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題: 11、古詩二首《池上》 設(shè)計: 審核: 執(zhí)教: 使用時間: 學習目標: 1.會認“首、蹤”等5個生字,會寫“首、采”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3.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圖文結(jié)合等方法了解詞語、古詩大意。 學習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學習難點: 能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圖文結(jié)合等方法初知古詩大意。 教學過程: 課題: 12、古詩二首 《小池》 設(shè)計: 審核: 執(zhí)教: 使用時間: 學習目標: 1.學習古詩《小池》,會認詩中的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通過朗讀,能從詩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初夏荷塘的美景, 激發(fā)學生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 3.通過課文的學習和課外朗讀,引導學生感受夏天的美和快樂。 學習重點: 1.會認45個生字,會寫21個生字。 2.通過識字加油站和字詞句的運用,激發(fā)學生識字學詞,積累經(jīng)典語句的興趣 3.通過課文的學習和課外朗讀,引導學生感受夏天的美和快樂。 學習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結(jié)合課程標準或者單元目標進行簡要分析) 《池上》描繪的是詩人在夏天的所見,故事是一首敘事詩歌?!冻厣稀酚冒酌璧氖址ǎ攘葞坠P勾勒出一個小孩兒偷菜白蓮又不知隱藏蹤跡的頑皮、可愛的形象?!冻厣稀愤@首詩好比一組鏡頭,拍下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動作描寫,有心理刻畫,讓我們體會到童真童趣。詩中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備 注 一、教學導入 1. 識字解題,談話導入。 談話導入,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教學“首”。 知道這是表示數(shù)量的量詞,還可以說“一首歌”“一首曲子”等。 課題中的古詩“二首”指的是哪兩首,劃出來,讀一讀。 明確本課的任務(wù):學習《池上》這首古詩。(板書:池上),齊讀課題。 二、教學過程 第一學程: 學習任務(wù) 主問題1. 初讀古詩,感受節(jié)奏。 學法指導 第一步:自學要求 初讀要求: (1)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同桌互相正音。一讀:讀準、讀通課文。二讀:畫出生字,記住字形。 三讀:讀懂句子,學會提問。 第二步:互學要求 1.指導學習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讓學生認讀。 (2)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讓學生認讀。 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生字。 第三步:展學要求 (1)自己練讀、開火車讀。 (2)同桌對讀,檢查。 主問題1設(shè)計意圖(主要從“必備品格”與“關(guān)鍵能力”兩個角度分析): 初讀感知,生字的正音,為下面的分析和閱讀鋪平道路。 根據(jù)圖片的意思找到相應(yīng)的詩句并說明理由,這一設(shè)計是為了降低難度,借助圖畫這一載體,將學生對古詩初讀后的理解通過連線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說理由的過程就是學生對古詩大意的初步感知。 第二學程: 學習任務(wù) 主問題2. 再讀感悟,解決疑問。 學法指導 第一步:自學要求 1.認真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描述圖畫。 2.聽老師范讀課文。 3.自由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第二步:互學要求 1.出示課文中的插圖,過渡:《池上》這首詩,寫的就是圖上的事情。讓我們看看圖,請大家用幾句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播放音樂,教師范讀。 3.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第三步:展學要求 1.組織小組合作交流每句詩的意思。 2.組織全班匯報,教師適時點撥。 3.指導朗讀:全詩語速平緩,語氣輕松活潑。要讀出兒童天真機靈、調(diào)皮可愛的形象。 主問題2設(shè)計意圖(主要從“必備品格”與“關(guān)鍵能力”兩個角度分析): 難度遞增的學習方式能激發(fā)學生背誦古詩的興趣,降低 背誦的難度,幫助學 生循序漸進地背誦古詩,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第三學程: 學習任務(wù) 主問題3. 誦讀積累 學法指導 第一步:自學要求 學生看板貼,練習讀好整首詩,讀出節(jié)奏。 字詞清晰 有停頓和節(jié)奏 流暢,有感情 第二步:互學要求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2.聽老師范讀課文。 3.組織小組合作交流每句詩的意思。 主問題3設(shè)計意圖(主要從“必備品格”與“關(guān)鍵能力”兩個角度分析): 1.一邊背一邊想象畫面。 2.全班匯報每句詩的意思。 三、教學總結(jié) 時間過得很快,我們的夏日旅行就暫時到此結(jié)束了,我們明天再繼續(xù)旅行,感受夏天的美好與快樂以及美好景色。 四、板書設(shè)計 小娃 天真無邪 頑皮可愛(結(jié)合課程標準或者單元目標進行簡要分析) 《小池》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蔭、幾片小小的荷葉、一只小小的蜻蜓,這些景、物構(gòu)成了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表現(xiàn)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guān)系?!缎〕亍窂摹靶 碧幦胧?,把大自然中極平常的細小事物寫得相親相依,和諧自然。 備 注 一、教學導入 情境導入,引入新課 1.復習鞏固:教師引導背古詩《池上》。 2.出示美麗的大自然的圖片,引出課文題目。 3.板書課文題目,教師簡單介紹作者 二、教學過程 第一學程: 學習任務(wù) 主問題1. 初讀感知,識記新字。 學法指導 第一步:自學要求 1.引導學生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出示生字,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認讀。 第二步:互學要求 1.組織同桌合作讀古詩,相互糾正字音。 2.圖文結(jié)合,解釋字理。 第三步:展學要求 1.組織展示讀古詩。 2.集體反饋。 (1)熟字帶生字:對—樹 用—角 友—愛 (2)編兒歌記憶:二兒——無 上頭小下頭大——尖 主問題1設(shè)計意圖(主要從“必備品格”與“關(guān)鍵能力”兩個角度分析): 簡介作者,識記生字,掃清閱讀障礙。 鼓勵學生多元識字,自主識字,體現(xiàn)教材的特點。 第二學程: 學習任務(wù) 主問題2. 精讀古詩,體會意境 學法指導 第一步:自學要求 1.再讀古詩,看誰把字音讀得準。 2.借助拼音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圈出生字。 第二步:互學要求 1.聽老師范讀,說說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時候的景色,從哪兒看出來的。 2.引導圖文對照,理解第一、二句詩意。 第三步:展學要求 1.觀察插圖,交流討論。 2.圖文對照,弄明白第三、四句詩意。 3.帶著欣賞和驚喜的心情朗讀古詩,讀出古詩的韻律節(jié)奏。 主問題2設(shè)計意圖(主要從“必備品格”與“關(guān)鍵能力”兩個角度分析): 重視學生的理解感悟,自主學習詩句的詞句。體現(xiàn)“教師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第三學程: 學習任務(wù) 主問題3. 誦讀背誦古詩,課后拓展 學法指導 第一步:自學要求 1.引導學生說說:你喜歡這首古詩嗎?為什么?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步:互學要求 1.指導學生畫出自己心中小池的樣子。 2.指導寫字:“立”字共五筆,要寫得舒展、立體,一橫短,二橫長,中間的點和小撇要立起來。 第三步:展學要求 1.自己背,小組內(nèi)互背,匯報背。 2.自由表達,說出喜歡的原因。 主問題3設(shè)計意圖(主要從“必備品格”與“關(guān)鍵能力”兩個角度分析): 齊聲誦讀,更能讀準節(jié)奏,總結(jié)全文,積累語言。 三、教學總結(jié) 《小池》很美,同學們要去感受美,除了老師的語言描述,更主要的是要讓同學們自己去體會。去感受夏天的美好,在夏天的到來之前我們一起去觀察夏天,去觀察萬物,體驗生活。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