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導航
01/學習目標 明確內(nèi)容要求,落實學習任務
02/思維導圖 構(gòu)建知識體系,加強學習記憶
03/知識導學 梳理教材內(nèi)容,掌握基礎(chǔ)知識
04/效果檢測 課堂自我檢測,發(fā)現(xiàn)知識盲點
05/問題探究 探究重點難點,突破學習任務
06/分層訓練 課后訓練鞏固,提升能力素養(yǎng)

一、氫氣的性質(zhì)
1.氫氣物理性質(zhì):氫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于水,密度 。(可用 、
收集)
2.氫氣的化學性質(zhì):可燃性
【易錯提醒】混有一定量的空氣或氧氣的氫氣遇明火會發(fā)生爆炸,因此點燃前必須 。
二、探究水的組成及變化
1.實驗裝置:水電解器。
2.電源種類:直流電。
3.加入少量硫酸或氫氧化鈉的目的: 。
4.實驗過程
(1)在電解器玻璃管里加滿水,接通直流電源,觀察并記錄電極附近和玻璃管內(nèi)發(fā)生的現(xiàn)象。
【易錯提醒】
開始實驗時,體積比常小于1:2,原因是:
= 1 \* GB3 ①氧氣比氫氣更易溶于水,一部分氧氣溶解在水中;
= 2 \* GB3 ②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較活潑,可能與電極反應消耗一部分。實驗一段時間后,兩者的體積比接近1:2。
(2)切斷電源,用 分別在兩個玻璃管尖嘴口檢驗電解反應中產(chǎn)生的氣體,觀察并記錄現(xiàn)象。
【易錯提醒】氣體判斷方法:“正氧負氫,氫二氧一”,諧音記憶為“爭養(yǎng)父親,氫二氧一”
5.文字表達式:
符號表達式:
6.分析與結(jié)論:
(1)水在通電后,發(fā)生了 反應,生成了 和 ,且體積比約為 。
(2)水是由 組成的;
7.從微觀角度分析水的電解:

(1)水通電分解的微觀解釋:當水分子分解時,生成了 和 ,2個氫原子結(jié)合成1個 ,很多 聚集成氫氣;2個氧原子結(jié)合成1個 ,很多 聚集成氧氣。
(2)元素種類分析: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 ,故元素的種類 。
(3)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瘜W變化的實質(zhì)是 。
(4)根據(jù)精確的實驗測定,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gòu)成的,因此水可以表示為 。
三、物質(zhì)的簡單分類
單質(zhì):由 元素組成的 。(分子中只有一種原子)
化合物:由 元素組成的 。(分子中有幾種原子)
氧化物:由 元素組成,且 的化合物。
物質(zhì)的簡單分類:
【易錯提醒】
(1)單質(zhì)、化合物前提必須是 。
(2)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可能是 ,也可能是 ,如氧氣和臭氧的混合物
(3)一種化合物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含氧元素就是氧化物。如二氧化碳CO2、四氧化三鐵Fe3O4;
(4)若化合物由兩種以上元素組成,即使含有氧元素也不是氧化物。即:含氧化合物包含氧化物。如高錳酸鉀KMnO4、氯酸鉀KClO3、硫酸銅CuSO4等是含氧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
5.物質(zhì)的分類依據(jù)
(1)純凈物和混合物分類依據(jù): 是否為一種(是否有化學式),微觀上是否含不同的分子(由分子構(gòu)成的物質(zhì))或不同的原子(由原子構(gòu)成的物質(zhì))
(2)單質(zhì)和化合物分類依據(jù): 中 是否為一種(注意前提條件:純凈物),微觀上,分子中是否含不同的原子。
(3)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分類依據(jù):化合物中元素種類是否為 ,且其中一種是 。
【名師點撥】
(1)單質(zhì)的名稱中一般只含有一種元素的名稱。如:銅、鐵、硫、磷、氦氣、氮氣等
化合物的名稱中大多含兩種元素名稱。如:二氧化硫、二氧化錳、氯化鉀
(2)化合物的名稱中很多會出現(xiàn)兩種元素的名稱。如:二氧化碳是化合物,其名稱中有“氧”“碳”兩種元素的名稱。
(3)名稱中出現(xiàn)“化”“酸”等字眼的一般也是化合物。如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氯酸鉀、高錳酸鉀等都是 ,而不是 。
6.各類物質(zhì)之間的關(guān)系:
如圖,A為單質(zhì)、B為化合物、C為氧化物。
(1)屬于并列關(guān)系有:混合物與純凈物、 與 ;
(2)屬于包含關(guān)系有:純凈物與 、純凈物與 、 與 。
1.判斷題
(1)氫氣是密度最小的物質(zhì)。( )
(2)對水通直流電,生成了氫氣和氧氣,因此,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
(3)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驗純時沒聽到聲音,說明氫氣很純。( )
(4)氫氣具有可燃性,火焰呈藍色。( )
(5)做氫氣可燃性實驗時,先檢驗氫氣的純度,后點燃( )
(6)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明亮的藍色火焰,放熱。( )
(7)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的實驗可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
(8)只有電解水實驗才能證明水的組成。( )
