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文學常識
1. **作者簡介**
- 蘇軾(1037 年-1101 年),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政治家。
- 蘇軾自幼聰慧,勤奮好學,廣泛涉獵經(jīng)史子集。嘉祐二年(1057 年)進士及第,踏入仕途。他在政治生涯中歷經(jīng)多次起伏,因與新黨意見不合,多次被貶謫到各地。曾在杭州、密州、徐州、黃州、惠州、儋州等地任職。
- 蘇軾的文學成就極高,在詩、詞、散文等方面都有卓越表現(xiàn)。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lǐng)袖,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風格多樣,既有豪放灑脫之作,又有婉約細膩之作。他的詞打破了傳統(tǒng)以婉約為正宗的局限,開創(chuàng)了豪放詞派,對后世詞壇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2. **作品體裁及詞牌名**
-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一首詞?!澳钆珛伞笔窃~牌名,規(guī)定了詞的格律和曲調(diào)。詞牌名通常與詞的內(nèi)容沒有直接關(guān)系,但可以為詞的創(chuàng)作提供一種特定的韻律和節(jié)奏。
- “赤壁懷古”是詞的題目,點明了這首詞的寫作內(nèi)容是關(guān)于赤壁這個地方的懷古之情?!皯压拧笔且环N常見的文學題材,作者通過對歷史古跡、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描寫和回憶,抒發(fā)對歷史的感慨、對現(xiàn)實的思考以及對人生的感悟。
## 二、字詞解析
1. **重點字詞讀音**
- 綸(guān)巾:古代配有青絲帶的頭巾。
- 檣(qiáng)櫓: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戰(zhàn)船。檣,掛帆的桅桿。櫓,一種搖船的槳。
- 酹(lèi):將酒灑在地上表示祭奠或起誓。
2. **古今異義**
- **風流**
- 古義:杰出的,英俊的,有才華的。例如:“千古風流人物”,這里指古代那些有杰出才能和高尚品德的人物。
- 今義:指男女間的放蕩行為或輕浮的作風;也指有功績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
- **故國**
- 古義:舊國,這里指赤壁古戰(zhàn)場。例如:“故國神游”,即神游于赤壁古戰(zhàn)場。
- 今義:指國家;也指祖國或本國。
- **大江**
- 古義:指長江。例如:“大江東去”,長江向東流去。
- 今義:泛指大的河流。
3. **一詞多義**
- **故**
- 形容詞,舊的,原來的。如“故壘西邊”,指舊時的營壘西邊。
- 連詞,所以,因此。如“故木受繩則直”(《勸學》)。
- 名詞,緣故,原因。如“既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zhàn)》)。
- **道**
- 名詞,道路。如“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蜀道難》)。
- 名詞,方法,道理。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
- 動詞,說,講。如“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人們說這里是三國時期周瑜作戰(zhàn)的赤壁。
- **國**
- 名詞,國家。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 名詞,地區(qū),地域。如“逝將去女,適彼樂國”(《詩經(jīng)·碩鼠》)。
- 名詞,國都,京城。如“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岳陽樓記》)。
4. **詞類活用**
- **大江東去**:“東”,方位名詞作狀語,向東。
- **檣櫓灰飛煙滅**:“灰”“煙”,名詞作狀語,像灰一樣,像煙一樣。
- **羽扇綸巾**:“羽扇”,名詞作動詞,拿著羽扇;“綸巾”,名詞作動詞,戴著綸巾。這里形容周瑜的穿著打扮,表現(xiàn)出他的儒雅風度。
- **尊(酹)江月**:“尊”,通“樽”,名詞作動詞,酒杯,這里指拿著酒杯?!磅保臼莿釉~,這里是為動用法,為……而灑酒祭奠。
5. **重點實詞**
- **大江**:指長江。
- **淘**:沖洗,沖刷。
- **千古風流人物**:指古代那些有杰出才能和高尚品德的人物。
- **故壘**:舊時的營壘。
- **西邊人道是**:人們說。
- **三國周郎赤壁**:周瑜,字公瑾,東吳名將。赤壁,這里指赤壁之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長江南岸。
- **亂石穿空**:陡峭的石壁直插天空。穿,刺破,穿過。
- **驚濤拍岸**:洶涌的波濤拍打著江岸。驚濤,令人驚恐的波濤。
