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似(第2課時)
學習目標
1.鞏固位似圖形及其有關(guān)概念.
2.會用圖形的坐標的變化來表示圖形的位似變換,掌握把一個圖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縮小后,點的坐標變化的規(guī)律.
3.了解四種變換(平移、軸對稱、旋轉(zhuǎn)和位似)的異同,并能在復雜圖形中找出這些變換.
學習過程
一、自主預習
1.在前面我們學習了哪些圖形的變換?
答:
2.如圖,△ABC三個頂點坐標分別為A(2,3),B(2,1),C(6,2).
(1)將△ABC向左平移三個單位得到△A1B1C1,寫出A1,B1,C1三點的坐標: .
(2)寫出△ABC關(guān)于x軸對稱的△A2B2C2三個頂點A2,B2,C2的坐標: .
(3)將△ABC繞點O旋轉(zhuǎn)180°得到△A3B3C3,寫出A3,B3,C3三點的坐標: .
二、新知探究
【探究1】
(1)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有兩點A(6,3),B(6,0).以原點O為位似中心,相似比為,把線段AB縮小.觀察對應點之間坐標的變化,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如圖,△ABC三個頂點坐標分別為A(2,3),B(2,1),C(6,2),以點O為位似中心,相似比為2,將△ABC放大,觀察對應頂點坐標的變化,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歸納總結(jié):
位似變換中對應點的坐標的變化規(guī)律:
【探究2】
用另一種方法完成課本P49例題.
解:
【探究3】在如圖所示的圖案中,你能找出平移、軸對稱、旋轉(zhuǎn)和位似這些變換嗎?
答:
三、嘗試應用
1.已知△ABO的頂點坐標分別為A(-1,4),B(3,2),O(0,0),試將△ABO放大為△EFO,使△EFO與△ABO的相似比為2.5∶1,求點E和點F坐標.
解:
2.如圖,△AOB縮小后得到△COD,觀察變化前后的三角形頂點,坐標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并求出其相似比和面積比.
解:
四、總結(jié)反思
1.位似變換中對應點坐標的變化規(guī)律是什么?
答:
2.平移、軸對稱、旋轉(zhuǎn)和位似四種圖形變換有什么不同點?
答:
評價作業(yè)
【基礎(chǔ)鞏固】
1.(8分)將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某個圖案的各點坐標作如下變化,其中屬于位似變換的是( )
A.將各點的縱坐標乘2,橫坐標不變
B.將各點的橫坐標乘2,縱坐標不變
C.將各點的橫坐標、縱坐標都乘2
D.將各點的縱坐標都減2,橫坐標都加2
2.(8分)如圖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以原點為位似中心,將△AOB擴大為原來的2倍,得到△OA'B'.若點A的坐標是(1,2),則點A'的坐標是( )
A.(2,4)
B.(-1,-2)
C.(-2,-4)
D.(-2,-1)
3.(8分)如圖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有兩點A(6,3),B(6,0).以原點O為位似中心,相似比為,在第一象限內(nèi)把線段AB縮小后得到線段CD,則點C的坐標為( )
A.(2,1) B.(2,0)
C.(3,3)D.(3,1)
4.(8分)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E(-4,2),F(-2,-2),以原點O為位似中心,相似比為,把△EFO縮小,則點E的對應點E'的坐標是( )
A.(-2,1)B.(-8,4)
C.(-8,4)或(8,-4)D.(-2,1)或(2,-1)
5.(8分)如圖所示的是△AOB和△COD,它們是位似圖形,則△COD與△AOB的相似比是 .
6.(8分)△ABO的頂點坐標分別為A(-3,3),B(3,3),O(0,0),試將△AOB縮小為△A'OB',使△A'B'O與△ABO的相似比為1∶2,且A與A'在O點同側(cè),則A'點的坐標為 ,B'點的坐標為 .
7.(8分)如圖所示,正方形OABC與正方形ODEF是位似圖形,O為位似中心,相似比為1∶,點A的坐標為(1,0),則E點的坐標為 .
