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目標] 1.知道時刻和時間間隔的含義和區(qū)別(重點)。2.知道位移與路程的含義與區(qū)別,會區(qū)分矢量和標量(重點)。3.會在一維坐標系中表示位置和位移。
一、時刻和時間間隔
通知:9月25號校運會開幕時間為8:00,請各位同學準時到田徑場參加開幕儀式。
表揚:校運會上,小明同學以11秒的成績奪得100米短跑冠軍,特此表揚。
以上兩種情況的時間是不是同一個意思?
答案 不是,8:00為瞬間或一個時間點,11 s為一段時間。
1.時刻:指某一瞬間,它在表示時間的數(shù)軸上用點表示。
2.時間間隔:指某兩個時刻之間的時間間隔,表示一段時間,在時間數(shù)軸上用線段表示。
1.在如圖所示時間軸上表示第1 s初,第1 s末,第2 s初,第2 s末,第2 s內(nèi),前2 s內(nèi)。
答案
2.(1)第1秒末到第3秒末是幾秒?
(2)第5秒末到第12秒初,時間間隔是幾秒?
(3)第5秒內(nèi)時間間隔是幾秒?前5秒內(nèi)時間間隔是幾秒?
答案 (1)2秒 (2)6秒 (3)1秒 5秒
例1 (2022·菏澤市高一期中)如圖所示的時間軸,下列時間間隔的說法正確的是( )
A.t2表示時刻,稱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稱為2 s內(nèi)
B.tn-1~tn表示時間間隔,稱為第n s內(nèi)
C.t0~t2表示時間間隔,稱為最初2 s或第2 s內(nèi)
D.tn-1表示時刻,稱為第(n-1) s
答案 B
解析 t2表示時刻,可以稱為第2 s末或第3 s初,不可以稱為2 s內(nèi),2 s內(nèi)表示時間間隔,故A錯誤;tn-1~tn表示時間間隔,稱為第n s內(nèi),故B正確;t0~t2表示時間間隔,稱為最初2 s或前2 s內(nèi),不是第2 s內(nèi),故C錯誤;tn-1表示時刻,稱為第n s初或第(n-1) s末,故D錯誤。
時刻與時間間隔的比較
二、位置和位移
如圖所示,三位旅行者從北京到上海,甲乘坐高鐵直達,乙乘坐飛機直達,丙先乘坐汽車,再乘坐輪船到上海。三種出行方式的不同之處在哪里?相同點是什么?
答案 路徑不同,軌跡的長度不同,所用時間不同。起始位置、終點位置相同。
1.坐標系:為了定量地描述物體的位置,需要在參考系上建立適當?shù)淖鴺讼怠?br>坐標系構(gòu)成要素: 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
2.路程: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
3.位移
(1)定義:由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
(2)物理意義:描述物體(質(zhì)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
(3)大?。撼?、末位置間線段的長度。
(4)方向: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4.矢量:在物理學中,像位移這樣的物理量叫作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標量:在物理學中,像溫度、路程這樣的物理量叫作標量,它們只有大小,沒有方向。
如果一位同學從操場中心A點出發(fā)向北走了40 m到達B點,然后又向西走了30 m到達C點,則他從A到C點的路程是多少?位移的大小是多少?(畫軌跡圖求解)
答案
A→C的路程為70 m;A→C的位移大小為x=eq \r(302+402) m=50 m。
(1)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時,路程和位移總是大小相等,且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 × )
(2)一個物體的位移為零,路程也一定為零。( × )
(3)位移是描述直線運動的,路程是描述曲線運動的。( × )
例2 (2023·濟寧一中月考)煤礦安檢員在一次巡檢中,乘坐礦井電梯從A井豎直向下運動了120 m到達井底,然后在井底又沿著水平隧道向東走了160 m到達B井,最后從B井乘坐電梯豎直向上返回地面。若A、B兩個井口恰在同一水平面上,則此次巡檢中安檢員( )
A.發(fā)生的位移是200 m,方向向東;通過的路程是160 m
B.發(fā)生的位移是400 m,方向向東;通過的路程是160 m
C.發(fā)生的位移是160 m,方向向東;通過的路程是400 m
D.發(fā)生的位移是160 m,方向向東;通過的路程是200 m
答案 C
解析 由于初位置在A井口,末位置在B井口,故位移大小為160 m,方向向東,路程為s=160 m+120 m+120 m=400 m,故選C。
例3 小明沿著半徑為R的水平圓跑道跑了1.25圈時,他的( )
A.路程和位移大小均為2.5πR
B.路程和位移大小均為eq \r(2)R
C.路程為2.5πR,位移的大小為eq \r(2)R
D.路程為0.5πR,位移的大小為eq \r(2)R
答案 C
解析 路程指的是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小明運動了1.25圈,他的路程等于2πR+0.5πR=2.5πR,位移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故位移大小為eq \r(2)R,C正確。
