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道難》
—李白
作者及解題1、李白,唐代偉大的 詩人,有 之稱,與杜甫合稱“ ”。2、李白的詩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杜甫評價他“ , ”。3、我們學過李白的作品有 、 、 、 。4、《蜀道難》是一首 詩?!笆竦馈奔词裰械牡缆?,是唐代由長安通往蜀地的道路。5、《送友人入蜀》這首詩歌的尾聯(lián)“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中“君平”是西漢嚴遵,他字君平,隱居不仕,曾在成都以賣卜為生。所以此聯(lián)的手法是 。
筆落驚風雨 詩成泣鬼神
蜀道,從廣義上說,南起四川成都,過廣漢、德陽、梓潼,越大小劍山,經(jīng)廣元而出川,在陜西勉縣褒城附近向左拐,然后沿褒河過石門,穿越秦嶺,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全長約1000余公里。
從狹義上說,僅包括四川境內(nèi)的路段,南起成都,北止于廣元棋盤關,全長約450公里。古蜀道歷史悠久,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是保存至今人類最早的大型交通遺存之一,比古羅馬大道的歷史更為悠久。
蜀道在四川廣元境內(nèi)長達270多公里,是保存最完整、保留文化要素最充分的一段。因為,自蜀王開明氏在廣元建邑,廣元境內(nèi)的蜀道經(jīng)過三千多年的文化歷史積淀,已成為先秦古棧道文化的集中展現(xiàn)地和劍門關蜀道文化、三國歷史文化的核心走廊。而且,廣元又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時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則天的出生地,有著獨具魅力的蜀道文化、三國文化和女性文化。
識記字詞(字音、字形)1、噫吁嚱 2、魚鳧3、秦塞 4、峨眉巔 5、石棧 6、猿猱7、捫參歷井 8、撫膺 9、巉巖 10、喧豗11、砯崖 12、崔嵬13、吮血 14、咨嗟
蜀道難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
合作探究 詩人三嘆蜀道“難于上青天”,“蜀道之難”究竟難在哪里?哪些句子可以體現(xiàn)?怎么體現(xiàn)的? 請以小組或個人為單位,進行分析探討。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用典、夸張,從時間跨度上加強了詩的感染力量,寫蜀地長期閉塞隔絕,突出山之高。
蠶叢(夏代):縱目,養(yǎng)蠶專家,首位蜀王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哎呀呀,真是太高了。攀越蜀道真比登天還難!蜀國有蠶叢和魚鳧兩個君主,他們開國的時間距今十分遙遠,從那時起大概有四萬八千歲了吧,蜀國就不曾與秦地有什么來往。往西去有座太白山,其山高峻無路可行,唯有飛鳥可以飛過此山,直到蜀國的峨眉之巔。秦惠王之時,才有蜀王派五丁開山,傳說這五位壯士因開山導致地崩山摧而壯烈犧牲,才使得蜀道的天梯石棧連結(jié)了起來。蜀中上有日神的六龍所駕之車所不能逾越的高山,下有回旋倒流的曲折而波濤洶涌的河流。善高飛的黃鵠想飛越而不敢過,善攀援的猿猴想攀登而發(fā)愁無處攀緣,其山之險就可想而知了。青泥嶺的泥路曲曲彎彎,百步九折縈繞著山巒。行人攀至高山之頂,伸手可以摸得著天上的參星和井星,緊張得透不過氣來,只得坐下來撫著胸口長吁短嘆。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總嘆蜀道之高、難行(直抒胸臆)
蜀道崎嶇人行蜀道暗點送別
蜀道之高(想象、夸張)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使容顏大變。凋:使…凋謝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老兄西游打算幾時回來?這蜀道的峭巖險道,實在是不可登攀。山野之間,只能看到在古木中悲號的山鳥,雄飛雌從地在林間飛旋。月夜里,還可以聽到子規(guī)凄涼的悲啼,在空山中傳響回蕩。攀越蜀道,真是比登天還難啊,此情此境,使聽到的人都發(fā)愁得老了許多。離天不滿一尺的險峻高峰,枯松倒掛的懸崖峭壁,飛流瀑布撞擊著巨石在山谷中滾動,發(fā)出雷鳴般的轟響。這樣危險的地方,你這位遠道之人為什么還非要來這里不可呀?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蜀道山水(視聽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 更不消說那崢嶸而崔嵬的劍閣了,在這里一夫當關,萬夫冥開。如果在這里把守關隘的人不是朝廷的親臣忠士,他們就會據(jù)險作亂,化為豺狠一般的匪徒。他們磨牙吮血,殺人如麻。人們就得像朝避猛虎、夕避長蛇那樣地躲避他們的侵害。錦城那個地方雖然是個使人快樂的城市,但是依我看來,你還是趕快回家的好。攀越蜀道之難,真是比登天還難啊,我側(cè)身西望,只好發(fā)出長長的慨嘆啰。
渡越之難(自古可畏)勸阻友人
安居之難(早還家)告誡友人
這首詩的寓意,歷來眾說紛紜。編者取其一說:本詩的主旨是“送友人人蜀”,是沿襲古樂府舊題的“即事成篇”之作。本詩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xiàn)了古老蜀道逶迤、高峻、崎嶇的面貌,認為可能發(fā)生叛亂,表達了對友人旅途艱險的憂慮和含蓄的惜別之情。
①大膽的夸張。如“西當太白有鳥道”“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等句,用“鳥道”“黃鶴”“猿猱”來說明蜀道的難行,夸張?zhí)幉恢圹E,誦讀時又給人以強烈而深刻的感受。②奇特的想象。借助奇特的想象,詩人把適合表現(xiàn)蜀道山川的神話故事歷史傳說以及黃鶴之飛、猿猱攀援等自然之景,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詩歌雄渾闊大的氣勢。③ 多樣的句式和節(jié)奏。句式以七言為主,雜以其他長短句,參差錯落,如行云流水,一氣貫注。如:“噫吁嚱,危乎/高哉!”以感情強烈的短句點出主題,為全詩奠定了雄放的基調(diào);“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對稱句式從正面描寫蜀道的險峻高危。④ 激情的浪漫主義。以豐富的想象、奔放的語言、雄健的筆調(diào),對崢嶸、險峻、高入天際的蜀道做了藝術的描繪,讓我們領略到富有激情的浪漫主義風格。
