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晉書法家、文學(xué)家,字逸少。為官至右軍參軍,世稱王右軍。因與揚州刺史不和稱病離郡,放情山水,以壽終,后人輯有《王右軍集》2卷。 相傳王羲之7歲學(xué)書,12歲從父親枕中竊讀前代《筆論》。少時從當(dāng)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wèi)夫人學(xué)習(xí)書法,自以為學(xué)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見李斯、鍾繇等名家書法,又在洛陽看到蔡邕寫的石經(jīng)及張昶《華岳碑》,開始意識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學(xué)眾碑,從此書藝大進。創(chuàng)造了新風(fēng)格,把草書推向全新的境界。
王羲之被后世譽為“書圣”,他寫的《樂毅論》《黃庭經(jīng)》等楷書被稱為“書之圣”,他的行草書被尊為“草之圣”,他寫的 《蘭亭集序》被后世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晉代的大士族郗鑒欲與王氏家族聯(lián)姻,就派了門生到王家去擇婿。 “郗太傅在京品,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T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臥,如不聞。”東床快婿指為人豁達,才能出眾的女婿,女婿的美稱。
晉代的大士族郗鑒欲與王氏家族聯(lián)姻,就派了門生到王家去擇婿。 王導(dǎo)讓來人到東廂下逐一觀察他的子侄。 門生回去后對郗鑒回報說:“王氏的諸少年都不錯。他們聽說來人是郗家派來選女婿的,都一個個神態(tài)矜持。只有一個人在東床上袒胸露腹地吃東西,好像不知道有這回事一樣。” 郗鑒聽了,說:“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焙髞硪淮蚵牐捞垢苟车娜耸峭豸酥桶雅畠杭藿o了他。
王羲之七歲就擅長書法,十二歲時晉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詞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發(fā)現(xiàn)王羲之的書法墨跡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進三分深度,才見底,木工驚嘆王羲之的筆力雄勁,書法技藝爐火純青,筆鋒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原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也比喻對文章或事物見解深刻、透徹。
《晉書·王羲之傳》記下了這樣一件事:“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yǎng)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br/> 傳說“鵝池”兩字出自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兩人的手筆。當(dāng)年,王羲之在池邊剛寫完“鵝”字,忽然聽到“圣旨到”,便擱筆迎旨。一旁正在練字的兒子王獻之,趁父親離開之際,提筆補上了“池”字,一碑兩字,父子合璧,成了千古佳話。
蘭亭,東晉位于會稽郡山陰城,今紹興城外的蘭渚山下。集,集會,此指暮春時諸生會于會稽山陰行修禊的聚會。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列于卷首叫“序”,位于卷末叫“跋”。作用:在于推薦介紹其人著作,說明寫作過程、寫作目的、主要內(nèi)容或說明一些同本書有關(guān)的事情,幫助讀者更好地去閱讀或理解此書。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時任會稽內(nèi)史的王羲之邀謝安、孫綽等41人在會稽山陰蘭亭舉行集會,飲酒賦詩,每人賦四言詩、五言詩各一首,事后將詩匯集成冊,題名《蘭亭集》,由王羲之作序,寫成本文。
聽錄音,標(biāo)生字,
思考:文章分為幾部分?
癸丑( )會稽( ) 修禊事( ) 激湍( )流觴( ) 騁懷( )放浪形?。? )趣舍萬殊 ( )一契( )嗟悼( ) 彭殤( )
請同學(xué)們朗讀文本,根據(jù)文章的情感變化,劃分段落層次:
找出文中最能概括作者情感起伏變化的三個字:
內(nèi)容(一)記敘蘭亭盛況(1-2)(二)抒發(fā)生死感慨(3)(三)交代作序目的。(4)
情感 樂 痛 悲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介詞結(jié)構(gòu)“于會稽山陰之蘭亭”后置
形作名,賢能的人,賢才
永和九年,這年是癸丑年,農(nóng)歷三月初,(名士們)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集會,為了舉行祭禮。許多賢才都到這里,年輕的、年長的人都聚集在一起。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弦樂器和管樂器,此處指音樂
這里有崇高險峻的山嶺,有茂密高大的樹木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子的四周互相襯托,把溪水引來作為使酒杯漂流的環(huán)形渠水,人們在曲水旁邊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管弦齊奏的盛況,一邊飲酒一邊賦詩,也足夠來痛快地表達各自深遠高雅的情思。
古人的一種游藝項目,眾人坐在環(huán)曲的溪水邊,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動,停于某人處,即取而飲之,或吟詠詩賦來代替。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這一天,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春風(fēng)暖和暢快。抬頭觀看廣闊的宇宙,低頭品察繁多的自然萬物,用來縱目觀賞,開闊胸懷,足夠用來窮盡視聽的樂趣,實在是值得快樂??!
