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 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著有《山谷詞》。
此詩作于作者在太和令任上。 百姓的困苦,官吏的素餐,使作者有志難展,于是產(chǎn)生孤獨寂寞之感。因此詩寫在開朗空闊的背景下的忘懷得失的“快”意,終因知音難覓而產(chǎn)生歸歟之思。
此詩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時黃庭堅在吉州泰和縣(今屬江西)任知縣,公事之余,詩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廣遠,景物清華得名”(《清一統(tǒng)治·吉安府》)的快閣覽勝。此時作者三十八歲,在太和令任上已有三個年頭。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癡兒:自指,指自己并非大器,只會敷衍官事。
青眼:表示對人喜愛或重視、尊重,指正眼看人。
盟:結(jié)盟,這里指作伴。
任務(wù)一 誦讀詩歌 整體感知 任務(wù)設(shè)計: 1、學自由朗讀。2、學生示范朗讀,學生點評。3、學生齊讀。4、學生試著把詩歌解讀成優(yōu)美文字。
首聯(lián)——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思考:“了卻"二字,襯托出了詩人什么心情?
1.這首詩的首聯(lián),這兩句寫了些什么?在表達方式上屬于什么?作者為什么自稱為“癡兒”?用“倚”字好還是用“賞”字好?
首聯(lián)寫了作者公務(wù)之暇登快閣眺望。屬于敘述的表達方式?!鞍V兒”是作者的自嘲,顯示出一種孤傲不羈的神情,表現(xiàn)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登快閣欣賞自然景色的渴望。 “倚”字用的好,含有倚閣,賞晚晴兩重意思,同時詩人此時已經(jīng)結(jié)束一天公事,身心疲累了,就倚靠在閣樓上。如果用“賞”字,就顯得呆板。
任務(wù)二 品味審美情趣任務(wù)設(shè)計: 1、請從景和情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頷聯(lián)。
頷聯(lián)——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遠望無數(shù)秋山,山上的落葉飄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時顯得更加遼遠闊大,澄凈如玉的澄江在快閣亭下淙淙流過,一彎新月,映照在江水中,顯得更加空明澄澈。
1.描繪這兩句詩的畫面。
1、請從景和情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頷聯(lián)。①本聯(lián)寫了登高所見秋景:千山重疊,無邊落木,江水澄明,夜月清明②營造了一種空明闊大的意境③表現(xiàn)了詩人輕松明快的心情、對大自然的喜愛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
了解:頷聯(lián)化用了誰的詩句?
化用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和謝眺"余霞散成綺,澄江凈如練"的名句。
登高 唐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br/> 登快閣 北宋 黃庭堅 癡兒了卻公家事, 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 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 此心吾與白鷗盟。
寫登快閣所見山水秋色實景。山天遠大,江月分明,生機勃勃。不但頓然開拓了自己的心胸,也屏去了許多塵俗之見。
一句仰視,一句俯視,有疏宕之氣?!盁o邊”,放大了落葉的陣勢,“蕭蕭下”,又加快了飄落的速度。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
江西詩派以杜詩為宗,處處追摹。本詩的頷聯(lián)與杜甫《登高》的頷聯(lián)“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都寫到了“落木”、“江”這樣相同的景物,但表達的意境卻不盡相同。試分析其異同。都表現(xiàn)了景物的遼遠和闊大的特點,意境開闊。但與杜詩的沉郁頓挫、慷慨悲壯的意境,黃詩通過遼遠闊大、空明澄澈的景物表現(xiàn)出一種如釋重負,放達不羈的胸襟。
頸聯(lián)——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前句用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秴问洗呵铩け疚镀份d:"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載阮籍善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見所悅之人,乃見青眼"(《晉書·阮籍傳》)。
了解:運用了什么典故?
“橫”的意思是把酒杯平端起來。寫詩人只有見到美酒,才把酒杯端起來,眼中才有喜色。把詩人無可奈何、孤獨無聊的形象神情襯托了出來。
頸聯(lián)作者運用這兩個典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借典抒情,表達了自己厭惡官場、欲求知音的心情。
尾聯(lián)——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表明了詩人怎樣的人生理想?
