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各組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哄騙(hǒnɡ) 鬧哄(hōnɡ)起哄(hōnɡ)
B.潺潺(chán) 怠慢(dài)不憚(dàn) 船櫓(lǔ)
C.攛掇(cuān duó) 鳧水(fú)桕(jiòu)樹 旺相(xiànɡ)
D.皎潔(jǎ) 歸?。▁ǐnɡ) 絮(xù) 晌午(shǎnɡ)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絕壁 膝蓋 腦怒 欺侮 B.困惑 挑剔 膽怯 委曲
C.叛徒 誠肯 鑒別 宛轉(zhuǎn) D.驚異 鞠躬 獎勵 家眷
3.下列詞語的釋義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歸?。夯丶铱赐改? 行輩:排行和輩 B.委實:實在 彌散:彌漫消散
C.自失:丟失了自己 依稀:隱隱約約 D.絮叨:仔仔細細地說 旺相:茂盛
4.下列句子的空白處依次應(yīng)填入的詞語是( )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 , ,使我的心也 然而又 起來,覺得要和他 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A.悠揚 宛轉(zhuǎn) 愉快 自失 消失 B.宛轉(zhuǎn) 悠揚 沉靜 自失 彌散
二、閱讀理解 (一)、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松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一出門,便望見月下的平橋內(nèi)泊著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雙喜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母親送出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后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于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
②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出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⑴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還以為船慢。⑵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③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zhuǎn),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藏之香的夜氣里。[來源:Z*xx*k.Cm]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我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莊。那是正對船頭的一叢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經(jīng)去游玩過,還看見破的石馬倒在地下,一個石羊蹲在草里呢。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于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
…………
⑤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圍的黑暗只是濃,可知已經(jīng)到了深夜。他們一面議論著,或罵,或笑,一面加緊的搖船。這一次船頭的激水聲更其響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條大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連夜?jié)O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著喝采起來。
1.第②段中加點的詞“跑”與第①段中的哪個詞相相應(yīng)?這兩個詞都寫出了什么樣的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第①段中能生動表現(xiàn)少年們駕船技術(shù)熟練的詞語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第③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 那聲音指的是第②段中的“___________”。
4.從第①、②、③段中各找出一處直接寫“我”心理活動的詞句,用“———”標出;然后分別從括號里選出能恰當(dāng)概括“我”的心理活動的詞語填在橫線上。
第①段_____(活潑、輕松) 第②段___ _(急切、焦慮) 第③段____(惘然、陶醉)
5.②、⑤兩段都描寫了船行很快。哪一處是正面描寫?哪兩處是側(cè)面描寫?
正面描寫船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側(cè)面描寫船快的: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②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一段中加橫線的句子運用了人物的__________描寫,傳神地表現(xiàn)了少年朋友們________ _的駕船技巧。
8.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寫,主要是從人的感覺和心理活動兩方面著筆的。人的感覺又從嗅覺、觸覺、___ __覺、___ __覺等方面來描寫;描寫心理活動的句子如“___ ______”。(二、三兩段從哪四個方面寫“我”的感受?)(3分)
第二自然段加橫線⑴句子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運用比喻,狀形繪色,寫出了水鄉(xiāng)夜色之美。
以靜寫動,把靜態(tài)的山作動態(tài)的描繪,形象地描寫了行船之快。
