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結(jié)合注釋通讀全文,在理解大意的基礎上熟讀成誦。2.積累文言詞語,把握游記的內(nèi)容和特點。3.結(jié)合寫作背景,理解作品中的情感變化,感受作者的情懷。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ɡ)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chí),為嶼,為嵁(kān),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自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玉佩、玉環(huán)碰撞的聲音,(我的)心里為之高興。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向下看見一個小潭,水格外清涼。(潭)以整塊的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周邊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翠綠的藤蔓,蒙蓋纏繞,搖曳牽連,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動,俶(chù)爾遠逝,往來翕(xī)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傍的,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魚兒靜止不動,忽然間向遠處游去,往來輕快迅疾,好像和游人一同歡樂。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溪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liá)無人,凄神寒骨,悄(qiǎ)愴(chuànɡ)幽邃(suì)。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讓人感到心情悲傷,寒氣透骨,凄涼幽深。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記錄下游覽的經(jīng)歷就離開了。
⑤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同游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堂弟宗玄。跟隨著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作者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jīng)過是怎樣的?在這一過程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動詞?試著進行評價。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伐竹取道”表現(xiàn)了人物什么樣的心理?對表現(xiàn)小石潭的特點有什么作用?
①表明作者被悅耳的水聲吸引,產(chǎn)生一探究竟的想法,突出他濃厚的游覽興致,表現(xiàn)了他內(nèi)心的閑適。②表明小石潭無路可通、人跡罕至,側(cè)面寫出小石潭幽僻的環(huán)境特點。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qū)懶∈都捌渲車拔锏模繉懗隽司拔锏氖裁刺攸c?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第2段對“魚”的描寫歷來為人稱道,你能說說它好在哪里嗎?
寓情于景,表現(xiàn)作者內(nèi)心的愉悅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似與游者相樂”這個句子有什么妙處?
運用擬人手法,寫魚兒似乎在挑逗游人,由景及情,將自己內(nèi)心的愉悅投射在自由自在的魚兒身上,妙趣橫生。
作者寫小石潭源流時,依次抓住了哪些特點?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第4自然段是怎樣描寫小潭周圍景色的,突出了小潭的什么特點?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照應開頭的“隔篁竹”,又進一步描繪了小石潭周圍環(huán)境的清幽?!捌嗌窈牵膼碛腻洹笔侨牡狞c睛之筆,情景交融,既概括了小石潭環(huán)境清幽的特點,又表現(xiàn)了作者凄苦、悲涼的情感,反映出他當時壓抑的心境。
從文章最后一段來看,與作者同行的有五個人,為什么第4段還要說“寂寥無人”?
①這種感受與作者當時的心境有關(guān)。外界的景象與作者貶謫后長期的心情暗中契合,相互作用,因此作者當時沉浸在寂寥無人的心境之下,故而有此說。②這里的“無人”并不是說真的沒有人,而是強調(diào)環(huán)境的寂寥和內(nèi)心的落寞。同行的五個人都是柳宗元的親友,也經(jīng)歷了打擊和磨難,如吳武陵也是被貶在永州。因此,這幾個人心境相契合,都是失意和落寞的。
梳理一下全文的游蹤和作者的感受。
作者先情感“樂”后“凄”,如何理解這種情感變化?
作者被貶,心中自然憂傷凄苦,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憂傷的心情;但這種從自然景物中得到的快樂是短暫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凄苦的心情就會流露出來。
一、名句默寫(1)青樹翠蔓,蒙絡搖綴,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皆若空游無所依。(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__________,__________。(4)潭西南而望,__________________,明滅可見。(5)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____________,悄愴幽邃。
俶爾遠逝 往來翕忽
(6)《小石潭記》中寫潭中游魚動靜相宜、靈活有趣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小石潭記》中借魚兒自由游弋,從側(cè)面寫出水清澈見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佁然不動 俶爾遠逝
潭中魚可百許頭 皆若空游無所依
二、統(tǒng)編課下注釋1. 隔篁竹 篁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心樂之 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水尤清冽 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全石以為底 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卷石底以出 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為坻 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為嵁 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林為……高興格外清涼作為翻卷水中高地不平的巖石
8. 青樹翠蔓 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蒙絡搖綴 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參差披拂 披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潭中魚可百許頭 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皆若空游無所依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翠綠的藤蔓蒙蓋纏繞搖曳牽連隨風飄搖表示約數(shù)好像在空中依傍
13. 日光下澈 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佁然不動 佁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俶爾遠逝 俶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往來翕忽 翕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斗折蛇行 斗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蛇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明滅可見 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其岸勢犬牙差互 犬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穿透靜止不動的樣子忽然輕快迅疾的樣子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進明亮顯現(xiàn),出現(xiàn)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
