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課素材
【寫作背景】
《池上》和《小池》描繪的都是詩人在夏天的所見,前者是敘事,后者是寫景?!冻厣稀酚冒酌璧氖址?,寥寥幾筆勾勒出一個小孩兒偷菜白蓮又不知隱藏蹤跡的頑皮、可愛的形象。《小池》從“小”處入手,把大自然中極平常的細小事物寫得相親相依,和諧自然。
【作者介紹】
1.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2.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杰出的詩人,漢族人。一生力主抗金,與范成大、陸游等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楊萬里一生熱愛農(nóng)村,體恤農(nóng)民,也寫了不少反映農(nóng)民生活的詩篇。如《憫農(nóng)》《農(nóng)家嘆》《秋雨嘆》《憫旱》《過白沙竹技歌》等寫出農(nóng)民生活的艱難和疾苦,《歌四時詞》《播秧歌》等 寫出農(nóng)民的艱辛和歡樂。
【與文章相關(guān)的資料介紹】
池塘 是指比 "" \t "" 湖泊小的水體。界定池塘和湖泊的方法頗有爭議性。一般而言,池塘是小得不需使用船只而多采 "" \t "" 竹筏渡過的。另一個定義則是可以讓人在不被水全淹的情況下安全橫過,或者水淺得陽光能夠直達塘底。池塘也可以指人工建造的水池。
通常池塘都是沒有地面的入水口的。它們都是依靠天然的地下水源和雨水或以人工的方法引水進池。因為如此,池塘這個封閉的 "" \t "" 生態(tài)系統(tǒng)都跟湖泊有所不同。池水很多時都是綠色的,因為里面有很多藻類。
在亞洲,池塘常見于庭院,小區(qū)之內(nèi);而在歐洲,池塘經(jīng)常見于城堡之中;在加拿大,水資源豐富,池塘很常見。
【其他資料】
描寫夏天的古詩:
山亭夏日 高駢
綠樹陰濃 "%E5%A4%8F%E6%97%A5&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mmend_textn" \t "" 夏日長, "%E6%A5%BC%E5%8F%B0&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mmend_textn" \t "" 樓臺倒影入 "%E6%B1%A0%E5%A1%98&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mmend_textn" \t "" 池塘。
"%E6%B0%B4%E6%99%B6%E5%B8%98%E5%8A%A8%E5%BE%AE%E9%A3%8E%E8%B5%B7&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mmend_textn" \t ""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初夏》 司馬光
四月清 "%E5%92%8C%E9%9B%A8&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mmend_textn" \t "" 和雨乍晴,
南山當戶轉(zhuǎn)分明。
更無 "%E6%9F%B3%E7%B5%AE%E5%9B%A0%E9%A3%8E%E8%B5%B7&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mmend_textn" \t "" 柳絮因風起,
惟有葵花向日傾。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 "%E8%8F%9C%E8%8A%B1&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mmend_textn" \t "" 菜花稀。
日長 "%E7%AF%B1%E8%90%B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mmend_textn" \t "" 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 "%E8%A5%BF%E6%B9%96&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mmend_textn" \t "" 西湖 "%E5%85%AD%E6%9C%88&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mmend_textn" \t "" 六月中,
風光不與 "%E5%9B%9B%E6%97%B6&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mmend_textn" \t "" 四時同。
"%E6%8E%A5%E5%A4%A9%E8%8E%B2%E5%8F%B6%E6%97%A0%E7%A9%B7%E7%A2%A7&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mmend_textn" \t ""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 "%E6%A0%96%E9%B8%A6&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mmend_textn" \t "" 棲鴉, "%E5%86%B7%E9%9C%B2%E6%97%A0%E5%A3%B0%E6%B9%BF%E6%A1%82%E8%8A%B1&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mmend_textn" \t ""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 "%E7%A7%8B%E6%80%9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mmend_textn" \t "" 秋思落誰家。
課后作業(yè)
基礎(chǔ)積累大鞏固
一、認真讀一讀,寫一寫。
首 角
無 采
愛 尖
二、比一比,再組詞。
首 采
自 菜
無 角
天 用
閱讀能力大提升
三、課文整體梳理。
《池上》是唐代著名詩人 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該作品文字洗練,內(nèi)容通俗淡雅,寥寥數(shù)字,生動逼真地描述了一個天真活潑、憨厚可愛的
形象。
四、重點段落品析。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詩的作者是 代 。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小荷”指的是 ,這一句的意思是 。
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
五、讀一讀,注意畫出停頓。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參考答案:
一、略 二、一首 自己 采花 白菜 無法 天地 一角 用處 三、白居易 兒童 四、宋 楊萬里 小荷葉 水里的荷花還和小孩子一樣,剛剛一點點。
課題
古詩二首
課型
講讀課文
授課
時間
2課時
教學
目標
會認“首、蹤”等9個生字,會寫“首、無”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3.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圖文結(jié)合等方法了解詞語、古詩大意。
4.多元識字。
5.圖文結(jié)合,感受詩中蘊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學
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教學
難點
能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圖文結(jié)合等方法初知古詩大意。
第一課時
教學
目標
1.會認“首、蹤”等9個生字,會寫“首、無”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教具
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
( )分鐘
一、識字解題,談話導入。
談話導入,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
教學“首”。
知道這是表示數(shù)量的量詞,還可以說“一首歌”“一首曲子”等。
課題中的古詩“二首”指的是哪兩首,劃出來,讀一讀。
明確本課的任務:學習《池上》這首古詩。(板書:池上),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談話導入,識字入題,從而引入古詩?!?br>新課
教學
( )分鐘
二、初讀古詩,感受節(jié)奏。
(課件出示2)
初讀要求:
(1)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同桌互相正音。
逐句檢査朗讀,隨機出示折疊卡片認讀“蹤跡”“浮萍”,并正音。
以字帶詞,加上動作,讀好詞組“撐小艇”——以詞帶句,正確朗讀詩句“小娃 撐小艇”。
卡片認讀“蹤跡——藏蹤跡”,“蹤”讀好平舌——以詞帶句,正確朗讀詩句“不解藏蹤跡”。
卡片認讀“浮萍”,結(jié)合浮萍的圖片,借助形聲字形旁表意的特點識記:浮萍是 漂浮在水面的一種水草,因此浮是三點水,萍是草字頭。——以詞帶句,正確朗讀詩句 “浮萍一道開”。
把詩句連起來讀一讀,把整首詩讀正確。
教師范讀、自由練讀,讀出詩的節(jié)奏。
三、圖文結(jié)合,初知大意。
(課件出示3、4)教師分別出示“小娃采蓮回”和“浮萍一道開”的圖片,讓學生找到相應的詩句連一連。并說說這樣連的理由。
學習詩句“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課件出示5)
(1 )邊做動作邊讀詩,理解和識記“采”。
采:(課件出示6)出示字源,看老師演示動作,結(jié)合字形知道采字的“爪字頭”代 表手,采表示用手采摘樹木上的果子。
(2)請同學當當小娃來演一演采白蓮的動作,感受小娃偷 采白蓮時既忐忑又高興的心情并指導朗讀。
學習詩句“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課件出示7)
詩畫對應,教學“蹤跡”。
(課件出示8)出示《雪地里的小畫家》等3幅圖片說說這都是誰留下的蹤跡。
練習說話:是留下的蹤跡。
在圖中找找小娃留下的蹤跡,理解“蹤跡”在詩中的意思是指船開過后留下的痕跡。
通過對讀、齊讀等多種形式朗讀整首詩。
四、誦讀積累。
通過難度遞增的填詞游戲幫助學生背誦古詩。
調(diào)皮的詞語寶寶把蹤跡藏在荷葉里了,你能背嗎? (課件出示9)
小娃撐 ,偷采 回。不解藏 ,浮萍開。
又有一些詞語寶寶不見了,誰還能背?
撐 , 采 。 藏,開。
去掉文字,看圖背誦古詩。(課件出示10)
配樂背誦古詩。
五、寫字。
(課件出示11)出示田字格中的“首”和“采”,觀察它們所在的位置。
教師范寫,強調(diào)書寫難點。
首:點、撇短而小,第三筆是長橫?!白浴钡闹虚g兩條短 橫不能碰到右邊的豎。
采:爪字頭的撇是橫撇,注意三個點筆畫的方向。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師生互評、生生互評。

