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浙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1節(jié)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完美版教學ppt課件,文件包含21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第2課時-初中科學七年級上冊同步教學課件+素材浙教版2024pptx、生物七上11練習使用顯微鏡顯微鏡的使用mp4、顯微鏡的發(fā)展史mp4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8頁, 歡迎下載使用。
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偶爾發(fā)現(xiàn),放在陰極射線管附近、用黑紙包裹得很嚴實的照相底片發(fā)生了嚴重的感光,于是他想到可能有種神秘的光穿過了黑紙。通過進一步仔細的觀察和研究,他發(fā)現(xiàn)了倫琴射線(X射線)。1901年,倫琴獲得首屆諾貝爾物理學獎。
1.先用肉眼仔細觀察自己十個手指的指紋,比較各指紋的紋路是否相同。2.再用放大鏡觀察一個手指的指紋。與肉眼直接觀察相比較,用放大鏡觀察到的指紋大小與清晰程度有什么不同?3.將自己右手食指的指紋用印泥清晰地印在白紙上,并將其與同學的指紋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4.從這個活動中可以得出什么結(jié)論?
在很多情況下,觀察會受環(huán)境 、心理等各種因素的影響 ,單憑我們的 感官還不能對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斷,需要借助一些儀器和工具來幫助我們 收集信息、做出判斷。
圖2.1-12中的兩條橫線是直線嗎?圖2.1- 13中的曲線是螺旋還是同心圓?有什么方法可以驗證自己的猜想?
用我們的感官觀察有很多的局限性,單憑肉眼看不到很遠或很微小的物體,也看不清運動極快的物體。為了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擴大觀察的范圍,科學家研究和發(fā)明了許多方法,設計與制作了許多觀測儀器,極大地拓展了我們的觀察范圍。
觀察記錄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記錄和圖形記錄等方法。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觀察對象,選擇適當?shù)挠涗浄椒?。例如,在前面觀察指紋的活動中,我們采用的是描述性記錄法。
觀察有兩種方式:一是用感覺器官進行的直接觀察;
二是借助儀器工具進行的間接觀察。觀察可以分為兩類:定性觀察和定量觀察。定性觀察是指只需較粗略地知道物體的一般性質(zhì)(如顏色、形狀、氣味)的觀察;定量觀察是指較精確地知道具體數(shù)據(jù)的觀察。
1590年,荷蘭眼鏡制造商亞斯·詹森和他的兒子制造出最早的顯微鏡,將跳蚤放大
1665年胡克制成了他的第一臺顯微鏡,并觀察到了細胞
19世紀,光學顯微鏡技術不斷改進
20世紀30年代,恩斯特·魯斯卡發(fā)明的電子顯微鏡誕生了,放大倍數(shù)可達幾十萬倍
20世紀80年代, 激光掃描顯微鏡 面世,它可對物 體進行三維掃描成像
使用顯微鏡|顯微鏡的結(jié)構(gòu)
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目鏡放大倍數(shù)?物鏡放大倍數(shù)
使用顯微鏡|顯微鏡組件
目鏡無螺紋,鏡頭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小
物鏡有螺紋,鏡頭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大
反光鏡可以轉(zhuǎn)動,使光線經(jīng)過通光孔反射上來。有兩面,光線強用平面鏡,光線弱用凹面鏡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diào)節(jié)光線的強弱,光線強用小光圈,光線弱用大光圈
粗準焦螺旋:能使鏡筒明顯上升或下降
細準焦螺旋:微調(diào),使物像更加清晰
①安放:右手握住顯微鏡的鏡臂,左手托著鏡座,將顯微鏡向著光擺放在平坦的桌面上,略偏左,離桌子邊緣大約 7 厘米。
②對光: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調(diào)節(jié)載物臺下的反光鏡,從目鏡往下看,能看見一個亮的光圈。
③上片:將要觀察的載玻片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夾住,要使標本恰好在載物臺通光孔的中央。
④調(diào)焦:眼睛看著物鏡,轉(zhuǎn)動調(diào)節(jié)旋鈕,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用左眼從目鏡往下看,同時反方向轉(zhuǎn)動調(diào)節(jié)旋鈕,使鏡筒緩緩上升,升到標本出現(xiàn)在視野里為止;再略微轉(zhuǎn)動細準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圖像。
⑤觀察:慢慢移動載玻片,用左眼觀察標本的各個部分。注意移動的方向和從目鏡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一邊觀察一邊將觀察到的圖像畫在學習單上
【巧記妙招】顯微鏡的操作步驟一取二放三安裝,四轉(zhuǎn)低倍五對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細調(diào)找物像。看完低倍轉(zhuǎn)高倍,九擦整理鏡歸箱。
若要將視野中某個方向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則物像在哪個方向,玻片就向哪個方向移動。
小明雙眼注視物鏡,將鏡筒從高處開始下降,應調(diào)節(jié)?( ?。?
A.粗準焦螺旋B.細準焦螺旋C.物鏡轉(zhuǎn)換器D.載玻片
小明在載玻片上放了字母 qb,,他在顯微鏡中會看到( ?。〢.dqB.bqC.qbD.pd
小科在學習“練習使用顯微鏡”內(nèi)容后,對顯微鏡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與對應的解決方法作了如下總結(jié),其中正確的是( ?。?
A.物像偏左方——向左移動玻片B.物像太小——換用凹面反光鏡C.視野較暗——換高倍目鏡或高倍物鏡D.物像不清晰——調(diào)節(jié)粗準焦螺旋
顯微鏡是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觀察儀器,它能幫助我們觀察到肉眼無法看到的細微結(jié)構(gòu)。如圖示顯微鏡結(jié)構(gòu)和鏡頭,其中①和③為目鏡,②和④為物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對光時,應轉(zhuǎn)動d使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B.觀察視野最暗的鏡頭組合是②和③C.尋找清晰的物像時,應先調(diào)節(jié)c,再調(diào)節(jié)bD.要將視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應將裝片向左下方移動
如圖為生物實驗操作考試時某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像,若從像A變成像B,需進行以下操作( )①低倍鏡換成高倍鏡 ②玻片向右下移動③玻片向左上方移動了. ④轉(zhuǎn)動細準焦螺旋A.①②④B.②①④C.③①④D.①③④
這是一份浙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1節(jié)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精品教學ppt課件,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觀察探究,思考與討論,細胞膜,細胞質(zhì),細胞核,細胞壁,葉綠體,動植物細胞,方法與技能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科學浙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1節(jié)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完整版教學ppt課件,文件包含21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第1課時-初中科學七年級上冊同步教學課件+素材浙教版2024pptx、TED人類是如何發(fā)現(xiàn)細胞的mp4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1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1節(jié)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完美版教學課件ppt,文件包含21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第3課時-初中科學七年級上冊同步教學課件+素材浙教版2024pptx、生物七上11練習使用顯微鏡制作并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mp4、實驗1制作并觀察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臨時裝片mp4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5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