20. 凄神寒骨 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悄愴幽邃 悄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 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人的心情)悲傷使(人的骨頭)寒冷凄涼深跟隨年輕人
三、其他常考實詞1.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___________________2. 隔篁竹,聞水聲 聞:___________________3. 下見小潭 下:___________________4. 近岸 近:___________________5. 潭西南而望 西南:___________________6. 四面竹樹環(huán)合 環(huán):___________________7. 不可久居 居:___________________8. 乃記之而去 去:___________________
向西聽到向下靠近向西南方環(huán)繞、圍繞 停留離開
四、一詞多義 潭中魚可百許頭 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久居 ___________________ 可愛者甚蕃(《愛蓮說》) 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為師矣(《〈論語〉十二章》) ___________________ 皆若空游無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 同游者 ___________________ 似與游者相樂 ___________________
大約可以堪,值得可以游動游玩游玩
水尤清冽 ___________________ 以其境過清 ___________________ 回清倒影(《三峽》) ___________________ 卷石底以出 ___________________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___________________
清澈凄清清波露出指在國外
五、重點句子翻譯1. 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課下注釋;定語后置“如珮環(huán)鳴”;省略句(省略主語)]2.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課下注釋)3.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課下注釋;賓語前置“以全石為底”,主謂倒裝“石底卷以出”)
聽到了水聲,好像珮環(huán)碰撞的聲音,心里為之高興??车怪褡?,開辟出一條道路,向下看見一個小潭,水格外清涼。以整塊的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周邊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
4.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課下注釋;貴州銅仁中考)5.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課下注釋)6.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重慶中考A卷、貴州銅仁中考)7. 凄神寒骨,悄愴幽邃。(課下注釋;廣西北部灣經(jīng)濟區(qū)中考)
潭中的魚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傍的。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溪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讓人感到心情悲傷,寒氣透骨,凄涼幽深。
順序 景物 寫法 抒情
發(fā)現(xiàn)小石潭:隔、聞、伐、取、見
這篇游記以行蹤為線索:發(fā)現(xiàn)小石潭(小丘—篁竹—水聲—小潭)—觀賞潭中、潭邊景物(水、石、樹、魚)—遠望潭外溪流(溪身、岸勢)—坐潭邊,感受小潭的氣氛(幽深冷寂) ??梢园凑者@個思路背誦。
一、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記。認真讀課文,理清游記的線索,然后背誦全文。
在游覽的過程中,隨著景物的變化,作者的心情也隨之變化。由“隔篁竹”聽到淙淙作響的水聲引起內(nèi)心之“樂”,這是情感的第一個層次。于是“伐竹取道”而往,“下見小潭”。清冽的潭水、奇特的潭石、蓊郁的潭邊樹,都是在這種內(nèi)心愉悅之情下的對小石潭的關(guān)注與欣賞。接著寫清潭中的游魚,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因此感到魚兒“似與游者相樂”,此時物與我融而為一,作者從自然界中得到充分的慰藉。這是情感的第二個層次。然而不久,這種怡樂的心境發(fā)生了新的變化。當作者向西南望去,見到了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勢如犬牙一般交錯,于是有一種幽深不可測度的內(nèi)心感受。而這一感受似乎隱約地與自己被貶謫以來一貫的心境有某種契合。于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的勃勃生機了,而是顯得“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把周圍環(huán)境與個人的感受結(jié)合起來,含蓄地反映了個人的孤寂、凄涼、哀怨的心情,進而感覺“其境過清,不可久居”。這是情感的第三個層次,作者久謫荒遠之地的凄涼心情盡顯其中。
二、本文在景物描寫中蘊含著情感,閱讀時我們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變化。試做具體分析。
示例:小石潭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美麗幽靜。如果我坐在潭邊,聽到“如鳴珮環(huán)”的水聲,看到潭中游魚怪石、潭邊青樹翠竹,一定會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幽深之美,并深深地沉醉其中。
三、小石潭給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邊,會有怎樣的感受?試用幾個詞或一兩句話,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
1.向西 2.像北斗星那樣 像蛇那樣 3.像狗的牙齒那樣 4.使……凄涼 使……寒冷
四、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3.其岸勢犬牙差互 4.凄神寒骨
柳宗元散文中最為精彩的是山水游記,其中“永州八記”最負盛名。柳宗元山水游記的特色:①不僅借助大自然來表現(xiàn)人的一般情感思想,而且借以表現(xiàn)人的天人合一情思,形成山水自然之美與天人合一情思相融合的散文意境。②文筆清新秀美,富有詩情畫意,而且在對景物的描寫中,寄托了自己抑郁的情懷,借物寫心,借寫山水來抒幽憤,表現(xiàn)出較為深刻的思想意義。③善于選取不為人知、不被人識的掩埋于惡木穢草叢中的奇異小巧之景,抓住其特征,經(jīng)過精心刻畫,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出高于自然原型的藝術(shù)之美。④語言精練生動,簡潔明快,善用短語,駢散相兼,有強烈的節(jié)奏感和音韻美。后世的游記作品,如袁宏道《滿井游記》、袁枚《峽江寺飛泉亭記》等,都是通過對山水美景的描繪,表達作者愉悅的心情或?qū)ι剿L光的贊美。而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寫于他被貶謫后,主要是借寫山水抒寫郁悶孤寂的心情。
五、柳宗元的山水游記上承酈道元《水經(jīng)注》的成就,而又有突破性的發(fā)展。明代文學家茅坤說:“夫古之善記山川,莫如柳子厚。”課外閱讀“永州八記”中的其他作品,如《始得西山宴游記》《鈷潭西小丘記》等,體會柳宗元山水游記的特色。也可以閱讀后世的游記作品,如袁宏道《滿井游記》、袁枚《峽江寺飛泉亭記》等,體會其與柳宗元文章風格的不同之處。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八年級下冊(2018)10 小石潭記/柳宗元說課ppt課件,共3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關(guān)于"記",品讀課文,側(cè)面描寫,曲折蜿蜒,犬牙差互,你也做做攝影師,幽深冷寂孤凄悲涼,心樂之,悄愴幽邃,一切景語皆情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人教部編版小石潭記說課ppt課件,共4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課前導讀,文體知識,作者介紹,文章背景,整體感知,字詞積累,課文賞析,第一段,發(fā)現(xiàn)小石潭,潭中景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小石潭記完美版課件ppt,文件包含10小石潭記pptx、10小石潭記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47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