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誦讀并疏通文言文知識。
2.通過擴(kuò)展資料了解莊子學(xué)說,寫作風(fēng)格。
3.了解莊子,惠子性格,二人思想學(xué)說差異,理解莊子,惠子說理寓意。
【重點難點】
1.通過擴(kuò)展資料了解莊子學(xué)說,寫作風(fēng)格。
2.了解莊子,惠子性格,思想學(xué)說差異,理解莊子,惠子說理寓意。
【教學(xué)過程】
一、學(xué)習(xí)導(dǎo)入
《莊子》中有很多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名句。如“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边x自《莊子·外篇·知北游》“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边x自《莊子·外篇·山木》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選自《莊子》的《五石之瓠》,從中來品讀下莊子的思想哲學(xué)。
二、學(xué)習(xí)任務(wù)分析
(一)知識要點
1.作者簡介
莊子(約前369——前286),我國戰(zhàn)國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宋國人。大體與孟軻同時而稍后。他出身于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一生大都從事于講學(xué)、著述,但從游者不多。在諸子百家中,他繼承并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成為戰(zhàn)國中期道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莊”之稱。
到了漢代以后,尊莊子為南華真人,《莊子》也稱《南華經(jīng)》或《南華真經(jīng)》,計52篇,今存33篇,其中內(nèi)篇7,外篇15,雜篇11。一般認(rèn)定內(nèi)篇為莊子自撰,其余則出自莊子門人及后學(xué)之手。
《逍遙游》簡介
本文節(jié)選于《逍遙游》,《逍遙游》在思想上和藝術(shù)上都可作為《莊子》一書的代表?!跺羞b游》的主題是追求一種絕對自由的人生觀,莊子認(rèn)為,只有忘卻物我的界限,達(dá)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無所依憑而游于無窮,才是真正的“逍遙游”。文章先是通過大鵬與蜩、學(xué)鳩等小動物的對比,闡述了“小”與“大”的區(qū)別;在此基礎(chǔ)上作者指出,無論是不善飛翔的蜩與學(xué)鳩,還是能借風(fēng)力飛到九萬里高空的大鵬,甚至是可以御風(fēng)而行的列子,它們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從而引出并闡述了“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道理。文章最后通過惠子與莊子的“有用”、“無用”之辯,說明不為世所用才能“逍遙”。全文想象豐富,構(gòu)思新穎,雄奇怪誕,汪洋恣肆,字里行間里洋溢著浪漫主義精神。
承擔(dān)的單元任務(wù)
通過欣賞這篇自讀課文,了解莊子善于寓言,說明道理的趣味和效果,了解莊子學(xué)說,對擴(kuò)展閱讀,欣賞莊子《逍遙游》奠定基礎(chǔ)。
三、學(xué)習(xí)活動
(一)誦讀文本 ,疏通大意
1.教師誦讀,請同學(xué)們跟讀并標(biāo)注生字讀音
[原文]
《逍遙游》(節(jié)選)
【原文】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無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號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br>莊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shù)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偷弥?,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zhàn),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注意重點字詞解釋,疏通文意
例如:夫子固拙于用大矣——注意“固 ”“拙 ”翻譯。譯文為先生實在是不善于使用大東西啊。
世世以洴澼絖為事——注意“以 ”“事”翻譯。譯文為世世代代把漂洗絲絮作為職業(yè)。
3.請同學(xué)們參考以下內(nèi)容來校對自己的翻譯
注釋
惠子:宋國人,姓惠名施,做過梁惠王的相?;菔┍臼乔f子的朋友,為先秦名家代表,但本篇及以下許多篇章中所寫惠施與莊子的故事,多為寓言性質(zhì),并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
魏王:即梁惠王,又稱魏惠王。
貽(yí):贈送。
瓠(hù):葫蘆。
樹:種植、培育。
實:結(jié)的葫蘆。
呺(xi?。┤唬糊嫶蠖种锌盏臉幼?。
為(wèi):因為。
掊(pǒu):砸破。
固:實在,確實。
龜(jūn):通作“皸”,皮膚受凍開裂。
洴(píng):浮。
澼(pì ):在水中漂洗。
絖(kuàng):絲絮。
鬻(yù):賣,出售。
說(shuì):勸說,游說。
難:發(fā)難,這里指越國對吳國有軍事行動。
將(jiàng):統(tǒng)率部隊。
裂:劃分出。
【原文】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而實無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號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br>【譯文】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我大葫蘆種子,我將它培植起來后,結(jié)出的果實有五石容積。用大葫蘆去盛水漿,可是它的堅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壓力。把它剖開做瓢也太大了,沒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這個葫蘆不是不大呀,我因為它沒有什么用處而砸爛了它。”
【原文】莊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吐勚?,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shù)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
【譯文】莊子說:“先生實在是不善于使用大東西?。∷螄幸簧朴谡{(diào)制不皸手藥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絲絮為職業(yè)。有個游客聽說了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價收買他的藥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們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絲絮,所得不過數(shù)金,如今一下子就可賣得百金。還是把藥方賣給他吧?!?br>【原文】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zhàn),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譯文】
游客得到藥方,來游說吳王。正巧越國發(fā)難,吳王派他統(tǒng)率部隊,冬天跟越軍在水上交戰(zhàn),大敗越軍,吳王劃割土地封賞他。能使手不皸裂,藥方是同樣的,有的人用它來獲得封賞,有的人卻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絲絮,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積的大葫蘆,怎么不考慮用它來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卻擔(dān)憂葫蘆太大無處可容?看來先生你還是心竅不通??!”