以景襯情,烘托出“我”想看社戲的急切心情。
以實寫虛,反襯出少年朋友們夜航時的愉快心情。
10第三段中“自失”的含義是( )
A.自責(zé),責(zé)備自己的某種過失 B.自己不謹慎,失去了某種東西(或感覺)
C.(聽得出神)忘了自己 D.(過分高興)無法控制自己
11.寫出下面詞語的同義詞。朦朧( )夾雜( )彌散( )自失( )
12.“但我卻還以為船慢”的原因是
13.“然而又自失起來”“我”目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4.上文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角度描寫江南水鄉(xiāng)的晚景,清分別舉一例。
①視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聽覺:______
③嗅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觸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二自然段劃線⑵句中用“似乎”“也許”“料想”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6.概括上文大意____ ___
17、第一自然段的表達方式屬于( )(2分)A、記敘B、描寫C、議論D、抒情
18、小朋友們撐船的動作,既說明了 ,又體現(xiàn) 。(2分)
19、第三段主要寫“我”的感受,表現(xiàn)“我”感受的句子是 ,使社戲顯得“未見其形, ”,充滿了誘惑力。(2分)
20、“但我還以為船慢”一句襯托了“我” 的心情。(2分)
21、作者巧用照應(yīng),使文章渾然一體,文段中“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與下文 照應(yīng);“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與下文 照應(yīng)。
22、選文的前三段中各有一句寫“我”的心理活動,請從下面選出一個適合“我”心理的詞語填在橫線上:(3分) 第一處: (活潑 輕松 沉重 平靜) 第二處: (急切 焦慮 興奮 無所謂) 第三處: (惘然 陶醉 平靜 激動)
23、給以上文字擬一個四字標題: 。(2分)
(二)、閱讀《社戲》選段,完成1—9小題
第二天,我向午才起來,并沒有聽到什么關(guān)系八公公鹽柴事件的糾葛,下午仍然去釣蝦。
“雙喜,你們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罷?又不肯好好地摘,踏壞了不少?!?br>我抬頭看時,是六一公公掉著小船,賣了豆回來了,船肚里還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們請客。①我們當(dāng)初還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蝦嚇跑了!”雙喜說。
六一公公看見我,便停了揖,笑道,“請客?——這是應(yīng)該的?!庇谑菍ξ艺f,“迅哥兒,昨天的戲可好么?”
我點一點頭,說道,“好?!?br> “豆可中吃呢?”
我又點一點頭,說道,“很好?!?br>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來,將大拇指一翹,得意的說道,②“這真是大市鎮(zhèn)里出來的讀過書的人才識貨!我的豆種是粒粒挑選過的,鄉(xiāng)下人不識好歹,還說我的豆比不上別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給我們的姑奶奶嘗嘗去……”他于是打著楫子過去了。
待到母親叫我回去吃晚飯的時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羅漢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給母親和我吃的。聽說他還對母親極口夸獎我,說“小小年紀便有見識,將來一定要中狀元。③姑奶奶,你的福氣是可以寫包票的了?!雹艿页粤硕?,卻并沒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現(xiàn)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1.對這段文字的出處、作者及內(nèi)容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節(jié)選自《故鄉(xiāng)》,作者魯迅。本段主要寫故鄉(xiāng)的豆好吃,戲好看。
B.節(jié)選自《社戲》,作者魯迅。本段是看戲后的余波,也寫了“我”對吃豆看戲的感受。
C.節(jié)選自《故鄉(xiāng)》,作者魯迅。本段主要寫故鄉(xiāng)是樂園。
D.節(jié)選自《社戲》,文中的“我”即作者魯迅。本段主要寫“我”對吃豆看戲的感受。
2.“是的,我們請客。我們當(dāng)初還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蝦嚇跑了!”雙喜的話有4層含義,理解不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2分)
A.“是的”承認偷豆一事,表現(xiàn)雙喜誠實的品質(zhì)。
B.“我們請客。”說明偷豆的理由是請客,并非不光彩的事情。
C.“我們當(dāng)初還不要你的呢。”意思是偷你家的豆是看得起你,說明雙喜聰明,很會說話。
D.“你看,你把我的蝦嚇跑了!”埋怨六一公公說話聲音太大,把蝦嚇跑了。
3.對語段中畫線句子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①句的言外之意是:偷你的豆是看得起你。表現(xiàn)雙喜聰明,很會說話。
B.②句表現(xiàn)了六一公公在得到別人理解、肯定之后的喜悅之情。
C.③句表現(xiàn)了六一公公想討好“我”母親。
D.④句表現(xiàn)了“我”更喜歡的是與小伙伴一塊吃豆的那種樂趣。
4.對本語段描寫“六一公公”采用的方法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動作描寫 語言描寫 心理描寫B(tài).語言描寫 動作描寫 神態(tài)描寫
C.動作描寫 語言描寫 肖像描寫D.心理描寫 語言描寫 神態(tài)描寫
5.對“真的,一直到現(xiàn)在,……好戲了。”一段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
A.突出了那一夜的戲好看,令“我”難忘。
B.突出了那一夜的豆好吃,令“我”回味。