- **卷起千堆雪**:卷起層層白色的浪花,像堆起的白雪。
- **江山如畫**:江山如同畫卷一樣美麗。
- **一時多少豪杰**:那個時期涌現(xiàn)出了多少英雄豪杰。一時,那個時期。豪杰,才能出眾的人。
- **遙想公瑾當年**:遙想周瑜當年的風采。遙想,遠遠地回想。當年,指周瑜指揮赤壁之戰(zhàn)時。
- **小喬初嫁了**:小喬剛剛嫁給周瑜。小喬,周瑜的妻子。初嫁,剛剛出嫁。
- **雄姿英發(fā)**:姿容雄偉,英氣勃發(fā)。
- **羽扇綸巾**:拿著羽扇,戴著綸巾。這是古代儒將的裝扮,形容周瑜的儒雅風度。
-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在談笑之間,曹操的水軍戰(zhàn)船就被燒成灰燼,化為烏有。檣櫓,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戰(zhàn)船。灰飛煙滅,像灰和煙一樣消失,形容曹操軍隊的慘敗。
- **故國神游**:在赤壁古戰(zhàn)場神游。故國,這里指赤壁古戰(zhàn)場。神游,精神游歷,即想象、回憶。
- **多情應(yīng)笑我**:多情的人應(yīng)該會笑話我。多情,多愁善感,這里指作者自己。
- **早生華發(fā)**:早早地長出了白發(fā)。華發(fā),白發(fā)。
- **人間如夢**:人世間就像一場夢。
- **一尊還酹江月**:還是拿一杯酒來祭奠江上的明月吧。尊,通“樽”,酒杯。酹,灑酒祭奠。江月,江上的明月。
## 三、詩詞翻譯
長江向東流去,波浪滾滾,沖洗掉了千古以來的那些杰出人物。舊時的營壘西邊,人們說,這里是三國時期周瑜作戰(zhàn)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插天空,洶涌的波濤拍打著江岸,卷起層層白色的浪花,像堆起的白雪。江山如同畫卷一樣美麗,那個時期涌現(xiàn)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遠遠地回想周瑜當年的風采,小喬剛剛嫁給周瑜,他姿容雄偉,英氣勃發(fā)。他拿著羽扇,戴著綸巾,在談笑之間,曹操的水軍戰(zhàn)船就被燒成灰燼,化為烏有。在赤壁古戰(zhàn)場神游,多情的人應(yīng)該會笑話我,早早地長出了白發(fā)。人世間就像一場夢,還是拿一杯酒來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 四、詩詞賞析
1. **上闋賞析**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遍_篇以雄渾壯闊的氣勢描繪了長江奔騰向東的景象,“大江東去”展現(xiàn)了長江的浩渺和無盡流淌,給人一種宏大的空間感。“浪淘盡”則形象地表現(xiàn)了長江水的洶涌澎湃和強大的沖擊力,仿佛歷史的長河在不斷地沖刷和淘汰著一切?!扒Ч棚L流人物”點明了時間的跨度和主題,即作者將在歷史的長河中追尋那些杰出的人物。這三句不僅為整首詞奠定了豪邁奔放的基調(diào),也引發(fā)了讀者對歷史興衰和人物命運的思考。
-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弊髡邔⒛抗饩劢沟匠啾谶@個特定的歷史古跡上,“故壘西邊”點明了地點,“人道是”表明這是人們相傳的說法,增加了一種歷史的神秘感和不確定性?!叭龂芾沙啾凇敝苯右隽巳龂鴷r期的周瑜和赤壁之戰(zhàn),為下文對周瑜的描寫和對歷史的緬懷做了鋪墊。
-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边@三句對赤壁的景色進行了具體而生動的描寫,“亂石穿空”描繪了陡峭的石壁高聳入云,直插天空,給人一種險峻的感覺,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驚濤拍岸”則突出了波濤的洶涌和力量,“拍”字用得極為生動,仿佛能讓人聽到波濤撞擊江岸的聲音?!熬砥鹎Ф蜒毙蜗蟮孛枥L了波濤卷起的白色浪花,像堆積的白雪一樣,既壯觀又富有美感。這幾句通過對赤壁景色的描寫,營造了一種雄渾壯觀的氛圍,也從側(cè)面襯托了赤壁之戰(zhàn)的激烈和驚心動魄。
-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弊髡咴诿枥L完赤壁景色后,發(fā)出了“江山如畫”的贊嘆,將江山比作一幅美麗的畫卷,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耙粫r多少豪杰”則由景及人,在這樣壯麗的江山背景下,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對歷史上眾多豪杰的懷念和感慨。這里的“一時”既指三國時期那個特定的歷史階段,也暗示了在歷史的長河中,每個時代都有無數(shù)的豪杰涌現(xiàn),他們在各自的時代舞臺上演繹著精彩的人生,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都已成為歷史的過客。這兩句在結(jié)構(gòu)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既總結(jié)了上文對景色的描寫,又引出了下文對豪杰人物的具體敘述。
2. **下闋賞析**
