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聲音的利用
知識點1.聲音的利用
1.下面詩句中,蕰含的物理知識理解正確的是( )
A.“響鼓也要重錘”說明物體振動頻率越高,響度越大
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聲”指的是聲音的音調(diào)高
C.“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D.“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jù)音色進行判斷的
2.下列事例是利用聲傳遞能量的是( )
A.科技工作者利用聲吶探測海底深度
B.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nèi)的結(jié)石
C.漁民捕魚時利用聲吶探測魚群的位置
D.蝙蝠利用“回聲定位”確定目標的位置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是對琵琶聲的形象描述,下列對琵琶彈奏中涉及到的聲學知識描述不正確的是( )
A.用力撥動琴弦,可以增大琴聲的響度
B.琴聲的音調(diào)越高,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越快
C.琴聲引起了詩人的共鳴,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D.琴聲通過空氣傳入詩人的耳朵
4.如圖所示的現(xiàn)象中分析正確的是( )
A.圖甲中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可以改變音色
B.乙圖中彈奏古箏時,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為了改變發(fā)出聲音的響度
C.丙圖中發(fā)聲的音叉輕觸系在繩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彈開,說明發(fā)聲體在振動
D.圖丁中捕魚船通過聲吶確定魚群位置利用了聲波傳遞能量
5.下列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B.聲吶可以用來測量地球與月球的距離
C.“震耳欲聾”主要說明聲音的音調(diào)高D.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音具有能量
6.如圖所示,主要描述聲音能夠傳遞能量的是( )
A.甲:蝙蝠利用超聲波確定障礙物的位置
B.乙:利用超聲波擊碎人體內(nèi)的結(jié)石
C.丙:利用聲吶探測魚群位置和海底的情況
D.?。豪谩癇超”對孕婦做常規(guī)檢查
7.超聲波洗牙就是通過超聲波的高頻振蕩作用,去除牙齒上的牙結(jié)石、煙漬等,可以幫助治療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而且對牙面的損害非常小。以下關(guān)于超聲波說法正確的是( )
A.超聲波洗牙利用的是聲音能夠傳遞信息
B.超聲波頻率很高,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利用超聲波可以預(yù)測地震
D.超聲波洗牙說明聲音具有能量
8.兩位同學通過用棉線連接的“土電話”進行對話。此游戲反映聲音可通過 傳播,還說明聲可以傳遞 (選填“信息”或“能量”)。
9.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公眾場所我們會聽到“高音喇叭”中的“講衛(wèi)生、勤洗手、一米線、少聚集”的提示聲音。“高音喇叭”指的是喇叭發(fā)出聲音的 較大,使用喇叭宣傳利用了聲音能傳遞 (選填“能量”或“信息”)。
10.豫劇是我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演員演唱時常用梆子進行演奏,梆子受到敲擊由于 而發(fā)聲,敲擊的力度不同,發(fā)出聲音的 (填“音調(diào)”、“響度”“音色”)也不同;人們聽到“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的唱詞,就知道是《花木蘭》選段,這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
11.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聲音。當一塊石頭扔進水中,岸上的人看到蕩起的水花并聽到“撲通”聲,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chǎn)生的;水中的魚兒被嚇跑,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
12.有關(guān)聲和電磁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利用超聲波可以清除牙垢,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B.通過調(diào)節(jié)二胡的琴弦松緊可以改變聲音的響度
C.汽車上的GPS(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和倒車雷達都是利用電磁波工作的
D.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可以聽到聲音
13.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女高音中的“高”指的是響度大
B.0dB是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
C.人聽到聲音是否響亮只跟發(fā)聲體發(fā)聲時的響度有關(guān)
D.大自然的許多活動如地震、海嘯等都件有超聲波產(chǎn)生,這說明聲可以傳遞信息
14.最近,一些城市在大力推廣聲波支付技術(shù)。它的原理是用戶通過手機向售貨機發(fā)出一段聲波,售貨機“聽”到這段聲波后進行自動處理,用戶在自己手機上輸入密碼,售貨機就會“吐”出商品。下列相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手機發(fā)射的聲波主要是向自動售貨機傳遞能量
B.手機發(fā)射的聲波的傳播速度是
C.手機發(fā)出的聲波不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
D.手機聲波支付不能在真空環(huán)境中使用
15.某同學手指蘸水摩擦杯口發(fā)聲,同時增加杯中的水量,會發(fā)出 不同的聲音;超聲波加濕器,它是利用超聲波能夠傳遞 ,將水滴擊打成非常小的霧滴噴灑到空氣中增加“濕度”;如圖所示是幾種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時顯示的波形,圖中響度相同的是 圖。
16.超聲波指紋識別系統(tǒng)(SenseID)已越來越普遍地應(yīng)用于手機解鎖,超聲波指頻率大于 Hz的聲音。日常生活中利用超聲波振動可除去人體內(nèi)的結(jié)石,說明聲波能傳遞 (選填“信息”或“能量”)。
知識點2.回聲的利用
17.北海潿州島海域有著豐富的海底珊瑚資源,某次科考隊員利用超聲測距儀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超聲波,如圖所示,經(jīng)0.2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超聲波的平均速度為1500m/s,求:此處海水的深度?