位移和路程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三、直線運動的位移
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從初位置A處運動到B處,又運動到C處。
(1)在圖中用有向線段畫出物體從A到B的位移,并求坐標變化量。
(2)在圖中用有向線段畫出從A到C的位移,并求坐標變化量。
答案 (1)
Δx1=xB-xA=5 m-2 m=3 m。
(2)
Δx2=xC-xA=-1 m-2 m=-3 m。
1.在一維坐標系中,做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初位置為x1,末位置為x2,則物體的位移Δx=x2-x1。(如圖)
2.坐標系中位移正負的意義:位移為正,表示位移的方向與規(guī)定的坐標軸正方向相同,位移為負,表示位移的方向與規(guī)定的坐標軸正方向相反。
例4 從高出地面3 m的位置豎直向上拋出一個小球,它上升5 m后回落,最后到達地面,如圖所示。分別以地面和拋出點為原點建立一維坐標系,方向均以向上為正,填寫以下表格。
表 豎直向上拋出小球的坐標和位移
物體的位置坐標與坐標原點的選取有關(guān);但位移與坐標原點的選取無關(guān)。
課時對點練
考點一 時刻和時間間隔
1.(2023·南平市高級中學高一期中)在某校舉行的創(chuàng)新設(shè)計大賽上,某班“科技之光”興趣小組設(shè)計了一種音樂鐘,該音樂鐘每隔一段相等的時間就發(fā)出一段1分鐘的美妙樂聲。已知上午9時和9時41分發(fā)出樂聲。下列有關(guān)該音樂鐘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上午9時和9時41分發(fā)出樂聲,9時和9時41分指的是時間間隔
B.該音樂鐘每隔40分鐘發(fā)出一次樂聲,40分鐘指的是時間間隔
C.該音樂鐘持續(xù)發(fā)出1分鐘的美妙樂聲,1分鐘指的是時刻
D.該音樂鐘在上午10時22分時會再次發(fā)出樂聲,10時22分指的是時間間隔
答案 B
解析 9時和9時41分在時間軸上對應(yīng)一個點,所以表示時刻,故A錯誤;40分鐘在時間軸上對應(yīng)一個時間段,所以表示時間間隔,故B正確;1分鐘對應(yīng)一個時間段,表示時間間隔,故C錯誤;10時22分對應(yīng)時間點,表示時刻,故D錯誤。
2.(2022·沈陽市高一期中)下列關(guān)于民間俗語中所說的時間,理解正確的是( )
A.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表示做事得過且過,“一天”指時間間隔
B.用“三分鐘熱度”形容做事沒有持久性,“三分鐘”指時刻
C.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形容做事情不能一蹴而就,“一日”指時刻
D.用“寧停三分,不搶一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三分”和“一秒”均指時刻
答案 A
解析 “一天”表示一個過程,是持續(xù)的量,為時間間隔,A正確;“三分鐘”表示持續(xù)的時間,為時間間隔,B錯誤;“一日”表示寒冷持續(xù)的過程,是持續(xù)的量,為時間間隔,C錯誤;“三分”對應(yīng)一個過程,“一秒”對應(yīng)一個過程,均是持續(xù)的量,均為時間間隔,D錯誤。
3.如圖所示,時間數(shù)軸上標注的線段和點分別指下列哪些時間間隔和時刻( )
A.1 s、5 s B.1 s、第5 s末
C.第2 s內(nèi)、第6 s初 D.第3 s內(nèi)、第5 s末
答案 D
解析 時間數(shù)軸上的一段線段表示時間間隔,題圖所示線段指第3 s內(nèi);時間數(shù)軸上的點表示時刻,題圖中點指的是第5 s末或第6 s初,故選D。
考點二 位置和位移
4. (多選)(2022·石家莊市外國語學校高一上期中)下列關(guān)于位移和路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沿直線向某一方向運動,通過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體沿直線運動,通過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體通過的路程不相等,位移可能相同
D.物體通過一段路程,位移可能為零
答案 CD
解析 路程是運動軌跡的長度,位移是物體初、末位置間的有向線段,物體沿直線向某一方向運動,通過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但不能說通過的路程就是位移,故A錯誤;物體沿直線單方向運動,通過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物體沿直線往返運動,通過的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故B錯誤;物體通過的路程不相等,但只要初、末位置相同,則物體的位移就相同,故C正確;物體通過一段路程,若回到出發(fā)點,則位移為零,故D正確。