-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毕麻犻_始作者對周瑜進行了具體的描繪和贊美?!斑b想公瑾當年”一句將時間拉回到三國時期,“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jié)的描寫不僅增添了周瑜形象的浪漫色彩,也從側(cè)面襯托出周瑜的年輕有為和春風得意?!靶圩擞l(fā)”則直接描繪了周瑜的容貌和氣質(zhì),展現(xiàn)了他的英姿颯爽和非凡氣概?!坝鹕染]巾”描寫了周瑜的穿著打扮,表現(xiàn)出他的儒雅風度,與“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周瑜在戰(zhàn)爭中指揮若定、輕松自如的神態(tài)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在談笑之間,就使曹操的水軍戰(zhàn)船化為灰燼,這場面的描寫極具夸張和感染力,生動地展現(xiàn)了赤壁之戰(zhàn)中周瑜的英雄形象和輝煌戰(zhàn)績,也表達了作者對周瑜的欽佩和敬仰之情。
-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弊髡咴诰拺阎荑ぶ?,思緒回到現(xiàn)實,“故國神游”表明作者在赤壁古戰(zhàn)場進行了精神上的游歷,仿佛回到了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然而,現(xiàn)實中的自己卻仕途坎坷,被貶黃州,“多情應(yīng)笑我”一句中“多情”指作者自己多愁善感,他自認為自己的這種情感可能會被周瑜等歷史人物所笑話?!霸缟A發(fā)”則直接描寫了作者自己的外貌變化,暗示了他在經(jīng)歷了人生的挫折和磨難后,內(nèi)心的感慨和無奈。這里通過對比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和現(xiàn)實中的自己,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人生無常的感慨以及壯志未酬的苦悶心情。
-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弊詈髢删涫亲髡邔θ松纳羁谈形蚝统??!叭松鐗簟北磉_了作者對人生虛幻無常的認識,一切的功名利祿、興衰榮辱都如同一場夢?!耙蛔疬€酹江月”則表現(xiàn)了作者的超脫和豁達,他以酒祭奠江上的明月,既是對歷史的緬懷,也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慰藉。
## 五、主題思想
《念奴嬌·赤壁懷古》通過對赤壁壯麗景色的描繪和對古代英雄人物周瑜的緬懷,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興衰、人生無常的感慨,以及他雖身處逆境但仍保持樂觀豁達、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同時,這首詞也反映了作者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體現(xiàn)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shù)個性。
## 六、藝術(shù)特色
1. **豪放的風格**
- 意境雄渾壯闊:詞的開篇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展現(xiàn)了長江的浩渺和歷史的滄桑,營造出一種宏大的意境。對赤壁景色的描寫,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更是氣勢磅礴,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
- 情感豪邁奔放:作者在詞中表達了對歷史英雄人物的敬仰和贊美之情,如“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充滿了豪情壯志。同時,作者對自己的人生也有著深刻的思考和感慨,但并未陷入消極悲觀之中,而是以一種超脫豁達的態(tài)度面對,如“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2. **借古抒懷的手法**
- 以赤壁之戰(zhàn)為背景,緬懷周瑜的英雄事跡,通過對周瑜形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英雄的向往和對自己壯志未酬的感慨。周瑜年輕有為,在赤壁之戰(zhàn)中指揮若定,成就了輝煌的戰(zhàn)績。而作者自己卻仕途坎坷,被貶黃州,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思考,引發(fā)對現(xiàn)實的反思。作者在詞中感慨歷史的興衰和人生的無常,同時也對自己所處的時代和人生境遇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這種借古抒懷的手法,使詞的內(nèi)涵更加豐富深刻,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
