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備:五年級語文教研組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 總第 課時
統編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2 祖父的園子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9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認識多音字“晃”,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課文內容。
3.抓住園中趣事感受“我”在園子里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體會祖父的愛。
4.品讀借景抒情的句子,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
5.學習作者通過動作描寫把事情的重點部分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課文內容。(重點)
2.品讀借景抒情的句子,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重點)
【教學難點】
1.抓住園中趣事感受“我”在園子里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體會祖父的愛。
2.學習作者通過動作描寫把事情的重點部分寫具體的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圖片引入:這樣的園子,你們喜歡嗎?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祖父的園子,與作者一起感受童年在園子里的心情。
2.走近作者:蕭紅(1911年-1942年),中國現代女作家。黑龍江省呼蘭縣人,原名張乃瑩。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場》時,開始用蕭紅作筆名,蜚聲文壇。
主要作品:《生死場》《呼蘭河傳》《馬伯樂》。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會認本課9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認識多音字“晃”,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課文內容。(重點)
3.抓住園中趣事感受“我”在園子里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體會祖父的愛。 (難點)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自讀提示: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出示我會認,指導學生識記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導學生識字多音字。
5.理解詞語。
6.檢查自讀情況: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7.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示例:本文回憶了自己在祖父的園子里干活、游戲的場景。
8.出示會寫字,組內合作識字,觀察書寫要點。教師指導重點字的寫法:
蝶:蟲”要窄小,右部上緊湊下舒展。
櫻:“木”要窄,兩個“貝”并列、寫緊湊,“女”扁寬、首筆撇短、點長而有力。
瞎:左窄右寬,豐字三橫緊湊、下橫要長、中豎上下出頭,下邊口字扁窄。
割:刂字要窄,害字扁一點,左右結構占位的面積要差不多。
瓢:票字窄長,瓜字上撇短平、下撇要直,下邊三筆上面緊湊、下邊寬展。
逛:犭上撇要長、彎鉤由輕漸重、呈弧形,王字三橫稍短、勻稱,辶的捺要長。
9.初讀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快樂、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
第二課時
一、出示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品讀借景抒情的句子,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重點)
3.學習作者通過動作描寫把事情的重點部分寫具體的方法。 (難點)
二、品讀釋疑
1.“我”在園中的童年生活是怎樣的?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吧!
2.討論交流:祖父的園子是個怎樣的園子?
(1)色彩豐富(2)充滿生命氣息(3)自由自在(4)富有童話色彩
3.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里蜜蜂、蝴蝶、蜻蜒、螞蚱,樣樣都有。
“樣樣都有”可見花園里昆蟲種類很多,讓我們仿佛看到一個孩子扳著手指頭給人顯示她的富有,那種滿足、得意、炫耀的神態(tài)躍然紙上。
4.蝴蝶有白蝴蝶、黃蝴蝶。這種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蝴蝶,滿身帶著金粉。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
描寫了蝴蝶、蜻蜓、螞蚱等昆蟲的色彩豐富。
5.蜜蜂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圓滾滾,就像一個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
運用比喻修辭,把蜜蜂比作小毛球,形象地寫出了蜜蜂的形態(tài)?!芭趾鹾酰瑘A滾滾”生動表現了作者對蜜蜂的喜愛和自己滿心的快樂。
6.花園里面有什么昆蟲?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這些昆蟲的?
花園里有蝴蝶、蜻蜓、螞蚱、蜜蜂。作者不僅著眼于它們的色彩——“白、黃、紅、金、綠”一應俱全,還對蜜蜂的樣子和姿態(tài),進行細致入微的描寫。
7.花園里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寫園子留在作者記憶中的色彩。
“明晃晃”一詞改為“五顏六色”好不好?