5.如圖,運動員在400 m標準田徑場的跑道上進行比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400 m比賽,外跑道上的運動員的路程大
B.400 m比賽,不同跑道上的運動員的位移相同
C.200 m比賽,不同跑道上的運動員的位移相同
D.100 m比賽在直道上進行,運動員的位移大小與路程相等
答案 D
解析 400 m比賽,外跑道上的運動員的路程和內(nèi)跑道的路程相等,故A錯誤;200 m和400 m比賽,不同跑道上的運動員的起點不同,終點相同,位移不相同,故B、C錯誤;100 m比賽在直道上進行,運動員的位移大小與路程相等,故D正確。
6.(2022·江蘇省上岡中學期中)如圖所示,在距墻1 m的A點,小球以某一速度向右沖向與墻壁固定的彈簧,將彈簧壓縮到最短時到達距墻0.2 m的B點,然后又被彈回至距墻1.5 m的C點靜止,則從A點到C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位移大小為2.1 m,方向向左,路程為1.3 m
B.位移大小為2.1 m,方向向右,路程為1.3m
C.位移大小為0.5 m,方向向左,路程為2.1 m
D.位移大小為0.5 m,方向向右,路程為2.1 m
答案 C
解析 從A點到C點的過程中,小球位移大小為x=eq \x\t(AC)=1.5 m-1 m=0.5 m,方向由A指向C,即向左,路程為s=eq \x\t(AB)+eq \x\t(BC)=1 m+1.5 m-2×0.2 m=2.1 m,故選C。
7.(2022·衢州高級中學高一期中)如圖所示,“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與“天和號”空間站在交會對接之前,分別沿半徑為r、R的圓形軌道運動。某時刻“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天和號”空間站分別從B點、A點開始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空間站運行一周的位移大小為2πR
B.“天舟二號”運行eq \f(1,2)周的路程為2r
C.“天舟二號”運行eq \f(1,4)周的位移大小為eq \r(2)r
D.二者各自運行一周,其路程相等
答案 C
解析 空間站運行一周的位移為0,選項A錯誤;“天舟二號”運行eq \f(1,2)周的路程為πr,選項B錯誤;“天舟二號”運行eq \f(1,4)周的位移大小為eq \r(2)r,選項C正確;“天舟二號”和空間站各自運行一周,其路程分別為2πr和2πR,路程不相等,選項D錯誤。
8.如圖所示,A、B是靜止在球桌臺面上的兩個球,相距1.1 m,運動員將球A擊向球臺側(cè)壁C點,球A碰壁后反彈與球B相碰,已知C點與球A、球B原來位置的距離分別為0.6 m和0.9 m。球A從開始被擊到撞到球B的全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球A通過的路程是1.5 mB.球A通過的路程是1.1 m
C.球A通過的位移大小是0.9 mD.球A通過的位移大小是0.6 m
答案 A
考點三 矢量和標量
9.下列關(guān)于位移和溫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物體的位移大小均為30 m,這兩個位移一定相同
B.做直線運動的兩物體位移x甲=3 m,x乙=-5 m,則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C.溫度計讀數(shù)有正有負,其正、負號表示溫度的方向
D.溫度計讀數(shù)t1=3 ℃,t2=-5 ℃,則t1>t2
答案 D
考點四 直線運動的位移
10.(多選)(2022·沈陽市第八十三中學高一開學考試)某質(zhì)點沿一直線做往返運動,如圖所示,xOA=xAB=xCO=xDC=1 m,O點為x軸的原點,且質(zhì)點由A點出發(fā),向x軸的正方向運動至B點再反向沿x軸的負方向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zhì)點在A→B→C的時間內(nèi)發(fā)生的位移為2 m,方向沿x軸正方向,路程為4 m
B.質(zhì)點在B→D的時間內(nèi)發(fā)生的位移為-4 m,方向沿x軸負方向,路程為4 m
C.當質(zhì)點到達D點時,其位置可用D點的坐標-2 m表示
D.當質(zhì)點到達D點時,相對于A點的位移為-3 m
答案 BCD
解析 由于xAC=-2 m,因此質(zhì)點在A→B→C的時間內(nèi),位移大小為2 m,位移方向為A到C,沿x軸負方向,所以位移為-2 m,路程為4 m,故A錯誤;在B→D的時間內(nèi),質(zhì)點位移方向由B指向D,與正方向相反,沿x軸負方向,所以位移為-4 m,路程為4 m,故B正確;當質(zhì)點到達D點時,位置在原點的左側(cè),坐標為-2 m,故C正確;當質(zhì)點到達D點時,在A點左側(cè)3 m處,相對于A點的位移為-3 m,故D正確。
11.如圖所示,物體沿兩個半徑為R的圓弧由A運動到C,則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別為( )
A.eq \f(5π,2)R,方向由A指向C;eq \r(10)R
B.eq \f(5π,2)R,方向由A指向C;eq \f(5π,2)R
C.eq \r(10)R,方向由A指向C;eq \f(5π,2)R
