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蓮花,自古以來,一直是我國歷代文人墨客的鐘愛之物。而宋代文人周敦頤,更是對蓮花情有獨鐘!在夏秋之交,蓮花盛開之際,微風吹過,朵朵鮮花頷首,田田荷葉輕搖,陣陣清香悠遠,作者觸景生情,愛蓮之潔白,感宦海之混沌,寫下這篇千古佳作——《愛蓮說》。
北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學家周敦頤來星子任南康知軍。周敦頤為人清廉正直,襟懷淡泊,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平生酷愛蓮花。周敦頤來星子后,在軍衙東側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周敦頤來星子時已值暮年(55歲),又抱病在身,所每當公余飯后,他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賞花品茗,愛蓮花之潔白,感花海之混沌,并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愛蓮說》?!稅凵徴f》雖短,但字字珠璣,歷來為人所傳誦。
(草木)茂盛。這里指繁多
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
河溝或池塘里積存的污泥。
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際意義。
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
(它的莖)中間空,外面直。通:貫通,通透。
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焉。
香氣遠播,更加顯得清芬。益:更加。清:清芬。
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亭亭:聳立的樣子。植:立。
表轉折的連詞,相當于“卻”“但是”。
靠近賞玩。褻,親近而不莊重。
句末語氣詞,相當于 “啊”“呀”。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指隱居的人。在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就隱居避世;
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感嘆詞,相當于現(xiàn)在的"唉"?!?br/>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
對于菊花的喜愛。之:語氣助詞,的。
(愛牡丹的)應當有很多人吧。宜乎:當然。眾:多。
——高潔、質(zhì)樸(潔身自好)
——品行端正(正直、通情達理)
——高雅、令人敬重(儀態(tài)莊重)
作者是借花喻人,抒情言志
借“陋室”表現(xiàn)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志趣。
①句式:都講究對仗,運用對偶等修辭手法,駢散結合、節(jié)奏分明、音韻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鏗鏘悅耳。
②寫法:都對寄托情感的事物進行了生動傳神的描寫。
以駢句為主,句式整齊、節(jié)奏分明、音韻和諧。
以散句為主,句式長短相間、錯落有致、富于變化。
借贊美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來歌頌君子堅貞氣節(jié)。
(1)試著用優(yōu)美的語言翻譯《墨梅》,并概括詩中梅花的特點。
這畫仿佛是從我的洗硯池邊生長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筆后淡墨留下的痕跡而沒有鮮艷的顏色,因為它并不需要別人去夸許它的顏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氣充滿在天地之間。
(2) 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喜歡托物言志,于是就有了像“只留清氣滿乾坤”和“出淤泥而不染”這樣的名句,請你從作者所托之物談起,談談你對這兩句所包含的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境界的理解。
表面上是詩人贊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tài)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境界高遠。
表面上是作者對蓮花高潔品質(zhì)的贊美,實際上是借花自喻,表達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人生態(tài)度,境界高雅。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第四單元17 短文兩篇陋室銘完美版課件ppt,共3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入仕經(jīng)歷,作品風格,簡陋的屋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愛蓮說教課課件ppt,共1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君子的品格,蓮的形象,托物言志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愛蓮說圖文ppt課件,共25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