(9)電解水生成的兩種氣體分別具有可燃性和助燃性。( )
(10)電解水時,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鈉或氫氧化鈉以增強導電性,通過電解水實驗可知:水由氫、氧元素組成,由氫、氧原子構(gòu)成。( )
(11)通過水電解實驗可以證明分子可分( )
(12)電解水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shù)目沒有發(fā)生改變( )
(13)電解水實驗負極得到的氣體具有可燃性( )
(14)電解水正極產(chǎn)生的氣體,點燃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 )
(15)電解水時負極連接的電極和正極連接的電極生成氣體的體積比為1:2( )
(16)電解水實驗,變化中的最小粒子為氫分子和氧分子( )
(17)電解水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分子、氧原子構(gòu)成。( )
(18)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 )
(19)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所以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一定是化合物。( )
(20)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單質(zhì),則單質(zhì)只含有一種元素。( )
(21)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
(22)單質(zhì)一定只含一種元素,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zhì)一定是單質(zhì)。( )
2.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時,產(chǎn)生 色火焰,說明氫氣具有的化學性質(zhì)是 。罩在火焰上方干冷的燒杯壁上有 ;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反應類型是 。 注意:點燃氫氣前,一定要先 。氫氣作為理想燃料最大的優(yōu)點是 。
3.某班同學在實驗室完成了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以驗證水的組成。
(1)點燃氫氣前必須檢驗氫氣純度,如上圖1所示,如果發(fā)生 聲,表明氫氣不純凈,發(fā)出 聲音,表示氫氣較純凈?;煊锌諝獾臍錃?,點燃容易發(fā)生 。
(2)圖2所示實驗:
①可以觀察到,導管口處氫氣安靜燃燒產(chǎn)生 色火焰。此過程中, 能轉(zhuǎn)變成了 。
②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反應基本類型是 。
4.水是最常見的物質(zhì)之一,如圖是電解水實驗的示意圖:
(1)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
(2)檢驗試管b中氣體的方法 。
(3)下列關(guān)于電解水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水分子發(fā)生了改變B.氫原子和氧原子沒有發(fā)生變化
C.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D.水分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微粒
(4)已知相同條件下氧氣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氫氣,則在實驗中試管a、b收集到的氣體體積比 2: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分類是學習化學的方法之一,將以下物質(zhì)進行分類,用正確的序號填空:
①食鹽水;②水銀 ③冰水混合物 ④液氧 ⑤澄清石灰水 ⑥五氧化二磷 ⑦潔凈的空氣 ⑧高錳酸鉀 ⑨二氧化錳。
(1)屬于混合物的是 。
(2)屬于化合物的是 。
(3)屬于單質(zhì)的是 。
(4)屬于氧化物的是 。
?問題一 氫氣的性質(zhì)
【典例1】下列有關(guān)氫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只生成水
B.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
C.氫氣是無色、無臭、難溶于水的氣體
D.點燃氫氣,發(fā)出尖銳的爆鳴聲,說明氫氣較純
【解題必備】
1.氫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
2.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安靜地燃燒,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放熱,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燒杯,內(nèi)壁有水霧,說明氫氣燃燒生成水。該實驗能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3.不純的氫氣點燃會發(fā)生爆炸,故點燃氫氣前一定要驗純。其他可燃性氣體點燃前也要驗純。
【變式1-1】檢驗H2的純度,當聽到有爆鳴聲,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用拇指堵住試管一會兒再收集
B.可以做有關(guān)氫氣的性質(zhì)實驗