C.突出了那一夜生活的難忘和對鄉(xiāng)間少年朋友誠摯情誼的懷念。
D.與全文中心無關(guān),沒有作用,應(yīng)刪去。
6、對文中畫線的句子應(yīng)如何理解?(2分)
7.“真的,一直到現(xiàn)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睂@句話怎么理解?(3分)
8.加點的4個字依次注音正確的一組是( )(1分)
棹著 中吃 中狀元 那夜似的
A.zhà zhōng zhòng shì B.zhuō zhòng zhōng shì
C.zhà zhóng zhòng sì D.zhuó zhòng zhòng sì
9、時過境遷,“我”一定在城里吃過好豆、看過好戲,為什么“我”卻認為那晚吃過的豆和看過的戲是最好、最難忘的呢?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0分)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ΓT兒競走取之。惟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湃?。
1解釋下列劃線的字詞(2分)
嘗與諸小兒游( ) 諸兒競走取之( )惟戎不動( ) 人問之 ( )
2、翻譯下面句子。(2分)
1)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
2)取之信然。
3、你讀了本文有什么感受?(4分)
4、請概括王戎具備了哪些良好素質(zhì)(2分)
社戲練習(xí)2
[練一練]
一、給加點的字注音。
歸省( ) 行輩( ) 攛掇( ) ( ) 鳧水( )
家眷( ) 皎潔( ) 糾葛( ) ( ) 棹 ( )
二、修改病句
1)、夏天的魯鎮(zhèn)是游玩的好季節(jié)。
2)、我們反復(fù)地好說歹說,最終總算把外祖母說服了。
三、填入下面橫線上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 )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散出來的清香, ; 。淡黑的起伏的連山, , ,但我還以為船慢。
(1)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 (2)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
(3)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 (4)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
A、1234 B、2134 C、3412 D、3124
四、揣摩加點的詞語,回答問題
①我們已經(jīng)點開船, 在橋石上一磕, 退后幾尺, 即又上前出了橋。
(連用這幾個動詞對表現(xiàn)文章的內(nèi)容有什么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來,將大姆指一翹,得意地說道………
(被人偷了豆, 六一公公為什么還要“感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選出下列表述錯誤的一項 ( )
A、小說寫船頭看戲的感覺,表現(xiàn)“我”對社戲的陶醉;寫月夜歸航的情景,表現(xiàn)孩子們歡快的心情和搖船的本領(lǐng)。
B、小說的標題是“社戲”,這就點明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戲”,因此,作者花了很多筆墨來寫社戲的內(nèi)容。
C、課文成功地刻畫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是雙喜和六一公公。
D、這篇小說中,月下行船、船頭看戲、月夜歸航這三個片段寫得富有詩情畫意,充滿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生活氣息。
六、文中從不同角度描寫了江南水鄉(xiāng)的月夜美景,由此你能想到一些古詩嗎?
(1)描寫江南景色的詩句。(不少于2句)
(2)帶有“月”字的詩句。(不少于2句)
七、仔細揣摩下面兩個語句的內(nèi)容和寫法,再仿寫一句。
當(dāng)一個人懷疑自己的時候,他忘記了建立自信是一種習(xí)慣;
當(dāng)一個人渾噩度日的時候,他忘記了閱讀好書是一種習(xí)慣;
八、閱讀課文節(jié)選,回答問題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哮畢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 ),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 )。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zhuǎn),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我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莊。那時正對著船頭的已從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經(jīng)去游玩過,還看見破的石馬倒下,一個石羊蹲在草里呢。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于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
1、解詞
依?。? 。
自失: 。
朦朧:
彎:
2、選文中景物描寫的作用,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描寫了豐收在望的景物,歌頌了農(nóng)民的辛勤勞作。
B、描寫了秀麗景色,抒發(fā)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C、寫美的景色來陪襯船行得快,表現(xiàn)了農(nóng)家子弟劃船技術(shù)的高超。
D、寫航船的速度以及“我”在看社戲前急切的心情,表現(xiàn)了對江南美景的熱愛。
3、第1段中與加點的“也許”有相同作用的詞語是 ,第3段中與它相照應(yīng)的詞語是 。
4、上文開頭摘寫“清香”“水氣”“月色“,這三者實際已融為了一體,為什么要分成兩句來寫?談?wù)勀愕目捶ā?br>5、用簡潔的語言為上文擬一個小標題,要求能包含時間、地點、事件三個要素,字數(shù)不超過8個.