爾來四萬八千歲 (指示代詞,那,指古蜀國開國)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第二人稱代詞,你)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指示代詞,如此,這樣)無他,但手熟爾 (語氣詞,相當于“罷了”) 西當太白有鳥道 (介詞,正對著)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動詞,占著,把守) 當室者死,三年釋其政 (動詞,掌管,主持) 此車騎之地也,步兵十不當一(動詞,相抵,相當)可以橫絕峨眉巔 (動詞,越過) 枯松倒掛倚絕壁 (形容詞,走不通的,沒有出路的) 而絕江河 (橫渡)佗之絕技,凡此類也 (形容詞,獨一無二的,絕妙的)
侍坐(坐:古人席地而坐,兩膝著地,臀部靠在腳后跟上)坐盜(因犯...罪/錯誤)但坐觀羅敷(因為)置之于坐(座位)副罪,當相坐(牽連治罪)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坐待,坐等)口技人坐屏障中(坐在座位上)坐觀垂釣者(空,徒然)楚人坐其北門(楚人坐其北門)
1、本詩想象豐富,大膽夸張。下列各句中,不含夸張手法的一項是 ( ) A.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B.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C.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D.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2、下列對《蜀道難》中有關知識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地崩山摧壯士死”一句化用了古代有名的“五丁開山”的神話傳說。B.“百步九折縈巖巒”句中的“百”“九”都是實數(shù),百步九折”是說在極短的路程里,就要轉(zhuǎn)許多彎。C.“捫參歷井仰脅息”句中的“參”“井”都是星宿名,與《赤壁賦》里的“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中的“斗”“牛”一樣,都是古人對星宿的分野。D.“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中的“錦城”與杜甫的詩句“花重錦官城”中的“錦官城”一樣,都是成都的別稱。
1、《蜀道難》中“ , ”兩句,通過摹寫行人艱難行走的情態(tài),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蜀道的艱險。2、李白《蜀道難》中運用夸張手法,寫出秦蜀之間,道路狹窄崇山峻嶺不可逾越的詩句是:“ , ?!?、李白引用神話傳說為《蜀道難》一詩增添了浪漫主義色彩,如引用“五丁開山”這一神話傳說的句子是:“ , ?!?、李白《蜀道難》中,寫出劍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特點的句子是:“ , , ?!?br/>捫參歷井仰脅息 以手撫膺坐長嘆
西當太白有鳥道 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 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劍閣崢嶸而崔嵬 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
1.《蜀道難》開篇以蜀地方言點出主題, 為全詩奠下雄渾感情基調(diào)的句子: 噫吁嚱! 危乎高哉!2.《蜀道難》的主旨句且反復出現(xiàn)的詠嘆句子 :蜀道之難, 難于上青天 。3.《蜀道難》中表明歷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5.《蜀道難》中“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運用夸張的手法表示自古以來秦蜀之間少有往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6. 《蜀道難》中引用“五丁開山” 神話傳說為其增添了浪漫氣息的句子: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7.《蜀道難》中運用神話、夸張、襯托的手法來寫蜀山之高險的句子: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猶如此,人何以堪”! ——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8.《蜀道難》中,把行人艱難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繪聲繪色地刻畫出來了,句子是: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9.運用神話故事,采用俯仰視角,夸張地描寫蜀山之高的句子: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10.《蜀道難》 為我們渲染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huán)境氣氛的句子: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3.1 蜀道難教學演示課件ppt,共2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古惑仔,謫仙人,力士脫靴,“外國人”,浪漫主義,作者簡介,文化常識,題目解說,蜀道難,全文結(jié)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第一單元3(蜀道難 *蜀相)3.1 蜀道難集體備課ppt課件,共4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寫作背景,一嘆蜀道之高,二嘆險而可畏,山水險惡,景物凄清,主旨探究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3.1 蜀道難備課課件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蜀道難,知人論世,我眼中的李白,相關知識鏈接,明清詩詞曲,上古歌謠,現(xiàn)代詩,唐代詩歌,初讀感知,全文及注音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