C.用原試管繼續(xù)收集
D.直接用于實驗
【變式1-2】某同學進行水的組成及變化的探究,其中操作錯誤的是
A.AB.BC.CD.D
?問題二 水的電解
【典例2】如圖是通電一段時間后電解水的裝置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產(chǎn)生的氣體a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B.產(chǎn)生氣體b的一端電極與電源正極相連
C.水中加入少量Na2SO4可以增強其導電性
D.該實驗證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解題必備】
1.電解水實驗中,向水中加的少量硫酸鈉或氫氧化鈉(或其他某些物質(zhì))目的都是增強水的導電性。
2.電解水產(chǎn)物及體積比:正氧負氫,氫二氧一。
3.檢驗產(chǎn)物方法:燃著的木條置于玻璃管尖嘴處(正極也可以用帶火星的木條)。
4.根據(jù)電解水實驗得出的直接結(jié)論是: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水的化學式是推算出來的,不是實驗直接得出的。
【變式2-1】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電解水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M、N兩導管口處收集的氣體體積之比約為1:2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鈉或氫氧化鈉以增強導電性
C.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M導管口處,木條會復燃
D.將N處收集的氣體靠近火焰,若發(fā)出很小的聲音,說明氣體不純
【變式2-2】認真細致地觀察和分析實驗,有助于獲得化學知識并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下列關(guān)于如圖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點燃氫氣前要檢驗純度
B.b玻璃管中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通電一段時間后兩玻璃管內(nèi)液面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說明兩端生成的氣體體積不同
D.兩個實驗都可以證明水由氫、氧元素組成
?問題三 物質(zhì)的分類
【典例3】下列各組物質(zhì)按單質(zhì)、氧化物、混合物的順序排列的是
A.稀有氣體、氧化鎂、氫氣B.氮氣、冰水混合物、牛奶
C.空氣、臭氧、果汁D.鎂、鐵銹、氯化鈉
【解題必備】
1.單質(zhì)的名稱中一般只含有一種元素的名稱,化合物的名稱中大多含兩種元素名稱,故“某化某”、“幾某化幾某”、“某酸某”等都是化合物;
2.單質(zhì)和化合物的前提必須是純凈物;故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可能是單質(zhì),也可能是混合物;
3.在微觀示意圖中,一種小球代表一種原子,單個小球表示的物質(zhì)由原子直接構(gòu)成,連在一起的小球表示該物質(zhì)由分子構(gòu)成,分子之間有間隔,故分子不連在一起。再根據(jù)分子種類以及分子中原子種類來判斷物質(zhì)所屬類別。
【變式3-1】下圖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變式3-2】下列醫(yī)藥用品中屬于單質(zhì)的是
A.高錳酸鉀B.二氧化氯C.84消毒液D.液氧
1.下列關(guān)于氫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在標準狀況下,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 B.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時,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
C.氫氣難溶于水 D.點燃氫氣時一定會發(fā)生爆炸
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chǔ)的學科,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鼻子聞B.嘴巴吹
C.耳朵聽D.眼睛看
3.用電解水實驗探究水的元素組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chǎn)管和b管中氣體體積比約為2:1
B.b管中的氣體能使燃著的木條燒得更旺
C.該探究說明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D.該探究的依據(jù)是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4.有關(guān)如圖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點燃氫氣前檢驗純度B.兩個實驗均可證明水的組成
C.干冷燒杯內(nèi)壁無明顯變化D.a(chǎn)管氣體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
5.如圖是電解水的裝置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b端是電源的正極
B.c試管收集的氣體有可燃性
C.電解水時,在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可以增強水的導電性