6.文中括號處是互為照映的語句,請補充完整。
7.第二段中的“大概’’同第一段中的 一詞相呼應(yīng),它們起什么作用?
8.“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使用了______修辭手法, ________描寫方法,這樣寫的好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一段寫景側(cè)重 角度,第二段側(cè)重 角度。它們都是為了突出“我”去看戲時 的心情。
10.比較直接地抒發(fā)了看戲途中心情的語句是
11.第三段中畫曲線句子從記敘方法上看是( )
A.順敘 B.倒敘 C.插敘 D.補敘
九、閱讀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問題。
……全船里幾個人不住的吁氣,其余的也打起呵欠來。雙喜終于熬不住了,說道,怕他會唱到天明還不完,還是我們走的好罷。大家立刻都贊成,和開船時候一樣踴躍,三四人徑奔船尾,拔了篙,點退幾丈,回轉(zhuǎn)船頭,架起櫓,罵著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進了。
[甲]月還沒有落,仿佛看戲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離趙莊,月光又顯得格外的皎潔?;赝麘蚺_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著了。吹到耳邊來的又是橫笛,很悠揚;我疑心老旦已經(jīng)進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說再回去看。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圍的黑暗只是濃,可知已經(jīng)到了深夜。他們一面議論著戲子,或罵,或笑,一面加緊的搖船。這一次船頭的激水聲更其響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連夜?jié)O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著喝采起來。
1、第2段中加點的“橫笛”指的是( )
橫笛這種管樂器 吹奏橫笛這種樂器
用橫笛吹奏的樂曲 用橫笛吹奏的樂曲聲
2、第1段中加橫線的詞語表現(xiàn)少年們 的特點。第2段中“回望”表現(xiàn)了少年們對社戲 的心情。
3、第2段依次寫了哪些內(nèi)容?是從哪些方面寫的?
4、為什么“一離趙莊,月光又顯得格外的皎潔”?
5、甲段中加點的“回望”一詞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6、“漂渺”通常寫作 ,意思是 。
7、甲段文字從視覺聽覺兩方面寫社戲,這段對戲臺的描寫表現(xiàn)“我”的什么樣的心情?
(1)所見: 。
(2)所聞: 。
(3)“我”對社戲的 之情。
8、乙段中“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運用的修辭方法是 作用是 :① ② 。
9、乙段中“連夜?jié)O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著喝采起來”的作用是什么?
10、在“回望戲臺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著了”中,“回望”表現(xiàn)了“我”怎樣的心情?“罩”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形?
11、分析文中兩個比喻句的作用:(2分)
第一處:
第二處:
12、文中寫水聲有何作用,請選擇正確答案( )(2分)
A、真實的描寫,再現(xiàn)鄉(xiāng)村河水之美。 B、虎構(gòu)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作者激動的心情。
C、細膩的描寫,以聲襯靜,呼應(yīng)前文。D、粗筆的勾勒,烘托歸途中的靜謐。
13、文段寫的是( )(2分)
A、夜航去看社戲途中 B、趙莊看社戲 C、看社戲后歸航 D、看社戲前的波折
14、第一段中的“又”和第二段中的“更”字表示景物的重復(fù)出現(xiàn),與前文相呼應(yīng),請將前文相關(guān)句子填入下表:(3分)
15、對“戲臺”和“橫笛”的描寫,表現(xiàn)了( )(2分)
A、對優(yōu)美迷人的夜景的贊美。 B、看戲看的興奮心情。
C、離開趙莊后對戲的留戀 D、對社戲的無限向往。
16、“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這個比喻好在( )(3分)
A、生動形象,能喚起人們的想象,表現(xiàn)小伙伴們有豐富的想象力。
B、有童話色彩,寫出了小伙伴們歡快的心情和他們高超的駕船本領(lǐng)。
C、想象豐富,有童話色彩,表現(xiàn)“我”欣喜、興奮之情。
D、觀察細致,想象豐富,對當(dāng)時的夜景作了生動傳神的描繪。
17、本來是夜間行船,為什么寫老漁父喝采,這種寫法稱為( )(2分)
A、反襯 B、對比 C、烘托 D、渲染
18、選文對表現(xiàn)中心的作用在于( )(3分)
A、表現(xiàn)了“我”對農(nóng)村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B、表現(xiàn)了“我”對農(nóng)村風(fēng)光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向往。
C、表現(xiàn)了“我”對農(nóng)家子弟的思念之情。D、表現(xiàn)了“我”對過去美好幸福生活的懷念。
十、你最喜歡文中的哪位少年朋友和哪位成年人?為什么?你的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和長者嗎?