8.(8分)某學習小組在討論“變化的魚”時,知道大魚與小魚是位似圖形(如圖所示),則小魚上的點(a,b)對應大魚上的點是 .
9.(8分)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點A,B的坐標分別為(3,0),(2,-3),△AB'O'是△ABO關(guān)于A的位似圖形,且O'的坐標為(-1,0),則點B'的坐標為 .
10.(12分)如圖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ABC的三個頂點坐標分別為A(-2,4),B(-2,1),C(-5,2).
(1)請畫出△ABC關(guān)于x軸對稱的△A1B1C1;
(2)將△A1B1C1的三個頂點的橫坐標與縱坐標同時乘-2,得到對應的點A2,B2,C2,請畫出△A2B2C2;
(3)求△A1B1C1與△A2B2C2的面積比,即= (不寫解答過程,直接寫出結(jié)果).
11.(16分)如圖所示的△ABC中,BC=1,AC=2,∠C=90°.
(1)在圖(1)中,畫△A'B'C',使△A'B'C'∽△ABC,且相似比為2∶1;
(2)若將(1)中△A'B'C'稱為“基本圖形”,請你利用“基本圖形”,借助旋轉(zhuǎn)、平移或軸對稱變換,在圖(2)中設計一個以點O為對稱中心,并且以直線l為對稱軸的圖案.
參考答案
學習過程
一、自主預習
1.答:有平移、軸對稱、旋轉(zhuǎn)等
2.(1)A1(-1,3) B1(-1,1) C1(3,2)
(2)A2(2,-3)B2(2,-1) C2(6,-2)
(3)A3(-2,-3) B3(-2,-1) C3(-6,-2)
二、新知探究
【探究1】
歸納總結(jié):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如果位似變換是以原點為位似中心,相似比為k,那么位似圖形與原圖形對應點的坐標比等于k或-k.
【探究2】
解:如圖所示,把A,B,O的坐標分別乘-,得到A″(3,-6),B″(3,0),O(0,0),順次連接A″,B″,O,所得到的△A″B″O就是另一個圖形.
【探究3】
解:觀察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不同.如:它可以看作是一排魚順時針旋轉(zhuǎn)45°角,連續(xù)旋轉(zhuǎn)八次得到的旋轉(zhuǎn)圖形;它還可以看作位似中心是圖形的正中心,相似比是4∶3∶2∶1的位似圖形……
三、嘗試應用
1.解:∵A(-1,4),B(3,2),O(0,0),
∴以O點為位似中心,相似比為2.5,將△ABC放大,則它的對應頂點E和點F坐標是:(-2.5,10),(7.5,5)或(2.5,-10),(-7.5,-5).
2.解:觀察圖形可知,變化后的三角形各頂點的坐標等于變化前三角形各頂點坐標的,因此其相似比為,面積比為.
四、總結(jié)反思
1.答: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如果以原點為位似中心,畫出一個與原圖形位似的圖形,使它與原圖形的相似比為k,那么與原圖形上的點(x,y)對應的位似圖形上的點的坐標為(kx,ky)或(-kx,-ky).
2.答:圖形經(jīng)過平移、旋轉(zhuǎn)、軸對稱后,圖形的位置雖然改變了,但是圖形的大小和形狀沒有改變,即兩個圖形是全等的;而圖形經(jīng)過位似變換后,圖形是相似的.
評價作業(yè)
1.C 2.C 3.A 4.D
5.3∶5
6.
7.()
8.(-2a,-2b)
9.
10.解:(1)如圖所示的△A1B1C1即為所求.
(2)如圖所示的△A2B2C2即為所求.
(3)1∶4
11.解:答案不唯一.(1)如圖(1)所示.
(2)如圖(2)所示.
這是一份數(shù)學九年級下冊27.3 位似學案及答案,共6頁。學案主要包含了舊知回顧,新知梳理,課堂小結(jié),拓展延伸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數(shù)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27.3 位似學案,共3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基礎(chǔ)我梳理,新知我嘗試,達標我能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級下冊27.3 位似學案及答案,共5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學習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