18.如圖甲所示是在高速公路上常見的測速反饋裝置,其主要部分是一個測速儀。其原理如圖乙所示,汽車向測速儀的方向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fā)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超聲波信號遇見汽車前面板,反射回測速儀。測速儀第一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6s,測速儀第二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2s,發(fā)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9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m/s。求:
(1)第一次發(fā)出的信號遇見汽車時,汽車距測速儀有多遠;
(2)從第一次信號遇見汽車時,到第二次信號遇見汽車時,汽車行駛的距離;
(3)汽車經(jīng)過上述路段的速度是多少?(可能用到的丙圖。丙圖中ABCD四點分別表示:測速儀第一次發(fā)出信號時、第一次發(fā)出的信號遇見汽車時、測速儀第二次發(fā)出信號、第二次發(fā)出的信號遇見汽車時,汽車的位置。)
19.某機器人組件“距離傳感器”實際是一個超聲波回聲測距儀,如圖所示。若發(fā)射器發(fā)出信號,到接收器接收到信號的時間為0.02秒,求該傳感器所測量的距離s。(超聲波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米/秒)
20.2020 年 11 月 10 日 8 時 12 分,我國“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坐底馬里亞納海 溝。其下潛的速度為20m/s,從接觸水面開始計時,50s 時懸停,向海底發(fā)射一束超聲波,12s 后收到信息。(超聲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 1500m/s)
(1)收到信息時距海底的距離;
(2)此海域的深度。
21.駕車行駛在公路上時經(jīng)常會看到測速設(shè)備,如圖所示。測速儀固定,一輛汽車正在向測速儀做勻速直線運動,某一時刻t=0時,測速儀發(fā)出一超聲波脈沖,t=0.6s時測速儀接收到經(jīng)汽車反射的超聲波脈沖,t=1.8s時測速儀再次發(fā)出一超聲波脈沖,t=2.2s時測速儀再次接收到經(jīng)汽車反射的第二個超聲波脈沖。假設(shè)超聲波的速度為340m/s,根據(jù)以上測量數(shù)據(jù),請問被測汽車的車速是多少?
