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12.2 滑輪課堂教學(xué)ppt課件,文件包含人教版物理8年級下冊第十二章第二節(jié)《滑輪》課件pptx、人教版物理8年級下冊第十二章第二節(jié)《滑輪》同步練習(xí)doc、人教版物理8年級下冊第十二章第二節(jié)《滑輪》教案docx、27斜面的作用mp4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PPT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滑輪》同步練習(xí)
姓名: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一、選擇題(共9題)1、 用如圖所示的四種方式勻速提升同一物體,不計(jì)機(jī)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拉力最大的是( ?。?A . B . C . D . 2、 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使重 80N 的物體 A 沿水平地面勻速向左移動了 1m ,物體 A 與地面間摩擦力為 30N ,不計(jì)繩重、滑輪重以及滑輪與軸間摩擦,則下列說法正確(?。?A .拉力 F 為 30N B .滑輪組掛鉤拉物體 A 的力為 30N C .該滑輪組既能省力又可以省距離 D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 3m 3、 如圖所示,不計(jì)滑輪重和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用三種不同的方式分別拉同一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yùn)動,所用拉力分別為 F 1 、 F 2 、 F 3 ,它們的大小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 . F 2 < F 1 < F 3 B . F 1 < F 2 < F 3 C . F 2 < F 3 < F 1 D . F 3 < F 2 < F 1 4、 如圖所示,物體 A 所受的重力為 130N ,滑輪所受的重力是 10N ,當(dāng)整個裝置靜止時,彈簧測力計(jì)的讀數(shù)是 34N ,不計(jì)繩重及滑輪摩擦,物體 B 所受的重力是( ?。?A . 40N B . 60N C . 12N D . 7N 5、 如圖所示,重為 12N 的物體 A 放在足夠長的水平臺面上,通過輕質(zhì)細(xì)繩與滑輪相連,不計(jì)繩重與滑輪間的摩擦,動滑輪重為 2N ,重為 6N 的物體 B 通過滑輪拉動物體 A 向右做勻速直線運(yùn)動, A 的速度為 0.2m/s , 2min 后,物體 B 著地,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物體 A 受到的摩擦力為 3N B . 1min 內(nèi)繩子對物體 A 做功為 144J C . 2min 內(nèi)物體 B 的重力做功為 288J D .若此時用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 F 使 A 向左做勻速直線運(yùn)動,則 F = 8N 6、 如圖所示,用定滑輪提升重物(摩擦和繩重不計(jì))時( ) A .沿 1 方向拉力最小 B .沿 2 方向拉力最小 C .沿 3 方向拉力最小 D .沿三個方向拉力相同 7、 用如圖所示的四種方式勻連提升同一物體(不計(jì)機(jī)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最費(fèi)力的是( ) A . B . C . D . 8、 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 200N的重物G,豎直向上的拉力F為100N,重物被提升1m,不計(jì)繩重和滑輪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拉力做的額外功是 100J B . 動滑輪的重力為 50N C . 拉力做的總功是 200J D . 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是 2m 9、 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拉物體A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yùn)動。如果拉力F=3N,物體A的速度v=0.2m/s,忽略滑輪重、繩重和軸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A受到合力不為零 B.物體A受到的拉力為9NC.豎直墻受到的拉力為9N D.拉力F每秒鐘做功為1.8J二、填空題(共6題)1、 如圖所示,通過滑輪沿水平方向拉動重為 20N 的物體 A ,不計(jì)滑輪重及其摩擦。當(dāng)拉力 F 為 4N 時,物體 A 受到的拉力為 ___________N ;用這種方法使用滑輪是為了 ___________ 。 2、 如圖所示,如果繩重和摩擦不計(jì),動滑輪重不計(jì),物重 G =300N ,則圖中的拉力 F =_____N ;如果不計(jì)繩重及摩擦,動滑輪的重力為 30N ,物重 G = 300N ,拉力 F ′=_____N 。 