1、賞讀1、2段,品蘭亭之樂
以“活動記錄者”的身份填寫記錄
蘭亭集會的盛況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
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
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信 可 樂 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蛉≈T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兩個動作表示時間短暫
人與人相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有的人喜歡傾吐心懷,(與朋友)在室內(nèi)面對面交談;有的人依靠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托情懷,不受任何約束,曠達放縱。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dāng)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雖然人們對取舍各不相同,安靜和躁動的性情各不相同,但當(dāng)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就會一時感到自得、快樂而自我滿足,不知道老年將要到來;等到他們對所擁有的的事物感到厭倦時,感情會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感慨也就隨著產(chǎn)生了。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過去所喜歡的事物,轉(zhuǎn)眼之間,已成為往事,尚且不能不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觸;何況人的壽命長短聽?wèi){造化,最終將走向死亡。古人說:“死和生是一件大事啊?!痹跄懿槐茨??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向內(nèi),深入內(nèi)心世界,不務(wù)實際,聚眾談玄
向外,寄情山水聲色,不受世俗禮法約束
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
魏晉風(fēng)流: 飲酒、服藥、清談、縱情山水、狂放不羈……
如何面對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哪兩類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
王羲之所處的時代是政治極為嚴(yán)酷、社會急劇動蕩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許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殘酷的權(quán)力斗爭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務(wù)是保全性命。為了避禍保身,他們有的人崇尚老莊,談玄悟道,有的人歸隱山林,“放浪形骸”之外,總之,不務(wù)實際,思想消極虛無,寄情山水,笑傲山野。
他們陶醉于一時的快樂,追求暫時的滿足。可就在一時的滿足和陶醉中,歲月流逝,青春已經(jīng)不再,而功業(yè)無成,作者自然發(fā)出人生的感慨“不知老之將至”。
死生是大事, 豈不痛哉
這是痛惜之情,是對“人生短暫,世事無?!薄巴乱咽牛\難測”的痛惜。作者借此抒發(fā)了自己“重死生”的感慨。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契符。兩半,可合在一起
一:數(shù)詞作動詞。把……看作一樣齊:形容詞作動詞,把……等同起來
每當(dāng)我看到古人(對死生)引發(fā)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樣相合,沒有不對著(他們的)文章而嘆感傷,在心里又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我)本來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從前一樣,真是可悲??!因此我一一記下參加這次聚會的人,抄錄了他們的詩作,盡管時代不同世事不同,但引發(fā)人們情趣的原因大概是一樣的。后代的讀者也將對這次(集會)的詩文有所感概吧。
對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評。表明了他對生死問題的看重,他是想以此來啟發(fā)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謂名士,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能等同,要積極地對待生活,不要空談玄理。
王羲之如何看待“生與死”?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生死觀?
作者寫作本文的原因、目的是什么?
作者讀古人文章時“臨文嗟悼”,希望后世讀者讀這次集會的詩文時,亦有感于生死這件事。
后人應(yīng)明白“死生亦大矣”,不要崇尚虛無空談的“一死生”、“齊彭殤”,而要在生之時有所作為。
良辰、美景、賢人、雅事
快樂短暫,欲望無限、生命有盡
宇宙永恒,人生短暫,體會一致,千古不變
小結(jié):王羲之對生死的深刻思考(人生態(tài)度)
文章通過記敘蘭亭集會的盛況、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抒寫了樂生痛死這一人類所共有的感情,徹底否定了老莊“一死生,齊彭殤”的虛無主義的人生態(tài)度,從而樹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識——“死生亦大矣”,表達了一種積極處事的人生態(tài)度。
請用王羲之的生死觀解讀顧城的詩歌《避免》和《紅樓夢》第31回所選片段。
《避免》顧城你不愿意種花你說:"我不愿意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jié)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紅樓夢》第三十一回中林黛玉認(rèn)為:“人有聚時就有散,聚時歡喜,到散時豈不清冷?既清冷則生傷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開時令人愛慕,謝時則增惆悵,所以倒是不開的好。”
合作探討: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我們今天讀他的文章,是“后之覽者”,應(yīng)該有許多新的感悟。結(jié)合歷史人物,談?wù)勀闶窃鯓诱J(rèn)識王羲之對人生的感悟,你對人生有什么新的體驗?你覺得王羲之的人生觀悲觀嗎?
這是一份語文選擇性必修 下冊10.1 蘭亭集序課文配套ppt課件,共8頁。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第三單元10(蘭亭集序 歸去來兮辭并序)10.1 蘭亭集序多媒體教學(xué)ppt課件,共2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蘭亭集序,紀(jì)年法,雅·趣,樂什么,千古同悲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10.1 蘭亭集序課前預(yù)習(xí)ppt課件,共3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王羲之,東床坦腹,灑脫不拘,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樂痛悲,會集會,修高高的樣子,次旁邊,惠風(fēng)和風(fēng)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