感知文本內(nèi)容
概括:用自己的話簡單概括故事內(nèi)容。
明確:同樣的一個大瓠,惠子不知如何用,想要砸碎它。莊子并沒有直接告訴惠子如何用,而是在引用“不龜手之藥”的故事后,講了大瓠有大瓠的用途,可以用它來使人漂浮過水這樣大的用途。
2.思考: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
明確:這篇寓言說明,同樣的東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樣.對待事物,要用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價值,從而完美地利用它.
3.思考:運用對話描寫刻畫人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試結(jié)合文中人物語言分析惠子和莊子在文中的形象。
明確:
惠子——愚笨
從惠子的語言中可以看出,自己有一個不多得的,結(jié)出五石容積的大葫蘆果實。卻認(rèn)為沒有什么用處,而想砸爛了它。
莊子——有大智慧 淵博善辯
馬上想到了,用五石容積的大葫蘆,可以用它來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得作用。然而,莊子并沒有馬上說出,而舉了“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的例子,再來說出自己的想法。
(三)探究質(zhì)疑
1.思考:惠子果真不懂五石之瓠的用途嗎?還是如莊子引用“不龜手之藥”的事例,引用“大瓠之種”來說明道理呢?
先來看相關(guān)知識,了解惠子其人
惠子(約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名施,華夏族,戰(zhàn)國中期宋國(今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學(xué)家,是名家學(xué)派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
惠子是合縱抗秦最主要的組織人和支持者,他主張魏國、齊國和楚國聯(lián)合起來對抗秦國,并建議齊、魏互尊為王。作為合縱的組織人,他在當(dāng)時各個國家里都享有很高的聲譽(yù)。惠施是宋國人,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學(xué)家,名家思想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肚f子·天下》說:"惠施多方,其書五車。"是說他知識淵博,書也很多。有個名叫黃繚的人問惠施"天地所以不墜不陷、風(fēng)雨雷霆之故",他不假思索,隨口回答,說得頭頭是道,可惜他的著作早已失傳。《莊子》保存了惠施的"歷物十事",即分析物理的10 個命題?!盾髯印贰ⅰ俄n非子》和《呂氏春秋》等書也保存了一些惠施著作的片斷。我們分析惠施的思想,主要是根據(jù)《莊子·天下》的"歷物十事"。
明確:從上可論證惠子并不是不懂五石之瓠的用途,引用“大瓠之種”是有其用意的,有何用意呢?我們先來看下惠子和莊子之間的故事,從中分析下兩個人的思想主張。
(1)莊惠之交
莊子和老子的思想并成“老莊哲學(xué)”,足見莊子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之高。莊子有著曠達(dá)的心境,視富貴榮華有如敝屣。其高超之生活情趣,自然超離人群與社群。無怪乎在他眼中,“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莊子 天下》)(譯:認(rèn)為天下人沉湎于物欲而不知覺醒,不能夠跟他們端莊不茍地討論問題)既然這樣,就只好“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了。像莊子這樣絕頂聰明的人,要想找到一兩個知己,確是不容易。平常能夠談得來的朋友,除了惠子之外,恐怕不會再有其他的人了。他們都好辯論,辯才犀利無比;他們亦很博學(xué),對于探討知識有濃厚的熱誠。
惠子喜歡倚在樹底下高談闊論,疲倦的時候,就據(jù)琴而臥(“倚樹而吟,據(jù)槁梧而暝”),這種態(tài)度莊子是看不慣的,但他也常被惠子拉去梧桐樹下談?wù)剬W(xué)問(“惠子之據(jù)梧也……”),或往田野上散步。很多歷史上最有名的辯論,便是在他們散步時引起的。而在情誼上,惠子確是莊子生平惟一的契友。這從惠子死后,莊子的一節(jié)紀(jì)念詞上可以看出:
莊子送葬,經(jīng)過惠子的墳?zāi)?,回頭對跟隨他的人說:“楚國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濺到一滴如蠅翼般大的污泥,他請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揮動斧頭,呼呼作響,隨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點完全削除,而鼻子沒有受到絲毫損傷,郢人站著面不改色。宋元君聽說這件事,把匠石找來說:‘替我試試看?!呈f:‘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對手早已經(jīng)死了!’自從先生去世,我沒有對手了,我沒有談?wù)摰膶ο罅?!”(《徐無鬼》)惠子死后,莊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對談的人了。在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純厚真摯之情。這個妙趣的寓言,來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誼。
