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級全冊第3節(jié) 比熱容公開課課件ppt,共4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課堂引入,沙子燙腳,海水涼爽,實驗器材,實驗目的,注意事項,轉(zhuǎn)換法,實驗方案,實驗數(shù)據(jù)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xiàn)象,感受物理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炎炎夏日,同樣的日照條件下,為什么沙子熱得燙腳,海水卻很清涼?
比較不同物質(zhì)的吸熱情況
燒杯、電加熱器、天平、電子計時器、數(shù)字溫度計、電源。
比較不同物質(zhì)吸熱的情況。
1. 探究不同物質(zhì)的吸熱能力
①控制食用油和水的質(zhì)量保持不變
②使用完全相同的熱源加熱
完全相同熱源,單位時間放出的熱量相同。
③實驗中還需要測量食用油和水升高的溫度
用完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加熱質(zhì)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每隔相同的時間,測量并記錄他們的溫度。
甲裝置更好一些,甲裝置中散熱集中,可以控制水與煤油在相同的加熱時間內(nèi)吸收的熱量基本相等;乙裝置中兩酒精燈在相同的時間放出的熱量被水吸收的量很難控制相同,誤差大一些。
該實驗用裝置常見的有兩種,如圖所示,兩種裝置對比,哪種更好一些,為什么?
質(zhì)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加熱相同的時間,水升高的溫度少。
質(zhì)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溫度,水的加熱時間長。
即:相同質(zhì)量的不同物質(zhì)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 相同質(zhì)量的不同物質(zhì)吸收相同的熱量升高的溫度不同
①不同物質(zhì)加熱相同的時間,通過比較溫度變化的快慢來判斷物體吸熱能力的強弱,溫度變化快的吸熱能力強;
2.判斷物質(zhì)吸熱能力強弱的方法
②不同物質(zhì)升高相同的溫度,通過比較加熱時間長短來判斷吸熱能力的強弱,加熱時間長的物體吸熱能力強。
燒開一壺水比燒開半壺水,需要吸收的熱量更多。燒開一壺水比燒熱同一壺水,需要吸收的熱量更多。
水吸收的熱量與質(zhì)量、升高的溫度有關,且是成正比關系。
①物理意義:用來比較物質(zhì)吸熱能力的物理量。
②定義:一定質(zhì)量的某種物質(zhì),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與它的質(zhì)量和升高的溫度乘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zhì)的比熱容。
⑤單位:J/(kg·℃), 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
如: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義:1kg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J.
⑥實驗證明:單位質(zhì)量的某種物質(zhì),溫度降低1℃時放出的熱量,也等于這種物質(zhì)的比熱容。
⑦實驗證明:比熱容是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每種物質(zhì)都有自己的比熱容。
⑧實驗證明:比熱容反映了物質(zhì)的吸熱能力,比熱容越大,越不容易升溫,也不容易降溫。
通過表格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
影響比熱容有關因素:物質(zhì)種類、狀態(tài)。無關因素:質(zhì)量、溫度、吸收或放熱的多少。
3.水的比熱容大--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
白天,海水吸收熱量,由于海水比熱容大,溫度上升小。晚上,海水放出熱量,由于海水比熱容大,溫度下降小。
白天,沙子吸收熱量,由于沙子比熱容小,溫度上升大。晚上,沙子放出熱量,由于沙子比熱容小,溫度下降大。
鋼筋水泥都市,炎炎夏季,都市氣溫往往比郊外要高3℃ ~ 5℃,這就是熱島效應,應該如何應對呢?