不好?!懊骰位巍币辉~是園子留在作者記憶中的色彩,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從這個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園中事物的滿心喜愛。如果改為“五顏六色”,只是表現色彩的豐富多樣,則不能傳達出這種感情。
8.據說這花園,從前是一個果園。祖母喜歡養(yǎng)羊,羊把果樹給啃了,果樹漸漸地都死了。到我有記憶的時候,園子里還有一棵櫻桃樹、一棵李子樹,因為櫻桃和李子都不大結果子,所以覺得它們并不存在。
“因為……所以……”這一句式表現了孩子的天真可愛,喜歡事物的原因就是這么簡單。結果子的喜歡,不結果子的好像不存在。
9.小的時候,只覺得園子里邊就有一棵大榆樹。這榆樹在園子的西北角上,來了風,榆樹先呼叫,來了雨,榆樹先冒煙。
“先呼叫”說明榆樹高大,樹大招風,只要一刮風,枝葉猛烈搖動發(fā)出呼呼聲;“先冒煙”是雨點落在紙頁上,雨珠成線就像冒煙那樣。這里運用擬人、比喻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勾勒出榆樹的高大。
10.太陽一出來,榆樹的葉子就發(fā)光了,它們閃爍得和沙灘上的蚌殼一樣。
寫陽光下的榆樹葉子,閃光發(fā)亮,充滿活力。
作者從哪些角度描寫了大榆樹的高大?
作者從視覺和聽覺的角度入手,用富有詩意的語言,生動描寫大榆樹的高大和充滿活力。
11.討論交流:“我”回憶了童年時代在祖父的園子里玩耍的哪些情景?
(1)祖父整天都在園子里,我也跟著他在里面轉。
總領全段,是全段的中心句。
(2)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這一組排比句生動表現了“我”愛模仿祖父的行為。
(3)祖父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在后邊,用腳把那下了種的土窩一個一個地溜平。其實,不過是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但沒有蓋上菜種,反而把它踢飛了。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我”跟隨祖父種菜,淘氣十足的神態(tài)躍然紙上。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我”跟隨祖父在園子里做什么?表現了“我”什么特點?
“我”跟隨祖父在院子里栽花、拔草、種小白菜?!拔摇辈⒎钦嬲貏趧?,而是兒童的天性——愛模仿,甚至還很淘氣,把菜籽踢飛。這些行為表現了“我”的天真幼稚、頑皮可愛。
(4)祖父鏟地,我也鏟地。因為我太小,拿不動鋤頭桿,祖父就把鋤頭桿拔下來,讓我單拿著那個鋤頭的“頭”來鏟。
祖父拔下鋤頭桿的舉動表現祖父對“我”什么的感情?
因為我太小,祖父拔下鋤頭桿,讓“我”單拿著“頭”鏟地,表現祖父體諒我,不愿讓“我”太勞累,表現他對“我”的疼愛。
(5)其實哪里是鏟,不過是伏在地上,用鋤頭亂鉤一陣。我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谷穗當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當作谷穗留著。
“伏在”“亂鉤”這些動作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我”的舉止天真可愛,趣味盎然。
(6)“這是什么?”
我說:“谷子?!?br/>
祖父大笑起來,笑夠了,把草拔下來,問我:“你每天吃的就是這個嗎?”
我說:“是的。”
我看祖父還在笑,就說:“你不信,我到屋里拿來給你看?!?br/>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個谷穗,遠遠地拋給祖父,說:“這不是一樣的嗎?”
一共出現幾個“笑”?說明祖父是一個怎樣的祖父?
在這段對話里,出現了三個“笑”:祖父大笑起來,笑夠了,還在笑。祖父和“我”說話的時候,被我的幼稚行為逗得一直在笑,說明祖父是一個慈祥、有耐心、寬容、童心未泯的祖父。
(7)我并不細看,……我又看見一只大蜻蜓從旁邊飛過,于是丟下黃瓜追蜻蜓了?!唑雅軒撞骄陀秩プ鰟e的了?!盐涷仆扔镁€綁上,綁了一會兒,線頭上只拴著一條腿,螞蚱不見了。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這一段中運用“摘、丟、追、采、捉、綁”等動詞,從“我”這些動作中,寫出了“我”在園子中一刻也不停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對園中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都非常喜愛。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這段話寫“我”在園中做什么事情?表現了“我”什么感受?
“我”在園子中摘黃瓜、吃黃瓜;追逐蜻蜓;捉、玩螞蚱等?!拔摇睂@中的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都非常喜愛?!拔摇痹趫@中的生活是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快快樂樂的,兒童的天性在園子中快樂地釋放出來。
(8)“下雨啰!下雨啰!”
