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時1 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
知識點一 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
1.花樣游泳的泳池配有水下?lián)P聲器,當聲音從水中傳到空氣中時,它的速度將( )
A.變大B.變小C.不變D.不能確定
2.聲是由物體的 產(chǎn)生的,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停止,發(fā)聲也停止,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 。
3.聲音在水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 (填“快”或“慢”),真空 傳聲(填“能”或“不能”)。
4.聲速:聲傳播的 用聲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 。
5.下列事例中,分別是通過什么介質(zhì)傳播聲音的。
A B C 。
A.我們平時聽到的講話的聲音
B.在水中游動的魚被岸上的腳步聲嚇跑
C.人的耳朵緊貼到火車鐵軌上聽到遠處開動的火車的聲音
6.“南水北調(diào)”中線源頭起源于我省南陽市的丹江口水庫,該水庫魚類資源豐富,其中三寶之一的翹嘴鲌魚每到傍晚就會到水面捕捉小魚并發(fā)出很大的響聲,當?shù)厝税堰@種現(xiàn)象叫做“炸水”,這種“炸水”聲是由物體的 產(chǎn)生的,并通過 傳入漁民的耳朵。
7.詩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中,風聲是由空氣 產(chǎn)生的。
8.聲音是由 產(chǎn)生的,宇航員在太空面對面都聽不到對方說話的聲音,這說明 。聲音在15℃的空氣中傳播速度是 。
9.一列勻速行駛的火車,在距前方峭壁547.5m處鳴笛,經(jīng)過3s司機聽到聲音,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求聲音在3s內(nèi)傳播的距離?
10.小喬和同學假期出去游玩,乘坐汽艇遙對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聲,5s后聽到回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1)若汽艇靜泊于水面,則小喬離山崖多遠?
(2)若汽艇勻速運動,且小喬大喊時汽艇離山崖884m,則汽艇勻速運動的速度是多大?
知識點二 人怎樣聽到聲音
11.關于聲音的各種說法中,正確的一組是( )
①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②液體不能傳聲;③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④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人耳感知聲音的基本過程是: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 的振動,經(jīng)過 及其他組織,再把信號傳給大腦,引起聽覺。著名失聰音樂家貝多芬是靠 聽到聲音然后創(chuàng)造音樂。
13.人耳聽到聲音必須具備的條件:
(1)發(fā)聲體振動,而且必須是每秒振動 次;
(2)一定要有傳播聲音的 ;
(3)要有正常良好的接收聲音的 。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14.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是 效應。
15.如圖為耳的結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聽小骨上有聽覺感受器,可以傳遞聲波
B.②耳蝸內(nèi)有聽覺感受器,可接受刺激產(chǎn)生神經(jīng)沖動
C.③是聽神經(jīng),與口腔相連,使兒童易患中耳炎
D.④鼓膜有聽覺感受器,可以感受聲波
參考答案:
1.B
【詳解】通常情況下,聲音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都大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因此聲音從水中傳入空氣中時,聲速變小,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2. 振動 振動 340m/s
【詳解】[1][2]聲音產(chǎn)生的條件就是發(fā)聲體振動,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
[3]聲速跟介質(zhì)的種類有關,與溫度無關,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
3. 快 不能
【詳解】[1]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在液體中次之,在氣體中傳播速度最慢,因此在水中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真空不能傳聲。
4. 快慢 聲音在每秒內(nèi)傳播的距離
【詳解】[1][2]速度用來描述運動的快慢,聲音傳播的快慢用聲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聲音在每秒內(nèi)傳播的距離。
5. 空氣 水 鐵軌
【詳解】[1]聲音必須通過介質(zhì)傳播。平時交流時,說話人與聽話人中間充滿著空氣,故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
[2]魚與發(fā)聲部位間的介質(zhì)是水,故此種情況下聲音是通過水傳播的。
[3]耳朵緊貼著鐵軌時,人耳與火車間的介質(zhì)是鐵,火車的聲音是通過鐵傳到人耳的。
6. 振動 空氣
【詳解】[1][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所以這種“炸水”聲是由物體的振動(即水的振動)產(chǎn)生的,并通過空氣傳入漁民的耳朵。
7.振動
【詳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故風聲是由空氣振動產(chǎn)生的。
8. 物體振動 真空不能傳聲 340m/s
【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太空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播聲音,所以宇航員不借助無線電是聽不到對方的講話。
[3]聲音在15℃的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m/s。
9.1020m
【詳解】解:聲音在3s內(nèi)傳播的距離
s1=v聲t=340m/s×3s=1020m
答:聲音在3s內(nèi)傳播的距離是1020m。
10.(1)850m;(2)13.6m/s
【詳解】解:(1)5s后聽到回聲,則喊聲到山崖的時間為
由得小喬離山崖的距離為
(2)由題意分析可知
5s聲音傳播的路程為
5s汽艇行駛的路程為
由得汽艇行駛的速度為
答:(1)若汽艇靜泊水面,則小喬離山崖850m遠。
(2)汽艇行駛的速度為13.6m/s。
11.D
【詳解】①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都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發(fā)聲的物體一定振動,沒有不振動就發(fā)出的聲音,故①正確;
②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真空不能傳聲,一切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作為傳聲介質(zhì),故②錯誤;
③物體只要振動就能發(fā)出聲,但不是所有的聲我們都能聽見,聲音響度很小或不在人的聽覺頻率范圍內(nèi),我們是聽不到聲音的,故③錯誤;
④聲音在介質(zhì)中以聲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故④正確。
故①④是正確的;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12. 鼓膜 聽小骨 骨傳導
【詳解】[1][2]人耳感知聲音的基本過程是: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的振動,經(jīng)過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jīng),再把信號傳給大腦,引起聽覺。
[3]固體能傳播聲音,著名失聰音樂家貝多芬是靠骨傳導聽到聲音然后創(chuàng)造音樂。
13. 20~20000 介質(zhì) 器官
【詳解】(1)[1]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是20~20000Hz,所以人耳要聽到聲音,發(fā)聲體必須振動,而且必須是每秒振動20~20000次。
(2)[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要聽到聲音,聲音必須通過介質(zhì)傳入耳朵。
(3)[3]聲音傳入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動,經(jīng)聽覺神經(jīng)傳入大腦,人才能聽到聲音。
14.雙耳
【詳解】一般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15.B
【詳解】A.聽小骨的功能是把鼓膜的振動傳到內(nèi)耳,故A錯誤;
B.根據(jù)耳朵的組成結構可知,耳蝸內(nèi)有聽覺感受器,可接受刺激產(chǎn)生神經(jīng)沖動,故B正確;
C.聽神經(jīng)傳導神經(jīng)沖動,咽鼓管與口腔相連,使兒童易患中耳炎,故C錯誤;
D.鼓膜的作用是當聲波傳來時產(chǎn)生振動,故D錯誤。
故選B。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2024)第1節(jié) 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課后復習題,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速度,4km/h;沒有超速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八年級上冊(2024)第2節(jié) 聲音的特性課時訓練,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音調(diào),響度,音色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八年級上冊(2024)第3節(jié) 聲的利用課時作業(yè),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聲音的利用,回聲的利用,2s后收到回波,4m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