十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月是故鄉(xiāng)明
季羨林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xiāng),人人的故鄉(xiāng)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的故鄉(xiāng)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孤單。因此,在中國古代詩文中,月亮總有什么東西當(dāng)陪襯,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勝數(shù)。
我的故鄉(xiāng)是在山東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過山,也不知山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個圓而粗的柱子吧,頂天立地,好不威風(fēng)。以后到了濟南,才見到山,恍然大悟:山原來是這個樣子呀!因此,我在故鄉(xiāng)望月,從來不同山聯(lián)系。像蘇東坡說的“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完全是我無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鄉(xiāng)小村卻大大地有。幾個大葦坑占了小村面積一多半。在我這個小孩子眼中,雖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樣有氣派,但也頗有一點煙波浩渺之勢。到了夏天,黃昏以后,我在坑邊的場院里躺在地上,數(shù)天上的星星。有時候在古柳下面點起篝火,然后上樹一搖,成群的知了飛落下來,比白天用嚼爛的麥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樂此不疲,天天盼望黃昏早早來臨。
到了更晚的時候,我走到坑邊,抬頭看到晴空一輪明月,清光四溢,與水里的那個月亮相映成趣。我當(dāng)時雖然還不懂什么叫詩興,但也頗而樂之,心中油然有什么東西在萌動。有時候在坑邊玩很久,才回家睡覺。在夢中見到兩個月亮疊在一起,清光更加晶瑩澄澈。第二天一早起來,到坑邊葦子叢里去撿鴨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閃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個蛋。此時更是樂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鄉(xiāng)呆了六年,以后就離鄉(xiāng)背井,漂泊天涯。在濟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過四年,又回到濟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歐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四十多年了。在這期間,我曾到過世界上將近三十個國家,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風(fēng)光旖旎(1)的瑞士萊茫湖上,在平沙無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這些月亮應(yīng)該說都是美妙絕倫的,我都異常喜歡。但是,看到它們,我立刻就想到我故鄉(xiāng)那葦坑上面和水中的那個小月亮。對比之下,無論如何我也感到,這些廣闊世界的大月亮,萬萬比不上我那心愛的小月亮。不管我離開我的故鄉(xiāng)多少萬里,我的心立刻就飛來了。我的小月亮,我永遠忘不掉你!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年近耄耋(2),住的朗潤園是燕園勝地??浯笠稽c說,此地有茂林修竹,綠水環(huán)流,還有幾座土山,點綴其間。風(fēng)光無疑是絕妙的。前幾年,我從廬山休養(yǎng)回來,
一個同在廬山休養(yǎng)的老朋友來看我。他看到這樣的風(fēng)光,慨然說:“你住在這樣的好地
方,還到廬山干嘛呢!”可見朗潤園給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樹,有竹
,有花,有鳥,每逢望(3)夜,一輪當(dāng)空,月光閃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 ,一碧數(shù)頃,
而且荷香遠溢,宿鳥幽鳴,真不能不說是賞月勝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不管是誰來到這里,難道還能不顧而樂之嗎?