3、 施工中,一工人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若沿不同方向?qū)⒁煌敖ㄖ牧咸岬礁咛帲ú挥?jì)摩擦),那么工人用的拉力 ______ 大(選填 “ ” 、 “ ” 、 “ ” 或 “ 一 樣 ” )。 4、 如圖所示,小明用一個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為 200N 的物體,物體在 4s 內(nèi)上升 2m ,所用的拉力為 125N ,此過程中,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 ___________m ,拉力的功率是 ___________W ,如果不計(jì)繩重和摩擦,動滑輪的重力為 ___________N 。 5、 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起重 1000N 的物體,每個滑輪重 100N ,拉力 F 為 ______N ;如果要用 275N 的拉力提升同一個重物,滑輪組承擔(dān)重物的繩子的段數(shù)應(yīng)為 ______ 段。(不計(jì)摩擦和繩重) 6、 小明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物,重物的重力為 300N ,繩自由端施加 200N 的拉力時,可以使物體 10s 向上勻速提升 1m ,則該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為 ___________ ,拉力做功的功率為 ___________W (忽略繩重和摩擦)。 三、計(jì)算題(共3題)1、 用滑輪組提升重 1000N 的物體,作用于繩子自由端的拉力是 312.5N ,拉力做功的功率是 625W ,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是 80% ,不計(jì)繩重和摩擦。求: ( 1 )動滑輪上繩子的股數(shù); ( 2 )重物上升的速度; ( 3 )動滑輪的重力; ( 4 )如果用這個滑輪組勻速提升 2000N 的重物,作用與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多大。 2、 如圖所示,通過滑輪組用 200N 的拉力在 20s 內(nèi)將重為 480N 的物體勻速提高 2m ,(不計(jì)繩重和摩擦),求: ( 1 )動滑輪重; ( 2 )繩自由端的移動速度為多大? ( 3 )若重物再增加 150N ,要使重物勻速上升,作用在繩自由端的拉力至少多大? 3、 小亞同學(xu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用時 10s 勻速提升質(zhì)量 20kg 的物體,物體向上移動了 2m ,此時他對繩的拉力為 120N ,不計(jì)繩重和摩擦,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 300N ; g 取 10N/kg ,求: ( 1 )所提物體的重力; ( 2 )繩子自由端的移動速度; ( 3 )該滑輪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 C 【詳解】不計(jì)機(jī)械自重和摩擦,設(shè)物重為 G 。 A .此裝置是定滑輪,不能省力,所以 F 1 = G ; B .此裝置是滑輪組,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有 3 股,所以 ; C .使用此動滑輪時,由于動力作用在軸上,所以費(fèi)一倍的力,即 F 3 =2 G ; D .此裝置是斜面,可以省力,所以 F 4 < G 。 比較可知,上述裝置中,最費(fèi)力的是 C 。故 C 符合題意, ABD 不符合題意。 故選 C 。 2、 B 【詳解】 AB .如圖所示的滑輪組繩子有效股數(shù)為 2 根,物體 A 沿水平地面勻速向左移動,物體 A 與地面間摩擦力為 30N ,故物體 A 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作用,滑輪組掛鉤拉物體 A 的力等于摩擦力,為 30N ;不計(jì)繩重、滑輪重以及滑輪與軸間摩擦,拉力 故 A 錯誤, B 正確; CD .根據(jù)功的原理,該滑輪組能省力但不可以省距離,因?yàn)槔K端移動的距離為物體 A 移動的距離的 2 倍,所以繩端移動的距離 故 CD 錯誤。 故選 B 。 3、 A 【詳解】不計(jì)滑輪重和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假設(shè)物塊與地面的摩擦力為 f ,左滑輪為定滑輪, F 1 處于繩端,所以 F 1 = f 中滑輪為動滑輪, F 2 處于繩端,則 右滑輪為動滑輪,滑輪、物體勻速運(yùn)動,滑輪受到向左的力 2 f 等于向右的拉力 F 3 ,即 F 3 =2 f 所以 F 2 < F 1 < F 3 ,故 A 符合題意, BCD 不符合題意。 故選 A 。 4、 C 【詳解】由題知,彈簧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為 34N ,動滑輪重 10N ,滑輪兩側(cè)繩子的拉力是相等的, B 懸空且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由二力平衡條件可得繩子的拉力 F = G B ,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 則 B 的重力 故 ABD 不符合題意, C 符合題意。 