詩人因在現(xiàn)實生活中抱負得不到施展,胸懷無人理解感到痛苦,而向往一種純樸的沒有猜忌的與世無爭的歸隱生活。這生活在人間社會得不到,只有駕小舟訪白鷗,到江海去度余生了。
記敘。照應(yīng)題目,寫登樓一事。
寫景。描寫登樓所見美景。
抒情。抒發(fā)登樓所生之感。
述志。棄官歸隱,向往自由。
任務(wù)三 析手法 品情感
1、這首詩最突出的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請結(jié)合全詩作簡要分析。 用典 ①用歷史、傳說及寓言故事為典。第一句用晉夏侯濟的話、第五句用伯牙鐘子期故事、第六句用阮籍能為青白眼故事、第八句用《列子》中“鷗鳥忘機”的寓言故事分別表達特定的情意,收含蓄蘊藉之效。 ②點化前人詩文句子入作品。頷聯(lián)即化用了杜甫的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謝眺的“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及柳宗元的“木落寒山靜,江空秋月明”,顯得不露斧鑿痕跡,巧妙而自然表情達意。
2、頸聯(lián)運用典故,作者借此表達了怎樣的情懷?俞伯牙為知音摔琴絕弦的典故,表達知音難覓的惆悵。阮籍,善為青白眼。作者借此表達了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脫和孤傲的情懷。
3、詩結(jié)尾,呼應(yīng)了起首,順勢作結(jié),給人以“一氣盤旋而下之感”。試分析這首詩的首聯(lián)和尾聯(lián)是如何呼應(yīng)的。“萬里歸船”既照應(yīng)了登上快閣所見的澄江實景,又寫出了作者心中對歸隱而去的冀望;“此心吾與白鷗盟”表達的對人生忘機的超然和灑脫,又很好地詮釋了“癡兒了卻公家事”從煩瑣的案牘中解脫出來的歡快之情。
4、這首詩蘊含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蘊含了詩人復雜的思想情感:①對公事(官場生活)的厭倦。自稱“癡兒”,稱處理官事為“了卻”,表明詩人厭煩官場事;②“對大自然美好景色的喜愛之情。頷聯(lián)描寫了深秋空闊遼遠的天空,澄澈的江水,皎潔的月,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歡欣賞自然風物無不蘊含喜愛之情; ③對知音難覓的苦悶惆悵之情。頸聯(lián)巧用俞伯牙為知音摔琴絕弦的典故表達知音難覓的惆悵; ④歸隱情懷。尾聯(lián)“歸船”“吾與白鷗盟”表達了詩人歸隱的愿望。
5、有人說這首詩的意旨落腳在“歸”字上,請結(jié)合全詩談?wù)勀男┑胤襟w現(xiàn)了一個“歸”字。①自稱“癡兒”,稱處理官事為“了卻”,表明詩人厭煩官場事務(wù);②“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歡欣賞自然風物;③“已”、“聊”表明世無知音,自己已無意仕途;④“弄長笛”、“與白鷗盟”指詩人遠離世俗,過悠閑忘我與世無爭的生活。 都體現(xiàn)了“歸”字
任務(wù)四 登高懷遠之情思任務(wù)設(shè)計1、學生背誦學過的登高詩詞。 杜甫《登高》 李白《登鳳凰臺》 范仲淹《岳陽樓記》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總結(jié)登高懷遠之情思。登高可遠望而至思深。杜甫“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抒發(fā)憂國憂民之情。李白“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感時傷世的情緒便油然而生。黃庭堅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表明歸隱之意。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和樂觀精神。
杜甫“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 抒發(fā)了詩人奮發(fā)向上、勇攀高峰的凌云壯志。王維“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飄零他鄉(xiāng),登高望遠思親人。
古往今來,仁人志士,才子政客,他們滿腹的愁怨,一腔的豪情,都拋撒在華夏大地的名山古跡中?;虻歉呤愫狼?、遣悲懷;或抒發(fā)懷才不遇之悲歌、凌云之壯志,或抒發(fā)羈旅之鄉(xiāng)情、憂國憂民之國愁……試問人生,何以解憂?
詩人從“癡兒了卻官家事”說起,透露了對官場生涯的厭倦和對登快閣亭欣賞自然景色的渴望;然后,漸入佳境,詩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與起首處對“公家事”之“了卻”形成鮮明對照;五、六句在良辰美景中,詩人心內(nèi)的憂煩無端而來,詩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負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胸懷無人理解的痛苦。尾句引出了詩人的“歸船”、“白鷗”之想。意味雋永,想象無窮。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登快閣教學課件ppt,共1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紹,再讀本詩讀懂詩意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登快閣授課ppt課件,共2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唯有登高,思想感情,藝術(shù)特色,善于煉字多處用典,比較閱讀,名句默寫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登快閣圖文課件ppt,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如釋重負的歡快心情,化用了誰的詩句,運用了什么典故,棄官歸隱,全文梳理,寫景傳神達情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