然而,每值這樣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卻仍然是故鄉(xiāng)葦坑里的那個平凡的小月亮。見月思鄉(xiāng),已經(jīng)成為我經(jīng)常的經(jīng)歷。思鄉(xiāng)之病,說不上是苦是樂,其中有追憶,有惆悵,有留戀,有惋惜。流光如逝,時不再來。在微苦中實有甜美在。
月是故鄉(xiāng)明,我什么時候能夠再看到我故鄉(xiāng)的月亮呀!我悵望南天,心飛向故里。
注釋: (1)[旖旎(yǐnǐ)]柔和美麗。(2)[耄耋(màdié)]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耋,指七八十歲的年紀。(3)[望]夏歷每月十五日。
1、作者在第4、5段中追憶了哪些童年趣事?請按先后順序填寫。
2、從全文看,作者為什么要寫世界各地美妙絕倫的月亮和朗潤園的奇景?(從寫法和目的兩方面回答。)
3、從第5段中摘抄與第6段畫線部分相照應(yīng)的文字。
4、 請你寫寫閱讀這篇文章的心得。(可以針對文章的內(nèi)容、語言、寫法進行評論,
也可以寫自己的感受或聯(lián)想。字數(shù)在100字以內(nèi)。)
十二、閱讀下面《社戲》節(jié)選,回答問題。(30分)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松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一出門,便望見月下的平橋內(nèi)泊著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雙喜拔前篙,阿發(fā)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母親送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后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于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
(2)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3)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zhuǎn),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4)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我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莊。那是正對船頭的一叢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經(jīng)去游玩過,還看見破的石馬倒在地下,一個石羊蹲在草里呢。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于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
(5)最惹眼的是屹立在莊外臨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戲臺,模糊在遠處的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畫上見過的仙境,就在這里出現(xiàn)了。這時船走得更快,不多時,在臺上顯出人物來,紅紅綠綠的動,近臺的河里一望烏黑的是看戲的人家的船篷。
(6)“近臺沒有什么空了,我們遠遠的看罷?!卑l(fā)說。
(7)這時船慢了,不久就到,果然近不得臺旁,大家只能下了篙,比那正對戲臺的神棚還要遠。其實我們這白篷的航船,本也不愿意和烏篷的船在一處,而況沒有空地呢……
(8)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見臺上有一個黑的長胡子的背上插著四張旗,捏著長槍,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雙喜說,那就是有名的鐵頭老生,能連翻八十四個筋斗,他日里親自數(shù)過的。
(9)我們便都擠在船頭上看打仗,但那鐵頭老生卻又并不翻筋斗,只有幾個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陣,都進去了,接著走出一個小旦來,咿咿呀呀的唱。雙喜說,“晚上看客少,鐵頭老生也懈了,誰肯顯本領(lǐng)給白地看呢?”我相信這話對,因為其時臺下已經(jīng)不很有人,鄉(xiāng)下人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覺去了,疏疏朗朗的站著的不過是幾十個本村和鄰村的閑漢。烏篷船里的那些土財主的家眷固然在,然而他們也不在乎看戲,多半是專到戲臺下來吃糕餅水果和瓜子的。所以簡直可以算白地。
(10)然而我的意思卻也并不在乎看翻筋斗。我最愿意看的是一個人蒙了白布,兩手在頭上捧著一支棒似的蛇頭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黃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許多時都不見,小旦雖然進去了,立刻又出來了一個很老的小生。我有些疲倦了,托桂生買豆?jié){去。他去了一刻,回來說,“沒有。賣豆?jié){的聾子也回去了。日里倒有,我還喝了兩碗呢?,F(xiàn)在去舀一瓢水來給你喝罷。”
(11)我不喝水,支撐著仍然看,也說不出見了些什么,只覺得戲子的臉都漸漸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漸不明顯,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沒有什么高低。年紀小的幾個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談話。忽而一個紅衫的小丑被綁在臺柱子上,給一個花白胡子的用馬鞭打起來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著看。在這一夜里,我以為這實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
(12)然而老旦終于出臺了。老旦本來是我所最怕的東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這時候,看見大家也都很掃興,才知道他們的意見是和我一致的。那老旦當(dāng)初還只是踱來踱去的唱,后來竟在中間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擔(dān)心;雙喜他們卻就破口喃喃的罵。我忍耐的等著,許多工夫,只見那老旦將手一抬,我以為就要站起來了,不料他卻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舊唱。全船里幾個人不住的吁氣,其余的也打起哈欠來。雙喜終于熬不住了,說道,怕他會唱到天明還不完,還是我們走的好罷。大家立刻都贊成,和開船時候一樣踴躍,三四人徑奔船尾,拔了篙,點退幾丈,回轉(zhuǎn)船頭,駕起櫓,罵著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進了。
(13)月還沒有落,仿佛看戲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離趙莊,月光又顯得格外的皎潔?;赝麘蚺_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著了。吹到耳邊來的又是橫笛,很悠揚;我疑心老旦已經(jīng)進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說再回去看。
1、《社戲》的作者是 ,原名 ,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xué)家, 家, 家。
“社戲”指 (2分)
2.細讀文中劃線的句子,回答相關(guān)問題(3分)
1.)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松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中,“輕松”和“舒展”表現(xiàn)了“我”什么樣的心情?
