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關鍵詞:一詞多義 詞類活用 朗讀節(jié)奏 山水游記 情感變化
從小丘西 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聞水聲,如 鳴 珮環(huán) ?,心樂之?。從小丘向西走(約)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到水聲,好像珮環(huán)碰撞的聲音,(我的)心里為之高興。 小丘:在小石潭東面。
樂:以……為樂。 伐竹取道, 下見小潭,水尤 清冽???沉酥褡?開出一條小路,向下走便見到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 冽(liè):涼。 全石以為底?,(潭)以整塊的石頭為底,
近岸,卷 石底以出 ?, 為坻 ?,為嶼,為嵁 ?,為巖。靠近岸邊,石底周邊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形成了水中高地、小島、不平的巖石、小石巖。 以為:把……作為。近:靠近。嶼:小島。 青 樹青蔥的樹木和
翠蔓 ?,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翠綠的藤蔓,蒙蓋纏繞,搖曳牽連,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 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 ?不動,潭中的魚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傍的,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魚)靜止不動,
俶爾遠逝 ?,往來翕 忽?,似與游者相樂。忽然間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迅疾,好像在和游人逗樂。
潭西南而望, 斗 折 蛇行,明滅可見 ?。其岸勢犬 牙差互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溪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
不可知其源。無法知道它的源頭(在哪里)。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 ?,悄愴幽邃 (21)。坐在潭邊上,四周有竹子和樹林圍繞著,靜悄悄的沒有他人,讓人感到心情悲傷,寒氣透骨,凄涼幽深。 環(huán):環(huán)繞,圍繞。
以其 境過清 (22),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過于凄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于是記下這里的景致便離開了。 以:因為。
同游者:吳武陵 (23),龔古 (24),余弟宗玄 (25)。隸而從 (26)者,崔氏二小生 (27),曰恕己,曰奉壹。和我一起游覽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隨著同去的(還有)兩個姓崔的年輕人,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選自《柳河東集》卷二十九。原題為《至小丘西小石潭記》。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西)人,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參加永貞元年(805)王叔文領導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后被貶。
?〔篁(huáng)竹〕竹林。
?〔如鳴珮環(huán)〕好像珮環(huán)碰撞的聲音。珮、環(huán),都是玉飾。
?〔心樂之〕心里為之高興。
?〔水尤清冽(liè)〕水格外清涼。尤,格外。
?〔全石以為底〕以整塊的石頭為底。
?〔卷石底以出〕石底周邊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
?〔坻(chí)〕水中高地。
?〔嵁(kān)〕不平的巖石。
〔翠蔓〕翠綠的藤蔓。
〔蒙絡搖綴,參差披拂〕蒙蓋纏繞,搖曳牽連,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可百許頭〕約有一百來條???大約。許,表示約數(shù)。
〔若空游無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傍的。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澈,穿透。
〔佁(yǐ)然〕靜止不動的樣子。
〔俶(chù)爾遠逝〕忽然間向遠處游去。俶爾,忽然。
〔翕(xī)忽〕輕快迅疾的樣子。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
〔犬牙差(cī)互〕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
〔凄神寒骨〕讓人感到心情悲傷,寒氣透骨。
〔悄(qiǎ)愴幽邃(suì)〕凄涼幽深。悄愴,凄涼。邃,深。
〔清〕凄清。
〔吳武陵〕作者的朋友,當時也被貶到永州。
〔龔古〕作者的朋友。
〔宗玄〕作者的堂弟。
〔隸而從〕跟隨著同去。
〔二小生〕兩個年輕人。
夯實基礎鞏固知識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篁(huáng)竹 清冽(liè)