故選 C 。 5、 ABC 【詳解】 A .由圖知,動滑輪上繩子的股數(shù) n = 2 ,不計(jì)繩重與滑輪間的摩擦,則繩子的拉力: 物體 A 向右做勻速直線運(yùn)動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繩子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則物體 A 受到的摩擦力 f = F ′ = 4N 故 A 錯誤; B .由速度公式可得, 1min 內(nèi)物體 A 移動距離 則 1min 內(nèi)繩子對物體 A 做功 W A = F ′ s = 4N×12m = 48J 故 B 錯誤; C . 2min 內(nèi)物體 A 移動距離 B 物體下降的高度 B 物體的重力做功為 故 C 錯誤; D .若用一個向左的拉力 F 使 A 向左勻速運(yùn)動,此時 A 對水平面的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仍為 4N ;此時 A 受到向左的拉力 F 、向右的繩子拉力 F ′ 和摩擦力 f 處于平衡狀態(tài),其合力為零,則拉力為 故 D 正確。 故選 ABC 。 6、 D 【解析】 【詳解】 因?yàn)槎ɑ喯喈?dāng)于一等臂杠桿,只能改變力的方向,而不省力,故定滑輪拉同一重物 G ,沿三個不同方向,用的拉力大小相等,即 F 1 、 F 2 、 F 3 都等于物體的重力。故 ABC 不符合題意, D 符合題意。 故選 D 。 7、 A 【詳解】 設(shè)物體重力為 G ,不計(jì)機(jī)械自重和摩擦,則沒有額外功。選項(xiàng) A 中為動滑輪,拉力 F 1 =2 G ;選項(xiàng) B 中為定滑輪,拉力 F 2 = G ;選項(xiàng) C 中滑輪組有效繩子段數(shù) n =3 ,則拉力 F 3 = ;選項(xiàng) D 中有用功等于總功,斜面長為高的 2 倍,則 W 有 = W 總 Gh = F 4 s Gh=F 4 ×2 h 解得 F 4 = 。綜上分析可知, F 1 最大、最費(fèi)力。 故選 A 。 8、 A 【分析】 根據(jù) W 有用 =Gh 求出有用功,根據(jù) s=3h 求出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根據(jù) W 總 =Fs 求出總功,根據(jù) W 總 =W 有用 +W 額 求出克服動滑輪重做的額外功,再根據(jù) W 額 =G 動 h 求出動滑輪重. 【詳解】 由圖可知,與動滑輪相連的繩子由 3 根,即 n = 3 ,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 s=3h=3 1m=3m ,故 D 錯誤 ; 拉力做的有用功為 W 有用 = Gh = 200N×1m = 200J, 拉力做的總功 W 總 = Fs = 100N 3m = 300N, 拉力做的額外功 W 額 = W 總 W 有用 = 300J 200J = 100J, 故 A 正確, C 錯誤; 不計(jì)繩重和滑輪的摩擦,由 得動滑輪的重力 G 動 = 3F G=3 100N 200N=100N, 故 B 錯誤. 故選 A. 9、 BD【解析】A. 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yùn)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合力為0,故A不正確;B. 由圖可知,物體A受到3股繩子的拉力,所以受到的拉力為3F=3×3N=9N,故B正確;C. 由圖可知,豎直墻受到2股繩子的拉力,所以受到的拉力為2F=2×3N=6N,故C不正確;D. 根據(jù)v=可得,每秒鐘物體A移動的距離L=vt=0.2m/s×1s=0.2m,繩端移動的距離s=nL=3×0.2m=0.6m,拉力F每秒鐘做功為W=Fs=3N×0.6m=1.8J,故D正確。故選BD.【點(diǎn)睛】(1)靜止的物體或做勻速直線運(yùn)動的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合力為0;(2)判斷出物體A和豎直墻承擔(dān)拉力繩子的股數(shù),進(jìn)一步求出他們受到的拉力;(3)根據(jù)速度公式求出每秒物體移動的距離,再根據(jù)s=nL求出繩端移動的距離,利用W=Fs求出拉力F每秒鐘做的功.二、填空題1、 8 省力 【詳解】 [1] 由圖可知,繞在動滑輪上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 n =2 ,則物體 A 受到的拉力為 F 1 =2 F =2×4N=8N [2] 動滑輪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變動力方向。 2、 100 110 【詳解】由圖示可知,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 n =3 。 [1] 如果繩重和摩擦不計(jì)、動滑輪重不計(jì),拉力大小為 [2] 如果不計(jì)繩重及摩擦、動滑輪的重力為 30N ,拉力大小為 3、 一樣【詳解】因?yàn)槎ɑ唽?shí)質(zhì)是一個等臂杠桿,只能改變力的方向,而不省力,故定滑輪拉同一重物 ,沿三個不同方向,用的拉力大小相等,即 、 、 都等于物體的重力。 