩人夢境,含蓄地寫出詩人正處在異域他鄉(xiāng)”分析錯誤。頸聯(lián)從上面描寫“早秋”的景色中,轉入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夢繞邊城月”寫的是夢境,含蓄地寫出詩人正處在異域他鄉(xiāng)?!靶娘w故國樓”寫夢醒之后的狀況。故選C。
5.本詩尾聯(lián)頗受稱道,尤其“悠悠”二字更佳,請賞析其妙處。
①“悠悠”本是憂郁的意思,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聯(lián)系“思歸若汾水”來看,“悠悠”也有綿延不斷的意思。②這兩句運用了比喻修辭,以水喻情。大意是說,我思念歸家之情時時刻刻縈繞心頭,就如同汾河水一樣,沒有一天斷絕過。③為了強調自己的“思歸”之情的深遠,通過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形象而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了自己日夜思歸的情懷。
【解析】本題考核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綜合賞析詩句注意從意境的創(chuàng)設、構思的精巧、手法的運用和情感的表達的角度進行分析,此題注意從“比喻的修辭手法”“疊詞的運用”和“情感的表達”的角度分析?!八細w若汾水,無日不悠悠”這兩句的意思是說,我思念歸家之情時時刻刻縈繞心頭,就如同汾河水一樣,沒有一天斷絕過啊。所以這兩句運用了明喻的修辭手法,以水喻情,生動形象地把抽象的思歸之情形象化。此處的“悠悠”要聯(lián)系“思歸若汾水”來看,“悠悠”有連綿不斷的意思,表達了自己的思歸不斷的情懷。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3.2 *蜀相教案配套課件ppt,共38頁。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3.2 *蜀相示范課ppt課件,共2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走進作者,背景介紹,孔雀東南飛,課文解析,寫作特點,課堂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3.2 *蜀相背景圖課件ppt,共2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杜甫詩中的淚,尋找他們的相似之處,問題串聯(lián),比較鑒賞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