坻(chí)嵁(kān)
佁(yǐ)然俶(chù)爾
翕(xī)忽犬牙差(cī)互
悄愴(qiǎchuàng)幽邃(suì)
2.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隔篁竹篁竹: 竹林
(2)水尤清冽尤: 格外
(3)為坻坻: 水中高地
(4)為嵁嵁: 不平的巖石
(5)潭中魚可百許頭許: 表示約數(shù)
(6)日光下澈澈: 穿透
(7)往來翕忽翕忽: 輕快迅疾的樣子
(8)斗折蛇行斗: 像北斗星那樣
(9)悄愴幽邃悄愴: 凄涼
(10)記之而去去: 離開
3.辨析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1)游皆若空游無所依同游者 游動
游玩
(2)從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隸而從者 介詞,由
跟從,跟隨
(3)以全石以為底卷石底以出以其境過清 把
而
因為
(4)清水尤清冽以其境過清 清涼
凄清
(5)可潭中魚可百許頭明滅可見 大約
可以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不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是(B)
A.從小丘西行B.不可久居
C.凄神寒骨D.潭西南而望
【解析】A項,名詞作狀語,向西;B項,“居”為停留之意,動詞;C項,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感到悲傷;D項,名詞作狀語,向西南。
5.下列語句中,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C)
A.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C.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解析】正確劃法: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文學常識填空。
作者柳宗元,字 子厚 ,唐代文學家,世稱“ 柳河東 ”,為“ 唐宋八大家 ”之一?!缎∈队洝穼懹谧髡弑毁H為永州司馬期間,這一時期所寫山水游記統(tǒng)稱《 永州八記 》。
7.根據(jù)提示默寫。
(1)《小石潭記》中,從聽覺角度寫流水的句子是“ 如鳴珮環(huán) ”;從側(cè)面寫出小石潭是個人跡罕至的地方的句子是“ 伐竹取道 ”。
(2)《小石潭記》中,描寫魚靜態(tài)的句子是“ 佁然不動 ”;描寫魚動態(tài)的句子是“ 俶爾遠逝 , 往來翕忽 ”。
(3)《小石潭記》中,與《與朱元思書》中的“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潭中魚可百許頭 , 皆若空游無所依 , 日光下澈 , 影布石上 ”。
8.請運用所積累的知識,完成(1)~(4)題。
說到驕傲,我細細分析之下,覺得你對人不夠圓通固然是一個原因,人家見了你有自卑感也是一個原因,而你有時說話太直更是一個主要原因。例如你初見恩德,聽了她彈琴,你說她簡直不知所云。這說話方式當然有問題。倘能細細分析她的毛病,而不先用大帽子當頭一壓,聽的人不是更好受些嗎?有一夜快十點多了,你還要練琴,她勸你明天再練,你回答說:像你那樣,我還會有成績嗎?對待人家的好意,用反批評的辦法,自然不行。媽媽要你加衣,要你吃肉,你也常用這一類口吻。你慣了,不覺得;但恩德究不是親姐妹,便是親姐妹,有時也吃不消。這些毛病,我自己也常犯,但愿與你共勉之!從這些小事情上推而廣之,你我無意之間傷害人的事一定不大少,也難怪別人都說我們驕傲了。我平心靜氣思索以后,有此感想,不知你以為如何?
(1)以上文段選自《傅雷家書》,是由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集子。這些家信凝聚著傅雷對 祖國 、對 兒子 深厚的愛。
(2)“不知所云”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不知道彈的是什么 。
(3)傅雷說傅聰“這說話方式當然有問題”,這里的“問題”具體指什么?
對人不夠圓通,說話太直,使聽的人不好受。
(4)傅雷在信中寫道:“這些毛病,我自己也常犯,但愿與你共勉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傅雷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以一個朋友的口吻真誠地與兒子進行交流,沒有居高臨下之感,更易讓兒子接受建議。
9.學了《小石潭記》后,班級開展“走進美文,遍游天下”活動,請你參與。
(1)老師將寧波天一閣的一副對聯(lián)“石潭白魚 出沒,草屋老樹相因依”隱去一字,請你選擇能表現(xiàn)魚兒無拘無束的情態(tài)的一項,補全上聯(lián)(C)
A.相B.急C.自D.少
【解析】對聯(lián)的上下聯(lián)一般不重復用字,故排除A項;根據(jù)“表現(xiàn)出魚兒無拘無束的情態(tài)”,可排除B、D項。
(2)下面是劉麗同學為本次活動撰寫的開場白的部分內(nèi)容,請你幫她修改不恰當?shù)牡胤健?br/>
浩如煙海的游記作品,是文學殿堂里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炯住客ㄟ^閱讀這些游記作品,使我們領略到了優(yōu)美的風光,體會到了作者那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懷?!疽摇课蚁嘈?你的參與一定會讓我們這次活動蓬蓽生輝!下面我宣布“走進美文,遍游天下”活動正式開始!
