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掌握速度的物理意義和定義,理解其矢量性(重點)。2.理解平均速度,能區(qū)分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并會進行相關(guān)計算(重難點)。3.理解瞬時速度,知道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初步體會極限思想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應(yīng)用和意義(重難點)。
一、速度
閱讀下面的表格,回答相關(guān)問題。
(1)將四個物體的位移填入表中。
(2)自行車和汽車哪個位置變化得快,為什么?
(3)自行車、汽車、火車誰位置變化最大,哪個位置變化最快,誰運動得最快?
答案 (1)150 100 100 750
(2)汽車位置變化得快,汽車和自行車位移大小相等,但汽車經(jīng)過時間短。
(3)火車 火車 火車
1.對速度概念的理解
(1)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
(2)定義:位移與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之比。
(3)定義式:v=eq \f(Δx,Δt)。
(4)單位:國際單位制單位是米每秒,符號是m/s或m·s-1。常用單位:千米每時(km/h或km·h-1)、厘米每秒(cm/s或cm·s-1)等。1 m/s=3.6 km/h。
2.速度的矢量性
(1)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選填“標(biāo)量”或“矢量”),方向與Δx的方向相同。
(2)在一維坐標(biāo)系中,速度方向可用帶正、負號的數(shù)值表示,正號表示與規(guī)定的正方向相同,負號表示與規(guī)定的正方向相反。
某同學(xué)根據(jù)v=eq \f(Δx,Δt)得出“速度與位移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的結(jié)論正確嗎?為什么?你還學(xué)過哪些物理量用比值定義法的?
答案 不正確。v=eq \f(Δx,Δt)是速度的定義式,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其大小與Δx及Δt無關(guān),比如勻速直線運動中v不變。ρ=eq \f(m,V),R=eq \f(U,I)。
例1 (多選)對速度的定義式v=eq \f(Δx,Δt),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v與運動的位移Δx成正比,與運動時間Δt成反比
B.速度v的大小與運動的位移Δx和時間Δt都無關(guān)
C.此速度定義式適用于任何運動
D.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
答案 BCD
解析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v=eq \f(Δx,Δt)是計算速度的公式,適用于任何運動,此式只能說明速度可由位移Δx與時間Δt的比值來計算,并不是說v與Δx成正比,與Δt成反比,故A錯誤,B、C、D正確。
1.比值定義法:用兩個基本的物理量的“比”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如速度、壓強、密度等。
2.比值定義法的特點:比值定義法定義的物理量往往不隨定義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有無而改變。
例2 (多選)甲、乙兩質(zhì)點在同一直線上做勻速運動,取向右為正方向,甲的速度為2 m/s,乙的速度為-4 m/s,則可知( )
A.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B.因為+2>-4,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C.這里正、負號的物理意義是表示質(zhì)點的運動方向
D.若甲、乙兩質(zhì)點同時由同一點出發(fā),則10 s后甲、乙相距60 m
答案 ACD
解析 速度是矢量,其正、負號表示質(zhì)點的運動方向,比較速度大小只比較其絕對值,故A、C正確,B錯誤;甲、乙兩質(zhì)點在同一直線上由同一點出發(fā),向相反方向運動,10 s內(nèi)甲運動了20 m,乙運動了40 m,故10 s后甲、乙相距60 m,D正確。
二、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1.平均速度
(1)物理意義:描述物體在時間Δt內(nèi)運動的平均快慢程度及方向。
粗略地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快慢,與物體運動的路徑無關(guān)。
(2)表達式:v=eq \f(Δx,Δt)。
(3)方向:與這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方向相同。
2.瞬時速度的概念
(1)定義:在表達式v=eq \f(Δx,Δt)中,當(dāng)Δt非常非常小時,運動快慢的差異可以忽略不計,此時,我們就把eq \f(Δx,Δt)叫作物體在時刻t的瞬時速度。(極限思想)
(2)方向:物體在該時刻的運動方向。
(3)物理意義:是精確地描述物體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4)速率
瞬時速度的大小叫作速率,是一個標(biāo)量,沒有方向。一般的速度計顯示的是速率。
小明坐在沿直線行駛的汽車上,從甲地到乙地用時20 min,行程20 km。根據(jù)公式v=eq \f(Δx,Δt),他計算出自己的速度為60 km/h,而途中某時刻小明發(fā)現(xiàn)速度計顯示為70 km/h。
(1)上面提到的兩個速度各表示什么速度?