從以上可以看出,他們兩人可以稱為知己好友,常常辯論,在現(xiàn)實政治觀點,學(xué)術(shù)觀念,思想學(xué)說上是有差異的。
(2)莊惠之別
《秋水》篇記載:惠子在梁國做宰相時,莊子去看他,謠言說莊子是來代替惠子的相位?;葑有睦镏?,便派人在國都內(nèi)搜索了莊子三天三夜。后來莊子去見惠子,對他講了一個寓言,把他的相位比喻貓頭鷹得著臭老鼠而自以為美?;葑犹幱诮y(tǒng)治階層,免不了會染上官僚的氣息,據(jù)說惠子路過孟諸,身后從車百乘,聲勢煊赫,莊子見了,連自己所釣到的魚也嫌多而拋回水里去。( 《淮南子·齊俗訓(xùn)》)
通過以上資料看出
身份不同 惠子 宰相 且在各個國家里都享有很高的聲譽(yù)政治家
莊子 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yīng)楚威王之聘,僅擔(dān)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
性格學(xué)說不同 從《莊子》外篇《莊子·秋水》中《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可以看出
可參考得閱讀文章《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參考翻譯
莊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上的橋上游玩。莊子說:"鰷魚在濠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惠子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魚的快樂);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是可以完全確定的。"莊子說:"請追溯話題本源。你說'你哪里知道魚快樂'的話,你已經(jīng)知道我知道魚快樂而問我。我是在濠水上的橋上知道的。"
本文講述兩位辯論高手,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橋梁之上,俯看鰷魚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因而引起聯(lián)想,展開了一場人能否知魚之樂的辯論。"濠梁之辯"的絕妙之處,兩人的雄辯之外,還在于它具有無窮的韻味。惠施是從認(rèn)知的規(guī)律上來說,人和魚是兩種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魚的喜怒哀樂。莊周則是從藝術(shù)規(guī)律上來說,人樂魚亦樂。因為莊周完全是以藝術(shù)心態(tài)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莊周是把自己的快樂移栽到魚的情緒上,反過來更襯托出莊周的快樂。
性格不同 惠子則帶有邏輯家的個性
莊子具有藝術(shù)哲學(xué)家的風(fēng)貌
學(xué)說不同
惠子的"歷物十事"研究的對象是物質(zhì)世界。他善于對物質(zhì)世界的本質(zhì)和規(guī)律作出哲學(xué)的概括。在"名"、"實"關(guān)系上,他是從現(xiàn)實存在出發(fā)的,承認(rèn)"實"是第一性的。
莊子的學(xué)說
本篇選自《莊子》中《逍遙游》節(jié)選,“逍遙游”也是莊子哲學(xué)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板羞b游”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
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在莊子的眼里,客觀現(xiàn)實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類本身都是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這就沒有絕對的自由,要想無所依憑就得無己。擺脫各種束縛和依憑的唯一途徑,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達(dá)到逍遙的境界。因而他希望一切順乎自然,超脫于現(xiàn)實,否定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類的生活與萬物的生存混為一體;提倡不滯于物,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
思考:那么莊子引用“不龜手之藥”的事例,惠子引用“大瓠之種”?有什么寓意呢?