D.試管c中收集的氣體與試管d中收集的氣體的質(zhì)量比約為
6.下圖為水電解的實驗裝置圖和微觀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1中a處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B.圖1中水電解的反應類型是復分解反應
C.圖1中a與b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1,質(zhì)量比為1∶8
D.圖2中水分解的微觀順序是acb
7.分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物質(zhì)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質(zhì)屬于單質(zhì)的是( )。
A.空氣B.水蒸氣C.氧氣D.天然氣
8.金剛石、硅、氧氣為同一類物質(zhì),下列物質(zhì)中與它們同一類的有
A.水B.氫氣C.二氧化碳D.空氣
9.分類法是研究化學的方法之一.下列選項中,“O”“●”分別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10.分類是研究物質(zhì)的常用方法。如圖是純凈物、化合物、氧化物之間關(guān)系的形象表示,下列物質(zhì)屬于c范圍的是
A.干冰B.水銀C.金剛石D.食鹽水
11.分類是學習化學的方法之一,將以下物質(zhì)進行分類,用正確的序號填空:
①食鹽水 ②水銀 ③冰水混合物 ④液氧 ⑤澄清石灰水 ⑥五氧化二磷 ⑦潔凈的空氣 ⑧高錳酸鉀 ⑨二氧化錳。
(1)屬于混合物的是 。
(2)屬于化合物的是 。
(3)屬于單質(zhì)的是 。
(4)屬于氧化物的是 。
12.我們用“電解水”和“氫氣在氧氣中燃燒”兩個探究實驗來證明水的組成。
(1)如圖1的實驗裝置,小明同學對水通直流電分解進行了實驗探究通電一段時間后,在兩個試管中分別收集到兩種氣體。請回答:
①氣體a為______,產(chǎn)生a氣體的電極連接電源的______極。
②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如圖2,請在方框中補全相應微粒的圖示______。
③如何檢驗左側(cè)試管中的氣體:______。
④從圖中可知a氣體的一點物理性質(zhì)是______。
(2)小紅同學對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燃燒進行了實驗探究,請你幫她完成下表:
(3)以氫燃料電池為動力的客車運行過程中,不排放任何有害氣體,稱為“零排放”汽車。其原因是______(填數(shù)字序號)。
①氫氣比空氣輕 ②氫氣有廣泛的來源 ③氫氣燃燒時放熱多 ④氫氣燃燒只生成水
1.2024年4月25日,神州十八號載人飛船順利發(fā)射升空。已知我國某型號運載火箭使用了液氫和液氧作為推進劑,下列說法有誤的是
A.液氧和液氫均為無色液體
B.氫氣是一種高能燃料,液氧是一種重要的助燃劑
C.氫氣燃燒放出大量的熱,產(chǎn)物無污染
D.氫氣在氧氣中燃燒比空氣中更劇烈是因為氫氣在氧氣中接觸到氧分子的機率更大
2.電解水,反應一段時間后,用燃著的木條檢驗生成的氣體,記錄的現(xiàn)象如下表。相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

A.通電前應將玻璃管內(nèi)空氣排盡B.兩電極產(chǎn)生氣泡的速率不相同
C.正極氣體為氧氣,負極氣體為氫氣D.結(jié)合氣體密度可計算水中氫、氧原子個數(shù)比
3.如圖是電解水實驗的改進裝置。反應前注射器活塞均在0刻度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實驗說明水分子可以再分
B.注射器Ⅰ中氣體可以使燃著木條燃燒的更旺
C.實驗中減少的水的體積等于生成的氣體的體積
D.一段時間后,注射器Ⅰ活塞移動至4mL刻度處,則理論上注射器Ⅱ活塞應移動至8mL刻度處
4.電解水實驗中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分析正確的是

A.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上產(chǎn)生氣體N
B.通電后氣體產(chǎn)生的速率相同
C.氣體M、N 的質(zhì)量比為1:2
D.檢驗M、N 氣體可證明水的組成
5.興趣小組用如圖裝置研究鐵與水蒸氣的反應。加熱一段時間后,用火柴點燃肥皂液中鼓起的氣泡,聽到爆鳴聲,觀察到淡藍色的火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鐵與水蒸氣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可能為氫氣
B.實驗開始時,先加熱試管的濕棉花處,一段時間后再加熱鐵粉處
C.實驗結(jié)束時,先熄滅全部酒精燈,再將導氣管移出肥皂液
D.濕棉花中的水受熱變?yōu)樗魵獾倪^程中,水分子的間隔變大了
6.同學們在完成“電解水實驗”時,發(fā)現(xiàn)該反應速率較慢,且產(chǎn)物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很難達到理論值。為探究電解水時所需NaOH溶液的最佳濃度,在圖1所示裝置中分別注入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12%、14%、16%、18%、20%的NaOH溶液,在9V電壓下電解3min,產(chǎn)生氫氣和氧氣的體積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管a應與電源的負極相連
B.管b中產(chǎn)生的氣體不可做燃料