參考答案:
1.D
【詳解】A.“響鼓也要重錘”,重錘敲擊鼓面,鼓面的振動幅度大,說明物體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故A錯誤;
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聲”指的是說話的聲音大,響度大,故B錯誤;
C.聽到狗的叫聲,知道人回來了,這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故C錯誤;
D.不同的人說話聲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故D正確。
故選D。
2.B
【詳解】聲音可以傳遞信息,聲音能夠傳遞能量。
A.科技工作者利用聲吶探測海底深度,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故A不符合題意;
B.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nèi)的結(jié)石,屬于利用聲音傳遞能量,故B符合題意;
C.漁民捕魚時超聲波探測魚群所在的位置和距離,屬于利用聲音傳遞信息,故C不符合題意;
D.蝙蝠利用“回聲定位”確定目標的位置,屬于利用聲音傳遞信息,故D不合題意。
故選B。
3.B
【詳解】A.用力撥動琴弦,可以增大琴弦振動的幅度,可以增大琴聲的響度,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琴聲的音調(diào)越高,振動頻率越快,在空氣中的傳播不變,故B錯誤,符合題意;
C.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琴聲引起了詩人的共鳴,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琴聲通過空氣傳入詩人的耳朵,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C
【詳解】A.圖甲中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可以改變振動的頻率,可以改變音調(diào),故A錯誤;
B.乙圖中彈奏古箏時,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為了改變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故 B錯誤;
C.丙圖中發(fā)聲的音叉輕觸系在繩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彈開,說明發(fā)聲體在振動,故C正確;
D.圖丁中捕魚船通過聲吶確定魚群位置利用了聲波傳遞信息,故D錯誤。
故選C。
5.D
【詳解】A.人類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為20Hz~20000Hz,所以物體振動頻率低于20Hz,或大于20000Hz,物體發(fā)出的聲音,人類聽不到,故A錯誤;
B.由于真空不能傳聲,所以聲吶不能用來測量地球與月球的距離,故B錯誤;
C.“震耳欲聾”是形容聲音響亮,音量大,所以主要說明聲音的響度大,故C錯誤;
D.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是利用聲音的能量將污物排出,所以能說明聲音具有能量,故D正確。
故選D。
6.B
【詳解】A.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蝙蝠利用超聲波確定障礙物的位置是利用了聲音能傳遞信息,故A不符合題意;
B.向人體內(nèi)的結(jié)石發(fā)射超聲波,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nèi)的結(jié)石,屬于利用聲音傳遞能量,故B符合題意;
C.受蝙蝠利用超聲導航的啟示,人們制成了超聲雷達,又叫聲吶,利用聲吶探測魚群位置和海底的情況,屬于利用聲音傳遞信息,故C不符合題意;
D.超聲有很強的穿透能力,利用“B超”對孕婦做常規(guī)檢查,利用了聲音能夠傳遞信息,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7.D
【詳解】AD.聲波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用超聲波洗牙利用的是聲波可以傳遞能量,故A錯誤,D正確;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真空不能傳聲,故B錯誤;
C.地震、臺風發(fā)生時會發(fā)出次聲波,根據(jù)發(fā)出的次聲波可以檢測地震和臺風,故C錯誤。
故選D。
8. 固體 信息
【詳解】[1]棉線是固體,兩位同學通過棉線連接的“土電話”可以對話,說明聲音可以通過棉線傳播,聲音可以通過固體傳播。
[2]使用“土電話”可以進行對話,通過聲音交換彼此的信息,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9. 響度 信息
【詳解】[1]“高音喇叭”指的是喇叭發(fā)出聲音的大小很大,即響度很大。
[2]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因此使用喇叭宣傳利用了聲音能傳遞信息。
10. 振動 響度 信息
【詳解】[1]聲音是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梆子受敲擊時,梆子振動產(chǎn)生聲音;
[2]響度是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大小,它跟發(fā)聲體的振幅有關(guān),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所以,敲擊的力度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響度不同。
[3]聲音既可以傳遞信息,又可以傳遞能量。人們聽到“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的唱詞,就知道是《花木蘭》選段,這是利用了聲可以傳遞信息。
11. 振動 信息