擴(kuò)展閱讀欣賞
本文是莊子《逍遙游》選段,運用寓言說理特點,是莊子《逍遙游》寫作的典型特點。《逍遙游》就是運用大量的寓言把“無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動的形象之中。例如文中的鯤、鵬、學(xué)鳩、斥鷃,有的是根據(jù)神話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納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覺進(jìn)入他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接受感染。接下來時間我們就來欣賞下莊子的逍遙游全文。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 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 ,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 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 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 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fēng)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翼也 無力。故九萬里則風(fēng)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fēng);背負(fù)青天而莫之夭閼 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xué)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 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 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 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 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 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 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fù)青天,然后圖南 ,且適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 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 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 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 數(shù)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 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 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于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 ,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 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 乎?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 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br> 肩吾問于連叔曰:“吾聞言于接輿,大而無當(dāng),往而不返。吾驚怖 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边B叔曰:“其言謂 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fēng)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 ,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边B叔曰:“然,瞽 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哉? 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猶時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將旁礴萬物以 為一,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 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粃糠,將猶陶鑄堯舜 者也,孰肯以物為事!”
宋人資章甫而適越,越人斷發(fā)文身,無所用之。堯治天下之民,平海內(nèi)之政。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杳 然喪其天下焉。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 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 吾為其無用而掊之?!鼻f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 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 之曰:‘我世世為澼絖,不過數(shù)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zhàn),大敗越 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澼絖,則所用之 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 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 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涂,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 眾所同去也?!鼻f子曰:“子獨不見貍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 東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機(jī)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 之云。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zhí)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 于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cè),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 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明確:這篇寓言說明,同樣的東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樣.對待事物,要用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價值,從而完美地利用它. 通過舉例寓言,惠子用“大瓠之種”的事例,意在譏諷莊子的學(xué)說大而無用;莊子用“不龜手之藥”的事例意在證明自己的學(xué)說大有用處,只是惠子不能通曉領(lǐng)悟。
教師小結(jié)
莊子與惠子由于基本觀點的差異,在討論問題時,便經(jīng)?;ハ嗵Ц?,而挨棒子的,好像總是惠子。比如在《逍遙游》上,莊子笑惠子“拙于用大”;在《齊物論》上,批評他說:“并不是別人非明白不可的,而要強(qiáng)加于人,所以惠子就終身偏蔽于‘堅白論’”(“非所以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德充符》上也說惠子:“你勞費精力……自鳴得意于堅白之論。
反饋與評價
1.下列詞語中,畫線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我樹之成而實無石 樹:種植
B. 世世以洴澼絖為事 事:事情
C.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固:確實
D. 裂地而封之 封:使-受封賞
2.請同學(xué)們回答本節(jié)課所學(xué)章節(jié)寓言中闡述了哪些生活哲理?
答案參考
這篇寓言說明,同樣的東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樣.對待事物,要用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價值,從而完美地利用它.
五、課堂總結(jié)
本節(jié)課我們學(xué)習(xí)了運用對話描寫刻畫人物,了解了莊子通過寓言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學(xué)說,說明道理。聞一多說,莊子是"最真實的詩人","他的思想的本身就是一首絕妙的詩。" 魯迅評莊子的散文的特點說:“著書十萬余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無事實,而其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币蚕M瑢W(xué)們在生活中,用莊子的寓言哲理,探索事物不同的使用方法,去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
六、課后作業(yè)
文章的結(jié)尾耐人尋味,“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你覺得惠子會有什么表現(xiàn)呢?
請同學(xué)們用白話文續(xù)寫,400字左右。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1《老子》四章教案,共1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單元知能對標(biāo),課文內(nèi)容分析,學(xué)情整體分析,教學(xué)活動準(zhǔn)備,教學(xué)活動設(shè)計,多媒體展示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2 *五石之瓠教案,共7頁。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2 *五石之瓠教學(xué)設(shè)計及反思,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dǎo)入新課,研讀探究,小結(jié),布置作業(y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