①【甲】處畫線句子有語病,應將“ 通過 ”或“ 使 ”刪去。
②【乙】處畫線句子中用語不得體的一處是“ 蓬蓽生輝 ”,應改為“ 綻放光彩 ”。
閱讀探究拓展延伸
課內(nèi)精讀
閱讀《小石潭記》,回答下面的問題。
10.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水尤清冽 冽: 涼
(2)俶爾遠逝俶爾: 忽然
(3)其岸勢犬牙差互犬牙: 像狗的牙齒那樣
(4)不可久居居: 停留
11.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近岸,卷石底以出。
靠近岸邊,石底周邊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
12.本文采用了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請用簡潔的語言把下列內(nèi)容補充完整。
發(fā)現(xiàn)小石潭→ 觀賞小石潭景物 →探求小石潭源流→ 感受小石潭氣氛
13.通讀《小石潭記》全文,可知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有變化的,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有哪些?請結(jié)合課文和鏈接材料加以分析。
鏈接材料 唐永貞年間,王叔文領導的政治革新失敗后,作為參與者之一的柳宗元先被貶為邵州刺史,后又被貶為永州司馬。《小石潭記》便是在永州期間所寫。
作者仕途失意,政治抱負難以施展,心中不免抑郁,這種抑郁之情雖在美麗的自然風景中獲得了短暫的排遣,但周圍凄清的環(huán)境又引發(fā)了他悲傷的情緒。
拓展閱讀[分值:15分 建議用時:15分鐘]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節(jié)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仰視白日,跳而東西。踵屢高屢低,方嘆峰之奇,而他峰又復躍出。屢踄①屢歇,抵歡喜臺。返觀此身,有如蟹螯郭索潭底,自汲井中②,以身為甕,雖復騰縱,不能出欄。其峰巒變幻,有若敵樓者,睥睨③欄楯④俱備;又有若白蓮花,下承以黃趺⑤,余不能悉記也。
(節(jié)選自袁宗道《上方山》)
[注]①踄(bù):同“步”,步行。②自汲井中:自己在井中取水。③睥睨:城上的矮墻,女墻。④欄楯:欄桿。⑤趺(fū):花萼。
14.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佁然不動佁然: 靜止不動的樣子
(2)斗折蛇行斗: 像北斗星那樣
(3)以其境過清清: 凄清
(4)雖復騰縱雖: 即使
(5)余不能悉記也悉: 全,都
15.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潭中的魚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傍的。(2分)
(2)方嘆峰之奇,而他峰又復躍出。
(游人)正在感嘆(這座)山峰的奇麗,其他的山峰又跳了出來。(2分)
16.【甲】【乙】兩文都采用了以動物設喻的方法?!炯住课挠谩?斗折蛇行 ”和“其岸勢犬牙差互”比喻溪水的蜿蜒曲折;【乙】文用“ 有如蟹螯郭索潭底 ”比喻上方山山谷的狹促。(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17.【甲】【乙】兩文雖然同為山水游記,但表達的思想感情并不相同,試分別加以概括。(4分)
【甲】文作者由樂轉(zhuǎn)悲,表達了被貶后無法排遣的孤凄悲涼之情;(2分)【乙】文表達了作者對上方山景物的贊嘆、喜愛,以及游歷山水的閑適恬淡之情。(2分)
【解析】解答此題,需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議論、抒情的語句,然后歸納出兩文的中心。如【甲】文可分析“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一句,聯(lián)系寫作背景作答。【乙】文根據(jù)“方嘆峰之奇,而他峰又復躍出”等句,可知表達的是對景物的喜愛和游玩的閑適之情。
【參考譯文】
【乙】三步一回環(huán),五步一曲折,抬頭看太陽,(它)一會兒在東邊一會兒在西邊。腳后跟一會兒高一會兒低,(游人)正在感嘆(這座)山峰的奇麗,其他的山峰又跳了出來。走一會兒休息一會兒,到達了歡喜臺。回過頭看看,好像螃蟹在潭底爬行,自己在井中取水,以身體做壇子,即使再怎么騰躍,也跳不出井欄。上方山的山峰變幻多姿,有的像城樓,城上的矮墻和欄桿全部齊備;有的像潔白的蓮花,下面用黃色的花萼作承托,我不能全部記錄下來。
寫法借鑒提升能力
本文構(gòu)思新巧,結(jié)構(gòu)嚴謹。作者以游蹤為序,采用移步換景、依序?qū)懢暗氖址ńM織材料。寫小石潭,先寫“聲”(水聲),后寫“形”(潭中景物);寫潭中景物,又先寫“近觀”(水、石、樹、魚),后寫“遠望”(水源),最后概寫潭周環(huán)境,引發(fā)感觸。這種構(gòu)思既新穎,又自然。
18.請采用“移步換景法”,寫一個游記片段。(150字左右)
【寫作示例】
仙巖有三個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邊,便聽見“嘩嘩”的聲音;抬起頭,鑲在兩條濕濕的黑邊兒里的,一帶白而發(fā)亮的水便呈現(xiàn)于眼前了。我們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對著那條瀑布;坐在亭邊,不必仰頭,便可見它的全體了。這個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巖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仿佛一只蒼鷹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小石潭記精品精練,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的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小石潭記同步測試題,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課內(nèi)閱讀,對比閱讀,作文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小石潭記同步訓練題,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基礎積累,課內(nèi)探究,比較閱讀,課外拓展提升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