(2)若小明由乙地返回甲地又用了20 min,則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平均速率=eq \f(路程,時間))各是多少?
(3)瞬時速度的大小叫作速率,但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不是平均速率,什么運動情境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
答案 (1)60 km/h為平均速度;70 km/h為瞬時速度
(2)0;60 km/h
(3)單方向直線運動中
(1)物體的平均速度為零,則物體一定處于靜止?fàn)顟B(tài)。( × )
(2)時間越短,平均速度越接近某點的瞬時速度。( √ )
(3)只有瞬時速度才可以精確描述變速運動。( √ )
(4)瞬時速度的方向與位移的方向相同。( × )
例3 以下關(guān)于速度概念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子彈以900 m/s的速度從槍口射出,指的是平均速度
B.汽車在平直的鄉(xiāng)村公路上的行駛速度約為3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某城區(qū)道路汽車的限速為4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D.比較汽車和動車從宜昌開往武漢的行駛快慢,應(yīng)比較它們的瞬時速度
答案 B
解析 平均速度對應(yīng)時間和位移,瞬時速度對應(yīng)時刻和位置,由題可知,B正確。
例4 一質(zhì)點做變速直線運動。
(1)若前eq \f(t,3)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6 m/s,后eq \f(2t,3)時間的平均速度為9 m/s,求這段時間t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br>(2)若質(zhì)點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為3 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為6 m/s,求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 (1)8 m/s (2)4 m/s
解析 (1)eq \x\t(v)=eq \f(x1+x2,t)=eq \f(6×\f(t,3)+9×\f(2t,3),t) m/s =8 m/s。
(2)eq \x\t(v)′=eq \f(x,t1+t2)=eq \f(x,\f(\f(x,2),3)+\f(\f(x,2),6)) m/s=4 m/s。
1.平均速度對應(yīng)時間和位移,瞬時速度對應(yīng)時刻和位置。
2.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1)區(qū)別:①平均速度=eq \f(位移,時間),即v=eq \f(Δx,Δt);平均速率=eq \f(路程,時間),即v′=eq \f(Δs,Δt);
②運動的物體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可能為零,但平均速率一定不為零。
(2)聯(lián)系:只有在單向直線運動中,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
課時對點練
考點一 速度
1.下列關(guān)于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體運動快
B.速度描述物體的位置變化快慢,速度大表示物體位置變化大
C.速度越大,位置變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
D.由v=eq \f(Δx,Δt)可知,位移越大,則速度越大
答案 A
解析 根據(jù)速度的定義知,A正確;速度大表示物體的位置變化快,但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物體位置變化(即位移)不一定大,B、C錯誤;由于Δt不確定,位移Δx越大,v不一定越大,D錯誤。
2.下列關(guān)于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由v=eq \f(Δx,Δt)知,v與Δx成正比,與Δt成反比
B.速度大小不變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C.v=eq \f(Δx,Δt)只適用于勻速直線運動
D.速度的方向與對應(yīng)時間內(nèi)物體位移的方向一致
答案 D
解析 v是用比值定義法定義的物理量,v與Δx、Δt無關(guān),A錯誤;勻速直線運動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變的運動,B錯誤;v=eq \f(Δx,Δt)適用于任何運動,C錯誤;由v=eq \f(Δx,Δt)可知,速度的方向與對應(yīng)時間內(nèi)物體位移的方向一致,D正確。
考點二 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3.(多選)(2022·石家莊市高一檢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第3 s末的速度為6 m/s,這里是指平均速度
B.汽車從甲站行駛到乙站的速度是20 m/s,這里是指瞬時速度
C.“復(fù)興號”動車組列車速度計顯示速度為350 km/h,這里的速度是指瞬時速度
D.為了解決偏遠地區(qū)的配送問題,某快遞公司采取“無人機快遞”,無人機從某一投遞站帶著快件到達指定位置送達后又返回該投遞站,這一過程中無人機的平均速度為零
答案 CD
解析 第3 s末的速度是指瞬時速度,故A錯誤;汽車從甲站行駛到乙站的速度為平均速度,故B錯誤;速度計顯示的速度為瞬時速度,故C正確;無人機回到了原位置,位移為零,故平均速度為零,D正確。
4.(多選)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車啟動后在第10 s末,速度計的指針指在如圖所示的位置,前10 s內(nèi)汽車運動的位移為150 m。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第10 s末汽車的速率是70 km/h
