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 —— 《太史公自序》
僅據魯史《春秋》的記載,在242年里,列國間的軍事行動就有 483 次。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為生活在變亂紛乘的春秋末期,諸侯爭霸,人民流離失所,周王室日漸衰微,禮崩樂壞,迫切希望出現一個太平盛世,所以有這番言論。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詩》《書》《禮》《易》《春秋》
《詩經》《書經》/《尚書》 《禮記》 《周易》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jǔ)能,講信修睦(mù)。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fèn),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jǔ)能,講信修睦(mù)。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fèn),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道 之 行也,天下為公。選 賢 與 能,講 信 修 睦。
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公共的。選拔推舉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
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根本特征】【總特征】
故人不 獨 親其親,不 獨 子其子,使 老 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 者皆有所養(yǎng)。
第一個“親”用作動詞,以……為親。第二個“親”指父母
第一個“子”用作動詞,以……為子。第二個“子”指子女。
矜:同“鰥”,老而無妻
廢疾:有殘疾而不能做事
滿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會的關愛
男有分,女有歸。貨 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滿足發(fā)展需要: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
滿足精神愉悅需要: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因此人們不只是敬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有終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才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有殘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養(yǎng)。男子要有職分,女子要及時出嫁。財物,厭惡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據為己有;力氣,厭惡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
“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本文闡述的大同社會有哪些基本特征?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旧嫘枰?br/>(2)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景l(fā)展需要】
(3)貨盡其用,人盡其力?!揪裼鋹傂枰?br/>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 謂大同。
亂賊:作亂害人亂:作亂 賊:害人
這樣一來,圖謀之心閉塞而不會興起,盜竊財物和作亂害人不會興起,(家家戶戶)門從外面帶上,而不從里面閂上。這就叫作“大同”社會。
全文的總結語,描寫“大同”社會的未來圖景。與現實形成對比,指出現實社會中諸多的黑暗現象,表現對“大同”社會的美好期待。
為(1)天下【為】公 wéi是(2)以全石【為】底/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wéi,作為(3)【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wéi,成為(4)【為】人五/俾【為】亭宇 wéi,雕刻、建立 (動詞,根據語境翻譯)(5)不足【為】外人道也/一一【為】具言所聞 wèi,對,向(6)不必【為】己 wèi,為,為了(7)【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wèi,因為
中心論點是“教學相長”,即“教”與“學”相互促進,“教”是“學”的另一種形式。作者用類比的方法切入話題,先以“嘉肴”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再對舉“學”與“教”所產生的“知不足”和“知困”兩種情境,并進一步解釋,將論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學相長”的結論;最后引用《尚書》中的話印證觀點。全文語言精練,邏輯嚴密。
①予謂菊②太守自謂也③太守謂誰④秦王謂唐雎曰⑤此之謂失其本心⑥其此之謂乎
①靜以修身②講信修睦③乃重修岳陽樓④鄒忌修八尺有余⑤茂林修竹
1、根據文義,全文可以分為幾層?可分為三層:作者運用了總—分—總的論述方法。第一層:“大道之行也講信修睦?!边@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根本特征),是總說。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為己?!痹斒觥按笸鄙鐣幕咎卣鳌5谌龑樱骸笆枪手\閉而不興……是謂大同?!笨偨Y全文。
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
1、提問:“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請找出相關語句,并說說你的理解。 根本特征:“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① “天下為公”是說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屬于任何個人; ② “選賢與能”是說選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擔任社會職務; ③ “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間應當建立良好的關系,講求誠信,遠離欺詐,崇尚和睦,防止爭斗。
2、提問: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
“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1)滿足生存的需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
① “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把奉養(yǎng)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 ②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各個年齡段的人或者說人一生中的各個階段都能受到應有的照顧,得到合適的安排; ③ “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需要特別關愛的人都能得到應有的生活保障。
(2)滿足發(fā)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
“有分”就是有穩(wěn)定的職業(yè),能安心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3)滿足精神愉悅的需要,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 “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都能盡心竭力去工作,工作著并快樂著,把共同勞動看作是分享快樂。
3、作者理想中的大同社會是什么樣子的?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如何評價孔子所描繪的“大同”社會?
1.在當時看來:2. 在現在來說:3. 能否實現?
示例:從“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可以看出“桃源”中生活環(huán)境和平安寧,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的“盜竊亂賊而不作”。
4、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藝術地再現了“大同”社會的生活風貌,因此二者有許多相似的地方。請參照示例,從兩文中再找出一例,說說它們的相似之處。
①從“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為受到全社會的關愛,生活極其幸福,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或“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②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職,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男有分,女有歸”。
5、試說說現代社會中哪些做法與孔子的“大同”思想是一致的。
民主選舉管理者,生活救濟、社會保障、捐贈、無償援助等。
1.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大同”?
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指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或真理。 大同,可以理解為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執(zhí)政者施行大道,則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
《大道之行也》通過對理想中的社會特征的描述,闡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理想社會的向往,同時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歸納一下儒家的大同社會理想包括哪些方面。
儒家大同社會理想的核心是“天下為公”,內容有:選賢任能,誠信和睦,普遍仁愛;全體社會成員各有所養(yǎng)、各有所用、各盡其職,行為皆出于公心;杜絕圖謀之心、害人之事,人們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和《桃花源記》比較閱讀,找出本文與《桃花源記》相對應的句子。
例:故人不獨親其親……皆有所養(yǎng)--------------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1、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2、講信修睦----------3、男有分,女有歸------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文有此人,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本文通過對理想社會特征的描述,闡明了儒家思想中“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社會綱領:天下為公,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
基本特征:社會關愛,安居樂業(yè), 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理想社會:謀閉不興,盜亂不作, 外戶不閉
1.孟子曾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與之相近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2.《大道之行也》闡述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大道之行也》可以為現在政府任用人才,營造社會風氣借鑒:________,________.
4.《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會”:是各盡所能:________,________.
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5.《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會”實行各取所需:________,________.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6.《大道之行也》中對大同社會做綱領性說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大道之行也教學ppt課件,共2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課程導入,《禮記》簡介,《桃花源記》,康有為,字詞字音學習,字詞積累,課文研究,文言知識歸納,通假字,古今異義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大道之行也完美版課件ppt,共4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禮記》,第一篇章讀,初見“大同”,誦讀全文,第二篇章譯,相識“大同”,疏字詞,譯文章,第三篇章析,走進“大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2 《禮記》二則大道之行也備課ppt課件,共3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儒家經典知多少,大道之行也,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奸詐之心,害人之事,?排比增氣勢,?結構嚴謹,太平盛世令人神往,雖有嘉肴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