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時間:______________累計____1____課時
課題
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知道根據(jù)運動路線的不同,物體的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夠用圖示記錄物體的運動路線。
2.能夠觀察、描述并判斷物體的運動形式。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樂于探究物體的運動形式。
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
3.能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及時記錄,并以事實為依據(jù),開展交流研討。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利用材料,制作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并判斷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難點:觀察、描述并判斷物體的運動形式。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藍色小球、紅色小球、桶或筐、直尺、直線軌道、曲線軌道、學生活動手冊。
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教學課件。
流程
教學設計
二次備課
聚焦
1.引入:(教學提示:出示教材P7立交橋的圖片。)立交橋上有許多行駛中的車輛,這些車的運動路線有什么不同?(預設: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彎的。)為什么車的運動路線不一樣呢?(預設:因為路面的形狀不一樣。)
2.講解:我們可以把路面看成運動軌道,直的運動軌道叫直線軌道,彎的運動軌道叫曲線軌道。
3.揭題:運動的物體會有不同的路線。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究物體運動的路線。(板書: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汽車在立交橋上行駛的現(xiàn)象,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說出汽車運動路線的不同,引出科學概念——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為后續(xù)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的學習打下基礎。
探索與研討
探索一:觀察并描述物體的運動路線
1.過渡:(教學提示:出示教材P7過山車、老鷹、臺球、電梯和掉落的蘋果的圖片。)這些現(xiàn)象大部分同學都見過,圖中物體的運動路線是怎樣的呢?
2.活動: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圖中物體的運動路線。
3.小結(jié):臺球、掉落的蘋果、垂直電梯和自動扶梯的運動路線是直線,過山車和老鷹的運動路線是曲線。
【設計意圖】通過對一些物體運動路線的描述,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物體的運動路線分為直線和曲線,為后續(xù)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的判斷打下基礎。
探索二:做擊球活動
1.過渡:(教學提示:出示藍色球和紅色球。)你們能讓小球走直線嗎?
2.活動:將藍色球和紅色球放在講桌上,相距約40厘米。請幾名學生嘗試推動藍色球來擊中紅色球。(預設:大多數(shù)學生很難擊中。)
3.提問:我們好像很難直接用藍色球擊中紅色球,這是為什么呢?(預設:因為球運動的路線不確定,很容易改變。)
4.追問:有什么好辦法能讓藍色球百發(fā)百中地擊中紅色球呢?(預設:讓小球沿特定的路線運動。)
5.活動:分發(fā)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指導學生利用軌道擊球,并用線條和箭頭畫出兩種軌道中藍色球的運動路線。
6.提問:小球在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中運動的路線分別是怎樣的?(預設:在直線軌道中運動的路線是直線,在曲線軌道中運動的路線是曲線。)
7.小結(jié):在直線軌道內(nèi)運動的小球在做直線運動,在曲線軌道內(nèi)運動的小球在做曲線運動。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嘗試用藍色球直接擊紅色球,再分別利用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擊球,體會兩種擊球方式的區(qū)別,很好地符合了3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使學生在趣味性活動中具體感知物體的運動形式。
探索三:做滾球活動
1.過渡:接下來我們試著讓小球做不同的運動,比如用手將小球沿著桌面推出。
2.提問:當小球在桌面上滾動時,它的運動路線會是怎樣的?(預設:直線。)當小球沖出桌面后,它的運動路線又會是怎樣的呢?(預設:向下掉落。)
3.布置任務:事實是否如你們猜測的那樣呢?需要通過實驗來驗證。但是我們既要推球,又要觀察小球在桌面上的運動路線,還要觀察小球沖出桌面后的運動路線,怎樣分工比較合理呢?在什么位置、用什么方式觀察更合適?請大家先在組內(nèi)討論再進行實驗。
4.展示:將各小組的實驗記錄單貼在黑板上,引導學生觀察并比較。
5.提問:你們發(fā)現(xiàn)各小組的實驗現(xiàn)象有什么相同點?(預設:小球在桌面上滾動時做的都是直線運動,沖出桌面后做的都是曲線運動。)又有什么不同點?(預設:不同小組畫的曲線的彎曲程度不同。)
6.小結(jié):小球在桌面上滾動時做直線運動,沖出桌面后做曲線運動。小球做曲線運動時路線的彎曲程度與推球的力度有關。
【設計意圖】小球的運動是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的結(jié)合,引導學生用綜合思維來描述物體的運動路線,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強化。
直線運動:物體的運動軌跡是直線的運動。
曲線運動:物體的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
拓展與小結(jié)
1.小結(jié):根據(jù)物體運動路線的不同,物體的運動可以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運動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直線運動,運動路線是曲線的運動叫曲線運動。
2.提問:(教學提示:出示天空中飛機飛行留下的痕跡、小朋友蕩秋千、運動員在操場上跑步的圖片。)圖中的這些人或物體的運動方式是怎樣的?說說你們判斷的理由。(預設:飛機留下的痕跡是直線,所以飛機做的是直線運動;小朋友蕩秋千時運動的路線是曲線,所以小朋友做的是曲線運動;運動員在操場上跑步的路線既有直線也有曲線,所以運動員既做直線運動也做曲線運動。)
3.布置任務:請大家課后觀察和判斷更多物體的運動形式。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更多的生活實例,引導學生認識到物體的運動更多的是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的結(jié)合。
板書設計
1.3 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直線運動:運動路線是直線的運動
曲線運動:運動路線是曲線的運動
生活中大多數(shù)物體的運動是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的結(jié)合
教學反思
3年級學生已經(jīng)能對物體的運動路線進行初步描述,但采用的通常是生活詞匯,如“直的”“轉(zhuǎn)彎的”“扭來扭去的”等,還不會用直線、曲線、直線運動、曲線運動等科學詞匯來描述。另外,學生還不擅長運用從具象到抽象、從單一到綜合的思維模式來描述物體的運動路線,他們往往只關注物體的個體特征,不習慣將之抽象為一個質(zhì)點來考慮。因此,本課先引導學生觀察和描述生活中一些物體的運動路線,再通過擊球、滾球這兩個活動,引導學生從具象到抽象、從單一到綜合地對物體的兩種運動路線進行描述和記錄,逐步加強學生對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的理解。最后引導學生觀察和判斷生活中更多物體的運動形式,幫助學生認識到大多數(shù)物體的運動是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的結(jié)合。
課后作業(yè)
三、選擇題。
1.下列物體的運動屬于直線運動的是( )。
A.轉(zhuǎn)動的風車 B.盤旋的老鷹 C.上下移動的直梯
2.下列物體的運動屬于曲線運動的是( )。
A.落地的蘋果 B.轉(zhuǎn)動的時針 C.發(fā)射升空的火箭)
3.拍籃球時,籃球的運動屬于( )運動;投籃時,籃球的運動屬于( )運動。
A.曲線 B.直線 C.無法確定
參考答案
三、1.C 2.B 3.B A

相關教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3.蠶長大了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3.蠶長大了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8.測試 “過山車”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8.測試 “過山車”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7.我們的“過山車”教案: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7.我們的“過山車”教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3.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第3課時教學設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3.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第3課時教學設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3.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教學設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3.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教學設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3.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教學設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3.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教學設計

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3.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教學設計

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3.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教學設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三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3. 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版本: 教科版(2024)

年級: 三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