C.電解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的NaOH溶液所產(chǎn)生的氫氣、氧氣體積比最接近理論值
D.該實驗能推出的結(jié)論是水由氫元素與氧元素組成
7.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單質(zhì)的是( )。
A.NOB.KOHC.Cl2D.H2SO4
8.建立分類觀是學習化學的一種方法,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化合物的是
A.鎂B.五氧化二磷C.礦泉水D.空氣
9.“”和“”表示兩種原子,表示單質(zhì)的微粒模型是
A. B.C.D.
10.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單質(zhì)中只含一種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zhì)一定是單質(zhì)
B.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為化合物,則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種元素
C.混合物中含有多種物質(zhì),因此混合物中一定含不同種元素
D.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則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11.下列容器中所盛物質(zhì)屬于單質(zhì)的是_____,屬于化合物的是_____,屬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屬于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12.人類的日常生活和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離不開水。為探究水的組成及變化,某小組同學設(shè)計下圖裝置進行電解水實驗,先在電解器玻璃管里加滿水(含少量),再接通直流電源。
已知:水中加入的只起增強導電性作用,本身不參與反應?;卮鹣铝袉栴}:
(1)圖一中甲、乙兩支玻璃管中生成氣體的體積比約為 。
(2)切斷電源后,用燃著的木條在乙玻璃管尖嘴口檢驗產(chǎn)生的氣體,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3)電解純水速率較慢,為探究不同電壓和不同濃度溶液對電解水速率的影響,小組同學進行多次實驗,測得產(chǎn)生氫氣所需時間如圖二:
①電解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的溶液時,改變電壓對電解水速率的影響是 。
②上述實驗中,電解水速率最快的條件是 。
13.水是生命之源,是“永遠值得探究的物質(zhì)”,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水的研究。
【提出問題】水是由什么組成的?
【查閱資料】通過點燃氫氣和電解水的實驗方法均可證明水的組成。
【經(jīng)典回顧】
(1)1783年,拉瓦錫利用如圖1所示裝置探究水的組成。
往A杯中滴加少量的水,水通過灼熱的鐵管時發(fā)生汽化,水蒸氣與灼熱的鐵反應,生成一種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和“可燃空氣”,將氣體通過放在冷水中的銅管,在B裝置中收集到純凈的“可燃空氣”。最終拉瓦錫證明了水的組成。
①將氣體通過放在冷水中的銅管,目的是除去 。
②將B裝置收集到的“可燃空氣”在氧氣中點燃,生成了水?!翱扇伎諝狻笔且环N氣體單質(zhì),其名稱為氫氣。寫出水蒸氣與灼熱的鐵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
(2)1800年,英國化學家尼科爾森通過電解水得到氫氣和氧氣,后人不斷研究和改進該實驗?,F(xiàn)有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設(shè)計了如圖2所示實驗來探究水的組成。
【實驗步驟】
①先用大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硫酸鈉溶液,從A中的圓孔注入;
②用兩個橡膠帽塞住右邊兩個出氣口,用帶針頭的小注射器分別在出氣口1和2處抽氣,液面上升,直至水充滿正負兩極;
③接通電源,待C中氣體體積達到最大刻度時,關(guān)閉電源,仔細觀察實驗裝置中的現(xiàn)象;
④分別用帶針頭的注射器抽取氣體并檢驗。
【交流與反思】
Ⅰ步驟①,在水中加入硫酸鈉溶液的作用是 。
II步驟②的目的是 。
III步驟③中的現(xiàn)象:兩極上均有氣泡出現(xiàn),B、C兩電極上產(chǎn)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 ,并且A中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
IV步驟④中檢驗C中氣體的方法是 。
【總結(jié)交流】
以上實驗都可以得出結(jié)論: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1.通過實驗認識水的組成。
2.知道單質(zhì)、化合物的區(qū)別及氧化物的含義。
3.了解并體驗人類認識水的組成的過程和方法。
重點:
1.通過電解水的實驗認識水的組成;
2.準確區(qū)分單質(zhì)、化合物和氧化物。
難點:
從元素的角度認識物質(zhì)組成及對物質(zhì)進行分類。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結(jié)論
圖示
純凈的氫氣安靜地燃燒
點燃氫氣,在火焰上方罩一個 的小燒杯
產(chǎn)生 色火焰,放熱;