B.第10 s末汽車的速率是70 m/s
C.前10 s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是15 m/s
D.前10 s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是35 m/s
答案 AC
解析 汽車的速度計顯示的是速率,由題圖可知在第10 s末汽車的速率是70 km/h,故A正確,B錯誤。前10 s內(nèi)汽車的位移是150 m,則汽車的平均速度為15 m/s,故C正確,D錯誤。
5.在東京奧運會田徑男子100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以9秒83的成績刷新亞洲紀(jì)錄。假設(shè)他在50 m處的速度為9.9 m/s,到達終點的速度為10.6 m/s,則他在比賽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為( )
A.9.9 m/s B.10.17 m/s
C.10.25 m/s D.10.6 m/s
答案 B
解析 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定義可知v=eq \f(Δx,Δt)=eq \f(100,9.83) m/s≈10.17 m/s,故選B。
6.(2023·邢臺八中月考)一輛汽車沿平直的公路單向行駛,從A處行駛到B處用了60 s,A、B兩地相距900 m;在B處停留30 s后沿原路返回,又用了45 s到達A、B的中點C處。問:
(1)這輛汽車前60 s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
(2)這輛汽車從A處到C處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
答案 (1)15 m/s (2)3.33 m/s
解析 (1)前60 s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為v=eq \f(x,t)=eq \f(900,60) m/s=15 m/s。
(2)從A到C的平均速度大小為v′=eq \f(\f(x,2),t+t0+t′)=eq \f(450,60+30+45) m/s≈3.33 m/s。
考點三 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
7.(2022·南通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高一期中)江蘇高速四通八達,但是超速是最大的安全隱患,為了防止超速,交警部門設(shè)置了兩套監(jiān)控系統(tǒng),一套是固定測速點,定點測速。一套是在一段路線區(qū)間設(shè)置區(qū)間測速,通過記錄通過固定區(qū)間的時間,分析汽車是否超速。如圖所示,是一輛汽車在高速上導(dǎo)航儀的某時刻界面截圖,該路段限速120 km/h。據(jù)此分析正確的是( )
A.這輛汽車在區(qū)間行駛中已有超速行為
B.18.3公里表示剩余行程的位移大小
C.118 km/h表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率
D.根據(jù)“18.3公里、24分鐘”這兩個數(shù)據(jù),可以算出剩余行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 A
解析 由題圖可得,此時汽車的速率為118 km/h。汽車從區(qū)間測速開始到現(xiàn)在的平均速率是120 km/h,區(qū)間測速還有3.6公里結(jié)束。距離終點的路程還有18.3公里,還需要24分鐘到達終點。汽車從區(qū)間測速開始到現(xiàn)在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20 km/h,此時的瞬時速度大小為118 km/h,則在此之前汽車已有超速行為,故A正確;18.3公里表示剩余行程的路程,故B錯誤;118 km/h表示此時的速率,故C錯誤;根據(jù)“18.3公里、24分鐘”這兩個數(shù)據(jù),可以算出剩余行程的平均速率,故D錯誤。
8.(2023·馬鞍山市高一期中)旅客坐高鐵從北京西到廣州南的某次列車上午8:00發(fā)車,當(dāng)日下午16:00到達,該次旅程約2 200 km。已知北京到廣州的直線距離約為1 980 km,某次該旅客發(fā)現(xiàn)車廂內(nèi)的顯示牌上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旅客此次旅程的平均速率為237.5 km/h,顯示牌上的“301 km/h”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B.旅客此次旅程的平均速率為237.5 km/h,顯示牌上的“301 km/h”是瞬時速度的大小
C.旅客此次旅程的平均速率為275 km/h,顯示牌上的“301 km/h”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旅客此次旅程的平均速率為275 km/h,顯示牌上的“301 km/h”是瞬時速度的大小
答案 D
解析 根據(jù)題意可得,列車從北京西到廣州南所用時間t=8 h,運行里程s=2 200 km
平均速率為v=eq \f(s,t)=eq \f(2 200,8) km/h=275 km/h,顯示牌上的“301 km/h”是某一時刻的速率,即瞬時速度的大小,故選D。
9.(2022·上海市徐匯中學(xué)高一期中)如圖為用高速攝影機拍攝的8 mm直徑的子彈射過一只蘋果時的照片,該子彈的平均速度為900 m/s,可估算該子彈從頭部進入蘋果至尾部穿出蘋果所需的時間最接近( )
A.10-2 s B.10-4 s C.10-6 s D.10-8 s
答案 B
解析 蘋果寬度約為70 mm,子彈長度大致是本身直徑的3倍,故取子彈長度約為20 mm,即子彈穿過蘋果過程的位移為90 mm,子彈穿過蘋果的時間為t=eq \f(x,v)=eq \f(90×10-3,900) s=10-4 s,故選B。
10.(2023·南京市寧海中學(xué)高一期中)如圖所示,三個質(zhì)點A、B、C同時從N點出發(fā),分別沿圖示路徑同時到達M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從N到M的過程中,B的位移最小
B.質(zhì)點A到達M點時的速率最大