【設計意圖:初讀感知,生字的正音,為下面的分析和閱讀鋪平道路?!?br>【設計意圖:根據(jù)圖片的意思找到相應的詩句并說明理由,這一設計是為了降低難度,借助圖畫這一載體,將學生對古詩初讀后的理解通過連線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說理由的過程就是學生對古詩大意的初步感知?!?br>【設計意圖:難度遞增的填詞游戲能激發(fā)學生背誦古詩的興趣,降低 背誦的難度,幫助學 生循序漸進地背誦古詩,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設計意圖:寫字難點的講解,起到指點迷津的作用,重點字的指導,筆畫筆順,間架結(jié)構(gòu)的書寫,規(guī)范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br>板書內(nèi)容
小娃 偷采
池上 天真無邪 頑皮可愛
不解 一道開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給下列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蹤(zōnɡ zhōnɡ) 萍( pín pínɡ) 泉(quán qán) 露( lù lù)
2.這首詩寫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首古詩描繪了孩子什么樣的形象?( )
A.膽大 B.愚笨 C.天真 D.活潑
參考答案:
1.蹤(zōnɡ) 萍(pínɡ) 泉(quán) 露(lù)
2.《池上》寫了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不知隱藏蹤跡的頑皮、可愛形象。
3.C、D
第二課時
教學
目標
1.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圖文結(jié)合等方法了解詞語、古詩大意。
2. 圖文結(jié)合,感受詩中蘊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具
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
( )分鐘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2課《古詩二首》中的第二首,大家說說古詩的題目是什么。(板書:《小池》)