【詳解】[1]當一塊石頭扔進水中,岸上的人看到蕩起的水花說明水在振動,并聽到“撲通”聲,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2]聲音的應(yīng)用是傳遞能量或傳遞信息?!皳渫ā甭暟阉械聂~兒被嚇跑,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12.A
【詳解】A.聲音能夠傳遞信息,也能夠傳遞能量,利用超聲波可以清除牙垢,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能量,故A正確;
B.通過調(diào)節(jié)二胡的琴弦松緊可以改變聲音的音調(diào),故B錯誤;
C.倒車雷達是利用超聲波工作的,故C錯誤;
D.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為20Hz~20000 Hz,不在這個頻率范圍內(nèi)的,人耳聽不到聲音,故D錯誤。
故選A。
13.B
【詳解】A.女高音中的“高”指的是音調(diào)高,故A錯誤;
B.聲級的單位是分貝,把人耳剛剛聽到的微弱聲音定義為0dB,故B正確;
C.人聽到的聲音是否響亮,除了跟發(fā)聲體發(fā)聲時的響度有關(guān),還跟人耳到發(fā)聲體的距離有關(guān),故C錯誤;
D.地震、海嘯等大自然的活動發(fā)出的是次聲波,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故D錯誤;
故選B。
14.D
【詳解】A.聲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手機發(fā)射聲波向自動售貨機傳遞一個需要什么商品的信息,故A錯誤;
B.手機發(fā)射的聲波在不同介質(zhì),不同溫度下,聲速是不同的,在15℃空氣中聲波速度是340m/s,故B錯誤;
C.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所以手機發(fā)出的聲波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故C錯誤;
D.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所以手機聲波不能在真空環(huán)境中使用,故D正確。
故選D。
15. 音調(diào) 能量 甲、乙
【詳解】[1]用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時,酒杯由于振動發(fā)聲,當逐漸向杯子中加水時,水量越多,酒杯越不容易振動,杯子振動越慢,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變低。
[2]聲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超聲波加濕器,是利用超聲波能夠傳遞能量,將水滴擊打成非常小的霧滴噴灑到空氣中增加“濕度”。
[3]由圖可知,甲和乙振幅相同,故甲和乙響度相同。
16. 20000 能量
【詳解】[1][2]超聲波是指頻率大于20000Hz的聲波。利用超聲波把人體內(nèi)的結(jié)石擊碎成很小的顆粒,然后再排出來,這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
17.150m
【詳解】解:超聲波從海面到海底用的時間
t′=0.5×0.2s=0.1s
由速度公式可得該處海水的深度
s=vt′=1500m/s×0.1s=150m
答:此處海水的深度是150m。
18.(1)102m;(2)68m;(4)40m/s
【詳解】解:(1)第一次發(fā)出的信號到達汽車的時間
由可得,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
(2)第二次發(fā)出的信號到達汽車的時間
汽車接收到第二次信號時,距測速儀
所以從第一次信號遇見汽車時,到第二次信號遇見汽車時,汽車行駛的距離
(3)在兩次信號的間隔過程中,汽車行駛的距離
汽車行駛時間
汽車的速度
答:(1)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有102m;
(2)汽車接收到第二次信號時,距測速儀有68m;
(4)汽車的速度是40m/s。
19.3.4m
【詳解】解:由得,傳感器所測量的距離為
答:該傳感器所測量的距離是3.4m。
20.(1)9000m;(2)10000m
【詳解】解:(1)懸停位置距離海面的距離為
s1=v1t1=20m/s×50s=1000m
懸停位置距離海底的距離為
(2)所以此海域的深度
s=s1+s2=1000m+9000m=10000m
答:(1)收到信息時距海底的距離9000m;
(2)此海域的深度10000m。
21.20m/s
【詳解】解:由題意,根據(jù)速度公式,第一次發(fā)出超聲波時車離測速儀的距離
s1=v0t1=v0×0.5t =340m×0.5×0.6s=102m
第二次發(fā)出的信號在與汽車相遇返回到測速儀時,超聲波傳播的時間為
t′=2.2s-1.8s=0.4s
第二次車離測速儀的距離為
s2=v0t2=v0×0.5t′=340m×0.5×0.4s=68m
兩次經(jīng)過的時間間隔為
則車的速度為
答:被測汽車的車速是20m/s。
這是一份物理第2節(jié) 光的反射測試題,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光的反射規(guī)律,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光路的可逆性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3節(jié) 平面鏡成像課時練習,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成虛像,平面鏡的應(yīng)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2024)第3節(jié) 汽化和液化課時訓練,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現(xiàn)象,沸騰,蒸發(fā),物態(tài)變化中的吸放熱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