3. **生動的描寫和形象的比喻**
- 對赤壁景色的描寫生動形象,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運用了夸張、比喻等修辭手法,將赤壁的險峻和波濤的洶涌描繪得淋漓盡致。
- 在描寫人物形象時,也運用了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和形象的比喻。如“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通過小喬這一細節(jié)的描寫,襯托出周瑜的年輕有為和春風得意;“羽扇綸巾”則將周瑜比作一位儒雅的儒將,形象地表現(xiàn)了周瑜的風度翩翩。
4. **韻律優(yōu)美,節(jié)奏明快**
- “念奴嬌”這個詞牌名本身就具有韻律優(yōu)美、節(jié)奏明快的特點。這首詞在韻律和節(jié)奏上也把握得非常好,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樂感。
- 詞中的對仗工整,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等,增強了詞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 七、歷史背景與文化價值
1. **歷史背景**
- 這首詞寫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 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黃州是蘇軾人生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他在這里度過了四年多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蘇軾游覽了黃州附近的赤壁古跡,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千古傳頌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 赤壁之戰(zhàn)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周瑜在此戰(zhàn)中指揮孫劉聯(lián)軍大破曹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蘇軾在詞中對赤壁之戰(zhàn)和周瑜的描寫,反映了他對歷史的關(guān)注和對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思考。
2. **文化價值**
-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經(jīng)典之作,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它以豪放的風格、深刻的思想和優(yōu)美的語言,展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這首詞不僅在當時廣為流傳,而且對后世文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 詞中所表達的對歷史的思考、對人生的感悟以及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具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和文化價值。它啟示人們要珍惜歷史、尊重傳統(tǒng),同時也要積極面對人生的挑戰(zhàn),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
- 這首詞也為我們了解北宋時期的社會風貌、文化氛圍和人們的思想情感提供了一個窗口。通過對這首詞的學習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和獨特魅力。
這是一份基礎(chǔ)模塊 上冊第三單元四 促織學案,共1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作者與作品,字詞知識,文章結(jié)構(gòu)與情節(jié),主題思想,藝術(shù)特色,閱讀與理解技巧,拓展與延伸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職部編高教版(2023)*無衣導學案,共11頁。學案主要包含了作品基本信息,背景知識,詩歌內(nèi)容,詩歌主題,詩歌結(jié)構(gòu)與章法,詩歌語言特色,詩歌藝術(shù)手法,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chǔ)模塊 上冊一 伐檀學案,共11頁。學案主要包含了作品背景,詩歌主題,詩歌結(jié)構(gòu),詩歌語言,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詩歌的影響,與其他相關(guān)作品的比較,重點字詞解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