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課時間:______________ 累計____1____課時
課題
各種各樣的運動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知道物體的運動形式是各種各樣的,這些運動形式可以分類。
科學探究目標
觀察、比較物體的運動,能用簡單的圖示和文字等描述物體的運動形式。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種物體運動形式的樂趣。
2.養(yǎng)成認真觀察、及時記錄運動情況和開展交流研討的科學態(tài)度。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設計的精妙。
教學重難點
重點:觀察比較物體的運動,用簡單的圖示和文字等描述物體的運動形式。
難點:對物體的運動形式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指尖陀螺、鋼尺、玩具車、溜溜球、彈簧搖馬、彈彈球、陀螺、彈簧彩虹圈、發(fā)條青蛙、擺鐘、圓點貼紙、記錄紙(每人10條左右)、學生活動手冊。
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彈簧搖馬和旋轉木馬視頻、教學課件。
流程
教學設計
二次備課
聚焦
1.引入:(教學提示:出示教材P4秋千、擺鐘、雨刮器和蹺蹺板的圖片。)大家見過或者玩過這些物體嗎?(預設:見過;玩過。)那么,你們注意過這些物體是怎樣運動的嗎?誰來說一說?(教學提示:引導學生用語言或手勢進行描述。)
2.揭題:看來,這些物體的運動是不一樣的。生活中還有很多不一樣的物體,它們又是怎樣運動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各種各樣的運動。(板書:各種各樣的運動)
【設計意圖】從學生常見的物體引入,激活學生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對物體運動的簡單描述,讓學生認識到物體的運動是各種各樣的,順勢揭題。
探索與研討
探索一:比較不同物體的運動形式
1.過渡:播放彈簧搖馬運動的視頻,引導學生認真觀看。
2.提問:在剛才的視頻中,彈簧搖馬是怎樣運動的?(預設:前后擺動;馬身在前后擺動,下面的彈簧除了跟著擺動,還在上下彈跳。)
3.活動:大家觀察得真仔細!(教學提示:出示指尖陀螺、鋼尺、玩具車和溜溜球。)這些物體或玩具大家應該很熟悉,怎樣讓它們運動起來呢?
我們請一位同學來演示一下。(教學提示:鼓勵學生積極活動,并引導其他學生仔細觀察。)
4.提問:在剛才的演示過程中,大家觀察到了各個物體是怎樣運動的嗎?(教學提示:引導學生結合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描述。指尖陀螺是轉動;鋼尺被撥動以后是上下振動;玩具車的車身是平動、車輪是滾動;溜溜球甩出去后繞軸轉動、收回來是滾動。)
5.小結:不同的物體運動形式是不同的,同一個物體不同部分的運動形式也可能是不同的。
探索二:觀察物體上某一點的運動形式
1.過渡:既然不同的物體運動形式不同,同一個物體不同部分的運動形式也可能不同,那么,怎樣準確地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形式呢?(預設:在物體上做個記號。)沒錯,我們可以通過貼小圓點的方式幫助我們準確描述。
2.演示:在鋼尺有孔的一端貼上彩色圓點貼紙,將無孔的一端壓在桌面上,彈撥有孔的一端,引導學生觀察圓點的運動形式,然后演示用線條和箭頭記錄圓點的運動形式。換個位置貼圓點,繼續(xù)用彈撥的方法使鋼尺運動,引導學生觀察并比較前后兩次圓點的運動形式是否一樣。將貼紙換到鋼尺無孔的一端,并將鉛筆尖穿過鋼尺上的圓孔,用甩動的方法使鋼尺運動,引導學生觀察圓點的運動形式,并嘗試用線條和箭頭記錄。
3.提問:通過貼彩色圓點,相信大家清楚地觀察到了鋼尺的運動。當我們撥動鋼尺時,它是怎樣運動的?(預設:上下移動。)貼在不同位置的圓點的運動形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預設:都是上下移動,但是移動的幅度不同。)當我們用甩動的方法使鋼尺運動起來時,圓點的運動形式是怎樣的?(預設:繞著鉛筆轉動。)
4.過渡:學會了用線條和箭頭記錄物體的運動形式,接下來,讓我們來觀察更多物體的運動。
5.活動:分發(fā)活動材料,指導學生觀察并記錄各種物體的運動形式。
6.小結:物體的運動形式是各種各樣的,這些運動形式可以進行分類。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和學生演示,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物體的運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再通過“貼圓點”觀察物體運動的方式,將物體抽象為質點,既方便了學生觀察和記錄物體的運動形式,也體現(xiàn)了科學思維方式——研究物體的運動,可以將物體進行抽象。
拓展與小結
1.過渡:播放小朋友乘坐旋轉木馬的視頻,引導學生認真觀看。
2.提問:大家都有坐過旋轉木馬吧?結合你們自己的經(jīng)驗,說說旋轉木馬上的人是怎樣運動的?(預設:在轉動;在上下移動;既在轉動又在上下移動。)
3.布置任務:大家說得都對,那么,動手將你們認為的運動形式畫下來吧!
【設計意圖】在講授了各種各樣的運動形式之后,利用旋轉木馬這一生活中常見又有趣的物體進一步鞏固學生對物體運動形式的認識,同時引導學生將研究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對日常生活現(xiàn)象的關注中。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課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引入,引導學生列舉不同物體的運動形式并通過語言和手勢來描述,為后續(xù)物體的運動形式的描述打下基礎。再通過貼小圓點的方式對不同物體的運動形式進行觀察和比較,落實“認識各種各樣的運動形式”這一教學目標。在觀察活動中,部分學生會出現(xiàn)只看小圓點的運動方式而忽略物體整體的運動或讓物體運動過快而不易觀察具體運動形式的現(xiàn)象,所以要引導學生嘗試快、慢不同的運動方式,分析、判斷哪種更有利于觀察。
課后作業(yè)
三、將下列物體運動時會出現(xiàn)的運動形式用線連起來。
風扇 平動 蕩秋千
電梯 擺動 滑滑梯
鐘擺 轉動 摩天輪
參考答案
三、
這是一份科學三年級下冊2.各種各樣的運動教案及反思,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解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2.各種各樣的運動第2課時教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討,拓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2.各種各樣的運動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簡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疑難解答,教學后記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