②在“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中,為什么說“踴躍”?
③在“回望戲臺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著了”中,“回望”表現(xiàn)了“我”怎樣的心情?“罩”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形?
3、用合適的詞語概括第(1)段中“小伙伴”的良好品質(zhì),每一方面用一個詞語。 (2分)
4、第 ⑵ ⑶ 兩段是寫作者在 中觀望到的景致和聽到的聲音。(1分)
5、第(4)段有 “先前望見的”,請準確回答它指什么。(4分)
6、第 ⑸段各有一個“模糊”詞,它用得好嗎?簡要說明理由。(2分)
7、第 ⑹ ⑺兩段作者表現(xiàn)了怎樣的心情?(2分)
8、第(8)(9)(10)(11)(12)段中“老生” “小旦” “小生”“小丑”“老旦”等詞語是戲曲中的角色名,請你運用已學(xué)過的知識按標準進行分類。(2分)
男性: 小花臉:
女性: 有武打動作:
9、你喜歡哪種地方戲曲,為什么?(5分)
10你認為文中哪一處描寫精彩,談?wù)勀愕目捶ā?不少于100字)(6分)
11、在文中劃出偷豆原因的句子。
16 社戲練習(xí)1
參考答案:
一、1.B 2.D 3.B 4.B
二、(一)11.模糊混雜發(fā)散忘我 12.“我”急于看戲。13.聽得出神14①月色朦朧在這水氣里。②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zhuǎn),悠揚。③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散出來的清香④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15.表推測,表達“我”急于到達趙莊的心情。 16.去趙在看社戲途中“我”的所聞、所見和所感。17、A 18、駕船技術(shù)高超;看戲心情急切 19、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先聞其聲。 20、急切 21、兩岸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 22、輕松;急切;陶醉 23、月夜航船。
(二)、1.B 2.D 3.A 4.B 5.C 6.六一公公并無責(zé)怪雙喜及小朋友的偷豆行為,而是為踏壞了莊稼而感到可惜。7.并不是那夜的豆格外好吃,那夜的戲格外好看,而是通過寫豆和戲突出那夜的生活終生難忘,表達對鄉(xiāng)間少年朋友的誠摯情誼。8.A 9、因為平橋村老人和孩子樸實、真摯的情意及它們勤勞善良,聰明能干的美德,還有江南美麗動人的水鄉(xiāng)風(fēng)光,自由平等的氛圍,人與人之間和諧親密的關(guān)系,這一切都是我以后的城鎮(zhèn)生活不曾感受到的,所以特別難忘。表達了我對逝去生活的留戀。
(三)、1、曾經(jīng);跑;只有;他(2分,每個0.5分) 2、(1)看見路旁李樹上的果子多把樹枝都壓彎了。(2)摘下樹上的李子品嘗,果然味道很苦。(2分,各1分) 3、人應(yīng)該學(xué)會觀察,勤于思考,作生活的有心人。(4分) 4、如“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等詞語(2分)
16 社戲練習(xí)2
答案一、xing hang cuan.du fu juan jia jiu.ge zha
二、(1)“季節(jié)”改為“地方” (2)劃去“反復(fù)地”三、D
四、(1)這些動詞顯出小伙伴們開船時動作干凈利落,表現(xiàn)了他們聰明能干。 (2) 因為城里讀過書的“我”夸獎了他的豆子,表現(xiàn)了六一公公淳樸厚道的性格。五、B六、略
七、參考:當(dāng)一個人志得意滿的時候,他忘記了謙卑為懷是一種習(xí)慣。(內(nèi)容要求:前句為面臨的反面的不良的處境或表現(xiàn),后句應(yīng)從正面提出應(yīng)對策略;句式要求:應(yīng)與例句一致。)