新課
教學
( )分鐘
二 初讀古詩,識記生字
1.這首詩是誰寫的?(楊萬里。)(板書:楊萬里)
(課件出示13)老師簡介:楊萬里是南宋著名詩人,他的詩大多數(shù)是描寫自然景物的。
2.借助拼音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圈出生字。
3.集體認讀生字:(課件出示14)
無 樹 愛 尖 角(板書:無 樹 愛 尖 角)
學生邊讀,老師邊將生字卡片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4.交流記憶方法。
5.集體反饋。(1)熟字帶生字:對—樹 用—角 友—愛
(2)編兒歌記憶:二兒——無 上頭小下頭大——尖
6.再讀古詩,看誰把字音讀得準。
三、精讀古詩,體會意境
1.(課件出示15:《小池》)聽老師范讀,說說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時候的景色,從哪兒看出來的。
學生甲:夏天的景色,因為荷花在夏天開放。
學生乙:夏天的景色,因為夏天的蜻蜓最多見。(板書:夏天 蜻蜓)
2.除了同學們說到的這些景物,你還從詩中看出有什么景物呢?學生甲:有泉水。
學生乙:還有樹。
3.那還有沒有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泉眼、晴柔。)老師簡單講解:泉眼就是泉水流出的口,晴柔就是晴天的美好。
4.根據(jù)你對古詩的理解,找到小伙伴,再讀讀古詩。(課件出示16:《小池》)
【設計意圖:簡介作者,識記生字,掃清閱讀障礙?!?br>【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多元識字,自主識字,體現(xiàn)部編版教材的特點?!?br>【設計意圖:重視學生的理解感悟,自主學習詩句的詞句。體現(xiàn)“教師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br>【設計意圖:齊聲誦讀,更能讀準節(jié)奏,總結(jié)全文,積累語言。】
課堂小結(jié)及拓展延伸
( )分鐘
四、誦讀古詩,課后延伸
1.齊背古詩《池上》《小池》。
2.請每個學生收集描寫夏天景色的古詩,背給大家聽。
板書
內(nèi)容
泉眼 惜
小池 樹陰 愛 生動有趣 生機勃勃
小荷 露
蜻蜓 立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一、看拼音寫詞語。
shǒu xiān ài xī jiān jiān jiǎ cǎi yònɡ dà shù
( ) ( )( )( ) ( )
二、區(qū)別字組詞。
蹤( )原( )何( )青( )
粽( )泉( )荷( )蜻( )
三、把下面的古詩補充完整。
小 池
泉眼 ,
愛晴柔。
小荷才露 ,
立上頭。

【答案】
一、首先 愛惜 尖尖 角 采用 大樹
二、區(qū)別字組詞。
蹤(跟蹤 )原(原來 )何(如何 )青(青草 )
粽(粽子 )泉(泉水 )荷(荷花 )蜻(蜻蜓 )
三、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 尖尖角 早有蜻蜓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1.根據(jù)圖片的意思找到相應的詩句并說明理由,這一設計是為了降低難度。
2.難度遞增的填詞游戲能激發(fā)學生背誦古詩的興趣,降低背誦的難度,幫助學 生循序漸進地背誦古詩,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3.古詩的拓展也非常重要,在課前導入中讓學生背誦上節(jié)課學過的古詩《池上》,創(chuàng)設了學習古詩的氛圍,借助圖畫這一載體,幫助學生完成對古詩初讀后的理解。
4.在學生按照自己的方法學習生字的時候,還可以相互交流,說說自己喜歡的識字法,并向別的同學學習新的識字方法。小學生總是對新的事物感興趣,更多的識字法使得學生能體會到識字的樂趣。
5.在學完《小池》后,再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地方一起討論,加深感悟夏天的美好景象。課外讓學生回家收集有關(guān)描寫夏天景色的古詩,學習積累古詩。這樣就不是為了教古詩而學古詩,而是舉一反三,充分體現(xiàn)了大語文觀。
不足之處:
1.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再生動活潑一些,加入一些游戲活動的因素,更容易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2.古詩的朗讀指導不太到位。教師的范讀做得不夠好,

相關(guān)教案

人教部編版池上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池上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池上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池上教學設計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池上教案及反思: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池上教案及反思,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教案 更多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池上教案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池上教案

小學人教部編版課文 412 古詩二首池上教學設計及反思

小學人教部編版課文 412 古詩二首池上教學設計及反思

語文一年級下冊小池教學設計及反思

語文一年級下冊小池教學設計及反思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池上教案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池上教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本課綜合與測試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一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