對“我”的動作、語言描寫,生動表現了“我”在祖父澆菜時胡鬧的情景,表現“我”的天真頑皮,也側面表現祖父對“我”的寬容。
12.默讀課文。說說“我”和祖父在園子里做了什么,祖父的園子有什么特別之處。(課后第1題)
“我”和祖父在園子里栽花、拔草、種白菜、鏟地、澆水。我還追蜻蜓、摘吃黃瓜、捉玩螞蚱等。
祖父的園子是一個色彩豐富、充滿生命氣息、自由自在、富有童話色彩的園子。
13.討論交流:“我”在祖父的園子里心情是怎樣的?
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14.拍一拍手,仿佛大樹都會發(fā)出聲響;叫一兩聲,好像對面的土墻都會回答。
為什么“我”會有“大樹發(fā)出聲響”“土墻都會回答”的感受呢?
因為在“我”的眼中,園子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健康漂亮的,一切都充滿了活力。“拍一拍手”大樹仿佛會發(fā)出聲響,“叫一兩聲”土墻好像會回答??梢?,孩子的眼中,一切事物都有情感,都有情趣,把“我”的童真童趣形象地表達出來。
15.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
運用擬人、排比修辭,寫出園子里的花、鳥、蟲是自由快樂的,是無拘無束的。
16.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
園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其實也處處表現了“我”的自由自在。
17.十七段中反復出現的詞語是什么?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
這一段中反復出現的是“愿意”“就”這兩個詞。作者反復運用這些詞語,表面上寫倭瓜上架上房、黃瓜開花結果、玉米生長和蝴蝶飛舞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其實是作者把自己的自由快樂、無拘無束的心情寄托在這些事物上面,通過擬人化的描寫表現自己自由快樂的童年生活,借景抒情,清新自然。
18.閱讀方法解密:通過借景抒情的句子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概念:帶著強烈的主觀感情描寫客觀景物,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對這些借景抒情句的分析,我們不難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運用:文章有一些能體現“我”感受的句子,如:“黃瓜愿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愿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個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边@個句子作者感受到黃瓜的自由,這正是“我”內心向往自由的 表現。分析“我”的內心感受我們就不難體會出文章的思想感情:表現對童年自由、幸福生活的眷戀。
19.仿寫:園中景物都是自由的。請你展開想象,還有那些事物也是自由自在的?
冬瓜愿意長多大就長多大,誰也不去過問。李子樹想結多少果子,就結多少。蝴蝶愿意飛到花叢就飛到花叢,愿意飛到墻頭就飛到墻頭……
20.討論交流:作者通過寫祖父的園子,表達了什么感情?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不用枕頭,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了。
表現了“我”玩累后以地為床,以天為被,快樂入睡的情景。多么悠閑、多么暢快,進一步表現“我”對園子的熱愛。
三、結構主旨
1.課文結構
出示本課結構圖示,幫助學生再次梳理文意。
2.課文主旨
本文回憶了自己在祖父的園子里干活、游戲的場景,展現了作者快樂、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戀和對親人的懷念。
3.寫作方法:通過動作描寫把事情的重點部分寫具體
(1)文章運用“摘、丟、追、采、捉、綁”這一系列典型的動作描寫,使“我”的動作展現在讀者面前,把“我”在園子里摘吃黃瓜、追蜻蜓、捉玩螞蚱的過程寫得格外具體。
(2)舉例:她又看見了一只蝴蝶,便調皮地奔過去,蝴蝶上下飛舞,她目不轉睛盯著蝴蝶,終于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躬著背,手中間隔著點空隙,腳尖小心翼翼踮著,汗珠從她的臉上滴落下來,她躡手躡腳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彎腰,雙手把花朵上的蝴蝶一捧。又小心地把雙手露出點縫,把頭靠在手縫上看,一不小心讓蝴蝶飛出了雙手,她又急又氣撅著小嘴,雙手往腰上一插,但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著追趕另一個目標去了。
這段文字運用一系列的動作描寫“奔”“盯”“躬”“踮”“走”“彎”等一系列動詞,將她捉蝴蝶的過程具體地展現出來。
(3)練一練:請運用動作描寫把生活中的一個場景寫具體。
4.課堂小結
《祖父的園子》作者蕭紅主要回憶了童年時代在祖父園子里的快樂生活,充滿了童真,童趣,包含了真情實感。體會到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與快樂及對童年生活的眷戀。
四、課堂拓展
推薦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節(jié)選)
板書設計:
復備欄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共4頁。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下冊2 祖父的園子教案
這是一份2021學年3 祖父的園子教案,共7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