我國北方樓房中的暖氣用水作介質(zhì),把燃燒時產(chǎn)生的熱量帶到房屋中取暖熱水緩緩流過暖氣片,暖氣片放出熱量,使得房屋變得溫暖。
打鐵匠用水冷卻燒紅的鐵
【水的比熱容大】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現(xiàn)象
注意文字敘述中:升高t(℃)、升高了t(℃)、降低t(℃)、降低了t(℃) 對應的是溫度的改變量,而升高到t(℃)、降低到t(℃) 對應的是物體的末溫。
①概念:兩個溫度不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時,高溫物體放出熱量,溫度降低;低溫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若放出的熱量沒有損失,全部被低溫物體吸收,最后兩物體溫度相同,稱為“達到熱平衡”?! 、跓崞胶夥匠蹋篞吸 = Q放
【例題1】小華在天津的家中用電熱水壺燒水,將質(zhì)量為2kg的水從20℃加熱到70℃。已知水的比熱容c水=4.2×103J/(kg?℃),求水吸收的熱量。
解:水吸收的熱量為Q吸=cm(t-t0)=4.2×103J/(kg?℃)×2kg×(70℃-20℃)=4.2×105J答:水吸收的熱量為4.2×105J。
變式1.小華在家中用電熱水壺燒水,將水從20℃加熱到70℃,水吸收了4.2×105J的熱量。已知水的比熱容c水=4.2×103J/(kg?℃),求水的質(zhì)量。
變式2.小華在家中用電熱水壺加熱2kg的某種液體,將水從20℃加熱到70℃,水吸收了4.2×105J的熱量,求水的比熱容。
同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成正比
不同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的比值不同
密度:反應不同物質(zhì)的不同性質(zhì)
傾斜程度越大,比熱容越大
1.甲、乙兩種物體質(zhì)量相同而比熱容不同,當它們升高相同溫度時,則( ?。〢.比熱容小的吸收熱量多B.比熱容大的吸收熱量多C.初溫低的吸收熱量多D.甲、乙吸收的熱量一樣多
2.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對質(zhì)量相等的A和B兩種液體(不計熱量損失)加熱:如圖是A和B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〢.都加熱時間t,B吸收熱量比A吸收熱量多B.A和B升高相同的溫度,B吸收熱量較多C.A的比熱容與B的比熱容之比為2:1D.A的比熱容與B的比熱容之比為2:3
3.下列各種情況下比熱容會發(fā)生變化的是( ?。〢.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結(jié)成冰C.一塊鐵加工成鐵屑D.15℃的水變成45℃的水
4.小明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器材,比較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1)為了科學地比較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小明選擇的方法是:加熱 (選填“體積”或“質(zhì)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們 (選填“升高相同的溫度”或“末溫相同”),比較它們吸收熱量多少。這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2)因無法直接測量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熱量,小明選擇兩個規(guī)格相同的電加熱器,通過比較 (選填“升高的溫度”或“加熱時間的長短”)
來間接地得出水和食用油吸收熱量的關系,這里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5.1標準大氣壓下,將一壺體積為2L,溫度為20℃的水,加熱到70℃。已知ρ水=1×103kg/m3,c水=4.2×103J/(kg?℃)。求:(1)在加熱過程中,壺內(nèi)水的比熱容是否會發(fā)生變化?(2)水升高的溫度。(3)水吸收的熱量,(4)接著再繼續(xù)加熱,若水又吸收了3.36×105J的熱量,求水的末溫。
解:(1)在加熱過程中,壺內(nèi)水的溫度升高,比熱容不變;(2)水升高的溫度:
Δt=t﹣t0=70℃﹣20℃=50℃;
(3)水的體積V水=2L=2dm3=0.002m3,其質(zhì)量:m水=ρ水V水=1×103kg/m3×0.002m3=2kg,水吸收的熱量:
Q吸=c水m水Δt=4.2×103J/(kg?℃)×2kg×50℃=4.2×105J;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級全冊第3節(jié) 比熱容教課ppt課件,共3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新課講授,知識總結(jié),課堂練習,課后作業(yè),3×103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3節(jié) 比熱容課文ppt課件,共3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沙子升高的溫度高,沙子熱的燙腳,海水卻很涼爽,同樣的日照條件,吸收相同的熱量,海水升高的溫度低,質(zhì)量和升高的溫度,物體的吸熱能力,控制變量法,提出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3節(jié) 比熱容精品ppt課件,共2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導入新課,講授新課,相同規(guī)格的加熱裝置,加熱到100℃,加熱到60℃,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實驗器材,實驗方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