氫氣具有
燒杯內(nèi)壁有 產(chǎn)生
氫氣燃燒生成水
檢驗氫氣的純度
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口,靠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

氣體不純

氣體較純
表達式
文字表達式: ;
符號表達式:
意義
氫氣燃燒生成水的實驗說明水是由 元素和 元素組成的。
現(xiàn)象
與電源正極相連
與電源負極相連
電極附近
玻璃管內(nèi)
電極附近
玻璃管內(nèi)




比較兩個玻璃管內(nèi)現(xiàn)象的差異
一段時間后,
實驗內(nèi)容
檢驗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nèi)的氣體
檢驗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nèi)的氣體
現(xiàn)象


解釋


A. 檢驗氧氣
B. 氫氣驗純
C. 點燃氫氣
D. 熄滅酒精燈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如圖檢驗氫氣的純度。
①聽到______。
說明氫氣已純凈。
點燃純凈的氫氣。
②發(fā)出______火焰。
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而冷的燒杯
燒杯內(nèi)壁有水霧出現(xiàn)
說明有水生成。
用手輕輕觸摸燒杯。
③______
說明反應中伴隨能量變化。
兩電極
正極端的玻璃管
負極端的玻璃管
現(xiàn)象
有氣泡
體積為,木條燃得更旺
體積為,氣體燃燒

相關(guān)試卷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化學 九年級上冊 知識講義 7.2 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化學 九年級上冊 知識講義 7.2 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知識講義72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原卷版docx、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知識講義72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1頁, 歡迎下載使用。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化學 九年級上冊 知識講義 7.1 燃料的燃燒(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化學 九年級上冊 知識講義 7.1 燃料的燃燒(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知識講義71燃料的燃燒原卷版docx、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知識講義71燃料的燃燒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5頁, 歡迎下載使用。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化學 九年級上冊 知識講義 6.2 碳的氧化物(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化學 九年級上冊 知識講義 6.2 碳的氧化物(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知識講義62碳的氧化物原卷版docx、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知識講義62碳的氧化物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6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化學 九年級上冊 知識講義 3.3 元素(原卷版+解析版)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化學 九年級上冊 知識講義 3.3 元素(原卷版+解析版)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化學 九年級上冊 知識講義 3.2.2 原子結(jié)構(gòu)(下)(原卷版+解析版)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化學 九年級上冊 知識講義 3.2.2 原子結(jié)構(gòu)(下)(原卷版+解析版)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化學 九年級上冊 知識講義 2.2 氧氣(原卷版+解析版)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化學 九年級上冊 知識講義 2.2 氧氣(原卷版+解析版)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化學 九年級上冊 知識講義 1.2.3  走進科學探究(原卷版+解析版)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化學 九年級上冊 知識講義 1.2.3 走進科學探究(原卷版+解析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寒假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