4、 4 125 50 【詳解】 [1] 根據(jù)圖示可知,滑輪組承重的繩子段數(shù) n =2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 s = nh =2×2m=4m [2] 拉力所做的總功為 W 總 = Fs =125N×4m=500J 拉力的功率為 [3] 不計(jì)繩重和摩擦,根據(jù) 可知,動滑輪的重力為 G 動 = nF ﹣ G =2×125N ﹣ 200N=50N 5、 300 5 【詳解】 [1] 不計(jì)摩擦和繩重,由圖可知,滑輪組由 4 段繩子承擔(dān)物重,則拉力大小 [2] 如果要用 275N 的拉力提升同一個重物,滑輪組承擔(dān)重物的繩子的段數(shù) 所以滑輪組承擔(dān)重物的繩子的段數(shù)應(yīng)為 5 段。 6、 75% 40 【詳解】 [1] 如圖知,承重繩子股數(shù)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 拉力做的總功 克服重物的重力做的有用工為 該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為 [2] 拉力做功的功率為 三、計(jì)算題1、 ( 1 ) 4 ;( 2 ) 0.5m/s ;( 3 ) 250N ;( 4 ) 562.5N 【詳解】解:( 1 )不計(jì)繩重和摩擦,由 可得,繩子的股數(shù)為 ( 2 )由 可得,自由端上升的速度為 由 v =4 v 物 可得,重物上升的速度為 ( 3 )不計(jì)繩重和摩擦,由 可得,動滑輪的重力為 ( 4 )不計(jì)繩重和摩擦,每段繩子承擔(dān)的力的大小為 答:( 1 )動滑輪上繩子的股數(shù)為 4 ; ( 2 )重物上升的速度為 0.5m/s ; ( 3 )動滑輪的重力為 250N ; ( 4 )如果用這個滑輪組勻速提升 2000N 的重物,作用與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 562.5N 。 2、 ( 1 ) 120N ;( 2 ) 0.3m/s ;( 3 ) 250N 【詳解】解:( 1 )由圖可知,承擔(dān)重物的繩子股數(shù) n =3 ,所以繩端的拉力為 變形可得,動滑輪的重力為 G 動 =3 F - G =3×200N-480N=120N ( 2 )物體移動的速度為 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 ; ( 3 )若重物再增加 150N ,要使重物勻速上升,作用在繩自由端的拉力 答:( 1 )動滑輪重為 120N ; ( 2 )繩自由端的移動速度為 ; ( 3 )若重物再增加 150N ,要使重物勻速上升,作用在繩自由端的拉力至少為 250N 。 3、 ( 1 ) 200N ;( 2 ) 0.4m/s ;( 3 ) 560N 【詳解】解:( 1 )貨物的重力 G = mg =20kg×10N/kg=200N ( 2 )由圖可知,動滑輪繞繩子股數(shù) n =2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s = nh =2×2m=4m 繩子自由端的移動速度 ( 3 )不計(jì)摩擦和繩重,動滑輪的重力 G 動 = nF - G =2×120N-200N=40N 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 300N ,該滑輪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 G m = nF m - G 動 =2×300N-40N=560N 答:( 1 )所提物體的重力為 200N ; ( 2 )繩子自由端的移動速度為 0.4m/s ; ( 3 )該滑輪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為 560N 。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公開課課件ppt,共2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新課引入,學(xué)習(xí)目標(biāo),滑輪的定義,想想議議,滑輪的特點(diǎn),實(shí)驗(yàn)探究,實(shí)驗(yàn)小結(jié),滑輪組,輪軸和斜面,課堂練習(xí)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 簡單機(jī)械12.2 滑輪評課課件ppt,文件包含第2節(jié)滑輪pptx、第2節(jié)滑輪導(dǎo)學(xué)案doc、第2課時滑輪組和其他簡單機(jī)械教案doc、第1課時定滑輪和動滑輪教案doc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PPT共5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12.2 滑輪備課課件pptPPT課件主要包含了F1F,F(xiàn)1G,F(xiàn)1f,定滑輪不能省距離,O為支點(diǎn),F(xiàn)1l1Fl2,l1l2R,F(xiàn)1GF1,∴FG,F(xiàn)1F1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