C.從N到M的過程中,三個質(zhì)點的平均速率相同
D.從N到M的過程中,三個質(zhì)點的平均速度相同
答案 D
解析 三個質(zhì)點都從N到M,則位移相等,平均速度相同,A錯誤,D正確;三個質(zhì)點運動的時間都相等,路程不等,質(zhì)點A從N點到達M點的路程最大,則平均速率最大,但到達M點時的速率不一定最大,B、C錯誤。
11.(2022·臨沂一中高一上期中)在一次爬山比賽中,某人從山腳爬上山頂,然后又沿原路返到山腳。上山的平均速率為v1,下山的平均速率為v2 ,則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eq \f(v1+v2,2),eq \f(v1+v2,2) B.eq \f(v1-v2,2),eq \f(v1+v2,2)
C.0,eq \f(v1v2,v1+v2) D.0,eq \f(2v1v2,v1+v2)
答案 D
解析 設(shè)從山腳到山頂?shù)穆烦虨閤,此人往返一次對應(yīng)的位移Δx=0,其平均速度大小為eq \x\t(v)=eq \f(Δx,Δt)=0,平均速率等于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往返一次的平均速率為eq \x\t(v′)=eq \f(x+x,\f(x,v1)+\f(x,v2))=eq \f(2v1v2,v1+v2),故選D。
12.某物體由A點出發(fā)做直線運動,前5 s向東行駛了30 m到達B點,又向東行駛了5 s前進了60 m到達C點,在C點停了4 s后又向西行駛,經(jīng)歷了6 s運動了120 m到達A點西側(cè)的D點,如圖所示,求:
(1)最后6 s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度;
(2)全過程的平均速度;
(3)全過程的平均速率。
答案 (1)20 m/s,方向向西 (2)1.5 m/s,方向向西 (3)10.5 m/s
解析 (1)最后6 s內(nèi)物體從C點到D點的位移大小為Δx3=120 m,則平均速度大小為v1=eq \f(Δx3,t4)=eq \f(120 m,6 s)=20 m/s,方向向西。
(2)全程中物體初位置為A點,末位置為D點,其位移是eq \(AD,\s\up6(→)),方向向西,大小Δx=Δx3-Δx1-Δx2=120 m-30 m-60 m=30 m,所用時間t總=5 s+5 s+4 s+6 s=20 s,則平均速度大小為v2=eq \f(Δx,t總)=eq \f(30 m,20 s)=1.5 m/s,方向向西。
(3)全過程的路程s=30 m+60 m+120 m=210 m,
全過程的平均速率eq \x\t(v)=eq \f(s,t總)=10.5 m/s。初位置/m
經(jīng)過時間/s
末位置/m
位移/m
人在平直道路上跑步
0
40
150
自行車沿平直道路行駛
0
20
100
汽車沿平直道路行駛
0
10
100
火車沿平直道路行駛
500
30
1 250

相關(guān)試卷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3 向心加速度優(yōu)秀課后測評: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3 向心加速度優(yōu)秀課后測評,共10頁。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1 重力與彈力優(yōu)秀第1課時一課一練: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1 重力與彈力優(yōu)秀第1課時一課一練,共9頁。

高中物理1 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優(yōu)秀同步訓(xùn)練題: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1 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優(yōu)秀同步訓(xùn)練題,共9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必修 第一冊3 位置變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優(yōu)秀測試題

必修 第一冊3 位置變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優(yōu)秀測試題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4 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優(yōu)秀第1課時當(dāng)堂檢測題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4 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優(yōu)秀第1課時當(dāng)堂檢測題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3 位置變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精品第2課時同步訓(xùn)練題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3 位置變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精品第2課時同步訓(xùn)練題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2 時間 位移精品第1課時習(xí)題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2 時間 位移精品第1課時習(xí)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電子課本

3 位置變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版本: 人教版 (2019)

年級: 必修 第一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xué)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