D.eq \r(10)R,方向由C指向A;eq \f(5π,2)R
答案 C
解析 物體的位移大小為線段AC的長度,根據(jù)幾何關(guān)系可知xAC=eq \r(R2+?3R?2)=eq \r(10)R,方向由A指向C;路程為一個半圓周長和一個四分之三圓周長之和,即s=eq \f(2πR,2)+eq \f(3,4)×2πR=eq \f(5,2)πR,故A、B、D錯誤,C正確。
12.(2023·齊齊哈爾市高一期中)一個質(zhì)點在x軸上運動,它在連續(xù)的第n秒末對應(yīng)的坐標如表所示。假設(shè)每一秒內(nèi)質(zhì)點都做的是單向直線運動,則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zhì)點在前2秒內(nèi)位移最大
B.質(zhì)點在第3秒內(nèi)位移最大
C.前4秒內(nèi)路程最大
D.質(zhì)點每一秒內(nèi)的位移就是路程
答案 B
解析 根據(jù)表格可知,質(zhì)點起始位置在原點,位移的正、負表示方向,故由此可知質(zhì)點在前2秒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8 m,而質(zhì)點在前4秒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9 m,故A錯誤;質(zhì)點在第n秒內(nèi)的位移大小等于質(zhì)點第n秒末的坐標和第n-1秒末的坐標之差的絕對值,根據(jù)表格可知,質(zhì)點在第3秒內(nèi)位移最大,為12 m,故B正確;路程等于物體運動的軌跡的長度,由表可知,物體6秒內(nèi)均在運動,故在前6秒內(nèi)路程最大,故C錯誤;雖然每一秒內(nèi)質(zhì)點都做的是單向直線運動,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不能說位移就是路程,故D錯誤。
13.(2023·廣州四十七中高一期中)如圖,車輪半徑為0.6 m的自行車,在水平地面上不打滑并沿直線運動。氣門芯從最高點第一次到達最低點,位移大小約為( )
A.1.2 m B.1.8 m C.2.2 m D.3.6 m
答案 C
解析 氣門芯從最高點第一次到達最低點過程中輪子向前運動半個周長,根據(jù)幾何知識,位移大小為x=eq \r(?2R?2+?πR?2)≈2.2 m,故選C。
14.如圖所示,實心長方體木塊ABCD-A′B′C′D′的長、寬、高分別為a、b、c,且a>b>c。有一小蟲自A′點運動到C點,求:
(1)小蟲的位移大?。?br>(2)小蟲的最小路程。
答案 (1)eq \r(a2+b2+c2) (2)eq \r(a2+?b+c?2)
解析 (1)小蟲的位移大小為由A′指向C的有向線段長度,則
x=eq \r(A′C′2+CC′2)=eq \r(A′B′2+B′C′2+CC′2)=eq \r(a2+b2+c2)。
(2)小蟲的最小路程應(yīng)等于表面展開后A′、C之間的距離,展開方式有三種,如圖所示,圖甲中A′C間距離最小,為eq \r(a2+?b+c?2)。
時刻
時間間隔
在時間軸
上的表示
用點表示
用線段表示
描述
關(guān)鍵詞
“初”“末”“時”,如“第1 s末”“第2 s初”“3 s時”
“內(nèi)”如“第2 s內(nèi)”“前3 s內(nèi)”
聯(lián)系
兩個時刻之間為一段時間間隔,時間間隔能表示運動的一個過程,好比一段錄像;時刻表示運動的一瞬間,好比一張照片
項目
比較
位移
路程
區(qū)別
物理意義
描述物體的位置變化,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
描述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
矢標性
矢量
標量
相關(guān)因素
由物體的初、末位置決定,與物體運動路徑無關(guān)
既與物體的初、末位置有關(guān),也與物體運動路徑有關(guān)
聯(lián)系
位移的大小不大于相應(yīng)的路程,只有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坐標原點
拋出點的坐標
最高點的坐標
落地點的坐標
從拋出點到最高點的位移
從最高點到落地點的位移
從拋出點到落地點的位移
地面
3 m
8 m
0
5 m
-8 m
-3 m
拋出點
0
5 m
-3 m
5 m
-8 m
-3 m
t/s
0
1
2
3
4
5
6
x/m
0
5
8
-4
-9
-2
6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2 時間 位移第2課時同步達標檢測題,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x-t圖像,物理意義,位移的測量,圖甲是電火花計時器的示意圖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2 時間 位移第2課時課后練習題,共4頁。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3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精品當堂達標檢測題,共9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