八、1、(1)隱隱約約 (2) 完全為笛聲所陶醉,仿佛自身都不存在了。2、D
3、似乎、 真 4、前句是從嗅覺和觸覺的角度寫,后句是從視覺的角度寫
5、月夜行船去看戲 6.漸望見依稀的趙莊 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7.也許 表示猜測8.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以動與靜,寫出了行船之快,也寫出了“我”急切的心情。連山 獸脊9.所聞 所見所感急切10.但我卻還以為船慢11.C
九、1、D 2、駕船熟練、動作干凈利落;依依不舍3、月、月光、燈火光中的戲臺、悠揚的橫笛聲?!拔摇钡男那?;所見、所聞、所感4、趙莊的戲使“我”疲倦,離開趙莊心情舒暢,因而覺得月光格外的皎潔5照應(yīng)前文,引出下文,表達對社戲的情意依依 6縹緲 隱隱約約7(1)戲臺在燈火中……滿被紅霞罩著了(2)吹到耳邊的又是橫笛, 很悠揚(3)留戀8比喻 ①突出航行之快 ②表現(xiàn)孩子的歡快的心情9從側(cè)面寫歸航之快,烘托孩子的駕船技術(shù)之高。
10、“回望”表現(xiàn)了“我”留戀神往之情?!罢帧?表現(xiàn)了江南水鄉(xiāng)被月光、漁火、燈光籠罩,越發(fā)顯得清新、幽遠,如夢如幻。(1分)11、“像一座仙山……”以仙境比擬社戲,突出了戲的美好和作者的真切感受?!跋褚粭l大白魚……”比喻新奇貼切,具有水鄉(xiāng)特色,寫出了小船行駛之輕快。 12、C 13、C 14、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zhuǎn),悠揚;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15、C 16、C 17、C 18、B
十一、1、數(shù)星星 看月亮 夢月亮 摸鴨蛋2、 (1)對比 (2)突出思鄉(xiāng)之情
3、晴空一輪明月,清光上溢,與水里的那個月亮相映成趣評分: 4、略十二、1、魯迅,周樹人,思想家,革命家。社戲就是社里每年在一定的時間所演的戲 (2分) 2.① “輕松”和“舒展”表現(xiàn)了“我”急切和興奮的心情。(1分) ②這是化靜為動的寫法,“踴躍”突出心情激動,反襯船速行進快。(1分)③“回望”表現(xiàn)了“我”留戀神往之情?!罢帧?表現(xiàn)了江南水鄉(xiāng)被月光、魚火、燈光籠罩,越發(fā)顯得清新、幽遠,如夢如幻。(1分) 3、天真活潑 團結(jié)互助 沉著(2分) 4.夜晚船上 (1分)。5、正對船頭的一叢松柏林(4分)。6、“模糊”詞,用得好,形容詞作動詞用,既有情狀的描述又有動作的描摹,生動形象。(2分) 7、第 ⑹ ⑺兩段作者表現(xiàn)了留戀童心之情。(2分) 8、男性:“老生”、 “小生”、“小丑”; 女性: “小旦” 、“老旦” 有武打動作:“老生”、 “小生”;小花臉:“小丑” (2分)。9、略(5分)。10、略(6分)11.因為太用力,而且許久沒有東西吃。
前文交代的句子
文段中照應(yīng)的句子
月光又顯行格外的皎潔
吹到耳邊來的又是橫笛,很悠揚
這一次船頭的激水聲更其響亮了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社戲綜合訓(xùn)練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性學(xué)習(xí),語言表達,現(xiàn)代文閱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1 社戲精練,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基礎(chǔ)演練,同步解讀,課外拓展,創(chuàng)新寫作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學(xué)年7*大雁歸來同步練習(xí)題,共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1.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